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方法的研究

2023-04-23 05:22刘飞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刘飞

摘 要: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主,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进而实现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提升,推动学生在语文领域的稳定发展。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教师教学方向始终在于如何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为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展开了研究,并分析了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理念的策略,望本文研究能够对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7-2539(2023)06-0110-03

时代的发展,推动教育需求上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成长需要。为此,亟需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优化现有教学氛围,并通过为学生搭建高效学习平台,便于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实际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探寻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因素,并基于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为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1.改变教育理念,营造高效课堂

新课标背景下,注重教学理念的创新。为此,教师有必要迎合新课标教育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将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贯彻于实际,为学生搭建高质量语文课堂,以此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实际教学期间,教师需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自我展现的机会,打破传统因应试教育所形成的被动化学习形态,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形成互动交流,缓解学生因语文学习难度过大而产生的学习压力,通过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解答学生的学习疑虑,以此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自主思维能力的形成,为学生在初中语文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如在《藤野先生》一课教学期间,为在保障课上教学效率,同时促进学生形成对语文知识的深度思考,教师可在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文章预习,为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在鲁迅先生的印象中哪位老师形象更为深刻?通过文章阅读,学生很快便能解答此问题,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也随之逐步引入文本中。在学生形成对文本知识的初步认识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文章深层次分析,并逐步调整问题难度,如:为什么部分人群会试图成为大清国的留学生?文章对留学生群体外貌的描写包括哪些?此类问题答案分布于文章各个段落,通过问题解答,学生也将逐步梳理文章结构,了解文章所传达的内容,从而达成深度学习的目的。此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模式,更具自主学习价值,学生可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解题答案,进而了解文章中心思想,有助于预期教学效果的达成。

2.教学融入生活,强化学生能力

就语文教学的内容设计分析,对应课程中存在较多展开教学活动的契机,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基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现把握契机,引导学生从实际认识到语文知识、通过知识学习所掌握的修辞内容如何应用至自我表达、思想展现中。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中,教师便可通过融入生活的方式使学生从自我感官、认识角度,基于对文本内容的学习产生联想,活学活用地将语文知识应用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顾自己所经历过的冬天,从主观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冬天的景象应如何表达在语言中,描述方面又应使用怎样的修辞以展现冬天美景的生动形象。除此以外,若有学生前往济南旅游过,教师还可引导其基于课文文本内容展开分析,明确文本内容中所述内容是否与实际别无二致,在修辞上又是如何应用描写手法展现济南冬天的美景等,从生活实际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角度引导学生感知、思考,进而意识到作者在文本表达方面的出色手法,意识到创作来源于实际,却又能够与创作者的思想相结合、衬托的写作特点。

除此以外,教学的开展还可从生活认知角度出发,随后联系课文文本,从文本再次升华至科学原理,即逻辑为“生活—语文知识学习—以小见大”,实现跨学科学习。在这种教学设计的逻辑中,语文知识不仅与生活结合,更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语文知识与以往所学习的科学、自然知识相结合,融入生活的同时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与知识结合,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与学习以及未学习对人认知水平的改变。如在《雨的四季》的教学中,教师可从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生活实际,在具有实际参考内容的同时可加入室外活动,若实际条件不允许,则可基于信息技术角度引导学生观察相关内容。随着学生的观察内容结束后,教师可基于实际,从文本角度引导学生阅读,进而在阅读过程中从文本内容实现印证。此时,教师可从科学角度,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或是在学习过程中基于拓展提升内容展示相关知识,并布置“观雨日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实现印证,由观察雨时留下记录,尝试从课文文本角度仿写、模拟句型修辞手法的方式引导学生由生活展开写作,综合性强化学生的表达、写作水平。

3.创新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参与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以教材作为教学的核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教师于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跟随教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尽管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但这种提问环节明显稍显短暂,且教学安排较为紧密的情况下,班级学生众多,教师明显不能兼顾每一名学生,而这便会使学生在长期持续的学习模式下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由此,还需对现阶段的教学活动实现创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并且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参与知识的学习,逐渐以自身发展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地参与到令学生感兴趣、愿意参与的教学氛围中。

举例分析,教师可基于原有的教学结构,加入答疑环节。学生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质疑也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鼓励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在教学设计方面预留一定的时间,或是基于兴趣活动环节,创设“语文兴趣社团”,将教学中的、语文学科中的相关知识答疑、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环节基于课堂实现更为有效的延伸,从语文学科的阅读、写作等不同方向展开,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思考,随着教师引导尝试解决问题,若能够解决问题,便实现有效学习,若不能解决问题,便可将问题保留,在深思熟虑后以师生沟通或是生生沟通的方式,在兴趣社团中提出,解决,通过合作学习、思考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掌握更多知识。

学生主观视角存在差异,看待事物的思想亦不同,教师设计教学模式并引导学生表达自身想法,既能契合初中学生想要表达自身看法的性格特点,亦可从中了解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思想观念方面是否需要引导,在学习中是否存在缺漏需要补足。如在《智取生辰纲》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均接触过《水浒传》,亦对其中经典片段有所了解,而教师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在教学设计上做到差异化分析、针对性教学,以学生为本,基于拓展内容创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如教师可基于“如何防范生辰纲被盗”这一角度,引导学生结合古代背景尝试表达自身看法,引导学生基于艺术作品的冲突与必然现象这一点展开思考,分析情节中“被盗是必然的,是情节推动的手段”这一既定事实,随后发挥想象力,即对既定情节的反转所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参与的同时,了解《水浒传》这一经典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魅力、艺术魅力,使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得到实现机会,于写作中、想象中增强语文水平。

4.深入了解文本,拓展学习空间

学生以往对教材的学习仅在于表面,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中会提及作品内所包含的内容,但较少涉及作品中所存在的人文情感、时代家国情怀等,仅以教学标准要求、考试涉及内容展开,常一笔带过,学生一知半解的过程中自然无法产生认同感,而是死记硬背相关内容,进而缺乏深入理解。为避免此类问题,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素质提升、人文底蕴培养,还应从教学设计角度设计相关内容,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逐渐掌握并融入自身发展。

例如,语文教材中不乏古诗文作品,而这些内容中除古人对自身志向的表达、感情的彰显外,更暗含家国情怀,深刻地展現并表达个人在时代发展中的志向、感想,抒发个人意志的同时,蕴含着千百年来我国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的良好精神。教师还应充分对此类内容进行发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相关知识,更能够基于学习了解具体内容,从实际角度思考、认知到关键因素,从潜移默化的角度实现学习,并从内心认同相关精神品质,最终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表现。

如在《望岳》的学习中,教师还应在教学设计上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方向,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修辞表达手法对文本立意的展现,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地了解到诗文中所包含的家国情怀,体会到诗人的壮志豪迈。因此,在教学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从自然景象着手,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诗文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景色的赏析使学生了解到诗人之所以会产生豪情壮志的原因,代入环境地思考人在环境下所能够产生的情感。随后,在引导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意义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诗人所在环境的时代背景、当时作者的实际情况等内容,将诗文意境与历史知识整合,引导学生学习之余对诗歌意境产生理解,感悟其中的豪迈气息。最后,教师可从诗作本身、创作者一生追求的目的等内容引发学生联想,提出问题:“当时的诗人,是带着怎样的情感,对未来有着怎样的期望去实现创作的?”将学生思考与古人心系家国、期望投身于国家发展中并做出一番事业的家国情怀与实际结合,从分析产生共鸣,进而联想至当前社会,为尚处于年少阶段的初中生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切实以少年热血之情投身至学习中,为未来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5.丰富教学评价,肯定学生成果

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这也意味着不同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主观角度的不同产生的不同想法。作为教师,在素质教育及课改背景下展开的教学设计自然应顾及这一内容,进而在评价过程中以有效方式实现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兼容并包的环境下塑造和谐、积极的教学氛围。教学设计中,教师还应以不同的评价方式分析学生的表现,设计重点应在于“思考”的评价,而并非根据刻板行为方式、言谈内容展开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行为,在学习上的表现可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教学评价设计方面,除基础内容评价,如是否掌握知识,是否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实现学习与应用,还应基于学生的思考深度、思维灵活程度提出评价,肯定学生之余使其朝向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

如在《猫》一文的学习中,一些学生认为作者与猫之间的故事既是作者的回忆,也是作者对往事的愧疚,对“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这一行为而产生的“良心受伤”,而另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一文中所描述的“猫”更像是作者回顾往事时,对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的追求与表达,希望人与动物能够和谐相处。面对不同的观点,教师在确定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给予了相同的评价,并围绕这种观点,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从读后感及身边与动物相关的情况展开写作,既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又以此展开教学活动,以点带面地促进全体学生思考、提升。

总而言之,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育方向发生改变,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彰显语文育人价值,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意识为目的,完善教学环节;结合生活化教学元素,创设相对真实的学习情境,以改善学生以往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基于优化教学设计的语文教育理念,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以拓展学习空间为主,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建立系统评价模式,保障教学完整性,以促进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育目标的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黄榕炜.深度学习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2(26).

[2]唐思远.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22).

[3]刘敏.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J].散文百家,2022(01).

[4]吕娜.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2).

[5]杨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师教学质量[J].新智慧,2021(31).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