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中学生阅读《红楼梦》的策略探微

2023-04-23 15:14张广君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4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红楼梦中学生

张广君

摘  要:《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优秀的文学巨著,以其恢宏的构思、精巧的人设和跌宕的情节,融合传统文化、语言文化和历史文化,体现出极高的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已经被推荐为中学生必读书目。然而,由于作品本身具备的高超造诣,加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限制,使中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效果不理想。文章基于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层次,站在整本书阅读的角度,建设性地提出引导中学生阅读《红楼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整本书阅读;阅读方法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严谨而宏大的结构,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手法等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已经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学生阅读的范本。然而,《红楼梦》文字隐晦,笔法独特,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且多写日常琐事,家长里短,无大开大合情节,受限于知识面窄、理解能力差、阅读长篇小说经验不足等,中学生阅读起来往往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中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其开路搭桥,指点迷津。

一、作好阅读前的铺垫性指导

阅读《红楼梦》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如果不作充分的读前铺垫便让中学生阅读,势必会使其如坠云雾,一筹莫展,使阅读成为沉重的负担,甚至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笔者认为,有效的铺垫工作需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要激发中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二是要对《红楼梦》相关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在阅读前构建一个大体框架。

1. 走近曹雪芹,了解创作背景,搭建阅读桥梁

要想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就必须先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红楼梦》虽然不是曹雪芹的自叙传,但是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从盛极一时到一败涂地的过程,无疑是曹雪芹家族由盛而衰的变奏曲,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显然是曹雪芹及其身边亲人的艺术升华。因此,了解曹雪芹及其家族的荣辱史就成了解读《红楼梦》的一把钥匙。在阅读前,教师要构设背景介绍,引导中学生走近曹雪芹,从而为阅读搭建桥梁,激发中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2. 找准切入点,讲解“红楼”常识,加强多元感知

“红楼”故事耐人寻味,如“黛玉葬花”“尤三姐自刎”等无不令人荡气回肠。教师如果能在阅读前选择典型故事加以讲解,引导中学生从故事本身切入,让中学生从“点”上感知“红楼”故事之趣,无疑会激起中学生对“面”的探究欲。《红楼梦》在塑造人物时打破了千人一面的俗套,既有聪慧善良但爱使小性子的林黛玉,又有艳冠群芳而心机深沉的薛宝钗,还有烈焰般暴烈的尤三姐,在中学生阅读前教师如果能对这些立体又多面的人物形象进行简单分析,引导中学生从“红楼”人物切入,足以点燃中学生的阅读激情。《红楼梦》围绕四大家族架设了复杂的人物关系,教师若能引导中学生从梳理人物关系上切入,势必会降低阅读的难度。另外,《红楼梦》人物命名多用谐音,很多人物只要“观其名”便能“知其运”,教师可以鼓励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解名”,这也是引导中学生深入阅读的一剂良方。

3. 多感官体验,多活动支撑,唤醒情感认同

(1)看“红楼”影视。

目前,由《红楼梦》改编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阅读前,教师可以将这些影视作品推荐给中学生,作为辅助阅读的音像资源,通过视觉体验带动中学生进入文字阅读。

(2)听“红楼”广播。

教师可以让中学生下载读书软件,通过听“红学大家”对《红楼梦》独到而深刻的解读,帮助学生构建最初的阅读框架,无疑能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3)唱“红楼”歌曲。

“红楼”歌曲深入人物骨髓,既唱出了人物的心声,又折射了人物的悲哀和不幸,唱“红楼”歌曲能让中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只要教师善加利用,便能达到以声驭情的目的,促使中学生走近原著,捧卷而读。

二、作好阅读中的过程性指导

1. 确立目标

《红楼梦》内容宽泛,涉及文学、历史、绘画、服装等多个领域,中学生阅读时如果面面俱到,力图弄清、弄透,囿于其知识、阅历、经验的不足,势必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阅读时首先要确立目标,选定主攻方向。具体到实际中,可以将阅读目标界定为探索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对这一过程中隐藏的政治、经济等危机及其各种矛盾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索,也可以主要赏析宝黛爱情,循着爱情这条线索,重点对“木石前盟”“金玉良缘”进行探析;还可以将研读“红楼”女儿作为目标,着重感悟“红楼”女儿被压迫、蹂躏,最终被毁灭的血泪史。

2. 拟定计划

阅读《红楼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学生一旦确立目标,就要拟定阅读计划。阅读计划的拟定要适中,不可贪多图快,亦不可过少过慢,同时要兼顾课内和课外阅读形式的差异性。课内,教师可以每周固定一节课进行阅读指导,或组织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营造共读氛围;课外,中学生要根据既定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自主阅读,每周以阅读三至五回原著为宜。

3. 撰写笔记

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中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对情节、人物、手法等加以概括,写成读书提要;也可以要求中学生对经典内容进行圈点、勾画和批注,从而实现精读细品,有利于在重读时唤起记忆。

4. “内外”结合

所谓“内外”结合,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中学生阅读时深入作品内部,与“红楼”人物交朋友,在心灵对话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时要走出书外,用冷静的眼光审视作品,即王国维主张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二是指把书中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既用生活经验验证书中内容,又用书中知识指导现实生活。

三、作好阅读中的方法性指导

1. 略读

略读,即快速阅读文章,不求甚解,大致了解基本内容,圈点勾画关键词句,能达到对主要人物、情节、场景和故事梗概的粗略化了解即可,这样的方式适用于初读《红楼梦》。

2. 批读

批读,即通过精练的语言对书中人物、情节、环境、表现手法等进行标注、解释、评点与质疑。“批”是“读”的行为表现,是促进“读”的有效策略,目的是落实“读”,展示“读”的成果。

3. 研读

研读,即研究性阅读,属于深层次阅读的范畴,通过研读可以获得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具体到《红楼梦》的阅读中,对于其复杂人际关系就需要通过研读来梳理。只有精研细品,才能从四大家族纷杂的勾连中抽丝剥茧,厘清其中的政治关系和姻亲关系。

4. 创读

创读,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兴趣爱好等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理解与发挥,是“鼓励学生积极的、富有创意的建构文本意义”的具体体现。创读其实是阅读活动的升华,但是无论怎样创读,都必须紧扣文本,不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

总的来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在语文学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形式。《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作品之集大成者,能够有效帮助中学生打开名著阅读之门,引导中学生培养良好的整本书阅读习惯。因此,无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都应该着力探索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以便更好地将《红楼梦》读深、读透,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砥砺品性,获得文化修养的提升。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提升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以赏析《红楼梦》为例(GS[2021]GHB1228)。

参考文献:

[1]何平.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J]. 文學教育(上),2013(10).

[2]许丽娟. 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J]. 学周刊,2014(26).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红楼梦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