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蒸
教学目标:
1.阅读《中国古今寓言》,学习其中蕴含的中华智慧。
2.能口头或书面分享自己获得的启示。
3.能讲寓言、写寓言,以此自省或劝诫他人。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多维共读,初感智慧
一、寻找“老朋友”
1.出示中国古今寓言的图片,学生看图猜故事。
2.出示《中国古今寓言》一书的目录,学生寻找已经阅读过的寓言故事,比一比谁找到的“老朋友”多。
3.交流对“老朋友”的印象。
小结:《中国古今寓言》中蕴藏着中华文化与智慧,让我们畅游其间,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吧!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国古今寓言》前,许多学生已经阅读过一些寓言故事,积累了不少阅读经验。所以在导读课伊始,教师可以设计“寻找老朋友”的学习活动,唤起学生的阅读经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这一阅读暖身活动也符合2022年版课标中提出的“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
二、“比”中感智慧
1.类比读。
运用故事图式策略,引导学生在类比中读懂故事,读明道理,感知寓言故事的叙述智慧。
(1)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为例:先预测蝉与螳螂的结局;再通过类比,预测吴国攻打楚国后的结局;最后比较两个故事图式(见图1),感受古人的劝诫智慧。
(2)以《远水不救近火》为例:先理解“越人不救鲁国溺水者”与“海水灭不了鲁国大火”的原因;再通过类比,明白“鲁国有难,晋、楚无法相救”;最后比较三个故事图式(见图2),感受劝诫逻辑的缜密。
2.对比读。
同一个寓言故事中往往有两个性格不同、行为不同、结局不同的人物。此时,读懂寓意的前提是读懂人物。如阅读《愚公移山》,对比“愚公”与“智叟”的人物形象(见图3),是理解寓言的重要一環。
(设计意图:《中国古今寓言》是由一个个故事集结而成的,有的寓言故事会在文末直接点明寓意,有的则将想表达的道理或哲理融入人物的对话或行为中。对于后面一类寓言故事,教师应在导读课时选择例文重点指导。类比读、对比读等阅读策略的运用,符合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
板块二 多样活动,体会智慧
一、智慧人物我来评
1.交流《中国古今寓言》一书中最喜欢的人物,说说理由。
2.重点交流《中国古今寓言》一书中充满智慧的人物。
小结:他们身份不同,思考内容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充满生活的智慧。
3.开展智慧人物评选活动。
(1)寻找自己心中最具智慧的寓言人物,为其制作“人物智慧卡”(内容包括:人物、故事智慧等)。
(2)开展“我心中的智慧寓言人物”讲故事活动,评选班级“智慧寓言人物”(数量不定)。
(3)为“智慧寓言人物”撰写颁奖词。
(4)召开“智慧寓言人物”颁奖活动。
(设计意图:2022年版课标指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在《中国古今寓言》整本书阅读推进板块,安排了“智慧人物我来评”“智慧成语我来用”两大活动。其中,“智慧人物我来评”活动中又创设了“填人物智慧卡”“讲人物故事”“撰写颁奖词”“策划颁奖活动”四项子活动,使学生在真实、有趣、多样的阅读活动中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锻炼综合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二、智慧成语我来用
1.一脉相承找成语:回顾《中国古今寓言》,找出源自本书的成语,积累并分享。
预设:揠苗助长、井底之蛙、东施效颦、曲高和寡、黔驴技穷……
2.智慧成语我来用:尝试运用成语劝诫他人。
活动开展前,教师出示评价标准(见表1),旨在搭建学习支架,以评促学。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不仅包含成语,还包含成语产生的情境、成语的意义,甚至成语的使用样例。因此,在阅读中积累成语相较直接积累成语具有先天优势。而引导学生运用成语劝诫他人,更是对2022年版课标“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有益实践。此外,2022年版课标指出“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本次活动中的评价就是一次过程性评价,也是一次量身定制的表现型评价,更是教学评一致性中的真实体现。)
板块三 多元运用,汲取智慧
一、汇编“寓言启示册”
1.交流阅读《中国古今寓言》一书时想到的身边人、身边事。
2.填写“寓言启示卡”(内容包括故事名称、印象深刻的人物、故事令你想起了生活中的谁?为什么?以及阅读评价)。
例:我在校运会获得了短跑冠军,产生了骄傲的情绪,我就想到了《薛谭学讴》的寓言故事,然后告诫自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3.小组合作,汇编“寓言启示册”。
(设计意图:对于寓意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那是感性的、初级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则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深入。引导学生将阅读与生活联结,鼓励学生将汲取到的寓言智慧运用到生活中,帮助他人或指导自己的生活,是“生活因阅读而精彩”的有益体现。而小组合作汇编“寓言启示册”则是对2022年版课标“建立读书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的有效实践。)
二、创编寓言小故事
开展“我是小谋士”活动,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创编寓言。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搭建支架(见表2):
(设计意图:“自主创编寓言”这一语言实践活动,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有益实践。鼓励学生将阅读与生活联结,汲取寓言中的生活智慧、哲学思考,让生活因阅读变得更精彩。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今寓言》中蕴藏的中华智慧,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