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燕
摘 要:近年来,整本书阅读教学越来越受重视,相关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加,但是目前对于初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实施层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推进。为此,文章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试图探求将其课程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课程化
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深入研究是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需要。《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同时,由于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兴趣不一,阅读意识普遍欠缺,阅读目的有待明确,加上教师相关教学计划的制订情况欠佳,使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因此,在实施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将其课程化,从而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课外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没有统一标准、没有系统计划、没有良好评价方式而言的。因此,将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就是把学生课外随意的、基于兴趣爱好选择的整本书阅读放在课内来完成,由语文教师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统一制订教学计划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注意把整本书阅读与现有的语文课程相关学习领域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融合。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
1.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1)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整体意识。
在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文多是千字左右的单篇短章。虽然一个单元里的课文都是同一个主题,但是学生对单元内容的理解不能形成整体上的认识。而整本书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和全局的视野下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时,如果不知道课文节选片段前后章节的内容,学生就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通过对《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了大概的了解,知道了选文内容的前因后果,提高了课堂阅读的效率,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整体意识也逐步形成。
(2)养成阅读习惯,塑造健全人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处于发展期,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但尚未完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需要提供有深度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为其思维的发展和精神的成长供给丰富的养料。经受这样的文学洗礼,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在阅读中领悟人生,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剖析自我、塑造自我。
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想实现以整本书阅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首先要做好深入阅读的工作,把握整本书的关键点,从而确定适合学生阅读、有探索价值的教学目标,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为保证实际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还要克服多年的职业倦怠,提高自身对阅读教学的内在动力。这样会激励教师主动阅读,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阅读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实现教学相长。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
1. 阅读评价方式单一
语文学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当前的评价方式并未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过于单一,主要是因为以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起了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阅读存在应试性、可替代性、随意性和碎片性的特点,导致整本书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伪”阅读,阅读教学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2. 阅读数量少、质量低
处于当今的大数据背景下,大多数初中生在课余时间对短视频和网络游戏更感兴趣,对书籍的阅读热情不高。学生经常接触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网络资源,妨碍了阅读兴趣的培养,无法实现书面阅读数量上的提高。当然,也有一部分热爱阅读的学生,但是由于他们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加之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使他们的阅读内容大多是与考试直接相关的书籍,或者是一些青春类杂志和网络文学,这就导致学生在阅读上呈现数量少、质量低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实施策略
1. 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的准备
教师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是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的保障。首先,教师要提高阅读教学意识。很多教师都不否认阅读的重要性,而要将这一认识真正落实到教学层面,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计划,把整本书阅读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高位。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教师的“教”应该是学生得以更好地阅读的强大推动力,而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是教師要有较高的阅读素养,有较多阅读经验和阅读方法的积累。
2. 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的实施方法
(1)确定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
整本书阅读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标准》中有关阅读教学部分的要求为依据。本文从“阅读量”和“阅读能力”两个角度确定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关于“阅读量”目标,《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是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当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可以适当增加一定的阅读量。关于“阅读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文阅读能力,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标准》指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去阅读一本书,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性阅读能力。
(2)确定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内容。
在新课程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可忽视,但也不可过度阐释。教材的编写理念,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呈螺旋式上升。因此,选择难度适中的课程内容是整本书阅读有效实施的前提。首先,阅读书目的确定,要按照趣味性、经典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等原则进行选择。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一方面,要根据作品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当整本书的容量、深度都远远超过单篇课文时,开展阅读教学时不必面面俱到,担心顾此失彼,如在阅读《呼兰河传》这本书时,教学内容可以只设定为独特的叙事视角,关于作品其他方面不进行展开学习;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把书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认知相结合,进而增强学生对世界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3)确定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方式。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评价重结果不重过程,看成绩不看成长,而且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很少参与。整本书阅读可以采用“质”和“量”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尤其注重“质”。阅读成果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评价交流更不可忽视。评价主体也要多元化,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享有评价的权利。
总之,语文教材中推荐阅读的书目只是浩瀚书海中的一小部分。整本书阅读要以教材为出发点,挖掘其有效资源,还要将教材与课外阅读、与其他学科的阅读链接起来,与学生的感悟思考链接起来,实现学生能力和精神的同步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温儒敏.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任明满. 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实施探讨[J]. 语文建设,2018(18).
[4]刘勇. 整本书阅读课程的生态化实施路径探寻[J]. 基础教育参考,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