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有些事业单位尚未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一方面,在事業单位分类改革的背景下,部分地区对规模过小、功能萎缩、分散重复设置、职责交叉重叠的事业单位,采取整合重组机构、优化调整职能、搭建协作平台、明确统分主次关系及衔接配合方式等措施进行改革。这一过程较为复杂,新设立的事业单位主体尚未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市场化意识,未能建立管理科学、职能分明的现代化管理制度,比如在选人用人方面仍然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同时,在开展重大的项目决策时缺乏对民主程序的贯彻,无法实现对权力的制约。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首先,部分事业单位缺乏预算日常管理机构建设。由于日常管理层的缺乏,导致事业单位的决策层需要深入预算管理的前端,这种模式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同时,由于各预算责任部门数量较多,又未设置预算管理的专门岗位,导致预算初步审核和编制流于形式。其次,预算编制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主要在考虑维持单位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参考历史年度的预算编制状况,并考虑外在因素的影响,编制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草案。这种方法默认历史期年度预算项目的合理性,无法梳理出其中存在的可避免费用项目。最后,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与控制不足。由于前期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事前的预算计划无法覆盖所有的项目,因此事业单位在预算使用中经常出现不按规定支出或扩大支出范围的问题。
内控制度有效性不足 首先,内部控制环境有效性不足。事业单位的权力高度集中,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比如,有些事业单位在进行物资采购时,虽然名义上贯彻了民主决策制,实际上还是以主要领导的意见为主,无法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细致评估审核。其次,审批环节缺乏控制。事业单位实施的是“一支笔”的审批制度,需要层层领导的审批。这个过程过于烦琐,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可能会导致员工的费用报销遥遥无期。比如在进行车辆燃油费、车辆维修费、业务招待费的报销申请时,部分员工为了提升报销的效率习惯采取票据造假的行为。另外,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部分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从属于财务部门,在组织内部的地位较低,同时,内部审计的自查工作难以发现问题,主要依赖于审计署的审计。
完善经营管理制度 首先,事业单位在体制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单位领导者应加强经营管理体制的建设,一方面,要建立现代化的治理结构,加强对权力的管控与监督,适时降低单位管理成本。同时,单位还应搞好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具有特色的经营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还应成立经营管理推进小组,该小组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制订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体系的推进计划,并明确各部门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职责以及考核指标。此外,事业单位要树立“破釜沉舟”的决心,针对管理制度中的漏洞进行大胆改进,比如在用人机制方面,应贯彻“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原则,开展市场化用工。
构建财务信息共享中心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开展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有效性关系到经营管理工作的结果。首先,要确定财务共享中心的功能与模块。事业单位要根据财务共享所覆盖的范围确定功能模块,比如要设置资金核算、资金支付、会计账务处理、业务数据核算、往来账款管理等功能模块。其次,要重视各种子系统的建设。在确定了财务共享中心的各个子系统之后,事业单位应该打通各系统之间的信息梗阻,统一其技术标准和数据口径,比如要实现资金管理、财务核算、影像管理、网络报销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最后,要发挥服务功能。财务共享中心要向核算主体提供咨询、分析等辅助服务,同时要为集团总部的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为确定预算管理的目标、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同时,建立预算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初步审核各职能部门的预算方案、监督各本预算执行状况、分析预算执行的差异和原因等。其次,完善预算编制体系。一方面,事业单位应该严格按照“两上两下”的程序编制预算,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对当前的预算项目进行梳理,查找可避免费用项目。同时,事业单位对新项目要及时进行论证,并上报审批。最后,事业单位还应该提升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对于部分资金需要量较少以及不经常发生的项目,事业单位完全可以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以“零”为基础,大大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精准性。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单位领导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及《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积极领会文件中关于财务内控与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精神,制定财务内控发展规划。其次,要建立线上审批系统。费用报销申请人员能通过线上系统申请费用报销,可以将有关的车辆过路票据、燃油票据等电子信息上传至该系统。线上系统突破了报销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各级领导在收到线上申请信息之后,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审核。最后,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建设。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应定期对本单位以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法律遵守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出具财务监督报告。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和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施行,事业单位必须顺应改革的潮流,加速优化与调整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一方面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另一方面还应从内部管理入手,比如完善组织机制建设、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事业单位的内生动力,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单位:辽源市第五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