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发展视域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探析

2023-04-27 12:40曹大康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曹大康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历史记忆,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生产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发展视域下,探析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活态传承策略,有利于维系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推动交流交往交融,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和支撑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9.007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无形”“活态流变”“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性,蕴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创造力,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情感、个性、历史以及向心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关乎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是否自觉和自信,更关乎人类文明脉络的延续,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民族文化发展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始于日本在1950年区分无形文化与有形文化,从立法层面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雏形。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重要文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补充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保护的遗漏,标志着全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不是物,也不是人,但又离不开人,离不开物,主要表现形式是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以一种不断运动的活态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蕴藏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创造力和文化自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和保护,命名了200余名“工艺美术大师”。2003年,我国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保护阶段。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行,明确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遵循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2005年,国务院首次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并开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与评审工作,截至2022年,已完成确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57个和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2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西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是国家重要的安全屏障。推动西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助于“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的落实,对建设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雪域高原有着重要意义。西藏在2005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在次年成立12支普查工作队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截至2021年,西藏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03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6项)、代表性传承人1668名、非遗工坊121家。西藏曲艺类项目“古尔鲁”的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实现了西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十大类别全覆盖,标志西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西藏自治区政府推动《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西藏自治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的施行,在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和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分别加挂“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和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组织协调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工作和行政工作,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的工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法保护体系化的重要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西藏出版《中国藏戏史》《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藏药材图谱大全》等“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经典嘎尔鲁》《藏北格萨尔艺人独家说唱》《高龄格萨尔艺人独家说唱》等音(影)像制品,完成20名高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在以上工作基础上,西藏通过“文化遗产日”“雪顿节”“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等实施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西藏唐卡系列精品展、藏戏展演、西藏传统服饰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使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在国际性、国家性和地区性活动中频频亮相,极大地提升了西藏自治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见度、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2 民族文化发展视域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时代价值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生动地记录了不同民族、族群的杰出智慧和天才创造,蕴含着这些民族、族群传统文化的精髓,原生态地反映着这个民族、族群的文化身份、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是认识这些民族和族群文化史的活化石,因其独特的创造性和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有价值,形成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独立体系,凸显出鲜明的文化价值。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藏各族人民发展过程中创造和传承、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宝贵文化遗产,是西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藏族民族文化的灵魂所在,活态传承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推动交流交往交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透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感受到诸多不同的民族文化气息,如藏历年是藏族人民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节日,主要依据和农历算法类似的藏历推算,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到藏历正月十五结束,持续15天,节日活动内容和形式充满浓厚的民族和宗教色彩,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整个西藏文化习俗的一个缩影。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厚重的历史价值,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每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思想精神等,从中挖掘到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对于某个民族或群体而言,是活态的认识,了解其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人们生产生活情况和历史发展的重要渠道,是人类珍贵的历史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的珍贵历史文化、精神情感的活态遗存,对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作用。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西藏各族人民在西藏集体生活,并长期得以流传的文化活动及其成果,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民族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是西藏各族人民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所赖以传承独特文化的精神家园。两千多年来,藏族天文历算依据天文历算学原理推算各地适宜的农耕牧作时机、节令、预报气象和人体脉相变化周期等,在藏族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指导作用,是藏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巨大的精神价值,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的有凝聚力和号召力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塑造并延续了民族一脉相承的共同生活方式和世代相传的民族思想精髓和文化理念,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依托,是民族文化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会因环境、受众及地域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即其文化意蕴会发生改变。如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在17世纪以前是一种原始宗教节日活动,到18世纪雪顿节允许市民群众入罗布林卡看藏戏,截至目前形成了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的节日,是藏族文化传承绵延的具体表现形式。

3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策略选择

3.1 借船出海,推动非遗传承与经营创新

西藏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工作,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顺应电商网红直播化发展趋势,推动乡村振兴。2021年,西藏网络零售额达到133.10亿元,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为110.41亿元、服务型网络零售型为22.69亿元;西藏43252家网商带动16.97万人就业,直播场次2.22万场、观看累计6168万人次、交易额实现27.31亿元;西藏依托京东智能物流仓及中国邮政网点和物流优势,搭建起“网络零售+平台批销+农产品返程+公共服务+普惠金融+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带动2021年西藏电商快递包裹数累计实现1192.03万件。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借助电子商务等新媒体运营的优势,对非遗项目的历史、价值、人物等深耕细作,紧扣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受众猎奇心理,通过“互联网+直播+电子商务”等模式强化内容运营,运用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创作出符合受众审美偏好、能引起受众精神和情感共鸣的非遗作品,促进特色旅游商品与非遗活态传承相结合,主动提高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智能创作能力。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短视频生动呈现、传播,有助于宣传推广民族地区乡村文旅品牌,依托民族文化产业优势,丰富“旅游+农业+非遗”业态,有助于涉农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走出一条属于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电商致富路”。

3.2 培育工匠精神,创新非遗传承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的精神、意志以及思想,以人为核心,通过世代相传、口传心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内核,是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的展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呈现不断减少、年轻人不愿从事传统技艺的生产的趋势,为此,政府应积极构筑“政府+高校+市场+企业”模式,实现政府和高校联合培养面向企业和市场有竞争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只减不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的现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带动人才的回流,升级发展民族地区各项产业,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进行交易与服务,融合新的理念和文化,破解了乡村人才稀缺难题,提升了乡村社会组织管理水平,促进了乡村生态振兴和文明建设,加快了城乡融合的步伐。

3.3 动态保护,创新非遗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物,在数字化、商业化等保护和发展方式的赋能下,通过文、图、声、像相结合的立体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文化空间,借助文化和旅游等产业化载体,加大市场运作力度,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非物质文化资源,使受眾沉浸式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良性互动”。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首当其冲是要建立动态保护机制,面向高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采取新时代精神文明志愿者一对一服务的同时,组建专业化的抢救保护队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原生态活态展示。其次,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环境,建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金,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才能,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保护贡献力量。最后,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市场、搞活文化产业,使更多的受众身临其境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二元互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科学保护。

3.4 紧扣主线任务,创新非遗传播理念

民族文化高质量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核心一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世界传递民族文化的强力纽带,在其产生、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环境传承与发展是提升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西藏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民族文化高质量发展,构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文化的展示展演空间,唤起文化记忆,营造其乐融融的“三交”氛围,汇聚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国内+国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体融媒体传播矩阵,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力与影响力,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稳扎稳打画好“民族同心圆”;建立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农产品、传统村落保护、文化旅游等融为一体民族地区特色品牌,实现新的文化认同与活化传承,切实提升民族地区群众幸福美好生活获得感,激发民族地区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4 结语

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和安全屏障及有藏族、珞巴族、门巴族等多个民族生活的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要借船出海,创新非遗传承和保护路径及理念,激发文化创新活力,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夯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富裕的基础,为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地区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21109.https://www.ihchina.cn/project.html.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21109.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5289/.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21109.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4974/.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