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长宏 时金林
[摘要] 扬州市新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努力构筑“协作、赋能、共创”的教师专业成长生命体,以幸福教育为引领,开展团队建设;以赋能成长为目标,进行项目实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聚焦示范辐射,在教师专业发展、家长素质提升、学生茁壮成长和学校家校共育理念提升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家校共育;家庭教育;专业赋能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以幸福教育为引领,着力构建以家校共育为核心的幸福教育生态,围绕个人成长、原生家庭、学校社会等三个系统,开展理念、环境、课程、活动、组织、队伍等六大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幸福教育样态。新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在教师专业发展、家长素质提升、学生茁壮成长和学校家校共育理念提升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一、以幸福教育为基石,聚焦团队建设,推动家校共育“活力创新”
2018年正式设立的扬州市新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与学科型名师工作室既有共性也有区别,根据统一要求和工作室特点,我们组建了涵盖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工作室教师团队,并聘请了高校、社会机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努力夯实专业优势,强化“协作、赋能、共创”。
1.在价值使命上,瞄准“引领家教改革,打造家教之城”的愿景,努力“凝聚一条心”。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孩子难管”这一焦点问题,工作室基于“让每一个生命蓬勃生长”的幸福教育理念,提出“幸福育人”核心主张,围绕“教父母学会管教孩子,教老师学会管教孩子,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目标任务,提出“引领家教改革,打造家教之城”的美好愿景。通过发挥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经师+人师”的双师型教师专业素养建设,全面助推新家庭教育“三个系统、六大体系”工作任务的落实,为提升教育品质、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支撑、贡献一份力量。
2.在工作模式上,形成“公转+自转”的“种子模型”工作特色,努力“扛起一面旗”。“种子模型”基于人本主义理念的管理模式,相信“每一颗种子”,支持“每一颗种子”,成长“每一颗种子”,让“每一颗种子”展示自己的生命力。对工作室来说,就是充分发挥每位指导专家、工作室教师的力量,既有“公转”,也有“自转”,形成充满能量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工作室认真研磨年度工作计划,明晰工作重点和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各成员认真制订个人发展规划,明确个人努力方向,形成专业成长发展动力。工作室加强制度建设,理顺“成员—学校—工作室”“领衔—导师—成员”的关系,充分运用资源、调动资源和整合资源,丰富活动形式,发挥成员优势,开展相应活动。
3.在赋能成长上,坚持“多腿走路,多元发力”,努力“下好一盘棋”。坚持主题讨论与读书学习相结合。近年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引导成员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开展读书汇报与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家教理论水平。坚持项目实施与任务驱动相结合。采取公开讲座、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观摩考察等形式对成员进行培养,努力使新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家长的朋友”。坚持岗位实践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引领工作室成员扎根“三分田”,以教师、中层、分管领导或校长的角色,剖析家教热点、难点现象,采取课题引领、典型带动、项目化实施的方法,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二、以专业发展为核心,聚焦项目实践,推动家校共育“深耕融合”
我们要求工作室成员结合工作實际,不断擦亮新家庭教育品牌,围绕家庭教育政策和重点,特别是结合“双减”和《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等重要因素,注重在理念宣传、平台搭建、课程建设等领域进行项目实践,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精耕细作,不断探索。
1.理念引领:营造家校共育良好氛围。工作室以《家庭教育促进法》、新家庭教育实验《好父母指南》等为依托,加大氛围营造,成功举办“提升专业素养,为家庭教育指导赋能”“疫情背景下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推进会暨数字化家长学校建设专题研讨会”等专题会,开展“幸福·家”寒暑假生活半月谈、“新家庭教育亲子活动周”“新父母线上工作坊”等系列活动,推动新时代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理念的形成。在“双减”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工作室结合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重大项目“幸福教育育人模式的区域实践探索”,举办“家校共育为核心的幸福教育生态建设”推进会,大力倡导“让每一个生命蓬勃生长”的育人理念,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功利思想,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理性、回归本质。
2.课程建设:形成多元开放指导体系。工作室围绕研究制订的《新家庭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落实“三位一体”幸福管教课程体系在学校家校共育课程中的应用实施,培养新父母、新教师、新儿童。工作室组织骨干成员通过家庭教育问卷,关注不同年级段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痛点,制订学校《新家庭教育课程指导意见》,编制开发了适切、多元、开放、精准的“1+X”新家庭教育课程体系。“1”是在区域层面要整体设计,按照学生成长规律,构建面向学生、家长、教师的新家庭教育课程内容,形成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培养模式;“X”是各学校根据学校学生、家长及教师特点自主开发课程,最终形成“1+X”多元、特色化新家庭教育课程。开展“1+X”家长微课展示研讨活动,从家教理念、沟通技巧、情绪管理、自我成长、家庭建设、生涯规划等方面对家长进行全方位专业指导,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提升家长教、养子女的能力水平。
3.平台搭建:促进团队成员共同成长。工作室发挥自身优势,在促进工作室成员家庭教育能力提升的同时,有效促进了成员所在班级、学校的家庭教育成果不断显现。一是搭建科研平台。围绕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前瞻性项目“家校共育为核心的幸福教育生态建设”,致力于家校共育模式的建构,形成了丰富的区域实践样态,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构建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公益组织三方携手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校社联合会和指导中心,完善新父母学院(家长学校)建设,建设“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资源平台,构筑家校社“融教育”环岛生态圈;策划举办“幸福家”寒暑假生活半月谈、“好父母大讲堂”“校园亲子节”“新家庭阅读联盟工程”“一个孩子的研讨会”“千名教师访万家”“新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建设由接待中心、展示中心、组织中心、活动中心、研究中心等组成的共成长体验馆,建立“家庭冷静角”,描绘校内外融合的家庭教育资源地图,创新建成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二是搭建展示平台。围绕“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之变、幸福家庭日建设、“三年疫情给家庭教育带来了什么”等话题,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新家庭教育半月谈”等专题讲座,不断拓展工作室成员的视野和眼界,提升专业素质。名师工作室成员基于学校、班级设立新父母成长工作坊,实施新父母成长共读计划,开展“一带十”“十带百”家教经验分享、幸福管教课程训练、一个孩子的研讨会、家庭戏育坊等活动,在提升学校家庭教育水平和家长家教理念的同时,有力增强了工作室成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4.资源整合:建立新家庭教育共建共享机制。近年来,新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推动学校建设新家庭教育“共成长体验馆”“家庭教育博物馆”“家庭教育图书馆”等物型课程资源。主动联系文明办、共青团、司法、妇联、关工委等单位,按照共育共建、共享共生、多元互动、资源融合的要求,汇聚和整合各个单位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资源。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机制,扩大资源引进的渠道,并引进行业专业机构及第三方资源加入开展工作。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开辟家校联系新空间,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指导服务。通过学术活动、课题研究、实地調研、网络展示等多种形式,发现和培育新家庭教育典型,以专题培训和研修课程等方式大力推广应用。关注国际国内家庭教育改革动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努力实施开放战略,建立与国际教育组织的交流合作,通过举办家庭教育国际论坛,承办国际大型学术交流会议,寻找家庭教育研究的共同话语,推进国内外教育的互动和交流。
三、以立德树人为宗旨,聚焦示范辐射,推动家校共育“花开满枝”
工作室秉持“让每个生命蓬勃发展”的建设理念,指导教师立足自身工作实际,不断发挥专业引领、典型示范和区域辐射的作用。
1.影响身边,像星星一样发光发亮。工作室成员立足自身学校角色,打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脉络。推广班级“好父母来吧”建设。发挥班主任在新家庭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方法和载体,通过线上微信群、QQ群、线下沙龙、家长会、家访电访等形式,着力开展领读领学、经验交流、方法推介等活动,提升家长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加强学校家庭教育资源建设,在校园内开辟多处“心灵氧吧”,供教师、学生心灵小憩,疏解情绪。在班级内设置“机会椅”,给予学生相对独立的空间,自我平复心情,学会反思。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使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
2.带动家校,像灯塔一样指明方向。深入开展新家庭教育“三进”活动,不断发挥工作室品牌辐射作用,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融教育”发展。一是走进校园,赋能“双师型”教师成长。工作室成员领衔“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活动,启动百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与认证工作,培育千名家庭教育种子教师,先后走进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开展团建活动,多名种子教师在活动中受益。二是走进家庭,助力父母智慧成长。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线下开展一个孩子的研讨会、微型家长会,聚焦单个家庭的问题,给予精准帮扶;线上采用“新父母线上工作坊”的形式,聚焦共性,一次研讨一个话题,解决一类问题,引领家长争做正向能量的传递者、学校管理的参与者、教育教学的促进者、课程建设的支持者、家校合作的助力者。三是走进社区,推广家庭教育。工作室联合街道社区,开发课程资源,组织专题讲座,向居民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普及家教知识,增强活动的体验性。
3.辐射社会,像彩虹一样建立纽带。联合扬州妇联,通过走进扬州广播电台做客“空中亲子大讲堂”、社区“亲子大讲堂”等活动,与家长和孩子共同探讨家庭教育问题;在全市基层党建“绿扬先锋”工程现场会中,工作室志愿服务小组走进社区,耐心解答辖区居民所关心的家庭教育问题,如孙辈教育、幼儿教育、与孩子沟通、家务劳动分配等;联合其他区域家庭教育研究名师工作室,聚焦“班级层面如何开展家校共育工作”“一个孩子的研讨会如何举行”等议题,推动两地工作室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工作室成员还积极参与扬州大市“家校社协同育人质量提升”公共政策的制订,贡献工作室的智慧和力量。
入室有所获,出室有所为。新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正努力真正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通过建设新家庭教育团队,引领家教之城建设,坚定深耕的理念,坚守深耕的自觉,坚持深耕的定力,带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精准发力,为全面推进新家庭教育贡献力量。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教改背景下区域推进幸福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HB120486)、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前瞻性重大研究项目“家校共育为核心的幸福教育生态建设”(2021年)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幸福教育育人模式的区域实践探索”(项目编号:D/2020/02/362)研究成果]
冯长宏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名校长工作室、扬州市新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时金林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家教科,高级教师,扬州市邗江区家庭教育工作室领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