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恒良,张瑞才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带领全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面临的任务也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再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党的历史任务虽然发生巨大变迁,但党的群众路线却并没有丝毫动摇,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传承和创新,尤其在深入推进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作为良政基准与善治标尺的群众观,更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旨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折射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之魂,还构成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思想之根和力量之源。
当前我国针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及其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和苏联共产党执政教训以及西方群众观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有学者认为“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具体阐明‘群众’概念的具体所指,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群众’的相关文献阐述,发现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阶级和阶层的分析方法,分别在个体意义、普遍意义和革命动力意义上对‘群众’概念的不同指向进行了具体性澄清,既有力地驳斥了旧哲学思想谱系对‘群众’概念的歪曲认识,又丰富和发展了他们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1]有学者认为“‘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是贯穿马克思恩格斯全部著作的核心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支柱和内核”。[2]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群众’与‘人民’概念的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是同一逻辑理路中衍生出来的不同概念。‘群众’概念范畴较大,涵盖较广,无具体而明确指向;‘人民’概念是群众不可或缺的内在构成要素,具有明显指向,是动态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是推动革命发展的重要主体力量”。[3]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涵括“群众历史观、群众实践观、群众动力观、群众利益观、群众发展观等方面”;认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其逻辑主线,尊重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是其逻辑起点,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是其逻辑支点,服务群众、发展群众是其逻辑归宿”;[4]认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可以集中概括为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论、人民群众权力主体论、人民群众利益主体论和人民群众执政主体论等方面理论内容”。[5](P10)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最早论证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阐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瓦解的历史趋势,全面系统地阐发历史唯物主义思想”;[6]认为“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思想,并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将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从而形成了系统的群众观”;[4]认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科学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刻总结我们党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7]认为“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群众路线,贯彻群众路线必须依靠群众克服现代化建设中的困难,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8]认为“江泽民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利益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整体性特征的人民群众利益观”;[9]认为“胡锦涛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角度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0]认为“习近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要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观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1]
有学者对几代领导集体和领导人个人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考察,认为“从毛泽东到党的十八大,群众路线像一条红线,贯穿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在各个时期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而在变化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则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和把它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12]认为“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时代背景,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现实需求出发,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双重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理论建设的巨大成就”。[13]另外有学者就中国共产党某一代领导集体或某一段时期的群众观进行分析,从这些著述中综合比较党的群众观之历史进程,发现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积极探索和努力发展群众观,党的群众观具有与时俱进的历史特征。
有学者认为“列宁在执政党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方面多次强调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 执政党只有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才能体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和性质;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党对国家的管理;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14]认为“斯大林依靠人民群众把苏联建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领导苏联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维护和实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斯大林的人民群众观与实践有某些脱节,在他领导下发生的肃反、清洗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出现的特权和官僚主义等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因此,既要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又要从斯大林的人民群众观及其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15]
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群众”往往与大众(mass)、大众社会(mass society)和公众(the public)相对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西方学界的主流观点都对“群众”抱有一种怀疑性和负面性的评价。如庞勒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中就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大众聚集容易出现排斥、极端化和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非理性的倾向。塞奇·莫斯科维奇的《群氓时代》、奥威尔的《1984》等都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大众的粗野和盲目和易于煽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群众观”才逐渐发生变化。西方反思了“大众”与“大众社会”的概念,“群众”概念更多与“大众”“选民”和“公民社会”等概念相联系,其形象和评价逐渐趋于正面。
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不过,目前学界尚缺乏对自马克思恩格斯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系统性梳理和体系化概括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基本特征和重大实践意义的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事实上,在新的历史坐标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视为其核心内容。这种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视,彰显着唯物史观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的时代要求。[16]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诞生、发展和升华的历史里程说明了,不管是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到“与中国人民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大众化”,抑或是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表达,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最为鲜明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群众路线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生命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探讨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重大实践意义,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何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何以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何以成为牢记党的宗旨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内在要求,何以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的使命召唤。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第一次科学地阐释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最早集中阐释人民群众观的经典著作《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7](P287)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18](P255~256)马克思恩格斯在对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集中批判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经济社会地位,运用阶级分析法,赋予“人民”“群众”两个范畴间的互通,在唯物史观确立后,人民群众便旗帜鲜明地指向那个时代处于社会最底层最穷困的劳苦大众。无产阶级作为人民群众的中坚力量在引领着全人类的解放同时赢得自身解放的核心力量。
列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把群众观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运用于本国的革命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俄国革命中的土地纲领》中指出:“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19](P151)列宁在《论立宪幻想》中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和群众在一起。”[20](P28)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指出:“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21](P163)列宁将人民群众视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并认为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进入高潮,人民群众会自觉并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历史创造活动中。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注重宣传引导人民群众认识自身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列宁提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看到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洞察到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和活动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规律,提出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应当说是把唯物史观运用于本国的革命实践而作出的深刻总结。”[22]
毛泽东在领导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毛泽东是党内对群众力量认识最早、最深刻的领导人。毛泽东提出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将群众路线确立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阐述了党的一切工作向人民负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要重视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等经典观点。毛泽东提出能否正确认识群众的历史地位、认识群众的伟大力量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界岭,也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或盲目地从书本上来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离开实际调查,对相信本本甚于相信群众、依靠本本甚于依靠群众、背离群众路线基本原则的做法进行了深刻批判。“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3](P932)尊重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毛泽东更是多次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论断:“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作《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明确:“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24](P1094)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提到“宗旨”的高度来进行精辟阐述。
邓小平继毛泽东之后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历史性重大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是唯一出路。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对毛泽东首倡的群众路线充分肯定,对于如何“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注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明确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进一步提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组织工作的根本问题”,[25](P216)使党的优良作风在改革开放年代传承光大,如科学界定群众路线的概念,群众路线是“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25](P217)从党执政兴国的角度挖掘群众路线的内涵,作为执政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于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25](P221)邓小平在厘定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内涵时充分汲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严格区分“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群众运动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历史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26](P336)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理论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群众路线,认为群众路线最终体现在将群众利益视为最高利益,实践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江泽民提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27](P100)以人民群众作为党的工作的最终裁决者,要求党员干部学习群众路线的理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群众交心谈心,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江泽民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深入到艰苦的地区和困难的地方去,老老实实听取群众的意见,老老实实改进工作,在领导改革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断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28](P638)“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9](P507)
胡锦涛进一步强调全党推进党的建设伟大进程中,要求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30]并将其提高到党的事业“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31]的高度,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胡锦涛提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键在领导干部,“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我们党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这个最大优势,有效防止脱离人民群众这个最大危险,关键在领导干部”。[32](P873~874)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越是职务高了越是要注意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越是要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了解实情、体察疾苦、汲取智慧、获得力量,做到同人民群众心连心”。[32](P873~87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的群众观占据重要地位,成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坚持人民主体论的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力量之源,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33](P5)“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34](P137)“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33](P365)习近平的群众观蕴含着坚持人民性是党执政的力量之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保证的逻辑体系。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仅有50余名党员的党组织成长为目前拥有506.5万个基层党组织,9804.1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纵观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一部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35](P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36]习近平的群众观从宗旨目的上看,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出发明确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群众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地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33](P4)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时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凸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的群众观从实践路径上强调守初心、担使命,坚持人民至上,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起具备根本性、长期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群众路线保障和完善机制,体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通过抓作风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回答“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的时代之问;体现在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破解一段时期以来党的建设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通过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进为人民服务的作风革命和效能建设;体现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深化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改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构筑人民群众全面监督的体制机制,依靠大数据和新媒体进一步精准化了解民情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解决人民生活水平“好不好”的问题。进一步而言,习近平的群众观在经济建设维度以“新发展理念”寻求新时代“共同富裕”之道,在政治建设维度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在文化建设维度增强民众政治信仰和精神力量,在社会建设维度不断提升民生质量,增进百姓福祉,在生态文明建设维度提出“两山理论”,把生态看作最普惠的民生之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实践路径解决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依靠路线。在当前“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我国要进一步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不断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彰显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时代价值。
了解民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根基,也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前提。首先,了解民情是优化公共决策的基础。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民族多元、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国情、社情与民情都十分复杂。我国民情的繁复决定我党治国理政必须直面民情变迁,正视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对经济发展、公平正义、法治建设和生态文化等需求升级的客观现实,并以此作为制度设计和政策产出的基础。其次,我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特别注意对民情的了解,注意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期望值的革命”和“需求层次的集体升级”,精准把脉人民群众的经济需求、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社会需求和生态需求。最后,了解民情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前提。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人民幸福不仅是中国梦的重要维度,而且也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我国就必须进一步发扬党的群众路线,深刻地把握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然后以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为目标,在实践工作中“通过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37](P92)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看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导性力量,是社会变革、政治发展和经济跃进的根本性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经鲜明地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17](P287)习近平总书记同样指出:“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38]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和历史作用,决定了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必须紧紧地依靠、激活和彰显人民群众的强大势能,不断汇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能量,持续开拓群众路线的新境界。进言之,当前我国汇集民智开拓群众路线新境界要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其作为主体追求幸福生活、改造世界、创造历史的生动表现。这种首创精神是人民群众表达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先声,是其在生产劳动中聪明才智的主动发挥,是其生产力的自觉解放。[39]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都前所未有的复杂,整个国家都面临着防范和治理各类不确定风险的繁重任务,这决定我国要不断地坚持和完善群众路线,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地集中群众智慧,汇集推进和深化全面改革的磅礴力量。二是拓展汇集民智的渠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创造的成果需要借助一定的渠道才能被国家治理不断地推广传播和推陈出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拓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渠道,乃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路线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当前新的时代,我国拓展汇集民智的渠道,既要注重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不断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价值效用,又要传承创新我国民主恳谈会、座谈会、务虚会的传统经验,发扬我党走基层的优良传统。此外,在当前全媒体的时代,面临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还要充分拓展网络政治参与的渠道,建构各种民意网络直通车,最大限度地确保民意民智的集中与上达。
“一切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践行群众路线的终极旨归。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不管是“以人民为中心”,还是“一切依靠人民”,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确保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实现,确保最广大人民福祉随着国家整体实力增长而不断得到普惠性提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终极旨归决定当前我国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之时,必须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导向,立足于新时代人民群众需求层面升级和美好生活向往,确保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当前我国践行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路线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人民福祉的普惠性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我国经济获得持续高速的发展,国家整体能力得到巨大提升、具备了建立更高水平、更广覆盖的社会福利基础。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我国民生诉求也由短缺经济时代的温饱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升级。人民群众要求社会越来越公平,生活越来越有质量,个人享有尊严,有幸福感。[40]国家能力的增长与民生诉求的升级,决定了当前我国贯穿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立足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不断优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持续推进适度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确保各民族、各阶层、各群体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幸福指数的普遍性增长。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广大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浪潮虽然极大地激活了整个社会的活力,但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马太效应和虹吸效应也导致了整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区域分化和阶层分化。一些基本可行能力不足的群体逐渐为高速旋转的现代化浪潮所遗弃,并成为整个社会的边缘群体和底层群体。当代社会也因而潜藏着各种利益结构的紧张。这种边缘群体和底层群体的形成,决定当前我国在建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对这些基本可行能力不足的群体进行特殊性救济,以此弥补其基本可能行力不足而造成的机会公平的缺失。
“人心向背”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和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路线不仅强调哲思层面的人民主体、物质层面的共享发展,而且还特别注重精神层面的“人心凝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走群众路线就是温暖人心、凝聚人心、争取人心”。[41](P104)习近平总书记这些“人心政治”的经典论断,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基本遵循,而且还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关于“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规律的一语道破,更是对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和长期执政的“争取人心”这一成功秘诀的科学总结。[42]这决定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深化群众路线要特别注重“凝聚民心”的问题。面临新时代我国人民群众需要层面的集体升级,我国凝聚民心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强化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有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当前我国不管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来看,还是从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时代任务来看,都必须持续深入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不断地锻造国家强有力的核心,强化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归属和政治认同。二是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工作作风是党的政治伦理的外在显现,也是建构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任的传导器。“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33](P387)这决定当前我国群众路线的发扬光大要不断地根除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强化政治伦理建设,借助完备的行政绩效考核制度倒逼行政主体工作作风的转变,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亲民度和美誉度。三是强化思想引领,不断建构社会共识。当前我国“凝聚民心”的建设,不仅要强调党的自我完善,而且还要社会整合和社会共识的建构。面对当前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和异质化,我国迫切需要借助统一而具有说服力的政治文化感召,不断建构整个社会的共识,强化人民群众彼此的相互认同和凝聚度。进言之,当前我国要不断借助“中国梦”的目标感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政治纽带,找准主流政治文化与多民族社会心理变迁的契合点,强化主流政治文化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引领,并以此作为建构社会共识和凝聚民心的基础。唯其如此,在当前“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交汇期,我国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党群众路线精髓的发扬创新,不断彰显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开启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