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与幼儿美术教学融合的研究

2023-04-27 02:41杨丽
天津教育·上 2023年3期
关键词:图画蜗牛绘本

杨丽

绘本通常被称为“图画书”,因为它叙述性文字较少,主要运用大量具有色彩鲜明、构图别致特点的图画讲故事,并将高雅、富有欣赏性的绘画艺术呈现在幼儿面前,刺激幼儿视觉感官,为幼儿创造思考和幻想的空间,进而点燃幼儿的学习热情。绘本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比较广泛,能够直接透过幼儿视觉感官影响精神世界,启发多元智能。绘本与幼儿美术教学融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美术兴趣,而且能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积累绘本信息,激发美术兴趣

绘本与幼儿美术教学的融合绝不意味着将绘本图画简单地作为美术教学的范本,而是利用绘本启发幼儿的个性化理解,引起幼儿对绘本故事内容情节和人物的持续关注,在激发幼儿情感的基础上产生利用绘画这一方式进行表达的想法。因此,教师需要将绘本阅读作为开展绘本美术教学的基础,引导幼儿积累绘本信息,挖掘绘本中的美术元素。

(一)阅读绘本内容,引关注

绘本与图片的本质区别在于绘本具有故事性和情节性,而图片则不具备此功能,这也是绝大部分幼儿喜欢绘本的根本原因。绘本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唤醒幼儿内心情感并促进情感迁移,让幼儿对绘本美术活动产生兴趣。以幼儿园中班《蜗牛》美术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利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阅读。比如,提问“蜗牛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蜗牛的身体为什么会滑溜溜的”“蜗牛怎样用柔软的脚在草叶上爬行”“蜗牛喜欢吃什么,怎样产卵”等问题。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了解有关蜗牛的更多信息,对蜗牛的生活规律形成了个性化理解。幼儿天生喜爱小动物,大量的阅读信息使幼儿积淀了对蜗牛的情感,将幼儿好奇的天性激发出来,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教师再继续导入美术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而让美术教学活动水到渠成。由此可见,在绘本与幼儿美术教学融合中,教师需要注重绘本内容与美术教学内容的过渡,为幼儿开展绘本美术活动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此提高幼儿绘本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指导观察图画,找规律

美术是认知和情感表达的特殊方式,事物表象信息积累得越多,幼儿的表达需求越强,表达的准确性越高。幼儿受自身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的影响,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处于无序化状态中,获得的表象信息比较零散,这种观察特点影响幼儿美术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观察特点,引导他们找到事物的规律,增强表象信息的完整性。例如,教师在利用《蜗牛》绘本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中,可以启发幼儿按照顺序观察绘本中的图画,了解蜗牛身体结构的规律。比如,提问“蜗牛身体是什么颜色”“它背着的小房子像什么”“蜗牛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同”“它的嘴巴在哪里”等问题。教师利用提问启发幼儿有序观察,引导幼儿从“整体”到“细节”获取蜗牛身体结构的表象信息,找出蜗牛在不同状态中身体形态的变化规律,形成对蜗牛的直观化认知,为美术绘画活动奠定基础。

(三)关注神态变化,增体悟

幼儿处于美术学习起始阶段,他们虽然不了解美术相关理论,但能通过自身经验加以体会。教师在利用绘本进行幼儿美术教学中,需要高屋建瓴地引导幼儿体会绘本图画中人与动物的神韵,丰富幼儿美术感知。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绘本图画时,可以引导幼儿注重观察“蜗牛”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比如,下雨了,草叶上挂满了水珠,蜗牛在草叶上弓起身子缓慢爬行,从它眼睛形状和嘴角变化中能够看出蜗牛很开心;太阳出来了,日光下的蜗牛看起来垂头丧气,一副疲惫的样子。教师借助绘本引导幼儿关注人与动物形体和神态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与自己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感受绘本中人与动物的喜、怒、哀、乐。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对绘本内容进行解读,而且能为幼儿体会美术教学中“形似”与“神似”的含义奠定基础,帮助他们在美术绘画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拓宽融入路径,提升美术素养

(一)借助绘本临摹,培养美术技能

所谓绘本临摹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对绘本图片中的事物运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仿制的过程。幼儿对美感的事物具有潜在性感知,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引导幼儿对图画临摹,提升幼儿观察力,促进幼儿眼、手、脑的活动协调一致。例如,在对《蜗牛》绘本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让他们找出绘本图画中自己最喜欢的事物,自主选择画笔或色彩将事物画出来。幼儿对绘本图画临摹的过程本质是幼儿体验绘画的过程,幼儿不但能够从中感受到动手实践的快乐,能在亲自操作中遇到新的问题,进而思考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会线条和色彩在美术绘画中的运用效果,增加幼儿对美术绘画的感性认识。如此,在提高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美术绘画的基本技能。

(二)依托繪本添画,发展创造思维

绘本阅读是以幼儿为主体的个性化理解和体悟的过程,每个幼儿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不同,理解绘本内容的角度将存在较大差异。而绘本添画则是在尊重幼儿个性差异基础上衍生出的美术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阅读绘本,观察绘本中的图画,让幼儿结合绘本图画中构建的场景,丰富绘本图画中的内容,以此扩大幼儿想象空间,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蜗牛》绘本中写着,“蜗牛爬到花坛里,它看到了红彤彤的灯笼花,开心极了,张开嘴巴吃一口香喷喷的花瓣”。幼儿解读了绘本图画中的信息,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想“香喷喷的食物,需要分享给蜗牛宝宝”,就会用画笔在绘本上画出小蜗牛;有的幼儿想“花开了,引来许多蝴蝶、蜜蜂”,于是在绘本上画出蝴蝶、蜜蜂的图案。教师借助这种绘本添画的方式,能够引导幼儿围绕图画呈现的场景不断思考故事情节,批判性地找到图画中的“不足”,创造性地为图画添枝加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三)利用绘本补充,拓宽想象空间

绘本是图画与文字配合形成的信息传递的媒介,图画与图画之间自然而然地会出现大量“留白”。绘本阅读中这些“留白”依赖幼儿的想象加以补充,让绘本呈现的故事情节具有连续性和延展性。在绘本与幼儿美术教学的融合中,教师可以对绘本“留白”加以有效利用,以此启发幼儿思维,拓展幼儿的思维想象空间,促使他们利用自己的画笔对留白进行补充。例如,以《蜗牛》绘本为载体的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幼儿想象:小蜗牛出生了,它们在长成像妈妈一样的大蜗牛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故事。教师让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编小蜗牛成长过程中的故事情节,用绘画的方式将小蜗牛的经历表达出来。比如,有的幼儿将小蜗牛的故事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联系起来,设计成“小蜗牛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有的幼儿想象小蜗牛在成长中会遇到许多天敌,它想方设法化险为夷的故事。由此可见,绘本应用到幼儿美术教学中能够为幼儿想象力创造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教师需要通过自身教学让绘本这一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三、实施有效评价,提高自我效能

教育需要在幼儿自身基础上,通过方法的运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幼儿的成长规律,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差异,从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赏识性评价。教师除了要评价幼儿绘本美术作品纯真的品质外,更需要注重对幼儿的赞扬和鼓励,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表达,讲述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含义,说出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师需要抓住幼儿心理,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幼儿在教师的积极评价中体会对自己的肯定,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建立美术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保护和发展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美术创作成为幼儿终身爱好。

绘本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能够给幼儿带来细致入微的艺术感受和情节感受。教师需要借助绘本的优势开展幼儿美术教学,引导幼儿积累绘本表象信息,拓展绘本融入途径,促进幼儿对绘本的观察和理解,让幼儿在美术学习中提升思维,提高核心素养。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幼儿园美术活动与绘本优化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557)的研究成果。

(李  辉)

猜你喜欢
图画蜗牛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蜗牛说
小蜗牛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蜗牛(共3则)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