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妍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对于企业整体发展和稳定经营具有关键作用,在企业内部实行业财融合工作则是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的必要手段。
所谓业财融合,是指传统会计核算与业务进行高效结合,从简单的事后财务数字核算、分析、监督,将财务专业知识嵌入到业务运营前端、渗透到各个业务领域。
业财融合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有助于财务工作人员和业务人员建立协同效应,将经济指标与业务指标相捆绑,使业务部门根据财务核算数据做出更加理性的重大决策,进而减少风险项目,共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和经济效益。
业财融合的重要性
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将更多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进行巧妙结合,可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专业的财务数据支撑。比如员工费用报销,财务人员需要制定出相关报销规定然后根据产生的费用分析原因,再分析报销费用的具体构成情况,若是超出规定报销标准的费用,需要与产生费用报销的部门进行及时沟通,最后出具相关财务报告呈报给上级领导审批。这些精细化管理工作,有助于财务工作、业务运营与相关部门建立高效沟通机制。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财务部门主要对企业内部所有资金收益进行有效管理,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经营中各个管理环节中存在的价值进行高效研究,此基础上实行全面管理。如果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无法建立联动机制,会导致业务部门之间产生的财务数据信息不能够及时向财务部门进行上报,从而导致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数据分析时出现不确定性。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传统财务工作中,需要在交易记录上和制定财务报表中浪费大量时间,因此财务人员很难在控制企业成本和价值创造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此外,当企业经营环境出现变化,尤其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时,企业领导人需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对财务部门主要工作职责进行调整,从而将财务知识与业务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与业务部门一起控制企业经营出现的业务风险,为生产企业改革创新打下良好管理基础。
财务管理的现状
在单一财务核算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财务人员在进行资金和整体业务核算时,存在决策误判的可能性,核算结果与实际数额会出现较大的差距。比如,成本控制核算中,由于业务部门不了解财务知识,财务人员不了解业务知识,双方核算出的财务指标往往会脱离实际。这种情况下,业务人员有时会超额完成,有时也会降低预期,其业绩忽高忽低的主要原因就是财务和业务管理流程没有实现融合。
所以,单一的财务核算虽然也能使成本暂时得到控制,但是财务风险和隐患会逐渐显露出来。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信息沟通不流畅。财务人员在下达业务指标时,通常以专业术语进行下达,业务人员对于财务相关知识并不清楚,所以在理解上存在偏差,进而导致在完成指标上出现误差。这种状况的改变,需要财务人员善于将专业财务语言通俗易懂地转化成业务语言,使业务人员能准确理解,减少成本管理中的误差。
指标考虑不完善。在制定和下达财务指标时,一些财务人员没有考虑到业务部门内存在的财务指标风险,忽视了业务部门为了完成业绩考核造成的会计成本浪费和财产安全隐患问题。
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在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系统中,能否通过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发挥企业生产诸要素的最大价值,考验着管理层在业财融合方面的能力和效率。
比如,当生产编号和产品编号不一致时,由于财务数据与生产数据不能自动转化,就提高了存货盘点工作难度,容易出现实际情况与盘点情况不一致的问题。
业财融合的措施
从部门级层面向企业高级层面转变。 生产企业在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时,应该由本企业主要领导出面作为带头人,使各部门认识到业财融合的重要性,使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和统筹规划,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要根据企业产品的迭代不断开拓业务领域,发挥业财融合在风险防控、成本控制、财务筹划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转变财务人员固有思维模式。为了高效整合财务和业务流程,共同完成经济指标,财务人员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学会从全局视角看待问题,观察企业整体发展策略和生产指标,将自己所具备的财务知识与企业生产指标进行有效融合,从而跳出财务报表等日常工作带来的局限性。
角色定位从财务到业务互换。财务人员要善于从业务人员的视角分析问题,不仅要学会用数字分析财务预算,还要积极参加业务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和重大决策。同时,要定期举行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联席讨论会,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解决,要深度分析难点、热点经济问题,进而发挥业财融合的潜在作用。财务人员要树立服务理念,向生产部门、销售部门、技术部门、质量部门等各部门虚心学习,把财务知识渗透进各部门的业务当中,为各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相关财务数据支持,助力业务部门高效开展各项工作。
总体来讲,实施业财融合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方向。在业财融合过程中,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要及时转变传统思想理念,以积極态度面对协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在业务与财务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