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军
摘 要:传统教学突出教师对知识的输出与演绎,忽视学生身体的参与,表现为离身特征。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身体活动和体验对学生认知世界、习得知识的影响。具身化教学开拓了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新模式。为此,本文将具身认知理论所含的教育意蕴应用于指导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探索具身认知理论在产业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这对于弥补传统离身教育的不足、提升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离身;具身认知;产业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9.064
0 引言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认为教育是使受教育者的灵魂得以转向和上升,对此,他认为需要摆脱身体与肉欲。启蒙运动以来,以笛卡尔为代表的二元认知论将身体看着是心灵的实体而存在,认为身心、主客体彼此独立,相互分离。尽管笛卡尔强调“我思故我在”,这似乎确立了人在认知和意识形成中的“主体性”,但其强调因为“我思”,才有“我”的存在,身体处于“思”的附属地位,这也显示出认知的“离身”特征。伴随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联结主义认知论把人脑隐喻为计算机、信息处理器和问题解决者,将认知看着是人脑对信息、符号等进行编辑与创新的过程,而忽略身体及其所处情境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这也蕴意着传统认知的离身特征。由此可见,以柏拉图、笛卡尔、联结主义为代表的离身认知理论,强调人脑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却忽视了身体的功能,摒弃认知具身感知、情绪体验和互动交流。
认知理论是课程教学理念形成的理论基础,影响着教学观念的形成、发展与转变,在传统离身认知理论的影响下,教学中产生了离身教学模式。离身教学主张传授知识的主体是教师,教学内容是教师对既定教材内容的单向灌输,学生对此进行单向接收,这一过程忽视学生的身体参与、感知、情境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受离身教育观的影响,现阶段产业经济学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局限于向学生讲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坐在教室来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师生互动不强,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对产业经济学知识在现实中再现和应用的观感和体验,呈现出身体感知、情景体验与知识学习脱离的教学模式。这将原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产业经济发展变化的实践教学理论化,抽象化,使得学生失去对产业经济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产业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随着国内外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具身认知理论及其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和认知规律方面有了具身化视角,也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对课堂教学的实践意义也凸显出来。为此,本文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探索高等学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新模式,以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1 具身认知与具身认知下的课程教学
1.1 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称为“涉身认知”“寓身认知”,是继联结主义(connectivism)认知理论之后,阐释人类如何认知、进而获取知识的新路徑。具身认知认为人的认知源于身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依赖于人们的具身体验与知觉而形成的经验,二者在形成人的认知过程中密不可分,因此,认知必须通过身体的行为和活动才能运行,认知心理主体在情感体验、实践参与和思维运转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建构。由此可见,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与身体是一体的,身体行动及其活动方式影响着认知心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认知功能的发挥也会受到身体经验、身体状态、身体机能、知识储备等各方面的制约和影响,这都显示了具身体验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即具身不仅是身体的直接参与,而且通过具体情境中的身体参与获得经验认识。
1.2 具身认知下的课程教学
认知理论的发展推动着课程教学方式与理念的革新,作为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而形成的课程教学方式,具身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身体体验、情境感知和心理状态相结合的重要性。一方面,具身认知理论下的课程教学重视身体在教学中的基础作用,认为身体是认知的基础,是教学活动得以产生的前提,应贯穿于整个教学。学习的效果、知识的获得、认知的发展受到学习者的身体、心智、所在环境的影响,以及所处场域中的社会价值观、自身价值观与文化观的约束。另一方面,具身教学是学生、教学情景以及师生身体、感知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身体与情境互动,提升自身的心智体验,达到认知目的。借助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实现自主发展,而且也是认知主体对知识的身体感知以及心智发展的过程。具身教学方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创造多元化具身体验和参与的情景平台,促进师生之间进行具身体验的多通道互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具身体验教学内容,形成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目的,由此掌握教学内容。
2 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具身认知的内在关联
2.1 具身认知为产业经济学的具身化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活动、身体所处情景以及情景体验与互动能促进认知的形成,通过这些具身认知和体验活动,使得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具身化的教学环境,创造体验式学习、参与式学习、情景式学习的平台,重视学生的个人感知、经验和学生身体参与性和主动性,对于教学内容的提升、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作用。产业经济学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不断发展,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产业经济学教学,在具身教学的情境下调动学生的各个身体感官,并由情感体验与关注而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由此提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2.2 产业发展的特征事实为具身化教学提供实践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企业竞相发展,由此促进了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的特征事实为产业经济研究提供素材的同时,也为产业经济学的具身化教学实践提供了诸多可情境化体验的场景。例如,市场结构的多元化、企业竞争与合作行为的多样化、企业绩效的差异化等现象涌现在现实市场经济之中,产业结构演进和我国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特征事实在现实中得以呈现,产业布局在区位上的差异、各类产业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也都能够通过学生亲身调查研究而被感知。由此,我国产业发展的特征事实为产业经济学的具身化教学提供实践素材,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产业经济学教学将会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改善产业经济学教学,启迪和促进着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
3 产业经济学教学的具身认知模式
基于具身认知与产业经济学教学的内在关联性,通过创建拥有具身特征的情景体验、认知调研、教学参与和情景模拟等产业经济学教学新模式,实现产业经济学具身化教学,提升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3.1 情境体验式教学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不完全是一个基于所掌握知识经验的逻辑推理过程,而是一个持续进化发展的情境过程,这反映认知具有情景性且植根于情境之中。有效的教学离不开一定的知识情境,情境体验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直接经验,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形成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内容和知识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以此来促进学生快速融入所学的知识场景,使得学生能够体验到知识情境,这将有助于获得认知,进而理解并掌握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可视化技术发展及其相应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这为情境体验式教学创造了机会,应用这些科技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展示与再现,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场景体验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了数据存储与视频记录,企业各种广告行为也“充斥”各大媒体和电商平台。通过利用远程直播链接,或者制作教学微视频,将所展示的情景与产业经济学理论有机结合,让学生真实感受产业经济学理论在产业发展、企业行为中的实践与应用,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3.2 认知调研式教学
为了构建真实的课堂学习环境,增强学习者的具身体验,梅洛-庞蒂认为人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鲜活个体,通过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实现人的主体性。身体是知觉的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知觉、身体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这就意味着在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产业经济学各个知识模块的调研,使得学生获得具体情境中的身体经验认识,进而掌握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产业经济的发展为认识产业的运行、转型、优化和布局等规律,实现产业经济学的具身教学提供了现实场景材料。根据具身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对产业发展现实场景的调研,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产业经济理论知识的间接认知与直接认知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产业组织理论部分,为了理解SCP分析范式,要求学生选取不同市场结构中各产业的代表企业作为调研对象,调研分析该企业所在市场结构,例如调研市场容量与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生产要素获得的难易程度和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等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考察企业的定价行为、广告行为、并购行为和研发行为等,最后进一步调研相应企业的市场绩效状况。通过调研、比较分析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加深对SCP分析范式的认知。对于产业结构理论部分,通过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優化和布局、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的调研,亲身感受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切身体验产业布局、产业关联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达到深入理解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关联理论的目的。对中国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进行调研,具身感知产业结构演进的区域异质性以及影响因素,掌握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和合理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增强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具身体验。通过科学系统的调研,获取可靠资料和数据,加深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的经济、社会和空间等多重属性的认识,提高学生从调研场景出发,形成具身认知,实现对产业经济学的具身化教学。
3.3 参与式教学模式
在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这一特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学习产业经济学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具身化认知,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具身参与式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备课阶段,师生的互动参与。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兴趣以及能力水平,通过自我选择和教师引导,拟定师生互动备课小组。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将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分成各个模块,各小组根据兴趣、爱好和能力选取相应的教学模块,参与到教师的备课环节。通过借阅相关模块的文献资料,然后与教师探讨、分析教学方式和案例,进而在师生共同努力下,确立和细化上课内容、形式和进度。二是教学实施阶段,学生的具身参与。在课堂主讲环节,各模块备课参与小组的学生代表协助教师讲解课程内容,同时,教师和小组的其他成员适时对所展示内容进行补充解释。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鼓励全班同学对授课内容进行自由讨论,发现问题,然后由相应知识模块的小组成员与教师共同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启发同学们对课堂教授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以此增强学生的体验,实现产业经济学的具身化教学。
3.4 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和模拟出来的逼真场景,把自己置身于模拟的情景中去,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互动,通过角色模拟和演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这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关系,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社交、演绎技能,在情景模拟过程中,形成具身认知,由此理解相关产业经济理论。例如,构建与模拟产业内企业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场景,按照企业博弈行为的要求,再现企业的博弈策略行为,最后得到企业行为的博弈均衡解。通过同学们的博弈场景设计、参与模拟博弈行为,发现企业间竞争的策略与行为,理解企业竞争行为以及博弈理论方面的知识。情景模拟教学能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构架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学相长。在情景模拟教学中,知识能够在学生具身参与下获得,通过学生的互动与演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学习由“被动、应付”到“自发、自觉”的转变,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0.
[2]张良.论具身认知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意蕴[J].全球教学展望,2013,309(4):2732+67.
[3]E.Thelen,G.Schoner,C.Scheier,B.Smith.The dynamics of embodiment:A field theory of infant preservative reaching[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01,(24):18.
[4]Lakoff,George,M.Johnson.Phila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York:Basic books,1999:111120.
[5]張旭亚,殷世东.论教与学的具身化变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1):710+129.
[6]肖菊梅,李如密.从“离身”到“具身”:课堂学习环境的新构建[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8,38(1):5660.
[7]Fusarpoli,p.,Stanghellini,G.Maurice merleauponty and the “embodied subjectivity”[J].Medical Anthropology Quarterly,2009,23(2):9193.
[8]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研究思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4):153160.
[9]吉粉华.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设计和思考——以产业经济学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7):169170.
[10]梁远进.略论模拟教学法中的合作与交流[J].南方论刊,2019,(1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