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提升内部审计效能的三个途径

2023-04-28 19:30伊映雪
中国商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内审职能

伊映雪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能

可推动国企运营发展 现阶段,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国有企业若要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必须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持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国有企业需要适时对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进行革新,同时也需要不断扩充自身的实力,为参与市场竞争、谋求发展提供支持。在开展制度革新时,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方能全面发挥企业效能。在内部审计制度完善且得到落实的条件下,内部审计有助于明确内部责任,使风险管理得以改善,企业经营效益得以提升。

可提升国企治理效能 国企无论从事何种行业,若要实现稳定、高效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制衡制度。在委托代理业务中,内部审计属于重要的控制机制,一般通过监督以及评价的方式完善国企治理,从而使国企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内部审计通常会依照委托方提出的要求开展相关审计工作,然后向管理层提交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属于一种项有效的制衡制度,在国企开展现代化治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提升国企信息的真实性 有些国企在运营发展中可能会存在违法违规操作等不良行为,导致财务报表编制不规范、信息不完整等问题,令财务管理出现混乱,同时也不利于国企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对会计信息进行审核校验,还可以与国家审计以及社会审计相互结合,从而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且,内部审计设置往往要比外部审计更能够将国企的实际情况搞清楚,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审计的负担,并通过对国企各类信息的监控,为国企的各项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的运营发展而言发挥着重大作用,但从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缺乏对审计业务实质的关注 现阶段,国企审计工作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从之前的事后审计开始向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全过程审计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业务关注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需要在全过程审计思想理念的基础上,同时关注国企财务、项目管理、业务运转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加强对各个方面的监管。但是在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内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单一,多数为审计专业和财务专业,并且技能结构也非常单一化,造成国企内审工作在开展时过于关注财务管理,而对其他方面的业务内容关注度过低。

内部审计缺乏对风险的有效辨识 当前,国企内部审计工作对风险辨识能力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因国企内部审计工作在计划准备阶段对审计对象缺乏必要的调研,内部审计工作往往是在各项资料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展的,同时审计方案不够严谨,审计工作流程化、形式化比较严重,并且对不同的被审计对象采取“通用”的审计方法,导致各项审计工作没有差异化,从而难以发现国企各部门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风险源,无法针对国企运营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价;其次,国企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通常很难获得国企其他部门的配合和大力支持,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阻力较大;最后,审计部门缺乏对风险识别的责任心,开展实际审计工作时仍沿用既往传统的工作思路,虽能照章办事,但是工作缺乏灵活度,按照常规操作无法及时发现隐匿的风险。

缺乏对审计成果的有效应用 国企实施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和改善自身经营管理的能力和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完成后会制定审计报告,在报告中会揭示国企面临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各类风险,同时还会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国企单位需要积极落实整改和反馈,从而使国企面临的问题以及各类风险得以有效解决和规避,使内部审计开展的目标得以实现。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中可发现,大多数审计部门认为只要完成审计报告的编制并交由企业管理者便是完成工作,并未针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回查,并且审计部门也未针对国企在问题整改方面的不作为追究其责任,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作用未能有效体现。同时,很多被审计对象在收到审计报告后,并未及时对问题和风险进行整改,而是拖延推责,使得企业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并未得到及时化解,不仅无法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也无法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效能的对策

若要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效能,必须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根据上述问题分析,可采取如下对策:

认清审计业务实质 完善内部审计职能 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必须要认清内部审计的作用、地位和实质,在此基础上完善内部审计的职能。首先,国企应提升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同时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为审计部门履行自身职能奠定基础,并使审计人员对自身审计工作的业务实质有清晰的认识。为了保证审计业务得以准确、有效地开展,国企还需要将监事会的职能进行强化和落实,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管,从而全面完善并落实内部审计职能。其次,应该加强国企风险识别与防控职能,可设置风险防控部门,与审计部门联合开展国企风险识别与防控工作。以风险防控作为引线,转变国企内审工作的模式,不再单一化关注财务管理,而是面向整个企业开展审计工作,对企业整体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辨识和审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加强问题整改的监管力度。最后,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审计工作牵涉到各部门,需要审计部门与各部门之间有效协作,通过沟通配合提升审计工作的合力,使审计工作的质效得到全面提升,更加有利于审计工作对国企运营问题和风险的识别和防控。

加强风险分辨识别 重视内控制度建设 若要使审计工作能够有效识别国企的运营风险,必须通过内控制度管理,保证审计工作在发现国企运营问题和风险时,能够全面彻查并得到及时解决。在制定内控制度时,必须落实内部审计的职责,使审计部门能够根据自身职责不断改进审计工作。同时,还需要制定并完善内审问责制。审计人员发现国企运营问题以及风险时,应明确相关责任人,对于造成问题和风险的部门或人员必须给予一定的处罚,使国企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职业责任感得到提升。此外,还需构建审计监督制度,由审计部门对国企各业务联调实施全程介入监督,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风险预警和风险监测,防范各类违规操作,保证审计监督职能得到全面发挥。还要制定审计自查制度,对审计中发现的国企运营问题和风险进行追踪,避免此类问题和风险重复出现。

重视审计成果应用 提升内审技术水平 审计成果能否得到有效应用,一方面要看内审部门是否能够开展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要看内审技术是否能够满足审计成果应用的需求。从有效监管方面,在上述对策中已经提及需要重视审计部门在国企中的地位,并实现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同时加强审计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使各部门能够积极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这些对策均可为内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提供支持,当然也需要内审部门不断提升自身監管意识,对审计成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管,保证审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能够落实。同时,需要审计部门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等先进的审计手段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从而既能够提升内审效率,又能够保证审计成果得到有效应用。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效能是否能够得到切实提升,关键需要审计部门自身发力,也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内审的质效。同时,也需要国企确立审计部门的独立地位,重视内审工作的作用,加强审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各部门相互协作又好又快地完成内审工作。

作者单位:华能(福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内审职能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职能与功能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就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答记者问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