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夏彪
(大理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丰富意义的场域时空,人们只有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其意识才能切实地触及问题或事情本身,而非先入为主地和外在地停留于纯粹意识、抽象理论知识的泡沫或主观经验的偏见中来思索、解释和解决之。教育部颁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1]2023年3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2]显然,理论的活水来自于实践,决策的成效取决于实践,只有深入生活世界的调查研究才能切实地走近事情本身,才能实事求是地形成满足和指导人们社会生活需求与发展的真理。
马克思曾言:“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3](P72)这里的实际生活过程无疑是生活世界的另一种表述,也是人们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过程。现象学开创者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每一个人所生活于其中,所经历和所体验的人的经验世界的总体,它是主体性的世界、原初性的世界以及对理论世界而言是具有奠基性的世界。[4](P337)基于此,新时代背景下为避免学生身心发展的抽象性、片面性和异化,摆脱过往以知识分数、应试升学为中心的泥淖,切实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育人实践有必要走进生活世界,在充满生动、生气的生活世界中进行属人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创造,积极去构建“天与人”“我与你”相互“美美与共”的人世间。
新时代,人类社会已迈入技术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之道途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时代发展的强音和重要动力。同时,在科学技术不断给人们带来生产生活的进步、富足和便利之余,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也更加注重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人文价值的赓续弘扬。可以说,新时代的人类社会发展要走向繁荣兴旺与文明和谐,其在实践上理当追求和处理好“科学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关系,既要积极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于民的强大力量和科学精神,也要在社会发展中奉行、弘扬和追求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和人文精神,以使得新时代背景下人类历史不断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方向进发。作为学校教育,它以增进和提升人的生命能力和人性境界为导向,其在目的上是自觉的,在价值上是有追求的。一则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品质,使之人性潜能得以充分健全地发挥;二则要让学生具有适应、推动社会前行的生存能力,使之成为能发扬和引领时代精神的生命主体。
人是现实性的存在,其发展离不开对历史积淀所成的人类知识经验的学习。在人类众多的知识经验中,科学及其技术已然成为重要的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质量的文化构成内容。着眼于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科学及技术已渗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医疗卫生、生态环境、国防军事,社会各行各业都不断朝着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现实中人们的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生活学习日益便利、自由个性日益激扬,而这些无疑与科学及技术所起的催发作用有关。可以说,科学及技术是人类精神能力的重要表征,它是人类历史实践的文明智慧成果,至今已然成为引领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无它则一国一社会难以融入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竞争中,无视和逆此而行显然是反理性的,也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国务院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因此,学校教育要与时俱进,理应将最新的科学及技术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并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创新实践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当然,在肯定和重视科学及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学校及师生也要清醒意识到现实中不乏科学技术对人、自然和社会的异化现象,要警惕唯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在人们生命生活中的消极影响,而对此则离不开“人心”来加以控制和消解,人们须将生命生活的真谛和世界意义的开启扎根于人性实践的大地,从人与世界一体本源关系思考和构建人类的生存境域。
所以,新时代学校育人有必要正视和兼顾学生科学求真的“大脑”和生命求善的“人心”之间的统一问题。一方面,让学生习得和掌握理性的逻辑科学研究方法,从原理、概念、假设和事实出发来调查求证,以客观务实的思维、态度来分析研究问题,使其积极获得各种知识来认识和理解外在的环境事物;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深入和体验社会生活中用心观察和领悟问题对象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具体性,以质疑批判的眼光来审视抽象逻辑求证所不及的可能性和非确定性,为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发展、应用留有审慎、想象的余地或空间。尤其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培育其运用科学及技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和谐的价值意识,使之既确立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维认知,也要形成科学及技术是服务于人类生命生活本身之手段的价值观念,明了人类生命生活实践乃为科学及技术生发之始源的道理,而不能颠倒二者的存在关系。也就是说,科学及技术是服务于人类身心自由健全和生命生活丰富完整的,而不是束缚、割裂、片面等相反的异化结果。“的确,倘若人的一切文化事业及其创造的文明价值,归根到底以人对存在的遗忘作代价的话,或者说,以人之物化、人的生存之客体化为代价的话,那么,一切文化的成就终将归于虚无”。[6](P204)
因而,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学校可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具体性社会和生活问题,结合科学课程内容来构建综合性的研究项目,依托区域的资源和条件基础,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行动参与来获得对问题的系统全面了解,从自然与社会等跨学科和多元视角来加以分析,不断在观察验证、参与操作、调节修整的行动中认识、掌握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并在反思中对其作用和限度加以质疑批判,从而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陶冶和形成科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与科学精神的积极生长。在此,“具体性综合研究”之所以十分重要,原因在于从长远来看,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缺乏良好的科学素养,整个社会未来科学发展的后劲就会乏力,单凭少部分杰出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是难以支撑起一个社会和国家科学及技术的创新发展的。假若大部分社会成员仅仅停留于只会享用科学技术的成果而无科学素养之提升,他们单纯消费着和使用着科技产品及其所带来的便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会让其失去感受、领悟生命生活灵动性的感性力量,于自我身心素质潜能的丰富性和社会文明的健康活力是有阻滞的。由是观之,新时代学校教育务必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双向统一培养,让学生兼具科学的“大脑”和生命的“人心”,在具体性社会问题的综合研究中促发和培养其科学研究的兴趣与能力,使之在解决现实的具体问题去感受和领悟生命实践自由的人文光彩,实现科学与人文在其人性生命中的互补共谐,以科学的“大脑”去探究自然规律并进行生产生活实践,以充满温情、敬意的“人心”去感悟和领会世界的脉搏和时代的呼唤。
人的发展首先遭遇到的是生存问题。在“活着”“活得怎样”“为什么活”这几者之间,“活着”是基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民以食为天”的吃饭问题。只有解决了“吃”的问题,人才能“活着”,进而才会提出更高的发展需求。直至今天,人们依然还要为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不息奋斗,这也是每一个人的人生所必须面对和经历的,没有谁可以完全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为了让自我活得更好而不得不努力拼搏,于是“活得怎样”又变成了现实的人生存在之诉求。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裕和多元便捷成为现实之后,建立在物的依赖(物质经济)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人作为精神的生命存在面对诸如自然与社会、个体与他人、现实与理想等各种矛盾关系时又会生发出超越的希求,此时“为什么活”的意义问题在其情感、心理、价值、信仰上凸显出来。当然,无论是人类总体还是人类个体,“活着”“活得怎样”“为什么活”等的生存问题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或者说它们都具有着社会性,绝非现成、直观和线性的抽象存在,而是交织在人的存在中。比如为了“活着”,人必须得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在实践中通过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来创造物质财富,并在交往合作、冲突对峙及消解中来解决“活得怎么样”“为什么活”的问题,从而才逐渐创造和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人作为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生命主体,正是在与自然的社会关系中生成的,这也就使得人的“活着”变得异常复杂和丰富,在物质生存发展的基础上充满着精神的创造性。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伴随着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日益从人对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不断向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无疑,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存在是历史的,历史的社会发展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着曲折的人性锤炼、陶冶和教化的过程。人成为人不是天生的或自然的,而是历史的、生成的,人生在世去做人乃是人的生命归向和责任,活到老、学到老、行到老乃为个体的命运所然。正因如此,人类及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必然离不开教育的影响与化成,尤其学校教育作为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促进和影响理当是自觉的,这种自觉在于要将人的现实性、历史性或社会性和个性融合统一进教育教学中,既使学生身心发展浸润历史积淀所成的体现了真善美之社会知识和价值,又能使其自我的“个性”得以自由创新和发挥,不断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更新。所以,新时代学校育人不能抽象地把学生视为“完人”“现成的人”“抽象的人”,或任其自然发展,或一味满足他们的需求,或仅仅停留于单纯的知识学习而不顾及其所具有的社会性。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止于知识化的,而理当是生命化的。何以这样说?人的生命是物质自然的,又是精神主体的,二者统一于人的感性生命实践活动中,人通过社会交往来生成“人心”“人道”,也即人们常说的文化传统或民族精神。个体要成为人,首先离不开社会文化的熏陶教化,否则其人性潜能中的个性无以为基础。同时,个体在习得和内化传统文化和心理之余,他又是独立自为的存在,其发展要以自我的方式来让世界的意义敞开,积极去完成对“人道”的弘扬,正所谓“尽己性则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则尽物之性”,[7](P106)在实践中推动历史的生成和发展。因此,新时代学校育人要注重学生社会性和个性化的统一,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培养学生好学、立志、笃行的心向,尤其是社会物质生活和学习环境条件日益向好的当下,更应注重其理想、信念、毅力、慎独、知耻等身心品质的陶铸,假如他们没有接受和承受“挫折”“失败”“吃苦”的教育影响,以及缺乏榜样人物、感人事迹的激励和垂范,其身心难免陷入或呈现出散漫、随意、放纵之态而失其正,从而难以真正成为适应、融入和担当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本质主要是一项规范性活动,而不是一种技术或生产活动。这种规范性不断地期望教育以一种正确的、良好的或恰当的方式从事教育活动”。[8](P158)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文化传统的学习,让其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学校除了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来构建和落实课程方案、教学系统之外,也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其在与老师、同学之间展开现实的生命交往中思考、感悟、体验真善美之真理与价值,把自我的学习与生活置入人类大群的文化生命长河里,从而才能凸显个体生命所具有的历史和社会属性。也就是说,学校教育虽然要重视和注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无须与他者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那种单纯原子式、我行我素的脱离社会的个体其实是不存在的,人生的意义如果离开了亲友爱、师生谊、朋友信、故园恋、家国情,缺乏共同的奋斗、相互的扶持、快乐的分享、苦难的分担,则个体的个性或特立独行是不可通达的,唯有在充满深情的人文关怀中去运用理性才能切实地去构建规范有序、公平正义的社会存在,让学生身心在自由发展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为此,新时代学校育人有必要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贯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其树立起为他人的幸福、为社会的繁荣、为国家的富强而踔厉奋发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增进人类文明事业的征程上。
那么,如何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呢?较为切合实际的进路在于师生日常教学可积极展开情景性探究,结合学科具体知识内容形成研讨主题,让学生将其生活中所遭遇的社会人生经验作为素材进行分享讨论,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的重要性与现实学习和生活建立起联系。不过,研讨主题虽从课堂教学中生成,但对其的深化必然要延伸到课外的社会生活,须要学生查阅搜集、观察记录来自于社会现实的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相关的事例和材料,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师生间断性地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案例加以讨论,随着教学时间的推进可形成系列性的研讨专题,并以主题班会、假期调研等形式系统地深研下去。可以说,伴随着此过程的持续开展,学生会在情境性的行动研究中真切感受到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从中明了做人做事需要诚心、恒心、爱心之必要性。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学校从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明风气、道德法治心理、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来建设和夯实,并通过黑板报、歌舞文艺、报告宣讲、征文演说、社会服务等各种途径和形式让学生耳目心脑注入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让其将自我的个性潜能在与他人的携手同行和奋发有为中开启人生和世界的意义。
新时代,人类社会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活力态势,尤其是人们的创造性、创新性和自由个性不断得以发扬,这是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不过,新时代在凸显了社会主体自由和创新个性的同时,为了使自由和创新个性发挥和运用“有度”且不同社会主体之间能形成“理解”和“共识”,也还要注重他们各自的责任、义务、担当、协作等人格品质之陶冶和锤炼,从而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在具有健全身心素质能力社会主体推动下才能充满张力且和谐有序。为此,实践中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在过程形式上要讲求“自律与自由”并重,既不能一味地纵容、迁就,也不可一味地防堵、压制,而应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在真诚的心灵交往和榜样垂范中引发学生的转变和成长,使其自觉主动地去选择和践行真善美,并用坚强的意志能力去推促自我身心的不断超越。
人是自然的动物,也是社会的存在,更是文化精神的生命。人是自然的动物,意味着人有着本能存在的一面,利己自爱是人的基本欲求。但作为社会的存在,人的立己自爱是有着一定限度的,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基本原则。当然,作为文化精神的生命,人具有着强力意志,能够在理性的指导下克己利他。可以说,这几个方面在人身上是交织相融的,在不同的时空情境中,它们在具体个人的人性结构中的比例关系是有所不同的。不过,从人之为人的角度而言,人虽然在机理和本能上始终有着自然属性,但既然称之为人,就理当有着不同于动物的尺度,人要在自我意识的驱使下按照社会文化的价值规范去行事,要让自己为成为人而努力。生活中人们常说“做人难”,之所以“做人难”就在于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本能或欲望所击败,从而不能“做好人”,而要“做好人”就得按照人心之所同然去做。何谓人心之所同然?略言之,在人类各种社会关系中,比如同事、朋友、家人要讲求互信、友爱、和睦,自我言行中对之须当力行、谦让、担当等,而且此不是偶然的一次,而是得终身奉行的,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为不容易,它才彰显了人之为人的自我意识、理性意志能力之可贵,故而为人要自律如常。“人作为本体的理性存在,可意识到自己是不属于时间条件的,他的这同一行为、活动和意志只服从于理性的自我立法。而道德优于认识,本体高于现象,自由可以作为原因干预自然,所以……‘能做’属于自然因果,‘应做’就属于自由”。[9](P47)也就是说,把人做好不仅在于“能做”,更在于“应做”,在“应做”的自律下赢得自由。所以,当下学校育人须从学生日常的身行举动抓起,让其养成健康的、文明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教育着眼和回归于“做人”的根本导向上。而学生“做人”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于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美丽的心灵。健康的身体是属己的,是自我立身处世的基础,身体只有舒适无恙其精神才能专注集中和用力得道。美丽的心灵则是内得外施的,与人交处恒以対方为重,在亲善相待中遵守道义而慎独自守。生命着实可贵,健康的生命是人的精神意义得以充分彰显的物质基础。但现实中,随着人们物质经济生活水平的改善,人的生命健康问题却由于人们的饮食、作息不规律和缺少适宜的运动而日益凸显出来。这当中的原因除了环境和饮食卫生之外,更主要的在于人们不是“吃少了”而是“吃多了”,正所谓“病从口入”,过剩的营养在人体不断堆积而致使身体器官难以承受负荷,从而逐渐引致身体机能的损坏。比如在学校,近视、肥胖以及运动能力弱化在学生中有着一定的数量比例,这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发展的,从长远来看学生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其精神生命的绽放也是会受到牵制的。
为了让学生有着一个健康的身体,新时代学校育人要把学生体质的提升作为一项教育任务来抓实,将运动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丰富多元的体育服务开展让学生动起来。比如,学校要适当增加体育课程所占的课时比例,除此之外要设立体育社团,将适合更多学校开设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等作为学校的常规体育活动抓实抓牢,让学生在课余有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使其在运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能劳逸结合地增进自我的学习效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10]显然,学校坚持注重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成为某一运动项目的专业选手,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的竞技中,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和专注力,在运动中体验到生命的乐趣,这种乐趣是通过自我身体的投入练习,以一种日益娴熟的方式来展现运动的力量、耐力、柔和等潜能,不断增强挑战和超越自我的勇气和意志能力。同时,做人除了有健康的体魄之外,其心灵美也必不可少。而人的心性不是天生自足的,而是从小不断在家庭和学校社会生活的交往学习中锤炼习得的,因为做人是在人群中去做,人与人相处总得讲究分寸和尺度不能任意而为。然而现实生活中,学校、老师及不少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孩子考试分数不赖,其余的都“好商量”,而在“商量中”孩子往往以会考更好的分数为由而让自己的言行一次次脱离了基本的规范要求,他们的坐姿、饮食、作息、诚信、友爱等日常行为习惯和交往心理打破常规,在朝夕的累积中其言行习惯慢慢失范而难以转变,诸如沉迷游戏、贪吃肥胖、拖沓散乱、不爱运动、不做家务等习性逐渐成自然。
所以,新时代学校育人要注重学生身心意志能力的锤炼,教育教学中要做好“严字当头”和“爱在内里”的统一。“严字当头”意味着学校要承担起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体,他们肩负着传承、内化和推进人类真善美的文明价值,学校教育就是要有意地将这些文明价值灌注进学生人性生命之中,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言行的失范和失当要给予及时的惩戒,让其知耻并心生羞愧,进而积极承担起不良言行的相应行为责任。当然,惩戒的依据或标准不在于教师单方面“说了算”,而要有着具体的“规矩尺度”,它是学校和班级经过民主的调查、主题班会召开等基础上师生讨论、协商来订立的,是得到了全体师生自由意志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可的,故而学生对“规矩尺度”的违反须要接受相应的惩处,学校和老师对此得严格施行而不放松。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文明和谐,学校除了履行“严字当头”之外,也要讲求“爱在内里”。老师既要对学生怀有平等的“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又须有正义的“责任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还需要有艺术的“慧心”,面向不同学生而因材施教。学生只有真切感受到老师对其身心发展的关心、细心、贴心,他才能实心实意地接受学校和老师的严厉批评和惩处,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自愿地遵守和践行各种规范要求。总之,新时代学校育人要注重学生慎独习性的培养,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饮食运动、游戏娱乐、劳动交往等能够做到文明有度、规范有节,从而积极促进自我身心的健康成长。
人的生命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可称之为“受命于天”,它具有着自然属性。自我出生之前或死亡之后,作为个体的我是“不存在于世”的,由此而言人生在世难免显得“偶然”和“有限”。不过,具有“偶然”性之人的生命则须要承担起“必然”的人生展演,其“有限”性的生命须得卷入“无限”的人类绵延中,如此其自然的生命才逐渐在历史实践中转化为社会文化生命。具体而言,“偶然”的生命降临世间,随着人世生活的展开,个体获得了自我意识之后,他必然要面临和承担起自我命运的发展问题,须由自己进行选择、设计、奋斗来构建人生,别人或他者无法取代自我,也即人生路要靠自身来完成。说得更为直白一些,人生只有一次,只有一次的人生要由自我来走完,别人无法代替自己去生,无法代替自己死,也无法代替自己去活,自己的人生唯有依靠自己来经营。此意味着一个基本的道理,人生当自强,拼搏、奋斗、顽强、独立乃是每一个人自我人生的底色。另则,人生又只能是社会性的人生,“有限”的生命并不意味着与他人或世界绝缘孤立,每一个人从生命的降临、发育、成长和建功立业都是在家人、朋友、同事和社会成员的抚育、关爱、互助、合作的交往中实现的,他人是成就自我梦想的同路和同道人,在相互砥砺努力中一道去追逐志向和道义。而人们所追求的志向和道义是相通的,其体现了真善美的人文价值理想,这种价值理想是普众的而非是利私的,也可以将之称为人之为人的善性品质,作为个体正是要通过自我的意识、情感和意志行为去认同、追求和坚持此善性品质,从而将自然的个体生命融入进社会的、大群的文明中去,积极发挥和实现自我生命的无限价值。总之,人生天地间,每一个体的确是自然的一分子,他有着生死有限的自然生命。但其自然的生命又是社会的,个体相互之间进行着有情感、善良、勇敢、正义、宽容等的生命实践交往和创造。现实中,每一个人的生命往往与他人的生命建立起了联系,既包括横向的人际互动,也包括纵向的代际交往。正因为个体的生命是在社会中存在而使得自我又能够活在了别人的心里,而一个人能活在别人心里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体生命之超越。扩而言之,整个人类生命和文明正是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在社会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在历史行程中不断地往复循环而向前不已。
人之为人最终要成为的是个体或自己,个体只有拥具独立的生存能力,其方能在与人交往中被他人所认可。个人如果沉沦于众人中丧失自我甚至以一种寄生的方式而存活,则这样的个人是会被人所鄙视或厌弃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个人的独立性。那么,新时代学校育人如何增强学生的自立能力,真正地促使其成为具有个性的自我存在?毋庸置疑,无论是个体要成为人,还是在成人的基础上成为他自己,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存在方式在于劳动实践。人作为个体存在须要在社会中以劳动为生,唯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财富以养生存活,并且也只有通过劳动方能将自我与他人更好地联系起来,因为劳动的对象、材料、手段和技术等等都是社会性的产物,绝非作为个体的人之主观意识之产物。也就是说,作为个体的人所遭遇的现实社会及各种供其劳动之对象都具有历史社会性,其中凝聚着的是过往人类共同的精神智慧,不劳动个体则无以为生,他既不能获取、使用和创造物质生产资料,也不能习得、了解和内化人类共同体的情感和价值等。教育部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彻始终,强调劳动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倡导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1]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自立能力,新时代学校育人很重要的内容和路径在于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积极培养其热爱劳动和善于劳动的素质能力。热爱劳动意味着学生喜于显露身手,乐于参与完成学习和生活中的社会劳务,而非心存“等靠要”或“坐享其成”的观念和心态。善于劳动意味着学生能有质量地完成任务,应对事情不“随意敷衍”或“马虎了事”,而能专心用情地投入其中。
具体而言,学校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除了让他们承担班级日常卫生打扫等任务之外,学校还要切实有效地实施好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并因地制宜地进行实践转化,确保学生有所知还能有所行,达成学习效果上的知行统一。比如,借助于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源,劳动技术课程教学中老师可结合视频影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包括材料供给、产品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盈利等劳动环节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学校通过参观和实地考察等方式组织学生对企业、社区进行调查且形成相关的主题研究,从而有效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好学心向。此外,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和资源,积极开辟和开发生产性劳动生活园区,让学生有直接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和体验,不同学期或季节的生产任务由组员在科学制定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其中包含对生产的成本与效益核算等各个环节,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负责本组“田地”的耕种、维护等全过程管理,他们在如此的亲身劳动实践中会真切感获唯有付出方能回报的哲理,在用心投入中逐渐形成和培养起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观念等,从而以自立自强和勤俭奋发之姿来面对自我的学习和人生。
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既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也注重人类自我身心的自由个性发挥,人类在继承传统、立足现实和面向未来的历史行程中以美的方式不断进行创造性和创新性实践,积极推动世界朝着“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相统一之境界迈进,以便达成“天人合一”“四海协和”之人类世界景象。为此,新时代学校育人理当要追求“完人”的培养,使其“知、情、意”等身心能力的发展得以发达且调和,让之既有“是非善恶”之“知”, 也有对“是”“善”、“非”“恶”的爱憎、好恶之“情”,又能对“是”“善”自觉地加以学习践行和对“非”“恶”给予回避和抵制之“意”,从而在面向自然、社会和自我矛盾关系上能够“应对自如”。正如王国维先生在《论教育之宗旨》里所言:“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分: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 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11]显然,为了形成一个和谐美满的人类社会和世界,新时代学校培养具有审美心灵和能力的主体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实践中的教育教学在方法运用上要注重协调学生“情感与理性”的共谐统一,不断通过学生主体间合作互动和自然性体验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来激活其人性潜能的自由和创新个性。
人是社会关系的存在,个体作为人类的成员,只有通过与他人的共在交往才能开启自我丰富的人性类本质。人性的类本质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不独被人类个体所独占或穷尽。每一个体的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有在社会实践关系中透过他人才能更全面地认识自我,他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另外一个可能的自我,而这种可能性经由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学习后会在自我身上实现出来。当然,人作为社会关系的存在,也包括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在内,因为自然是人类无机的身体,人之为人的精神主体性是在自然人化中生成的,人通过实践活动使自然成为属人的自然,并实现人自身自然生理的人化。这也就是说,影响人之身心的因素是多元现实的,包括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虽然主观能动性在其中起着内在的决定意义,但它不是纯然自足的,而是须要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确证。因而,把人视为单纯的精神实体存在,以思想或意识自身来代替现实的人之生命成长,无疑是虚幻的、唯心主义的。事实上,人的发展离不开以现实的时空环境为基础,唯有人将自我能动性在实践中对象化出来,经由自然和社会的改造来完成主观目的之客观化。当然,这是一个双向的主体互动过程,作为自我总是要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向他人转达,以求得别人的认可和认同,而作为对象的他人也是以此来要求他者,于是人与人之间就形成了相互的主体间性关系,双方不断在交往中以对方为镜子来反思和调适自我。正因为有着一个不同于我的他者存在,自我才能不拘囿于自身内部而充满了改变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既来自于自我的主体能动性发挥,也来自于他者对自我所提出要求作出的不一致回应,主体双方在交往合作中保持着适度的张力平衡,相互在对象性学习中来突破和发展自我,从而使得作为个体的“我”之个性和类的“我”之人性共同得到丰富和提升。
既然如此,新时代学校育人要注重不同学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让他们在交往创造中实现自我人性的最大潜能发挥,以不同的个性发展及相互间的合作交往来促进自我人性的丰富性表现。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教育学命题,学生是具体的或个体的,不同学生有着相别于他者的个性。而这种个性之所以可能,又在于其身上内聚着共同的人性潜能,它以独特的发展水平和形式积淀在不同学生身上,也即作为抽象形式的人性潜能终究以不同个体的个性方式在现实中存在。如是,学校育人不应是抽象的,当是具体的,它要从学生个体自我的生活世界出发来对其身心施加影响。而言及学生的生活世界,它是充满生命律动的,绝非仅仅由单纯的逻辑认知和理论知识学习构成,而是其整个身心与世界发生的生命实践交往关系,内含着情感、想象、自信、理想、欢喜、忧愁等复杂细腻的人性质素。“教育不仅仅是训练头脑。训练提升了效率,却没有造就人的完整。一个仅仅接受训练的头脑只是过去的延续,这样的头脑永远无法发现新事物。所以,要发现什么是正确的教育,我们必须探寻生活的全部意义”“要带来正确的教育,很显然,我们必须了解生命这个整体的意义所在……。了解生活就是了解我们自己,这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12](P9)因而,学校不应将他们完全束缚于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中,以一种静默的逻辑思考取代了感性的生命交往过程,如此则会造成学生身心发展的局促和狭小,往往使得他们把心思和精力更多投放在考试成绩和分数之上,并以此作为其在学校立足的“资本”。果如其然的话,那只会把学校育人裁解为抽象的计量分数,使得鲜活的生命能量被机械化和程式化,学生身心交往的开放性和真诚性受到了“计分”的牵绊和捆绑。同时,这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学生群体间的“集聚效应”,也就是学生之间的交往以成绩高低差别来聚类,不同成绩群体交往产生界限,这无疑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健康和谐,难以使得学生形成谦虚、从容或一视同仁地从不同他人身上汲取和反思自我的心性。
因此,为了让学生从单纯的知识分数追求及以此为基础的聚类交往中走出来,形成同学之间真诚、开放的学习和生活交往氛围,切实将学生之间的交往变为积极有效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因其他同学的存在并与之交往作为反思、改变和提升自我的重要力量,学校可以积极创设敞开性合作互助活动项目,让不同学生将其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以实践或运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能使学生以实际行动来见证和感受其他同学所具有的人性魅力,比如坦诚、直率、爽朗、豪放、谦让、宽容、友爱、坚韧、勇敢等,这些人格品质在学生相互交往与合作中会得到更为直观的透显、激发和伸张。当然,学校构建和组织的敞开性合作互助活动在形式、方法上要注重灵活多元化,包括趣味游戏、球类比赛、郊游体验等,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有着合作交往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共同的任务分工、对话交流和分享表达中体验着、感悟着与己相似和不同的人生故事和生命历程,从而引发自我的反思和人性叩问,激荡和焕发其仁爱慎独之心,以忠恕之道来待人成己,从而在生活实践中让世界因有“你”有“我”而更亮彩。
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作为个体发展前提和基础的社会是历史性的,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人类积淀的文明成果。没有人类过往的社会文明成果之灯,个体注定在黑暗的长夜中徘徊不前以致迷路消逝,正因为有了代际绵延积存的智慧结晶,个体才有了发展的基本凭资和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个体的人就淹没于社会中,相反社会发展的活力则是来自于个体的人之创新性推动。这是一个辩证的实践过程,一方面个体的成长是现实的,其身心的成长离不开既定的社会所提供的物质和文化养料,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决定着身处其中的个体之认知行为和价值观念等。另一方面,在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中成长的个体则在学习、适应和完成社会化的基础上,会以自我独特的方式融入于社会,以与众不同的个性创造为人类的社会文明注入新鲜的血液。由此而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统一中前行的,其中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促使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助推力量,因为个体不仅要习得和适应社会规范,他还得须主动做出调节来超越既定的事实现状,将自我融入进更为宽广和深远的时空关系中,把对事物或问题的思考理解放置在横向和纵向交错的由远近、表里、显隐众物构成的网络体系里,通过感知、想象、行动实践来领悟世界的律动节奏,让自我从单一、事实、眼前中摆脱出来而自由驰骋于万有相通的天人合一之审美境地,在此基础上返回对事物或问题的认识、理解则会产生或形成新的、更真切的体悟,从而创造性地应对和解决诸种矛盾问题和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培养人也就意味着让教育对象向人去生成。那么,何谓向人生成?一则是个体要完成社会化,二则个体要成为具有个性的自我存在,此两方面是辩证地互为一体。就学校教育来说,其在注重了学生在知识、技术、道德、价值等方面的社会化培养之余,也要完成好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切实让学生通过自我个性的发挥而为人性潜能开拓出新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为此,新时代学校育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要加强和夯实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积极开发和构建多元的审美教育资源和空间,提供让学生的生命力和个性得以充分展示的平台,以便能使他们的潜能得以自由舒展和发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13]何以见得会如此?这是因为审美教育是一种自由的教育,它之所以是自由的,就在于审美教育注重人自身生命能力的整体感悟和释放,把人对世界的认知、理解建立在感性生命的领会之中,而非用单一的诸如科学知识的逻辑标准化和道德价值的规范化来切制身心。具体而言,审美教育追求在认知、想象的引领下去构建超越现实的感性形象,这种感性形象是多元个性化的,它可借助于语言、动作、声音、色彩、形状等的运用来形成有特色的创造性“作品”,“作品”往往凝聚着的是个体对生活世界的独特感受,这种独特感受摆脱了常人或世俗的价值标准或眼光,把人性中久藏而未能名状的喜好、感动、理解等以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见之听之往往能够拨动人们的心弦,在人之间引起共鸣同然的教育效果。这样的“作品”既是个性化的,往往体现出创作者独特的个性品质,然而其又是人性的或普遍的,它揭示了人之为人的某种可能性。正因为人性是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人类在文化的历史创造中才不会停下脚步,其中个体的个性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人类不同的个体尽可能地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不拘泥于陈规地去进行自由创造,才能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的更新。
所以,新时代学校育人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创新能力,实践中除了注重系统的音、体、美、书法、舞蹈、语言等各类美育学科课程的开设及相应社团的组建之外,还可将手工、服饰、礼仪、摄影、戏曲等传统技艺等丰富多元的审美教育资源、要素和形式纳入进来,虽然未见得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或融入各种审美教育活动中,并能获得所谓较高的艺术发展水平,但这些活动资源和平台的建设却能为不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也为特定方面有天赋的学生提供了发展自我个性的可能。另则,学校也还要积极组织自然性的审美活动,让学生学习诸如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动植物分布、农作物出产、季节气候等知识性课程之余,学校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定期让学生到野外观察和体验自然生态环境,使之置身于具体的田野、山林之中,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走出长期以来学校育人所固守的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思维取向和内卷于理论知识授受的抽象境况,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将自我的身心与自然宇宙建立起共息律动的一体关系,以“超功利”和“超道德”的自由心境来学习、体验、研究流变不易的宇宙真理,在诚意笃行、乐思慎独、自由创新中去问学求道和修身立命,将其身心性命融入人类历史长河,从而通过自我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去化育一个美丽和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