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星,郭凤志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4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1]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2](P158)学术界围绕农业强国视域下如何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做了不少有益探索,然而我们还应当进一步从文明比较及发展的高度审视农业强国视域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由此,本文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文明定位、文明特征和文明贡献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以期能够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观照有所裨益。
着眼农业强国视域审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首先要理解清楚农业强国。强国,是一个比较性、动态性和历史性概念。总体上看,我们既要在历史和国际比较的视野中把握农业强国,又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其固有内涵。农业强国中的农业,不能仅仅只是理解为狭义的产业,而应该将其界定为涵盖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位一体”科学发展的广义的农业。并且,基于“强国”目标审视农业发展,在思想方法和视野维度上还应当做到农业领域与非农领域、历史传统与现实需要、理论规导与实践发展、国内矛盾与国际矛盾等统筹兼顾、有机统一。具体而言,鉴于当今农业农村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农情,农业强国的特征大体可以归纳为“五强”。(1)“五强”即供给保障力强、产业链延伸力强、国际竞争力强、科技创新力强、可持续发展力强等,着眼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内涵发展和具备国际视野。具体可参阅黄祖辉、傅琳琳的《建设农业强国:内涵、关键与路径》,《求索》2023年第1期。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基和必要条件。笔者认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推进“五强”实现的过程中,需要立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结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介入科学且合理的文明定位。文明是与野蛮相对的概念,它要在发展的格局中进行历史定位。而历史性的文明定位作为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先导,又从整体上规范着农业强国视域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观照农业强国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然要求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其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就其性质而言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和最终成败。一方面,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由此,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当代的世情、国情和农情也要求我们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既面临难得机遇又存在复杂挑战。同时,我国人多地少,且农业基础薄弱,加上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障碍、农业经营格局的内源困境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外生冲击等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更是荆棘密布、任重道远。因而,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干大事、干实事,突破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固化藩篱,促进城乡共同富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以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发展诉求。
其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以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作为实践发展的内在遵循。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集中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习近平“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3](P22)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更是实现社会主义农业强国的现实要求。因而,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乃是坚持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方向的思想保障。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全面阐述了“三农”工作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它既是确保新时代“三农”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思想指引,也是科学、合理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武器。
中华传统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组成,我们不仅要赋予中华传统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特有的思想魅力和文化风采;而且还要坚持走乡村文化振兴之路,用符合时代精神、体现时代需求、彰显时代特色的新时代农耕文化涵养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
一方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中华传统农耕文明实现现代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4](P124)这里所谓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主要指的就是中华传统农耕文明。中国几千年以聚族而居和精耕细作为典型特征的乡土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产生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日俭与勤、日耕与读的传统家训;敦宗睦族、邻里和顺的乡风民俗以及一些农事节庆、民间艺术等具有农耕特质的文化传统,它们在维系稳定、淳化民风、塑造乡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中华传统农耕文明,毕竟根植于传统封建社会的文化土壤之中,因而基于现代化发展境遇推进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现代转型就显得尤为必要。近十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就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出部署,重视在文化赓续中实现传统农耕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既持存特定的乡土气息,又不乏现代的文明要素,这是实现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现代转型的重要任务,也是传承、光大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和精神之魂的内在要求。
另一方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也需要新时代农耕文明的精神给养。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领域的实践都会形成既定的文化文明系统,同时也需要既定的文化文明系统为实践发展提供内在的精神自觉和行动牵引。农耕文明是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内含国家制度、礼俗制度和文化教育等文化集合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农业强国,内蕴着新时代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基本内涵。农耕文明作为农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凝塑起来的文明形态,理应基于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技术经验、文化资源和文明理念等,进而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助力社会主义农业强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农业强国的必要条件,必须具有世界视野、全球定位。因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P276)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全球交往的普遍推进,经济全球化日益紧密,人类日益成为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如此的发展格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已然处在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而且更应当自觉融入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且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及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5](P5)一方面,从事实层面看,着眼社会历史整体审视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以至信息文明、从前现代的农业发展模式转向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因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融入全球趋势。虽然世界各国走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不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具体举措和经验不同、发展现代农业的文明积淀不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现代化的视野下秉承先进的经营理念、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实施先进的生产方式、加之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保护等构成了世界各国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共同特征。由此,基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我们就必须充分融入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为我国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农业强国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另一方面,从价值层面看,我们要弘扬“立己达人精神,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5](P4)伴随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展开,我国在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城乡协同发展机制、农业对外开放格局等方面,都不断积累且日益形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国智慧及方案。对此,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将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为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5](P6)唯有自觉融入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从世界历史的整体视野和现代文明的发展维度审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既有益于百花齐放的人类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图景建构,又能源源不断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强国注入新动能。
把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文明定位,是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等关系格局中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独特性模式观照和整体性趋势把控。然而,文明定位更多的是着眼发展过程宏观审视。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进一步从文明特征的角度,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内在维度透视。文明特征相对于文明定位而言,更多的是着眼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定性及其外在表现。在这一部分中,我们既从文明主体的角度诠释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化;又从文明结构的角度,审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五位一体”整体文明中的现代化;还从文明形态存在及演化的角度,观照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并联式”发展格局中的现代化。
“马克思既把人的发展明确为文明的价值旨归,又从人的发展去把握文明演变及其历史阶段”。[6](P32)文明是与野蛮相对立的概念,它意味着社会不断进步、人的素质及教养不断提升。一方面,文明的主体是社会中现实的人;另一方面,文明的存在和发展根植于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为内在机制的社会实践过程,体现为具体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和人的自由度及独立性的提升。并且,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不仅仅只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落脚点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寓于社会发展过程把握文明内涵时,将其与资本主义文明的诠释、批判及超越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资本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由此产生了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真正是人的对象,真正是有用物。”[7](P90)“资本和劳动关系的这个方面正好是重要的文明因素,资本的历史的合理性就是以此为基础的”。[8](P247)并且,资本在运用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也“推动了社会和人在精神方面、政治方面的开化和文明进步”。[9](P96)但是,“马克思很快意识到,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工业,已陷入现代性的问题域,并已被限定于资产阶级社会及其制度框架”。[10](P10)“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11](P196)所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文明“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的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步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另一方面,它表现为文明的和精巧的剥削手段”。[12](P422)资产阶级“关于文明和生产力的空谈,只不过是对狭隘的利己主义倾向的粉饰”。[13](P255)进而,在资本主义文明双重性分析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解放的高度认为,超越资本主义的文明社会是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4](P566)即共产主义社会乃是“自由个性”的社会,是让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由此可见,“文明是朝着人类幸福的目标前进的”。[15](P97)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内在主线的把握,我们从文明主体的角度诠释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当看到它的价值旨归在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农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生活越过越好。现代化越往前走,农业除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其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的功能就越能发挥积极作用。”[16](P5)一方面,从服务现实的人的发展、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维度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价值定性。即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致力于社会主义农业强国的实现以及人的整体素养的历史性提升。另一方面,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辩证统一角度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也有助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全方位满足、人的素养的全面提升,既有助于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科学文化素养和行为方式等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又有助于健康、和谐社会关系的形成以及整体增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能动性,进而更好“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16](P12)
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系统地把握文明及其发展过程,认为人类在社会各领域中展开的实践活动,必然形成、积淀为由诸多文明要素构成的综合性文明系统。马克思恩格斯曾在社会发展的不同维度中诠释文明,他们指出:“由于最重要的是不使文明的果实——已经获得的生产力被剥夺,所以必须粉碎生产力在其中产生的那些传统形式。”[17](P613~614)并且,“任何一个民族,如果被剥夺了工业,从而沦为单纯是庄稼汉的集合体,就不能和其他民族在文明上并驾齐驱”。[18](P505)这是从物质文明的角度理解文明,当然他们还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角度把握文明。例如,有学者就指出:“在马克思那里,政治文明涉及三个层面: 政治观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核心。”[6](P30)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从意识形态批判、社会关系异化批判、人与自然关系异化批判等角度为我们诠释了何为具有进步意义的精神生产及成果、何为以社会为本位的文明进化状态、何为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文明模式及成果等。当然,从“五位一体”角度整体把握文明结构及其变迁过程,我们还应看到内里所具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主线,即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的发展机制中科学诠释不同维度文明要素之间的客观联系。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其社会目标定位而言,指向实现社会主义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需在“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中进行审视。从经济角度看,“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16](P11)而助力产业振兴又需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16](P13)在农技提升、产业振兴和“保障粮食安全”、[16](P9)助力农民增收等过程中,又需进一步着眼政治维度内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关政策及治理体系改革,以更好的组织领导和更优的机制体制服务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助力社会主义农业强国的实现。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4](P122)并且,“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4](P137)由此,在乡村社会及文化发展维度上,我们就“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19](P26)最后,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还需着眼生态理念的提升及践行。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P5)
此外,笔者认为,从战略高度把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农业强国建设,应注意到“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21](P463)由此,我们就需跳出农业本身,实现农业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领域、不同维度之间的充分碰撞、融合。这也是“五位一体”、结构式、整体性、系统化把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22](P86)而农业时代的文明、工业时代的文明、信息时代的文明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阶段。从马克思的技术社会形态理论看,“信息时代的文明”又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演进方向和演进条件。有两个方面我们需注意:其一,信息时代的文明不同于信息文明。从时代发展角度理解文明形态,既内蕴着文明形态本身的定性定位,又着眼具体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结构对其进行辩证审视。例如,“信息时代的文明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系统集成”;[6](P29)只不过在信息时代,信息文明在整个社会文明结构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其二,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序列来看,人类是在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信息文明发展的阶段。而现代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步的,它表征的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由此,从文明形态维度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毫无疑问工业时代的文明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起点,信息时代的文明则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演进方向。至于每个国家是在什么样的文明形态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则因每个国家具体的历史传统、发展程度以及实践需求的差异等而不尽相同。
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任务,在高度发达的工业时代文明基础上进入了信息时代的文明发展阶段。所以,在这种社会发展境遇中审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文明,就应当看到他们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而“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23](P159)也就是说,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时代的文明发展阶段,就开始逐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然后,在完成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工业时代的文明发展任务、整体跃迁至信息时代的文明阶段后,以全新的信息文明引领工业、农业,包括生态文明。而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状况则不同,由于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且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整体性联系日益增强,则从发展实际角度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势必交织着工业时代的文明和信息时代的文明两种文明形态,内含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并联式、发展性关系。从发展趋势角度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关涉的是信息文明引领下的并联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所以,在此种境遇中就要意识到“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2](P163)由此,在新一轮信息革命中更需激发“互联网+”新动能,助力工农互促和城乡融合,进而科学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实现文明发展阶段的整体跃迁。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助力“三农”工作整体性跃升和助推社会主义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独特文明之花,就其文明贡献来说,体现为既扬弃了资本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异化指征,又形成了科学审视社会主义农业强国视域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方法,还提供了世界现代农业在良性互动中永续发展的价值理念。
现代化是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便开启了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资本主义现代化是资本主义文明模式中的现代化,而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本增殖是内在且唯一的目的,这又决定了资本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并不合理。在资本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资本主义社会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马克思曾指出,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伴随着资本在农业农村的渗透,“科学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24](P192)而资本主义生产一旦占领农业以及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对农业工人人口的需求就随着在农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的积累而绝对地减少”。[12](P739~740)并且,“来自农村而大部分在工业中就业的居民阶层,他们是资本的轻步兵,资本按自己的需要把他们时而调到这里,时而调到那里”。[12](P765)因此从根本上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主、资本家与农民不仅都受制于资本的控制,而且他们之间存在着基于资本增殖以及攫取剩余价值需要而产生的广泛的剥削关系。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农业生产过程在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却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2](P579)同时,基于资本周转、资本增殖的考虑,“漫长的生产时间(只包含比较短的劳动时间),从而其漫长的周转期间,使造林不适合资本主义经营。文明和产业的整个发展,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起很大的作用”。[25](P272)鉴于上述情形,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才会指出: “在现代农业中……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12](P579~580)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文明模式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存在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紧张关系。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之间的关系,基于资本增殖的需要而陷入了全面的异化或物化。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4](P194)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服务于建成社会主义农业强国,又要坚持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故从政治方向上看,其核心所指就是“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16](P16)而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又都体现为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那么,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体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且诠释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26](P594)彰显了人民群众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内蕴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这些不仅异质于而且历史性地扬弃了资本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以资本增殖为本质诉求的异化指征。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内蕴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在以此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审视社会主义农业强国视域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方法。这不仅能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有益参照,而且也能对资本主义国家改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一定参考。
其一,坚持从战略高度系统审视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放眼当今世界,全球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普遍交往全面推开。资本主义并非一枝独秀,社会主义亦不能闭门造车。考察社会主义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立足本国战略态势、着眼全球宏观局势作全面且系统审视。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拓宽“三农”工作的时代空间,又从发展过程的角度强调要素与要素、系统与要素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如在乡村振兴问题上,站在社会主义农业强国战略高度,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27](P359)并且,强调乡村产业、人才、组织、文化和生态要“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要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16](P11)“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27](P362)
其二,坚持以改革创新驱动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面对“并联式”现代化发展境遇,推动社会主义农业强国视域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着眼内涵式发展。而从内涵式发展角度看,改革创新是内生驱动和重要引擎,不仅要以创新精神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现代化机制体制;而且更要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现代化科技动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科技动能的有效发挥,既需要农业科学技术的理论创新,不断把握真理;更需要农业科学技术的实践创新,即“农业科技工作要突出应用导向,加快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16](P13)
其三,坚持用辩证思维把握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辩证思维就是坚持对立统一,在承认、分析和解决矛盾中推动事物发展的思维方式。推进社会主义农业强国视域下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向下看,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4](P67~68)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8](P193)又要向上看,将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强国目标进行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农业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动能。既要向内看,深入“三农”本身,在农业产业经营、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层组织、新型农民培育等方面加大科学治理和有效投入力度;又要向外看,着眼“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9](P101)既要向后看,寻找历史根基、传承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传统文化根脉,并分析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做到知古鉴今;又要向前看,在社会主义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16](P7)且制定长远规划并同“现有规划相衔接,保持工作连续性”。[16](P7)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内在于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而且又为世界现代农业在良性互动中永续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价值理念。人类文明是随着人类交往的扩大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前全球间联系、交流日益频繁且深入,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加快,人类文明之间的交往及其成果空前繁荣。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常常有着不同的文明模式或理念。由此可知,虽然当今世界不少国家都走上了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可是却常常内蕴着不同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或理念。就拿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来说,就没有统一的模式。例如,“以美加澳为代表的‘盎格鲁 - 美利坚模式’大农场农业”与“以欧盟为代表的‘莱茵模式’中小农场农业”[30](P24)就有着很强的异质性。面对如此发展情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则为世界现代农业求同存异的辩证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价值理念。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方面,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农情以及文明底蕴,彰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注重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世界眼光,体现全球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发展走势。换句话说,在世界历史不断发展、全球交往不断扩大的今天,基于社会主义农业强国视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推进与不同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当今世界,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当前发展形势,我们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甚至信息安全等领域都要“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31](P7)并且,我们还应当“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32]从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角度看,一方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构成之一;另一方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彰显的价值理念对于世界现代农业在不同文明模式内的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将产生积极作用,并为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及机遇。
总之,我们要在大历史观的宏大视野下辩证把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文明定位,从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体现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现代转型、融入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有机统一中理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发展过程。在文明定位的基础上,从文明主体、文明结构、文明形态等三个向度审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文明特征。进而,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文明贡献理解为既扬弃了资本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异化指征,又形成了科学审视社会主义农业强国视域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方法,还提供了世界现代农业在良性互动中永续发展的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