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摘 要:本文结合新高考实施以来部分地区高考原题,讨论分析“恒成立”问题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形式及解决办法.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总结一些共性的解题策略.首先判断待解题型是否属于“恒成立”问题,若属于“等式恒成立”问题,则可通过“特殊化”的办法打开思路,寻找动因,利用变化中的不变量构造等量关系;若属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则可利用参变分离等方法,从函数的角度理解问题,进而求出解答.
关键词:恒成立;特殊化;函数;动因
“恒成立”问题一直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新高考实施以来,各类题型、不同考点中往往都会渗透“恒成立”问题.那么,应如何解答“恒成立”问题?下面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谈一些求解此类问题的方法.
3 结论
综合前面几道高考试题的解答,今后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按照下面的线索进行思考:
(1) 判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为“恒成立”问题.
首先看已知条件中是否有“任意的”“无论取何值”“存在无穷个”等对于某个命题都成立的语句.若并未明确指出的,我们可以通过探寻题意中是否存在“变中之不变”的含义来辨别是否为“恒成立”问题.
(2) 若属于“等式恒成立”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其一,能否采用“特殊化”的思想,如例1、例2.此时,或许有些问题就解决了,而哪怕有些问题不能完全解决也基本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使复杂问题简單化,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其二,寻找“变”的原因(即“动因”)和“不变”的量,如例3.也就是说,要从问题中挖掘出是哪一个量在不断地变化,而哪一个量又是不变的.这样,可以列出那些“不变”的量的等式.
(3) 若问题属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我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其一,将所求参数a与变量x分离,比如例4.转化为f(x)>a或f(x)<a恒成立,进而求出f(x)的最值,满足a<f(x)min或a>f(x)max,找出参数的范围.
其二,构造新函数y=f(x)-a,再利用其图象,给出满足y>0或y<0的充要条件,进而将问题解决.
当然,当参数和变量可以分离时,分离参数的方法较为方便,尤其是在变量x的取值有范围限制的时候.
总之,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恒成立”问题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而且常常出现在中档或中档以上难度的解答题中.对于“恒成立”问题,学生要掌握以上介绍的几种处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 刘玉婷,倪军.双减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J].数学之友,2022,36(5):5456.
[2] 顾峰.指向问题解决的数学课堂情境导入方式的探究[J].数学之友,2022,36(5):1718.
[3] 徐翠萍,孔德宏.2021年全国高考数学甲卷理科第21题的解法及变式探究[J].数学之友,2022,36(4):8789.
[4] 蔡陈.严谨检验,灵活解题——由函数的奇偶性错解分析引发的思考[J].数学之友,2022,36(4):6769.
[5] 罗理想.高考数学解析几何考查状况分析——以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为例[J].数学之友,2022,36(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