摘要:纪检人员为实现信息化赋能纪检工作,立足历史新起点,用现代化理论思维、方式方法、体制机制,以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为引领,在有序、稳步推进纪检工作的同时,着力强化纪检信息化的统筹规划,把握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数据共性,在互联互通中乘势借力、在力量整合中凝心聚力、在信息运用中释放魅力,以有力的举措、有为的操作、有效的探索,推动监督执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等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纪检;信息化;探析
一、信息化运用对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促进纪检工作管理效能提升
信息化手段已逐步在纪检工作中运用,并初显成效。在监督检查工作中,纪检人员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分析研判,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堵塞漏洞、促进提升;在案件查办工作中,纪检人员借助信息化手段搜集信息、获取资料、分析甄选、数据研判、厘清案情、精准定性、恰当问责;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纪检人员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平台,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群策群力、取长补短、发挥合力。通过信息化的多措并举,提升纪检管理效能,助推纪检工作高质量进行。
(二)信息化推动纪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信息化手段可以通过新型工具和方法推动纪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在制度建设方面,简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方法、发挥治理效能;在队伍建设方面,学习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积极实战练兵、提升实操技能;在日常管理方面,运用办公软件、分析统计数据,助力高质量发展。
(三)信息化为纪检工作提供较好的服务保障
信息化应用的深入,在纪检领域发挥了一定的服务保障作用。在查办案件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分析比对信息,丰富、完善有效证据链条,分析案件内在逻辑关系,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为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二、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信息化运用方面的问题
(一)信息化手段的日常运用不到位
目前纪检工作信息化应用以办公软件、协作办公平台居多,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仍需加强,尚不能实现在监督检查、执纪办案、队伍建设等工作中的充分应用。一方面是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还没有被纪检人员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是部分纪检人员对信息化在纪检工作运用的重要性认知不够,未能充分认清并正视信息化在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二)信息化与纪检工作融合不到位
部分纪检人员虽然能认真学习钻研纪检业务知识,掌握业务操作技能,并逐步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纪检业务工作中,但出于自身能力限制,对监督执纪的主责、主业不能充分聚焦;信息化手段掌握程度欠缺,不能有效地将信息化技术完全渗透到纪检日常工作中,在融合方面还有可提升空间,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信息化手段在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探析
(一)搭建大监督信息化平台,构建分析系统,凝聚监督合力
1.协同党委搭建大监督信息化平台
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引领作用,联合统计监督、财务监督、审计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等力量,构建大监督格局;完善党内监督与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协调联动机制。推动纪检监督责任协同党委主体责任,同向发力、同题共答,为各类监督数据广泛获取提供前提,实现平台数据信息共享互用,强化纪检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
建立日常监督工作台账、基础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及时、精准了解和掌握监督对象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输入整改措施台账,分析台账有效性,跟踪、督促整改落实,切实做好整改“后半篇”工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前移监督关口,有效风险防范,解决问题于未发之时,进而实现主动监督、靠前监督、精准监督。
3.构建监督检查工作分析模型
通过各类监督检查、案件审查、党风廉政建设等途径发现问题并统计整理,进行数据甄别、筛选、分析、比对,构建监督检查工作分析模型,深度挖掘数据背后规律、内在关联和难点疑点,将串部门、查台账、阅材料的传统工作方式升级为从数据中查事、找人、寻病因、开良方的现代手段,提高纪检人员科学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监督检查工作效能。
4.巧用地方政府信息机制
探索“组地”资源联动,借助“地企”合作,积极与当地纪委、监委开展纪检业务沟通交流,就“四风”监督、案件查办、信息化手段运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等相关内容,探索建立与地方纪委、监委联合监督、协同执纪工作模式,通过“组地”联动进行信息互通、资源互用、优势互补,实现破难题、强弱项、提质效。
(二)固化制度流程,畅通举报渠道,探索案件查办新模式
1.固化制度流程
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党纪处分条例、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等法规、制度中的工作要求,以规章制度、流程图细化为控制点、信息项、工作流、模块组;将执纪过程文件严格按照上级纪检机构的常用模板范本规范操作,设置运转流程、审批权限、办理时限、文书样式等固化控制,推动建立内部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操作反馈机制,实现依规、依纪、依法履职。
2.畅通信访举报渠道
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平台公布信访举报方式,后续将进一步畅通智能群众监督反馈渠道,深化内部举报平台运用,借助基层监督员平台问题反馈,纪检委员线上风险识别,以智能化促便捷化,推进线上线下有效融合,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职能监督、党内监督,拓宽信访举报渠道。
3.案件查办新模式
案件办理过程中尝试使用智能录音笔、记录仪等工具,辅助固化证据、提高效率;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方面,在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平台设立相应栏目,推动实现以案为鉴、以案示警、以案明纪。后续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从现行Excel数据分析向大数据分析转变;同时借助纪检委员、基层监督员在案件查办方面的补充力量,有效破解派驻纪检组人员少,多案齐办力量不足等难题,提升线索处置、案件查办质效。
(三)着力政治监督,加强对重点领域、节点人员的监督
1.着力政治监督
利用办公软件跟踪“第一议题”、重大决策部署,通过纪检组办公会议、支部“三会一课”等方式,第一时间学、带头学、深入学,督促公司党委认真学、结合实际学、贯通融合学,并认真贯彻落实。根据《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实施方案》,列出具体政治监督清单,以重点盯防、“回头看”、闭环信息跟踪等形式,以“小切口”推动政治监督清单的贯彻执行,努力把政治监督抓细做实。
2.重点领域防范
聚焦市场销售、采办招投标、工程项目建设、选人用人等重点领域,利用信息新形式通报典型案例,协同做好警示教育;监督销售贸易领域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开展关联交易专项检查,信息化数据分析查问题堵漏洞;开展采办投标专项监督检查,问题线索处置核实,利用“天眼查”“爱企查”等平台,探寻问题、案件查办,追责问责、形成震慑;通过亲属经商办企业、个人事项申报、选人用人程序等信息化填报数据的监督,规范行权、压缩权力应用空间,阳光选人用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3.重要节点聚焦
紧盯重大节假日时点,把“节点”当作“考点”,利用“倡廉之窗”“曝光台”发布警示案例;利用电子邮件、微信群推送警示期刊、常规提醒;监督节前公车封存,节中明察暗访、突击查看,节后专项抽查、整改提高。多措并举、双向联动,利用高科技信息手段,严防“四风”隐形变异,使“四风”问题无所遁形。
4.关键人员盯紧
根据“一把手”监督相关清单要求,做好电子台账,采取划账销号方式,监督领导班子、党政一把手、领导成员、关键岗位人员履职用权。通过盯住关键少数、示范引领大多数,从外部监督干预,激发内生廉洁动力,以专业监督带动职能监督、主体责任监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生机盎然的良好生态。
(四)创新信息化形式,强化廉洁教育,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1.丰富信息化宣传形式
原创廉洁小故事剧本,自编、自导、自演拍摄廉洁小剧场视频,以生动的表现形式,增强视觉冲击,加深工作人员对警示故事的记忆,强化廉洁宣传效果;制作动画视频微课,以通俗易懂的表现手法,将相关风险讲清、讲明、讲到位,后续还将对“网络赌博有何危害”“随便吃请有何风险”等内容进行视频制作推送。
2.多方式强化廉洁教育
集群体智慧,以群策群力方式组织大家设计电子创意“廉”字,通过深入思考,激发丰富想象力,鼓励大胆创新,深化对“廉”字的理解和认知;提倡以“清廉‘云诵读”形式讲廉洁先进事迹,为党员干部讲述身边廉洁故事,充分发挥优秀工作人员在廉洁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内部电子期刊编制传播家风、监督年轻干部故事,提醒广大干部员工积极创新进取、勇于担当尽责,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争当先锋、善于作为。
(五)搭建各类平台,开辟讨论专区,助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问题分享平台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永远在路上,派驻纪检组积极探索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新思路、新出路、新道路。搭建问题分享平台,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工作风险进行提炼,分享至平台供其他单位学习借鉴、举一反三,实现一个支部、一个部门有问题,全支部、所有部门得到有效治理和规避的良好效果。
2.答疑解惑平台
设立信息化答疑解惑平台,基层党组织借助答疑解惑平台提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党委、派驻纪检组联动回应,及时回复,暂时回复不了的待查询相应法律法规或咨询相关部门后予以回复,营造有求必应、有疑必答,有惑必解、快速沟通的良好互动氛围。
3.开辟讨论专区
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平台开辟讨论专区,督促、提醒各级党组织、各部门担负起监管责任,加强对分管部门干部员工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两个责任”同向发力、共同推动。留言讨论日常工作中发现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分析、明辨,使理论越悟越透、思想越理越清、真理越辩越明,使身边的腐败现象失去土壤、无处容身。
(六)强化信息化培训,提高纪检人员能力,推动信息化与业务有效融合
1.开展信息化手段培训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信息化应用相关培训。让专业教师讲解信息化操作具体方式方法、纪检工作常用信息化手段、每种手段分别运用至哪些模块、不同手段实际效用如何等。以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质效、强化培训效果,提升纪检人员信息化运用能力。
2.推动信息化与业务有效融合
日常工作中相关人员要以“作风大整顿、管理创一流”为抓手,梳理重点部门业务范围和内容,运用信息手段分析、筛选、制作微权力廉洁风险清单,奠定日常监督执纪良好基础。持续党史知识学习,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寓监督于服务中,通过问“策”基层调研,信息化数据信息征集,将服务送上门、监督做到位;切实为群众办急、难、愁、盼事,着力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努力把“驻”的优势转化为基层监督的“胜”势。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纪检工作中的广泛运用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内在要求。派驻纪检组是顺势而为,积极探寻信息化举措,构建大监督格局,实现信息互通、监督互动、措施互补、成果共享,促进所在部门履行直接管理责任,职能部门履行监督责任,纪检部门履行再监督责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数据,赋能纪检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后续还需紧跟国家政策和时代步伐,关注科技发展趋势,在信息化应用方面不断探索、取得新突破,切实推动纪检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君,韩延伟.关于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9(31):211-212.
[2]王立东,纪兆华,于静红,等.基于信息技术的纪检监察助力高职发展[J].中小高校管理与科技.2020(10):86-87.
[3]张勇.新时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路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30):155-156.
[4]辛晓羽.以信息化技术助力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创新的探索[J].数字通信世界,2021(10):255-256.
作者简介:卢燕(1979),女,江苏省盐城市人,本科,经济师、政工师,研究方向为纪检监督执纪、组织人事、薪酬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