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思政的认知迷思、内涵意蕴与实践进路

2023-04-24 13:07王海建
学术探索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者思政数字

王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大数据、算法、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以其强大的数字集成功能改变着人类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劳动等这些数字技术催生出来的社会发展的新形态,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描绘出了美好的图景。可以说,人类已经迈入了数字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P33~3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紧跟数字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建设高校“数字思政”。[2]在高校数字思政的建设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组织、方式、效能等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发生了全方位变革。但是,对数字技术的过分推崇可能会引起主体、工具、过程的三大认知迷思。追根溯源,高校数字思政的本质属性是人本性的而非技术性,其在主体、工具、过程上具有独特的内涵意蕴。因此,高校数字思政的形成和发展应超越认知迷思,坚守人文底蕴,追求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辩证统一,以达成国家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战略目标。

一、高校数字思政的认知迷思

在高校数字思政的建设过程中,因数字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机制构建、目标实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人们认为数字技术在高校数字思政的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忽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造成了对高校数字思政的三大认知迷思。

(一)主体迷思:智能思政取代数字思政

目前,人们普遍把高校数字思政理解为“智能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即算法、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广泛使用,对大学生数据的智能收集与分析,以及教育方案的个性化制定与智能化推送等,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算法、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应用即为高校数字思政。这种对高校数字思政的技术化理解实际上混淆了“智能思政”与“数字思政”二者之间的概念。智能技术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为了延伸自身的能力而创造出来的技术工具。智能思政则是指人们通过智能技术的赋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以一种更符合智能技术思维的方式呈现,从而进一步强化其工具性,提升其工作效率(如对大规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资源的智能存储和整合),实现更为智能和高效的教育形态。相较而言,高校数字思政的内涵更为丰富。高校数字思政并不排斥智能技术、数字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重塑,而且更进一步,追求智能技术、数字技术对自身核心教育目标实现的深化和支撑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教育主体观念、思维的更新,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价值等。因而,仅强调智能技术的功能,而忽视了人的智慧的发挥是失之片面的,既不能保障教育活动依据大学生的本性、个性展开,也不能保障教育活动的有效和国家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彰显人的智慧、人的主体性,是理想化高校数字思政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工具迷思:技术优势难掩功能失效

借助于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教育者可以将数字空间、数字平台的与大学生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等数据信息抓取、存储和处理,使其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的变迁和大学生的变化。数字技术在收集、分析、处理与大学生相关数据信息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是,如果在教育过程中过分迷信技术的优势,认为采用数字技术工具,就一定能够全方位把握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科学制定应对之策,进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陷入了工具迷思。

数字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上存在两方面明显缺陷。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含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传统习俗等内容是没有办法数字化的,数字技术只能依据一定的算法模型、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数字空间的这些信息,显然是无法呈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髓。二是数字技术中的大数据技术还未能解决变量间真正实现因果关系的难题,算法歧视、算法黑箱、算法推荐等数字技术还未能完全实现公平公正,这就意味着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生成模型还存在缺陷,其生成的教育方案难以真正可信有效。数字技术的缺陷告诉我们,由数字技术工具形成的教育方案并非一定是科学可靠的。如果相关教育方案和教育措施只来自数字信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制定,那么,数字技术生成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也会失效,难以达成既定的教育目标。

(三)过程迷思:化约主义失落人文关怀

当前,在高校数字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将大学生简单化、数字化理解的倾向,即所谓的“化约主义”。“化约主义”是指将复杂的、系统的、社会性的大学生的发展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单一的、可解决的技术问题,忽视了其中的价值因素、情感因素、人文因素,造成了技术工具应用与人文关怀的撕裂。

高校数字思政实施过程中的“化约主义”,主要表现为规范化运作代替了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的解决。高校数字思政强调数字技术的运用,将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作为高校数字思政的核心特征。在实践中,各种数字平台、APP的广泛应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能以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呈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得可视化、可量化,提升了高校数字思政的规范性。但是,这种单纯追求“留痕主义”的教育过程催生出了新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忙于视频剪辑、文字美化等,把原本与大学生的谈话谈心、指导实践等实质性工作变成了形式主义的数据信息收集与登记。在这样的工作流程下,教育者很难发现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也很难真正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思想问题。那是因为,一旦出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习惯于从技术的角度找寻问题出现的原因,而不是从大学生本身和社会现实出发考虑,这显然是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的问题的。因此,过度的规范化使得高校数字思政陷入“数字技术陷阱”,不仅不能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更难以实现其数字化变革发展的目标。

二、高校数字思政的内涵意蕴

高校数字思政的本质是人本性、价值性的,要更加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本价值的实现,所有的变革发展都应该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展开。因此,高校数字思政在如下三个层面上呈现出独特的内涵意蕴。

(一)主体层面:凸显人的智慧与技术智能

首先,高校数字思政强调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进一步彰显大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大学生的潜力、潜能,促使技术“生慧”。从本质上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教育者、大学生以及相应的物质空间、机制体制共同构建的一种关系,构建这一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大学生成才。高校数字思政建设,根本上是由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思维更新、关系重构等为基点发生的。因此,教育者与大学生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高校数字思政的形态与功能。教育者与大学生具有反思能力、批判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那么,高校数字思政也相应地具有类似的能力,能够根据党和国家的需要、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象群体的变化实时调整教育目标、教育行为。因而,当面对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以数字化形态呈现,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关系由数字技术来构建和确定时,高校数字思政能够突破因果关系、线性思维等传统教育思维的局限,拒斥技术至上、智能逻辑的教育实践模式,秉承非线性、相关性、人本性的思维进路,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和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高校数字思政的价值和效能。

其次,高校数字思政重视发挥数字技术的智能作用。显然,高校数字思政具有的智能性,不是单纯由教育者与大学生赋予其这一功能的,而是由教育者和大学生通过数字技术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形式上的数字特征的。即教育者与大学生借助于数字技术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主体性、智慧性、价值性等。这表现为:其一,高校数字化思政平台搭建。借助数字技术,可以把分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为大学生提供更为精细化、精准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其二,借助大数据技术、算法技术即时感知大学生的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提前预知预判、实时反馈、自主决策,为大学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教育行为和方案。其三,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突破原有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高校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对接使用,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程进行数字化再造,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流畅、行为有力、效果显著。

(二)工具层面:追求技术性与价值性并重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教育者具备了远超过去的数据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进而进行教育方案制定的能力。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和人性,教育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能仅仅依靠数字技术和相应的数据。高校数字思政强调的是数字技术与教育价值的深度融合,结合数据信息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情感需求、现实情况等,综合分析相应的思想教育方案以及实践方式。

首先,高校数字思政重视发挥数字技术的数据收集与系统化处理的优势。其一,要不断完善高校数字思政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在高等院校建立起完备的高校数字思政运行的数据库、数据平台,使数据资源、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等资源发挥协同优势,助力高校育人工作。其二,要扩大数据资源的采集范围。突破原本以院校为数据信息采集对象的局限,将社会组织、企业、个体户等社会的整体数据信息纳入观察视野。其三,要不断优化数字技术。针对机器学习技术、算法技术中的缺陷,不断调适提升技术的可靠性,减少数字技术在采集数据时的偏差,避免技术歧视现象出现,优化算法数据模型,构建起类似于ChatGPT、文心一言等先进数字算法模型的、专门应用于识别大学生思想问题、情感问题、学业问题的算法模型(ChatGPT之所以被人们关注,就是其具有超大规模的数据库、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相对精准的数据模型),提高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有效性。

其次,高校数字思政更重视教育效果的价值性。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功能,让数字技术赋能与传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高校数字思政的功能价值。其一,高校数字思政应考虑数字技术应用的情境性。在高校数字思政的实施过程中,不能一味只根据数字技术既定的教育方案或者路线图行事,而是要根据不同大学生、不同思想问题、不同社会环境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教育方式。如,遇到大学生情感问题、心理问题时,就不宜只使用数字技术开展工作,而应该把相应的情感问题专家、心理问题专家引入教育过程中,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教育活动。其二,高校数字思政应考虑数字技术应用的现实性。高校数字思政不是简单地用数字技术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信息,而是将技术作为教育者与大学生、教育者与社会各界之间更为广泛、更为深入交流的工具。在交流过程中,教育者运用数字技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成长经历、社会环境等有了更为准确的了解,使得技术工具获取信息的广度与社会交互获取信息的深度有机结合,从而将大学生的生命力、情感、活力等嵌入数字技术,使数字技术与大学生的生命有机融合。

(三)过程层面:强调实质效果与人文关怀

大数据、算法、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产生了诸如“精准思政”“VR+思政”等教育新模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精准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数字化的教育模式把教育者、大学生、教育介体等描绘为数字图景,将教育者与大学生的互动转化为数字代码的交互,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数字化为可视可见的环节。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科学性不断提升,但是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被“弱化”“异化”,甚至是消失。为了真正实现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大学生的人生目的的实现,高校数字思政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重视规范性、科学性之外,更应该重视教育的实质性效果。因而,高校数字思政不是以数字技术掩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目标,而是要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更加充分地认识大学生、分析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人生追求、情感状况、素质发展等,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高校数字思政发展和实施的终极目标。

此外,高校数字思政还应该强调人文关怀。其一,高校数字思政应始终以大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调动和发挥教育者、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纠正高校数字思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算法黑箱”“数字歧视”等不公平问题,把对大学生的关怀、关心放在首要位置,推动高校数字思政从“以数字技术为中心”到“以大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其二,循序渐进推进数字化转型。要认识到数字技术虽然具有强大的功能,但并不是万能的。因此,要根据大学生的个体需要、国家人才培养的具体需要出发,结合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功能特点,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其三,要围绕数字化转型的情况,定期对实施范围内的参与者进行调研调查,反馈高校数字思政的实施情况,并持续改进,以更为优质、更为合理的方式推进高校数字思政的建设,充分体现高校数字思政建设的人文关怀意蕴。

三、高校数字思政的实践进路

高校数字思政建设既不能坚持数字技术中心主义推动数字化转型,也不能将数字技术简单应用其中,而是追求数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的辩证统一。因此,高校数字思政建设不能仅仅考虑“形态”的数字化,更应该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神态”的优化升级。即在数字技术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较高数字素养的教育者和大学生参与其中,建立健全高校数字思政的体制机制,确保高校数字思政建设富有成效,切实推动国家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逻辑起点:思政的目标和需求

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其变革发展的内在动力。高校数字思政建设的根本要求,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对大学生数字素养要求提高、大学生数字化生存现状;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高校数字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数字技术的革新和其不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实际上,数字技术并不能真正驱动高校数字思政建设,党和国家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的数字化生活需求才是驱动高校数字思政建设的真正动因,高校数字思政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来自于此。

首先,高校数字思政建设要满足大学生的数字化生活需求。数字时代的大学生,其接受教育的方式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要积极参与其中,承担起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构建者,并在这一过程中把自己的需求反馈给教育者。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打造数字交互平台,教育者与大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实时进行需求互动、信息交流;数字技术赋能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可以由大学生和教育者共同构建。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高校打造出数字思政平台、数字思政运行机制、数字思政教育模式,全方位提升了教育的效能。

其次,高校数字思想建设要满足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数字时代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校思政的数字化转型。那是因为,高校思政的数字化转型,能够为社会培养大批适应数字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从教育本身看,数字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物质环境发生了变化,大学生更多是在数字空间活动,“数字化生存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信息化、零度化了”。[3](P35)大学生物质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生存状态的变化,产生了新的思想问题、价值观困惑等,这些问题来源于数字技术应用、产生于数字空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难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其采用数字技术等新的技术工具,挖掘数字空间的人际关系、社会利益、价值观变化规律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案和教育措施,从而精准、高效地解决数字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价值观问题等。

(二)运转关键:功能与技术的互构

数字技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方面优势的发挥,需要理清两个问题:一是教育者与教育部门运用数字技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能力和边界;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向是什么。也就是说,要找到数字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点,即高校数字思政实现高效运转的核心是其功能与数字技术之间的互构。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技术赋能下重塑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式。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精准、高效、开放、互动成为数字思政的显著特征,原本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者的角色、教育部门的功能、教育资源的分配等被重新定义。如,教育者从繁重的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方案制定、教育过程跟踪、教育结果反馈等工作中解放出来,仅用于思考在数字技术赋能之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教育,上述教育过程则被数字技术或人工智能所替代。因而,高校数字思政之下,教育资源被数字技术智能整合、系统化存储和融合性呈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传输和理论传递被融合为一个教育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大学生的需求被数字技术联结在了一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满足大学生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最终形成高速、高效运转的新的教育实践模式。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选择更有效的数字技术进行自身的变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对不同的大学生,解决不同的问题,存在不同的场域,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根据现实需要,选择符合实际需要的数字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技术在快速识别大学生的需求、制定高质量教育方案上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但是,应明确数字技术的使用边界,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大学生的智慧驾驭技术。这就要求教育者在面对数字技术提供的大量数字信息时,且不可完全迷信数据的客观性,而是要善于从数据背后挖掘深藏其中的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既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功能优势,又坚持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本性,真正实现教育的效能。

(三)效能源泉:人的素质不断提升

教育内容数字化呈现、教育方案智能化制定、教育过程虚拟现实化构建等是高校数字思政的显著特征。然而,高校数字思政这些功能和特征背后的本质,是数字观念、数字方式、数字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充分运用。这就要求教育者、大学生要具备数字思维、数字观念、数字能力等,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予以应用。因此,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数字能力对高校数字思政能否发挥其功能至关重要。

首先,教育者要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数字能力。面对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逐渐深刻的当下,高校数字思政的内容将会急剧扩大,所要解决的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价值观问题也会更加复杂多变,如果只靠技术升级而没有转变观念、提升能力,那么高校数字思政很难适应数字时代大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对于教育者来说,掌握数字技术的基本知识、技术架构、内在逻辑是养成数字素养的前提。此外,教育者要着重形成数字思维和数字能力,能够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找到海量数据之中各种数据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这些数据和大学生之间的联系,以及通过数据与大学生之间建立联系得到的结果,有哪些地方会存在偏差等。因此,高校数字思政应当在提升教育者数字思维、数字素养、数字能力上下功夫。

其次,大学生要形成数字时代的自适应学习习惯。大学生要想在数字时代成为社会强有力的竞争者,必须转变思维观念,主动养成自适应的学习方式。一是大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生能够对数字平台、智能教师等高校数字思政的载体提出学习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开展学习;大学生也可与智能教师展开交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数字能力。二是大学生要有自主学习评价的能力。大学生可充分利用高校数字思政实时反馈评价的功能,对自身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成效进行主动反馈评价。因此,高校数字思政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评价能力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大学生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四)结果实现:制度与机制的规范

马克思指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4](P776)数字技术在自身工具性扩展的内在冲动和人的不当使用之下,会造成高校数字思政偏离既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方向,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目标实现的后果。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设计完善的机制,对高校数字思政建设进行规范。

首先,制定数字技术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入标准。数字技术开发的本质是为了应用和盈利,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育人和公共价值的实现,如果不加限制地让所有数字技术都能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会产生数字技术的滥用、误用情况,导致高校育人价值的弱化、淡化。因此,在数字技术应用时,应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公共性等特质,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社会公共价值、促进育人目标实现的数字技术。

其次,建立高校数字思政运行的全过程监督机制。其一,规范教育者应用数字技术的边界,明确教育者使用数字技术的目标和价值,使其不能无限制地使用数字技术开展教育活动。其二,可借助数字技术的程序化逻辑,对高校数字思政开展自主的、全过程的、实时的技术监督,解决高校数字思政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教育目标偏差、教育行为失范、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切实提高高校数字思政的运行效能。

最后,建立高校数字思政运行的实时反馈评估机制。其一,要加强内部评估。高校数字思政运行过程中,要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不断查摆、反思高校数字思政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教育效果与教育目标出现偏差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其二,要引入外部评估。让大学生、社会公众参与高校数字思政运行的评估工作,使评估更加客观、公正,也更符合大学生的需要。通过外部评估,迫使高校数字思政不断优化提升自身效能,打造出人民满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

猜你喜欢
教育者思政数字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成双成对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