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自然”户外自主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2023-04-24 21:05秦文娟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教育价值开展策略

秦文娟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幼儿“亲自然”课程体系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点关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这意味着教师应培养幼儿探究科学的意识和精神。“亲自然”围绕近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开阔,适于解放幼儿天性。陈鹤琴先生对幼儿教育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与亲自然教育结合,以大自然环境为鲜活的教学工具,对幼儿在大自然中的自主游戏策略展开讨论。基于提高幼儿综合能力、养成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科学精神并且实现教育范围广泛化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亲自然”户外活动的意义,运用在教学中的经验并結合前人的研究,提倡幼儿在自然中自主活动,展开一系列适宜幼儿进行的户外游戏。

关键词:亲自然;户外自主游戏;教育价值;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5-0065-04

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并表明大自然其实也是一本“活教材”,幼儿园更应该利用好这本“活教材”。结合学前教育领域学者的多数理论和思想可以看出,大自然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然而,现代文明进程和城镇化发展,使幼儿与自然间的距离逐渐变得遥远,这种症状也被定义为“自然缺失症”,这种自然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生活的“去自然化”,二是户外活动的过度“结构化”,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幼儿园要教育幼儿爱护身边的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并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从幼儿成长的现状以及《纲要》的要求出发,幼儿园应以“亲自然”教育为途径,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自然课程和主题活动中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形成“亲自然”的意识。

1.“亲自然”户外自主游戏的概念界定

《说文解字》中,“亲”为“至也”,“亲”的本义为感情深厚,后又被引申为“父母”。本文提到“亲自然”中的“亲”主要是指幼儿喜爱、向往和亲近的意思,包含了幼儿在个人情感上的视觉体验和心理领悟,也包含了幼儿肢体行为和思想意向。“亲自然”其本质也就是与大自然建立紧密联系,进而发掘自然中蕴含的奥秘。

在《指南》中,指出“儿童的教学是从直观经历为基本,在各种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开展的,要珍视各种游戏与日常生活的特殊社会价值,创造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自主游戏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常见教育活动。与其他自主游戏相比,户外自主游戏给幼儿提供的是更为开阔的活动环境,蕴含更多的生活体验。此外,在户外或者“近”户外的环境中进行活动,能够给幼儿更大限度的场地支持,宽阔的场地空间、蓝天白云、树木草地和飞鸟虫蚁这些自然且象征自由的元素也更能解放幼儿天性。因为幼儿时期身体正在快速发育成长,其身体的各个脏器也处于一个高速生长的时期,户外游戏活动能够让幼儿呼吸更新鲜的空气,更开阔的视野,和满足幼儿更丰富的活动类型和运动需求,提高幼儿的身体免疫力,从而打造良好的健康体质。最后,亲自然的户外游戏活动种类很多,可以融合体育活动、科学活动、语言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多领域融合教育,能够承载覆盖面更为广泛的课程体系,从而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也能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保障幼儿全面发展。

据调查发现,“亲自然”户外自主游戏,目前主要由教师创设“亲自然”游戏环境为载体,以户外竞技游戏、体育游戏、植物种植类游戏等为媒介,以挖掘和创新“亲自然”游戏材料为物质支撑等,构建满足幼儿兴趣和需求,有明确活动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在“亲自然”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应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以幼儿兴趣为抓手,设计系列连贯且具有递进性的主题探究活动,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以及保护自然,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2.“亲自然”户外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

亲近自然是儿童的天性,与大自然接触是幼儿的发展需要,也是每一位幼儿的权利。亲自然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陈鹤琴认为“活教育”是环境影响幼儿发展,将幼儿放置到自然环境中,幼儿是主体,他接触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就会让他接收到什么样的信号和什么样的感受,自然社会都是鲜活的教学工具。幼儿园应参照自然教育理论,充分挖掘园内现有自然资源,甚至可以扩大场地,延伸到校园周边或是公益场所,丰富游戏的类型和参与人群。具体而言,“亲自然”户外自主游戏教育价值深厚,主要体现在下列两方面。

(1)构建幼儿与自然的亲密衔接

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自然社会是幼儿身心发展独一无二同时也不可缺少的因素。幼儿在学前教育中接收到的所有知识,其实都来自自然,从生活体验中总结的基本经验,到书本上结果多重检验的理论知识,再到幼儿脑力与体力的锻炼,都能发掘到“自然”存在的痕迹。将幼儿教育推后到后续的教育中,也能发现自然知识存在于书中的痕迹。自然决定幼儿成长要强健的体魄,要求幼儿每日进行体育锻炼,这也是人类作为动物本能的属性;自然环境中所有的生物种类,都是幼儿能直接接触观看到的案例;自然创造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以供幼儿进行数学知识的积累。开展这门课的意义是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实地去接触去感受,做到真正走近自然,近距离观察到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引导幼儿对产生好奇从而进行自然事物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将书本中的知识真实具体展示出来。“自然”很近,幼儿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到来自自然的信息。为达到让幼儿知晓“知识来源于自然且反应自然”的目的,幼儿教育“亲自然”是十分必要的,让知识接受者真实感受自然并热爱自然,形成书本知识与自然环境中的知识循环反馈。

(2)塑造幼儿与自然的思想反馈

“亲自然”课程的设立,不仅可以增进幼儿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还可以让幼儿具备基础的探究意识和观察能力。幼儿的发展道路很长,未来幼儿将要接受的学科学习和技能培养是多样化的,但是无论知识点数量与种类怎样增多,探究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只要幼儿一直抱着探究的欲望、思考的习惯、研究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可以在各行各业、各种知识学习中“如鱼得水”。因而在幼儿的成长初期应着重塑造幼儿的自主观察与探究习惯。“亲自然”课程在带领幼儿接触自然时,幼儿会投入观察身边环境、探究自然基础奥秘与规律中,此时教师再予以针对性的引导,幼儿就可以在这一良性的教育过程中不断吸收积累探究和观察的经验。久而久之,“探索自然”和“观察自然”就成了幼儿日常的习惯,而思考和感悟也随之成了幼儿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潜意识。故而“亲自然”课程的开展可以有效塑造幼儿的基础探究意识和思考能力,为幼儿后续的成长做好良好的铺垫。

3.幼儿“亲自然”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策略

前面所提到的“亲自然”,着重指出“亲自然”包含了情感的爱恋和行动的亲昵,教师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幼儿园的户外自主游戏,既能增强孩子的认知储备,拓宽孩子的知识视野,又能增强孩子的科学探索意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从而推动《纲要》中的“五大领域”的目标的实现。

(1)以“情”为基,创设“亲自然”游戏环境

基于幼儿学情和情感体验方面研发的课程,才会激发幼儿愿意主动参加的兴趣,进而形成其乐于探究和自主摸索的主观能动性。在“亲自然”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亲切的自然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任务目标,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户外自主游戏。其中,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园区墙体绘画、户外建构游戏、户外种植体验以及户外体育运动等多样化创设,将知识点迁移到户外活动中,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学识素质,使其成为“活教材”。所以,教师要把“情”作为自己的根基,回归童心,协同幼儿共同积极打造良好的亲自然环境,调动幼儿内心的积极情感,轻松自在地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一般来说,室外运动的基本因素是场地,场地是否宽敞、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天然的有利条件,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户外游戏效果。在亲近自然教育中,若能充分利用园内外的自然空间,若能充分利用园内外自然空间,发展儿童乐园,可使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的活动范围更大,对自然的亲近感也会越来越强。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发具有广阔视野、丰富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的室外自主休闲场地。从园内的视角来看,要充分利用游戏环境,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选好场地,以便发挥出游戏环境的良好作用。以“有趣的生菜”为例,教师可以根据生菜的成长规律,在园内组织幼儿共同参与种植、养护以及收获果实等全过程,以缜密的活动任务为线索,如学会使用工具进行土壤挖掘,记录生菜的生长过程,帮助生菜除草除虫等,力求营造最佳的游戏体验课程体系。

具体实践如下:首先,教师要弄明白庄稼是怎么长的。生菜是菊科莴苣属的一种,其抗性、耐热性都很低,适合在15~20℃下进行栽培。通过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咨询种子销售商、蔬菜农民等多种渠道,对生菜的生长规律有全面的认识,并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在幼儿园的树荫、墙角等地方进行“生菜乐园”的位置自选活动。

其次,教师可以创造一个特殊的活动场所。第一步教师需要先确定活动场所的位置,接着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为种植生菜创造条件,即通过工具划分出生菜的生长区范围,并为这一范围制作吊牌,既能提醒孩子们,又能记录生菜的生长规律。教师也可以一起做一个备用的凉棚,这样就可以避免生菜受到阳光和热浪的侵袭。这些措施为生菜的生长创造了最佳的生态环境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天然条件。

最后,教师要制定校舍的维护制度。为了增强幼儿对游戏的经验,让幼儿与自然有更多的亲近,教师们可以设计一个“小小植物科学家”游戏,并引导孩子们组成一个团队,定时洒水、除草、除虫,为种植生菜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让幼儿体会到维护校园的乐趣,并通过自己动手,亲近幼儿园区内的自然环境,进而从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从社会的视角出发,幼儿的自然科学视野对幼兒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来说,积极拓展大自然这一活教材的厚度,将有利于幼儿提升自然科学视野。教师可以在户外进行自主活动的同时,拓展其活动的空间。例如,在“一片叶子”的户外科普活动中,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小朋友们认识到,在形状、颜色,或是尺寸上都有区别,那么可以通过分析前期种植生菜叶子特征进行延伸,以达到这个目的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地的植物公园、动物公园以及其他的科技生态园等作为户外游戏的场所,并以家园共育的方式,联合家长共同引导孩子以环保公益的形式自主采集树叶。然后,参与活动的成员小组,以家庭为单位,将采集的树叶做成标本。最后,教师可组织选取几个优秀的标本作为评选对象,给家长和孩子颁发“环保之星”作为奖励,并对优秀的树叶标本其形态、颜色、质地等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高孩子的科学探索能力和环保意识。

(2)以“物”为辅,挖掘“亲自然”游戏材料

教育环境除了与教育场所相关,更与教育场所拥有资源的利用程度有着重要关系。越是多的资源,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选择可能性,幼儿更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教材的选择,从而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因此,在“亲身然”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合理地选取游戏材料,以自然资源为主,人文资源为辅,并积极引导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各种素材,增强学生对科学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认识。

在野外自行选择的早期,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搜集材料。幼儿园幼儿的自我意识尚不强,在课堂上或在游戏中都要教师帮忙。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进入游戏的环境中,使他们能够正确辨别和运用材料。以“古代森林的神秘城堡”为例,如果是传统“游戏模式”,教师会直接用“积木”或者“泡沫板”之类的原始材料,而“亲自然”的环境要求下,要增加“植物”的种类,多运用“草”“石头”“树枝”“沙土”等,进行“自然”的运动。例如,在这一构建游戏中,教师可以把幼儿园里的小树林看成“古老森林”,在这个地方适当放置一些有关的游戏资料,让孩子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天然的资源进行户外活动。

在实施室外自主游戏时,教师可依据其发展历程及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除。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资源缺漏、问题盲区以及情感避让等,此时教师应适宜提供干预,并在尊重儿童意愿的基础上,指导儿童在不断试验和摸索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比如,在《古代森林中的古堡》的户外建构游戏中,如果孩子没有找到合适古堡选址和材料资源,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指导他们在园子里或者外面找树枝,然后用麻绳和柳条将枯枝绑扎在一起,形成一座城堡的屋顶。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但可以自行收集资料,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按照“自然教育”的理念,对教师而言,首要的任务便是创造可供进行自然教育的场所,即营造亲自然环境,其目的在于让幼儿有良好的游戏环境,教师要从选择合适的游戏场所、选择合适的游戏素材等方面着手,为幼儿科学探索和自主活动创造更为全面及健康的环境。

(3)以“行”为主,开展“亲自然”游戏活动

“亲自然”的“亲”是指幼儿在情感和行为两个层面上实现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基于“亲自然”的活动宗旨,教师应以其具体的行动为主体,进行“游戏”,并以“亲近自然”为游戏载体,既要丰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形式,同时也要促使幼儿的自主学习体系更加完善,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并愿意发现游戏中的问题,敢于进行任务探究,推动深度学习等。从亲自然观出发,构建一个三维的游戏体系,应以儿童的年龄特征为基本参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幼儿的需求,结合儿童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游戏方式和主题,让他们与大自然的互动,并能更好地了解大自然。下面,我们将从小班、中班、大班三个视角出发,以“小小特种兵”户外生存自救游戏为例,探讨如何在户外活动中进行更好的实践。

处于小班时期的幼儿,无论是其身体素质,或是其心理素质而言都处于较低水平,针对这一时期幼儿的特点,在开展具体的户外活动时,就要对游戏内容进行简化,控制游戏的难度,以便于理解和操作。根据上述要求,教师可以使用“前面的‘敌人来跟踪,请所有的小特种兵隐藏在灌木丛、沙丘等地方,成功躲避敌人的追杀”的场景,进行一系列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在草丛、沙堆中寻找可以藏身的草丛、沙丘等,既能增加孩子的兴奋,又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有了小班一年的基礎铺垫,中班的幼儿在运动、理解力上都有明显提高,他们要更多的空间发现和培养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因此,在“小小特种兵”的野外生存游戏中,教师会把中班的孩子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大自然里玩集体追逐,以训练他们的动作与人际关系,并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反应。

与小班、中班相比,大班幼儿的身体、心理、整体能力都要好,对自然的探索也变得更为积极。所以,在“小小特种兵”的野外求生游戏中,教师利用树林、草丛等,进行野外生存游戏,增加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提高孩子的户外游戏意识,让孩子能够在不断的操作和参与中,变得积极主动且勇敢,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勇气,也让他们理解了生存的内涵,对自然探索的好奇心逐渐提升,与自然接触的过程,就是幼儿们体会生活在自然环境里的过程。

4.结语

在亲自然环境下,本文首先对亲近自然户外自主游戏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了亲自然户外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以此分别从情“物”“行”三方面提出了支持幼儿亲自然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策略。于“情”,满足幼儿的学情和情绪需求;于“物”,满足了幼儿物质基础;于“行”,落实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三位一体,融合共促。基于此,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做好自己的多元身份,如组织者、引导者、记录者等,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情绪,适宜进行干预调整,进而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完善亲自然户外自主游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周芳.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剖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幼教),20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东汉]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李长梅.亲历自然发展,释放儿童灵性——“亲自然”幼儿实践性课程开发研究初探[J].家教世界,2022(18).

[6]薛静.关注、识别、回应,让幼儿课程回归自然[J].广西教育,2018(29).

猜你喜欢
户外自主游戏教育价值开展策略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探析
户外自主游戏中针对幼儿冒险行为的策略
关于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