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必须改变固定资产财务管理模式

2023-04-28 01:49:03孙晓杰
中国商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资产事业单位

孙晓杰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变化

明确规定会计确认与披露 在新会计准则正式实行以前,事业单位按照原有的会计准则来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把精力集中在会计的计量与记录上,而不注重会计的确认与披露。会计确认是指单位在报表中要合理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例如资产、收入、负债等。披露是一种将会计结果及时传递给用户的传播媒介,以披露的形式将会计信息提供给用户。由于传统的会计准则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致使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缺少必要的参照,而当发生意外情况时,会计人员很难及时地处理出现的问题。新会计准则要求固定资产在符合要求时,将这些准则直接列入到报表中,同时会计工作需要应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可以有效处理各类业务,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增强单位财务管理质量。

拓展固定资产定义范围 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于固定资产的认定范围是进行新的扩张,该会计准则主要强调了对资产的合理控制,这个规定不仅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相匹配,而且也明确了事业单位现阶段应该承担的各类义务和责任;同时按照当前的制度执行自身的权利,判断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收入状况。在导向的划分上,该会计准则并没有沿用传统的价值导向,而把重点放在了固定资产的性质上,并以此为指导,既能适应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又能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更加完善。

采用“雙基础体系”核算 对于新会计准则所明确的各类会计记账方法来说,各类记账工作需要在统一完善的计算体系下进行优化,以记账的形式对各类业务进行处理,保证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个方面的目标是同步的。同时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准则,即权责发生制度和收付实现制度,在进行现金收支时,需要将两者的功能充分地结合起来。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与管理模式有待提升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整个事业单位中占比很大,因此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但由于有些管理者不具备较为综合的管理意识,导致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的漏洞。特别是在进行一些资产的购置或者验收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只注重资产的使用,而忽略了其他工作环节的管理以及资产的实际损失。

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认识不清晰,对于单位固定资产的全面清查、盘点工作不到位,导致单位资产和真实价值的账面价值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就会出现较大的损耗。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都采取了较为简单的管理模式,仅注重购买和引进资产,而不注重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财务部和后勤部分别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财务部负责账面上的资产,后勤工作人员则需要对固定资产的相关增减状况进行记录,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充分的沟通交流,造成信息传递上的滞后,同时由于双方的数据缺乏统一的规范,数据交流也相对薄弱,各部门的协作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与此同时,由于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与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较差,而且专业技能不强,特别是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知识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受到影响。

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虽然事业单位都越来越注重运用信息化技术,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在实施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却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化体系,导致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在进行固定资产的采购查询过程中,很多单位并没有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对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进行追踪,这势必会影响到资产管理工作的精确度。

与此同时,一些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没有及时更新,与新会计准则不相适应,从而影响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整合,降低了事业单位的信息共享程度。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更加完善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使得资产管理工作缺乏严格统一的标准。部分工作人员在开展监管工作时也存在较多不合理的行为,使得资产管理工作存在较多漏洞,无法顺利推行事业单位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而且,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即使有了新的监管制度,也并未真正落实到位,导致很多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收支来源不明。

固定资产运行效率不高 由于事业单位本身的特点,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主要是采取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度,对于一些固定资产折旧大多都是采用虚提政策,对于成本费用的计入工作并不合理,使得财产的价值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也无法对固定资产的运行效率进行准确评价。另外,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的计划和预算,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影响财政资金的正常使用。

新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改进对策

优化管理模式 在新会计准则框架下,一定要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整个工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来对待。首先,必须让全体财务管理人员从心里真正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强烈的责任感,用真正的行动来执行落实相关管理政策。另外,需要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小组,由专业人员来进行领导,确保整个管理工作小组工作人员都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具备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同时,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目标以及相关工作内容,明确员工自身的责任;要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员工的责任心,防止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最后,要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确保各种资源的有效共享,并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通过这些措施使事业单位的管理更加精细,进一步地提升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积极打造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事业单位需要转变传统的资产管理理念,引入更多先进理念与相关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数据的共享。同时,各部门要加强对固定资产数据的应用分析,优化数据处理过程,整合与资产有关的信息,以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使数据库的内容更加完善。这样既能扩展数据的覆盖面,又能高效调动各行业资源,减少资源闲置浪费,降低事业单位运营费用。与此同时,相关事业单位需要按照新会计的准则,将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进行统一优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口径,增强系统整体兼容性,使得数据能够有效流通。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 第一,合理地规范固定资产的各种业务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同时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作用,对固定资产的状况进行日常核对、清算;第二,建立更加完善的防控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要加强对于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优化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来强化事业单位的风险管控;第三,事业单位内部要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通过组建专业的监督管理小组开展动态巡查,杜绝一切不良现象的出现。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第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工作的重视,通过合理的预算防止出现盲目购置资产的情况,以此确保所购买的资产符合项目的实际需求,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防止资产闲置和浪费;第二,要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分配机制,既可以确保资产的有效利用,又可以减少资产闲置,其他部门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实现对资产的有效利用。

总之,随着新会计准则的推行,事业单位将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开展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工作上,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交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统一管理,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效率,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运作水平。

作者单位: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沈阳市教育事业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资产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与会计职业判断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1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