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思政”价值塑造持续效应调查分析*
——基于思政课“知-信-行”教育效果的社会调查

2023-04-26 08:28李向军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
教书育人 2023年12期
关键词:年数大思大思政

李向军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

高校大思政教育在实现专业课程教育目标的同时,在教学目标达成上更深一层,要触及大学生的思想灵魂,塑造价值观并达到价值认同,“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其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核心差异在于“知、信、行”。

所谓大思政教育既包括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育,也包括各类课外场景的浸入式价值引导教育。大思政教育的价值塑造成效如何,需要从实践中观测并校验大学生的亲身力行,要求高校大思政必须关注效果的持续效应,即高校大思政教育在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的价值践行中显示的教育效果的持久作用。持久性是真正检验大思政教育终极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价值塑造、价值认同、价值践行的“知、信、行”闭环关键环节。当前高校大思政课价值塑造的持续效应究竟如何,走上社会后大学生如何看待大思政教育各类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反馈信息检验并完善高校的思政教育?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基础上的分析与研究。

一、高校价值塑造的大思政课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明确指出,高校思政课不仅要立足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的全过程育人,还要重视全方位以及培养人的全过程育人,“大思政”的育人阵地需要不断拓展新空间、新阵地。

高校大思政课教育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融合的特征,不仅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还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表明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一定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要和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重视并不断拓展思政教育新空间。

2021 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谈到,“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都是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讲话精神,明确指出思政课不能拘泥于高校的思政小课堂,而是要拓展育人视野,用鲜活的社会发展实践素材,将思政课办成“大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2022 年4 月26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因此,思政教育既要向前延伸扩展到大学前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也要向后延伸扩展到大学毕业后的持续再教育和社会教育。

二、高校大思政教育价值塑造的影响因素

高校大思政教育价值塑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大类:课堂教育的主阵地因素、全方位场景育人的主题因素以及高校软硬件的综合因素。主阵地因素侧重知识内容和传递效率两个主要环节,核心是影响“教”“学”以及“教”“学”转换的效率和效果的各类因素。场景育人因素侧重场景活动的主题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价值浸润作用,场景活动包括主动设计的主题活动场景、常规教育教学、学生日常管理、生活学习等常规场景,这两类场景活动的构成要素都是影响价值塑造的重要因素。大思政综合因素包括高校的软硬件环境、大学前教育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

(一)大思政课教育主阵地知识传递影响因素

思政课教学是高校知识传递的主阵地。从教学环节来看,主阵地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授课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成效的考核评价等。其一,思政课授课师资是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其核心在于调动并发挥主动投身于教育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巨大,承担着“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方面基本素质。其二,思政课教学内容居于思政课知识传递的核心地位,包括基本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系统等。其三,教学方式方法和话语体系是影响知识传递效率的重要因素。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采用当前大学生熟悉的话语体系和案例素材,都有助于提升知识传递和吸收的效率。其四,思政课教学目标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所有的其他主阵地因素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主阵地各因素的综合协同是知识传递和价值引领的重中之重。

(二)大思政课外场景育人价值引领影响因素

高校思政教育的场景不限于三尺讲台,而要贯穿于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育人之中,既需要在思政课堂中坚持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更需要拓展育人空间,重视思政课的场景育人机制。课外育人场景既需要主动设计体现特定育人宗旨的育人场景,也要全方位重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场景以及各类教学管理场景。其一,学校整体的师德师风,重学问、爱学生、严律己、树师表,良好的师德品行会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崇德向善,示范并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塑造和价值崇信。其二,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样的文化主题、戏曲文艺、音乐乐器、武术体育等社团活动在培育良好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自我管理、丰富课余生活、扩展兴趣爱好、发挥群体榜样的激励教育等方面,具有其他育人场景所不具备的优势。其三,各类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导向,包括各类奖项的评选、宿舍评选、志愿活动、各类标杆表扬等大学生事务管理,在具体活动的目标设置、过程公正、结果合理等方面,是否坚持价值导向、公正公平,将影响事务管理辅助育人的功效。

(三)高校大思政教育校内校外综合育人因素

高校大思政育人在夯实课堂主阵地育人和课外场景育人基础上,仍需重视硬件建设、文化因素、大学前教育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其一,硬件建设是否应体现服务学生,方便学生学习生活,是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其二,全员育人的意识和机制建设。全员育人不仅包括思政课师资、班主任、辅导员,还包括专业课教师、论文指导教师、科研指导教师、学生事务管理员、学生生活活动的后勤服务保障人员等,都是高校全员育人的重要构成部分,事务的处理和言行示范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价值沁润功能。其三,大学整体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呈现,借助陈列馆、校史馆、文化长廊、楼道宣传、室外宣传栏等特定的文化硬件载体以及短视频、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网络新媒体自媒体资源、文化主题展示、校园广播等文化软件载体和文化符号,传递思政知识和渲染育人环境,通过大学生生活其中、浸润其间的潜移默化,启迪思想,涤荡心灵,实现渗透性无感化的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其四,大思政课的校外综合资源因素,包括大学前的育人因素、新时代发展成效的鲜活素材以及家庭与社会相关因素。

三、大思政课价值塑造社会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一)社会调查的目的和意图

目前,关于思政教育效果、价值塑造与认同的诸多调查研究中,研究对象和调查对象多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调查范围多涉及某一高校、某一地区、某一类型高校等大学生,很少涉及针对社会人员开展思政教育效果、价值塑造持续影响的调查分析。为此,本调查研究在对象选择上重点关注社会人员,调查目的主要揭示大学毕业后不同年限的大思政课价值塑造影响因素的持续效应,研究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塑造的社会效果和持续作用。调查问卷的核心意图是通过毕业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调查,分析影响高校思政课价值塑造各类因素的持续效应,以此检验高校思政课在价值引领、价值塑造和价值践行等方面教育效果的持续性。在问卷设计时,主要着眼受调查者目前对于思政教育看法、受调查者当初思政课教育持续到目前所呈现的持久效果现状、受调查者对各类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评价和反馈,以及以过来人视角提出思政教育的改进建议。

(二)调查问卷的构成与内容

为了全面研究已毕业大学生工作后所呈现的学校大思政课教育效果,本研究在调查问卷设计上,主要分两部分:基本信息和效果信息。基本信息包括受调查者的地区分布(省份)、毕业学校性质(985、211、普通高校等)、学历层次(专科及以下、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年限(1-3、4-6、7-9、10 年及以上)等。效果信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针对毕业后较长时段内高校大思政课教育效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调查,追踪和评估高校思政课的长期价值塑造和价值践行的效果,特别注重比较不同毕业年限人群的持久效应差异。效果信息的问卷内容主要从两方面设计问题:一方面,围绕高校思政课价值塑造持久效应设计问题,包括思政课效果持续性影响程度、课堂教学诸因素的持续性影响程度、思政课价值观形成的持续性影响程度等三个问题;另一方面,体现高校思政课价值塑造诸影响因素的持续性特征的问题,主要包括价值观影响的全生命周期因素、价值塑造的全员因素、价值观影响的全方位因素以及过来人视角提议需要加强的思政课课堂因素等四个问题。同时,为了保证调研的有效性,本问卷设置了测谎题和干扰题,方便剔除无效问卷,提升调查数据质量,保证调查的效度和信度。

(三)社会调查的实施与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通过Credamo 见数全球智能专业调研信息系统,为保证样本的合理性,在问卷对象的高校性质、样本来源等选择上设置相对比例均衡限制,确保样本分布的均衡性。本次调查共向全国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826 份,经测谎题和干扰题的有效性校验和剔除质量差的样本,最终取得有效样本1599 份,全国31 个省市均有样本分布。其中,双一流高校798份,普通高校801 份;专科及以下295 份、本科1077份、硕士184 份、博士43 份,比例分别为18.45%、11.51%、67.35%、2.69%;毕业1-3 年的438 份、4-6年的578 份、7-9 年的294、10 年及以上的289 份,比例分别为27.39%、36.15%、18.39%、18.07%。可见,样本来源和分布特征相对合理,调查数据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四、高校大思政价值塑造持续效应的调查数据分析

(一)高校大思政价值塑造持续效应的特征分析

1.大思政教育整体成效具有显著的持续效应

社会人员调查显示,虽然随着毕业年数的增大,持续效应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大思政教育整体成效的持续效应依然显著。总体样本的数据显示,在1599 份样本中,关于思政教育内容的记忆方面,印象深刻占31.96%,部分印象深刻占41.84%,内容模糊占24.02%,记不得的仅占2.19%。这表明,97.81%的高校大学生(包括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及以下,下同),在毕业后仍对高校大思政课教育的内容保有印象。内容模糊和记不得的比例只有26.21%,侧面说明近四分之三的人毕业后对高校大思政课教育教育内容仍保持深刻印象,教育效果持续成效显著。

从毕业年数的动态角度看,虽然随着毕业年数的增长,内容记忆模糊和记不得的比例有所提升,但在毕业十年以上的人群中,对思政教育内容印象深刻的比例仍接近70%。毕业年数为1-3 年、4-6 年、7-9年、10 年及以上的社会人员,记不得思政教育内容的比例分别为0.91%、1.73%、2.72%、4.50%;内容模糊的比例分别为21.69%、23.88%、24.15%、27.68%;内容印象深刻的比例分别为37.67%、31.83%、32.99%、22.49%;部分内容深刻的比例分别为39.73%、42.56%、40.14%、45.33%。以上数据表明,随着毕业年数的增长,高校毕业生虽然对高校大思政课教育记不得、内容模糊和部分内容深刻的比例均逐年提高;部分印象与印象深刻的比例呈相反趋势,印象深刻的人数随毕业年限的增长,锐减速度加快,印象深刻的比例刚毕业时为37.67%,10 年后下降到22.49%,降幅高达40.3%。但思政教育效果仍具有持久效应,10年后仍然记得思政课的比重依然超过95%,印象深刻和部分内容深刻的比例多数都超过70%,可见,思政教育价值塑造教学效果的持久效应特征鲜明。

2.大思政价值塑造效果虽有衰减但持久作用显著

调查结果显示,思政教育价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作用较为显著,但随着毕业年限的增加,思政教育价值观影响衰减效应也较为明显。整体调研样本显示,思政教育对价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持续效应较为显著,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毕业后普遍认为思政课对价值观塑造和形成有影响,比例高达94.81%。其中认为有很大影响、一些影响和没啥影响的比例分别为:49.78%、45.03%和5.19%。

从毕业年数的动态角度看,随着毕业年数的增加,认为有很大影响的人数逐年下降,认为有一些影响和没啥影响的逐年提高,其中没啥影响的比例随毕业年限的增长迅速提高,价值观塑造的衰减效应明显。毕业年数为1-3 年、4-6 年、7-9 年、10 年及以上的社会人员,认为有很大影响的比例逐年下降显著,具体 为:55.48%、53.63%、47.62%、35.64%;认 为 有一些影响的比例分别为:41.78%、44.12%、46.94%、49.83%,比例缓慢提升,部分原因可能是经过工作经历的洗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因素的增加,原来认为很大影响的人,逐渐看轻思政教育作用。认为没啥影响的比例提升明显,由刚毕业时的2.74%,逐渐提高为2.25%、5.44%、14.53%,具有鲜明的时间门槛特征;在毕业后1-9 年对价值观的持续影响变动缓慢,比例达到94.56%,但毕业10 年后思政课对价值观的影响迅速下降,占比下降至85.47%。这从侧面说明,思政课对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效应,但随着毕业年限增长,衰减效应在毕业10 年后呈现加速趋势,从中可窥见加强社会人员价值引导的重要性。

3.大思政课程主阵地影响因素的持续性差异较大

在刚毕业时,高校大思政课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差异不大,但随着毕业年限的增长各因素的重要性出现分化。整体上看,课程内容一直是社会人员一致认为的第一重要的影响因素,所有问卷样本显示,34.46%的社会人员认为思政课内容最为重要,认为教学方法和授课师资重要的比例相当,分别为29.71%和29.02%。

从毕业年数的动态角度看,刚毕业时各因素的重要性相差不大,教学方法为33.33%排在首位,其次是授课师资为31.05%,课程内容排在第三为29.22%。但随着毕业年数的增加,课程内容的因素对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学方法和授课师资的因素逐渐下降。在毕业4-6 年、7-9 年和10 年及以上的社会人群中,认为课程内容最重要的比例分别为:33.91%、36.39%、41.52%,增长迅速,重要性显著提高。相比而言,教学方法的对应比例分别为:32.01%、26.87%、22.49%;授课教师的对应比例分别为:29.93%、28.57%、24.57%,两者的重要性相对下降。可见毕业10 年后,重要性排第一的为授课内容,其次为授课教师,第三为教学方法,与刚毕业形成鲜明对比;认为课程内容重要的比例超过50%,远远高于教学方法和授课师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考核评价等其他教学因素随着毕业年限的增加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毕业年数为1-3 年、4-6 年、7-9 年、10 年及以上的社会人员,占比分别为:6.39%、4.15%、8.16%、11.42%。

(二)大思政价值塑造影响因素的持续性特征分析

1.全生命周期因素呈现位次交替特征

从价值观形成的全生命周期来看,价值观形成与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大学前教育、大学思政教育、大学师生言行以及工作经历等,价值塑造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全生命周期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调查显示,在所有社会人群中,认为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家庭因素,占比24.03%;其次是大学思政教育、大学前教育,占比分别为22.16%和20.65%;排在最后的大学师生言行和工作经历比例非常相近均为17%左右。

从毕业年数的动态角度看,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全生命周期因素随毕业年数的变动,各要素的重要性呈现交替变化的特征。家庭环境和工作经历随着毕业年限的增长,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大学思政教育、大学前教育和大学师生言行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毕业1-3 年、4-6 年、7-9 年和10 年及以上的社会人群认为价值观影响最重要因素具体结果为:家庭因素和工作经历对应比例分别为:25.53%、21.78%、22.98%、27.62% 和16.10%、15.52%、15.75%、20.60%;大学思政教育和大学前因素对应的比例分别为:21.46%、23.81%、23.09%、18.69% 和20.59%、21.45%、21.04%、18.57%;大学师生言行的比例分别为:16.32%、17.44%、17.15%、14.52%。由此可见,刚毕业时认为影响价值观排在第一位的是家庭环境,其次是大学思政教育和大学前教育,大学的思政教育仅比大学前教育高出一个百分点,大学生言行和工作经历排在最后,比例相当。但毕业10 年后,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仍排在第一位置,而且比例大幅提升。其次,原来排在最后的工作经历的重要性占比日益提高,由原来的16.1%提高至20.6%,位居第二,因此工作后的再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学校教育,无论是大学前教育、大学思政教育还是大学师生言行等因素的重要性交替下降,作用锐减显著。这再次表明,在思政教育中既应注重家庭教育,又应重视工作后的再教育,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

2.全员因素呈现主因变动次因稳定特征

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一环就是注重全员育人,即发挥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其他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员协同育人作用,不同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不同育人作用。社会人员调查显示,在大学教师全员育人因素中,整体来看,思政课教师是影响价值观形成的第一位因素,占比为37.4%,其次是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占比分别为34.9%和23.2%,其他教师的影响很小,仅占4.5%。

从毕业年数的动态角度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影响程度呈相反的交叉趋势,专业课老师和教辅管理教师的影响程度呈现渐次、交叉重要特征。刚毕业时,全员因素中思政课教师的作用最大,占比为35.84%,其后依次为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其他教师,对应比例分别为31.96%、26.03%和6.16%。在毕业10 年内,思政课教师一直是全员育人价值塑造中的居于第一位的影响因素,专业课教师则为第二位因素。但毕业10 年及以上,思政课教师的作用显著下降,支持比例下降到28.37%,排在第二;专业课教师的作用显著提高,提高到41.18%,位居第一。辅导员的作用一直保持稳定缓降的趋势,在毕业4-6 年、7-9 年和10 年及以上的社会人群中,一直排在第三位,对应比例分别为:26.03%、23.18%、20.75%、21.45%。相比较而言,教辅管理等其他教师的作用随着毕业年限的增大,作用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对应的比例分别为6.16%、2.42%、1.70%、9.00%,可见,教辅管理人员的育人成效在毕业10 年后的作用才被日渐重视。因此,加强全员育人,在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作用的同时,尤其要重视专业课教师和教辅管理人员在潜移默化引导大学生价值塑造方面的持久效应。

3.全方位场景因素呈现主因长期稳定而次因趋同的特征

高校价值塑造全方位场景因素包括学校整体师德师风、大学生事务导向、思政课教育、学生社团活动以及朋辈学长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大学生各类学习生活场景中发挥作用。社会人员调查显示,整体来看,在全方位育人因素中排在第一和第二位的分别为学校整体的师德师风和大学生事务的导向,占比为28.96%和24.12%。令人吃惊的是思政课教育的因素在全过程育人中只排在第三位,仅仅略微高于学生社团活动,二者占比分别为20.43%和19.55%。学长的影响最低,仅为6.93%。

从毕业年数的动态角度看,全方位场景因素保持相对稳定,整体师德师风和大学生事务导向的持续影响很大,毕业10 年内都保持领先的重要地位,一直稳定保持第一、第二位置,对应比例分别为:28.45%、28.51%、28.78%、31.01% 和24.42%、25.14%、25.06%、20.36%。其中师德师风在不同的时间段对价值观的影响都尤为重要,在毕业10 年后的比例进一步上升,遥遥领先于其他因素。一直占第二位的大学生事务导向在毕业10 年后所占比重有所下降,10 年后占比下降到20.36%,与学生社团活动19.95%、思政课教育19.26%保持在同等重要程度,思政教育仅位列第四。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对于社会了解更加深刻,对大学生事务的导向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并且随着毕业年数的增长,学长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相应提升,对应的比例分别为6.09%、6.80%、6.20%、9.43%,毕业10 年以上的社会人员对学长作用的重视明显高于刚毕业时的认同数。可见,从较长时期的持续效果来看,学校整体师德师风的塑造和建设、大学生事务导向、学生社团活动都比思政课教育更重要,而且朋辈教育、利用校友资源在育人方面同样不可忽视。

4.社会人员反馈思政课教学因素的排列次序普遍一致

高校思政教育最终成效体现在毕业后的价值践行,持久性是思政教育终极成效的重要校验举措。多渠道吸取社会人员对思政课教学的反馈建议,是连接价值观“知、信、行”起点与终点,形成完整闭环的关键一环。为此,本问卷专门调查了不同毕业年限的社会人员对思政课教学因素的反馈建议。

整体来看,反馈建议的调查数据显示,没啥意见的比例仅为1.75%,这说明超过98%社会人员都关心思政课堂教学,并积极踊跃地提出相关的建议,即使是在毕业10 年后的人群中,仍有95.5%的人对思政课提出改进建议。从思政课教学因素的主次重要性来看,整体调查结果表明,加强教学内容普遍被认为是提升思政课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占比为49.84%;其次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变话语体系,占比分别为20.64%和17.07%;思政教师素质排在最后,约为10.09%。引人注意的是,加强课程内容的人数比改进方法和话语体系的总和还要多,这凸显了思政课教育内容的重要性。

从毕业年数的动态角度看,在对毕业1-3 年、4-6 年、7-9 年和10 年及以上的社会人群调查数据表明,加强教学内容在不同毕业年限人群中都被认为是主要因素,一直远远高于其他因素,具体比例为:51.14%、53.29%、44.90%、46.02%;改 进 教 学方法和话语体系的比例在各个毕业年数人群中均位居第二和第三的位次且排序保持不变,对应比例分别为:20.32%、20.59%、20.41%、21.45% 和14.38%、17.99%、18.71%、17.65%,其中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呈现小幅提升的趋势,但排在第三的地位没有改变。认为思政教师素质最为重要的人数虽有波动,但各毕业年限人群中的人数占比一直都是位列最后,具体比例为:11.87%、7.61%、15.31%、10.38%。由此可见,教学内容一直是社会人员普遍关心的第一要素,在课堂教学各因素中的地位并没有随着毕业年数的增长而改变。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的调查研究发现:一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价值塑造具有较为显著的持续效应,思政教育对近98%的毕业后人员发挥作用,近四分之三的人对教育内容保持深刻印象;二是,思政教育价值观影响虽然存在较为明显的衰减效应,但持续作用仍然巨大,整体影响比例达到94.56%,即使毕业10 年后影响迅速下降,但较大影响的人数占比仍高达85.47%;三是,随毕业年数的增长,价值观塑造的各个全生命周期因素的重要性呈现交替变化特征,家庭环境和工作经历随着毕业年限的增长,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大学思政教育、大学前教育和大学师生言行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四是,专业课教师和教辅管理教师的育人作用随着毕业年限的增长愈发重要;五是,全方位育人因素中学校整体师德师风和大学生事务的导向的重要程度要高于思政课教育,大学思政教育仅排在第四的位置,而且学长影响的作用会随着毕业年数的增加而增加;六是,教学内容一直是社会人员普遍关心的第一因素,在课堂教学各因素中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因素,而且其位列第一的重要位置并没有随着毕业年数的增长而改变。

(二)对策建议

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和调查数据揭示的大思政教育影响因素的持续效果,本文建议:一是,建立大学毕业后持续效应的追踪反馈机制,充分利用校友、实习基地、兼职教师、就业单位等社会资源,积极收集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及时完善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机制。二是,重视全员育人机制中的专业课教师和教辅管理人员在育人持久成效上的作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以及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导员等思政教育工作,挖掘专业教师在专业思政和行为示范中的专业优势;建立教辅管理人员日常言行和场景育人机制,发挥教辅管理特殊的育人功能;重视各类管理岗位和后勤保障人员在岗位履职上发挥窗口形象育人作用;创建全员参与、凝聚合力、共同发力的协同育人效能。三是,综合统筹学校整体师德师风、大学生事务导向、思政课教育、学生社团活动以及朋辈学长等全方位场景育人的作用,加强朋辈学长的作用,建立朋辈教育的榜样示范机制,以及校友参与思政的育人机制,重视社会再教育作用,鼓励各单位各企业参与高校思政教育,并开展自身员工的持续的培训和再教育。四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持续影响,加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完善,要增强课程的时代性,贴近学生需求,同时,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和话语体系,避免刻板的教学方法,话语风格和道理讲授要接地气,采用当下大学生熟悉的话语风格。

猜你喜欢
年数大思大思政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我国人口在校模式高质量发展研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的比较
《尚书·无逸》篇修辞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