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易扉|上海师范大学 主持人语
艺术家的事业即是为“物”寻找意义。在英国画家威廉·戴斯的画《肯特郡佩格韦尔湾》中,描摹了两位女子向柳条篮中放卵石的场景,这是一幅人与物融入自然的动人景像。物是作为人的主体还是客体?物与生命具有怎样的因果关系与情感动力机制?这是东西方自古至今的一个重要文艺理论问题,从中国的古代哲人庄子及邵雍,到现代西方哲人哈曼与德勒兹,不断反思人类中心主义这个古老命题。
关于情感研究,认知心理学多从人的生物属性出发,而人类学情感研究则强调情感的文化建构性。人类学不仅认可情感的普遍性与社会建构性,还肯定情感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社会建构学派认为文化具有独特的情感和惯习,因此文化在惯习中具有一种文化的连续性。冯学勤与王晶的《中国动画电影的“梦回长安路”》一文,采取人类学方法观察情感的社会结构,将当代动画电影置于长时段的动画史中考察,通过分析电影的文化因素,探索影片中所内蕴的中国文化连续性,再通过分析电影的媒介形式,论述形式所引发的集体期待与文化共鸣。通过研究电影的内容与媒介形式,叙述通过情感活动而实现的社会与文化建构。
东西方对于物的情感机制产生了诸多不同流派理论。美国历史人类学家莫妮克·舍尔提出情感是思想、语言与行动,她强调情感不仅是精神性的,也是一种身体实践,这是舍尔对于笛卡尔式身心二元对立的反思。关于物与人类的关系研究中,桑海的《流动的石头:物质与情感》采取了物的人类学观念,对于人类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展开反思。他主张人类应摒弃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人类需以更宽阔的态度去面对自然及万物。他通过“石”作为一个观看物的对象,清晰表达了其所主张的人与万物平等的观念。而这一观念,也是哈曼的“物导向本体论”对人与物的关系反思。因此,形成了中国文艺理论与西方文艺理论的互动与对话。
物与生命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和动力机制?物与审美之间所存在的“晦暗”未知关系如何敞开?在冯雪峰的《物的剧场与诗意现实:物导向本体论对美学和艺术的重构》中,有一个“明亮”的分析。哈曼将物与生命所存在的因果关系和动力学称之为美学,他将美学视为哲学的根基,并将艺术作品作为物之美的典型。在哈曼的“物导向本体论”之下,物的“真诚”通过“诱惑”,发生了不接触的审美。美学的目的就在于接受和敞开晦暗未知的信号,物与物并非通过物理方式发生关联,而是通过感受产生作用,从而制造出类似“戏剧表演”的效果。因此,艺术即是上演这些物的“戏剧”的场所。在此,作者清晰解析了哈曼的“物导向本体论”,突破以人类感性为核心的审美领域,从而实现了对美学的一种重构。
世界是万物在未知晦暗中的“戏剧”,在物导向本体论看来,这种诗意与人的意识无关,万物是意识之外的“诗意”现实。万物本就是这个世界的构成维度,美学构成了诗意现实的动力机制,艺术则成为诗意现实的最好表达。无论是一块静静的“石头”,还是一个流动的“影像”媒介,均是哈曼笔下一种“物的剧场与诗意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