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婷,李文海
(兰州财经大学 商务传媒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在明中叶诗坛上,声名最响、影响最大的就是“前七子”了,而其中尤以李、何为冠。《明史·文苑传序》云:“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翕然宗之。明之诗文,于斯一变。”与此同时,江南苏州一带的诗人,却能取法宽泛,结合自己的个性喜好,书写出别具一格的诗歌来。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说吴中诗人:“作风别成一派,不受何、李影响,以抒写性情为第一义,每伤绮靡,亦时杂凡俗语,却处处见出他们的天真来。在群趋于虚伪的拟古运动之际而有他们的挺生于其向,实在可算是沙漠中的绿洲”[1]。
李梦阳成化八年出生于庆阳府,弘治六年考中进士,疾恶如仇,刚直不阿,五次下狱,作为前七子的核心人物,首倡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核心主张,引领了明中叶声势浩大的文学复古之风。他的理论在前后期有所变化和发展,他的诗歌创作在实践自己理论主张的同时,集中而鲜明地代表了当时主流诗歌的风格特点和价值取向。文徵明成化六年出生在苏州府长洲县,虽然前期在吴中四才子中不很耀眼,但随着徐祯卿考中进士北上京师,唐寅失意后放浪形骸、离世较早,文徵明逐步成为江南一带影响巨大的人物。文徵明为人平和正直,却科场蹭蹬,九次乡试无果,五十四岁才援例成为贡生。他的诗歌有着恬然自适的情怀和与主流大相异趣的风格特点。本文试图通过管窥北南两位代表人物的诗歌创作,将明代中叶两种不同志趣追求下诗歌创作展现的不同风格特点加以对比分析,以期勾勒出不同地域不同创作者的诗歌呈现出的多样化、互补的面貌。
李梦阳才华卓绝,又勤于创作,一生写了二千多首诗歌。他作诗追求“格调”:“夫诗有七难,格古、调逸、气舒、句浑、音圆、思冲、情以发之。七者备而后诗昌矣!”[2]1617李梦阳主张向古人学习,乐府诗取法汉魏,古体和近体以盛唐诗人的法度、气格为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其:“平心而论,其诗才力富健,实足以笼罩一时。”[3]1894
李梦阳出生在边地庆阳,家境清贫而天资聪颖,二十二岁即考中进士,深受儒家思想浸染,志向远大,一生以匡济天下为己任。他所昌言的复古,其核心是指继承和发扬孔孟倡导的修齐治平的经世致用思想。面对弘治、正德时期大明统治暴露出的社会危局和种种乱象,李梦阳直面现实,对百姓疾苦表达同情和关注,对黑暗现象敢于批判和斗争,这些发言为声,就变成了慷慨激昂的文字,呈现出雄浑、刚健的风格特点。如《内教场歌》[2]184:
雕弓豹鞬骑白马,大明门前马不下。径入内伐鼓,大同邪?宣府邪?将军者许邪?武臣不习威,奈彼四夷。西内树旗,皇介夜驰,鸣炮烈火,嗟嗟辛苦。
这首诗有序曰:“内教场歌者,李子纪时事而作者也。帝自将练兵于内庭。”明确指出是纪时事,对正德皇帝把边关士兵调入宫苑进行打仗游戏的胡闹行为直接表达了批评和讥讽,书写之大胆辛辣,让人佩服。再如《盐井行》[2]482:
山头井干生棘蒿,山下井塌不可熬。官司白牌促上庾,富家典牛贫典女。谁其使之华阳贾,华阳贾子多少年,拥金调妓高楼边。夜驰白马迎场吏,晓贯青丝还酒钱。君不见场吏乘酣气如虎,盐丁一语遭棰楚。
诗歌真切地展示了盐丁在官商双重压榨下的苦难生活,也让我们对明代底层百姓的艰辛有了直观的感受。
由于其时大明王朝外强环视,李梦阳书写了大量反映边关战事的诗作,有些表达了慷慨激昂的报国之情,有些表达了对边境危机的关切之情。如《从军》其二[2]482:
从军日已远,备兹途路艰。驱车太行道,北度雁门关。天寒雨雪冻,指堕曾冰间。登高望虏境,白沙浩漫漫。单于数百骑,飘飒猎西山。彀我乌玉弓,赫然热肺肝。安得奋长剑,一系名王还。
边关虽然环境恶劣,可面对凶狠的敌人,战士们却毫不畏惧,渴盼奋勇杀敌建功立业。这既是对从军战士的讴歌,也是诗人自己心志的表达。
李梦阳目之所及,用笔如椽,将自己对社会时局的关切都用诗歌表达出来,如《石将军战场歌》赞美英勇抗击瓦剌的将军石亨、《林良画两角鹰歌》以画喻事、《玄明宫行》揭露刘瑾等人的奢靡和骄横、《自从行》讽刺和批判贤愚颠倒、黑白混淆的社会现实,等等。陈书录先生认为:“诗歌的思想内涵往往决定其审美风格。”[4]以上略举几首,不难看出李梦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铁肩担道义,不但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和担当,又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仁心和情怀。正是这种宏大的志向追求和崇高的道德力量汇聚成一种夺人的气势,而李梦阳勇毅的性格,使得他能直面种种危难,五次下狱,志犹未改,这是李梦阳诗歌雄浑、刚健的根本原因。
李梦阳的复古,还体现在诗歌的法度、书写上全面向古人学习,“以我之情,述今之事,尺寸古法,罔袭其词”[2]1916。他对各类诗体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创作了大量作品,水平和成就也是同时期人难以企及的。而在不同诗歌体式的创作上,他的志趣追求和表现手法不尽相同,风格特点自然也就有了差异和不同。
李梦阳在年轻的时候已经表现出对乐府诗的喜爱,《空同集》中有乐府诗四卷一百五十首,有着极高的价值。如《空城雀》[2]146:
双雀下空城,谷穗黄离离。二雀跳踉鼓翼啄谷穗,其朋千百咸来集,小者啾啾是其儿。谁者翁妪,被发曳鞋来打雀。雀薨薨,飞上城,嘈嘈鸣。两人恰欲抽身,雀便复集。回头骂雀:辛苦长得禾,汝忍饱之我无粒!手中乏利弹,又蔑网罗。天旋日昏,奈尔雀何!
这首诗除了具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精神外,形式上完全借鉴乐府民歌,用语别致而自然,有乐府诗清新质朴的特点。同时期的杨慎评价曰:“空同以复古鸣弘德间,观其乐府,幽秀古艳,有饶歌童谣之风。”[5]341李梦阳早年重模仿,晚年提出“真诗乃在民间”。对于乐府诗的喜爱与实践,就是他追求“真诗”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古体诗上,李梦阳在《刻陆谢诗序》中说:“夫五言者,不祖汉则祖魏,固也。乃其下者即当效陆谢矣。所谓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2]1662明确说明他五言古诗的效法对象是汉魏古诗。如《赠青石子》其一[2]231:
高鸟有违群,离兽多悲音。懿彼婉娈子,怅焉分此襟。朝发南河隅,夕暮乃北岑。玄云既无极,黄波浩且深。君其四海翔,无言还旧林。
青石子即翟瓒,李梦阳与其多有唱赠。这首诗以鸟、兽起兴,间以玄云、黄波等意象,言近而意远,情感真挚,哀而不伤,深得古诗风韵。
跟五言比,李梦阳的七言古体更受大家的推崇、称赞。王世贞说李梦阳:“七言歌行纵横如意,开合有法,最为合作”[6]301。比李梦阳略晚的吴县人徐缙也说:“空同诗众体兼长,浑厚沉著,格高调古,尤工七言古歌辞,开合纵横,人不能述者独摹写曲尽,雄健可喜。即错置杜甫高适歌行中莫能辨也。”[5]341如《秋夜叹》其一[2]498:
君不见梁上蝠,飞走掠蝇虫。蝇虫四散不受掠,而我胡在缧绁中。岂即运命委霜雪,要知腐草生华风。沉吟彻夜不能寐,此时天风雨将至。但闻虫声啾啾复唧唧,鸿雁嗷嗷忘南北。
此诗作于正德三年,李梦阳因弹劾刘瑾而下狱。诗人以蝇虫肆虐的景象,影射了当时阉党当道政治混乱的时局,用古体,但不刻意古范,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风雨飘摇中夜不能寐的忧苦愤懑之情。
李梦阳的近体诗宗法盛唐,李白、杜甫是他主要效仿的对象。二人中,李梦阳对杜甫诗歌的学习可谓是惟妙惟肖,前期得其形,后期得其神。王世贞云:“国朝习杜者凡数家,华容孙宜得杜肉,东郡谢榛得杜貌,华州王维祯得杜一支,闽州郑善夫得杜骨,然就其所得亦近似耳。唯梦阳具体而微。”[6]314如《丁丑除夕》[2]1144:
明朝行年四十七,默忆宦游年盛时。帝京守岁朋辈集,除夜开堂肴酒随。彩笔迎春谁竞长,白头怀旧独含悲。乘阳莫谓浑无事,冰泮黄河起钓丝。
丁丑,即正德十二年,诗人渐近天命,回首当时朋辈咸集、意气风发的盛貌,现在闲居大梁白首无事,自然是无限寂寥和悲凉。再看作于李梦阳去世那年的《己丑五日》[2]700:
往岁沾宫扇,含香拜玉墀。只今飘白发,刈麦向东菑。树树鸣蜩日,家家望雨时。万方多难意,谁达圣明知?
诗人从往岁“沾宫扇”“拜玉墀”的为官生活写起,如今白发归家务农,依然时刻不忘家家盼雨的农民,心忧天下多难,渴盼有耿直忠心的臣子能仗义执言让下情上知。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可以看出,李梦阳完全习得了杜诗的灵魂和精髓,在沉郁顿挫的诗句中,表达出心忧天下的情怀,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极强的感染力。沈德潜对李梦阳的不同诗体如此评价:“空同五言古宗法陈思、康乐。然过于雕刻,未极自然;七言古雄浑悲壮,纵横变化。七言近体开合动荡,不拘故方,准之杜陵,几于具体,故当雄视一代,邈焉寡俦。”[7]与明人的过度赞誉和钱谦益的尖酸批评相比,沈德潜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和准确的。
“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出生成长于风物秀美的江南,博学多能,诗文书画俱佳,一生诗歌创作有两千六百多首。由于文徵明科场蹭蹬,政治上的边缘化使得其诗歌影响力也不大。顾起纶《国雅品》曰:“(文徵明)诗亦从实境中出,特调稍纤弱。”[8]1777王世贞更是讥其:“第亡丈夫气格。”[8]1776这些评论站在特定的立场、角度上,自然有失公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文徵明的诗:“雅饬之中,时饶逸韵。”[3]1901从更宏阔的文学发展历程来看,文徵明的诗歌是对李梦阳所代表的主流诗歌创作的拓展和补充,有他自己的风格特点和独特的价值意义。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认为:“(李梦阳)对古代的优雅是冷淡的,仅仅热心于古代的刚健。”[9]与李梦阳相比,文徵明则更多的是对中国古代典雅的继承。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说:“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即思想要表达儒家的理念,书写要符合经籍正典。文徵明在《谢李宫保书》中这样写道:“某家世服儒,薄有荫祚。少之时,不自量度,亦尝有志当世,读书缀文,粗修士业。”[8]576我们看看他二十八岁写的《寂夜一首·效子建》[8]5:
中宵闻零雨,抚枕起躇踟。昏缸棲素壁,流焰照重帏。感此寂无语,戚然兴我思。我思何郁伊?欲举棼如丝。少壮不待老,功名须及时。男儿不仗剑,亦须建云旗。三十尚随人,奚以操笔为?文章可腴道,曾不疗寒饥。仰屋愧尘浮,俯睐影依依。人生良有命,何独令心悲!心悲发为白,失脚令身危。欲为绝世行,道远恐不支。世情忌检饬,敛目俟其疲。谁能七尺身,受此千变机。役役亦徒尔,多忧得无痴?惟应慎厥躬,古人以为期。
这首诗写于第一次乡试失败后两年,虽没有李梦阳那种挥斥方遒的自信与豪气,却依然表达的是“少壮不待老,功名须及时。男儿不仗剑,亦须建云旗”的儒家志向和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多次的科考不利,使文徵明与政治的距离较远,除了《靖海元功》《郁裕州忠节诗》《因读旌功录有感徐武功事》等不多的诗涉及时政外,其他诗作都是间接地表达了对于百姓苍生的关注。如《渔父》[8]1101:
小舟生长五湖滨,雨笠风蓑不去身。三尺银鳊数斤鲤,长年辛苦只供人。
祝允明的《渔父》“荻花风紧水生鳞,山色浮空淡抹银。总道江南好风景,从前都属打鱼人”把渔民的生活写得美好而惬意,而深具仁爱之心的文徵明看到的却是他们生活背后的艰辛。这些诗作在内在思想上有着儒家忧国忧民的雅正,而在情感表达上却含蓄克制、温柔敦厚、点到即止,不似李梦阳那般金刚怒目、力透纸背。
跟刘勰的典雅比,文徵明的典雅更合于司空图“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式的典雅,更多的是个人清雅、超脱的审美情趣表达。如《闲兴六首》其六[8]428:
端溪古砚紫琼瑶,班管新装赤免毫。长日南窗无客日,乌丝小茧写《离骚》。
此诗截取日常的一个片段,古砚新毫,南窗《离骚》,勾画出一个安闲恬静的雅士形象。作为博雅之士,文徵明是吴门画派的翘楚,写了大量的题画诗。如《画竹》[8]1140:
闲写庭前玉几枝,楚云湘水不胜奇。岁寒劲节谁能识,凭仗清风是故知。
不难看出,对竹的描摹赞美正是诗人自己清雅、高洁志向的体现。
文徵明写诗不但效法陆游、苏轼等人,还深受中晚唐诗人的影响,讲求神韵,用语含蓄,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美。如《夜坐》[8]1132:
残月耿犹在,流萤忽自飞。一声何处鹤,露下欲沾衣。
全诗无一字涉及情绪意蕴,可经诗人之眼剪裁的残月、流萤、鹤鸣、繁露这些景象,却生动鲜活地表达出了夜不能寐、通宵独坐的落寞孤寂的诗人情怀。此类诗在志向和情趣上追求雅正,在意象选择上更偏于中晚唐的清幽冷淡,具有言意深婉、含蓄蕴藉、给人无穷遐思的特点。李日华在《六砚斋二笔》中称:“文衡老诗,清?婉约”[10],可谓一语中的。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徵明虽世习儒业并有志于仕进,可屡考不中,加上受吴中隐逸风气和恬淡随性的个性影响,他的诗作没了对功名利禄的执着,通过捕捉眼前的景象,来表达个体的感受体悟,显露出一种旷达的风格。如《东禅寺与蔡九逵同赋》[8]40诗:
何处晚凉多,溪堂夜来雨。乔然两青衫,繁阴遽如许。山僧候岩扉,喜听松间履。为破明月团,自汲寒泉煮。
诗人与友人蔡羽同游东禅寺,面对溪堂夜雨、青杉繁阴,一起汲泉煮茶,静赏明月,表现出一种平静、清幽、自适、旷达的情怀。再如《怀石湖寄吴中诸友》[8]289:
江梅千树绕楞伽,记得临行尽着花。青子熟时应忆我,绿荫成处正思家。听莺此际堪携酒,烧竹何人共煮茶?几度扁舟梦中去,不知尘土在天涯。
此诗写于刚被举荐进京做待诏期间。多年科考无果,终于有机会做官,该诗作应是踌躇满志、奋发昂扬,可文徵明写的却是怀念友人的思乡之情,尽显对官场看穿后的恬淡、通达。
因为文徵明不积极于用世,不执着于尘世间人们所看重的功名、富贵,他的许多诗歌散发出一种跳出世外的娴静、飘逸之美。如《醉仙图》[8]67:
长松拔地生昼寒,玉泉汩汩鸣高滩。世间万事日不足,山中百年才转毂。试看骑马傍朱门,何似飡芝友麋鹿。有时高啸度长风,白云扶醉蓬莱宿。蓬莱之宫渺何许?中有儒仙自霞举。宁知城市有闲人,只与仙家隔一尘。
面对纷繁的世间万事、朱门走马,那些心在长松、玉泉间吟啸、坐看云起云落的“儒仙”“闲人”才是真正的高人。这首诗为题画而作,却也道出文徵明心底的向往和追求。再如《沧浪池上》[8]252:
杨柳阴阴十亩塘,昔人曾此咏沧浪。春风依旧吹芳杜,陈迹无多半夕阳。积雨经时荒渚断,跳鱼一聚晚波凉。渺然诗思江湖近,便欲相携上野航。
诗歌从渔父的《沧浪歌》入笔,通过春风依旧、陈迹无多、积雨断渚、鱼聚波凉等意象精巧的铺陈,虽未使力,生命易逝、变化无定的深沉厚重感和不如归去的隐逸之情却尽显无遗。朱彝尊非常欣赏此诗,在《静志居诗话》中说:“‘池上’一诗:……。少时讽诵,至今犹未遗忘,因附录之,视集中所载,尤出尘埃之表。拾遗珠于沧海,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矣。”[11]261此诗是否是沧海遗珠、天下之宝当见仁见智,可弥漫于其中的出尘、飘逸之美却是显而易见。
李梦阳、文徵明二人出生年月相近、时代环境相同,但诗歌创作中的志趣追求和风格特点,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古人评诗,往往说诗如其人。焦竑在《雅娱阁集序》中就说:“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12]法国诗人布封也说:“风格就是人本身。”[13]这种评判有一定的道理,人一出生就各有不同,有着各自的才情、气质等个体特性,它们会在诗人的创作中流露和展现出来。李梦阳自幼聪明,十岁随父迁到开封,被梁人称为“李才子”。陈田在《明诗纪事》中指出:“空同志壮才雄,目短一世,好掊击人”[14],说明其个性比较急躁,为人有些傲岸自负。文徵明晚慧,五六岁开始走路,八岁还不会说话,十岁才进私塾学习,幸亏父亲文林一直坚信儿子大器晚成,不断鼓励教育,才有了后来的才子文徵明。《明史·文苑三》这样记载他:“其为人和而介。”不难看出,李梦阳的诗歌处处透露着其直率、强硬、张扬的个性;而文徵明的诗歌也尽显其娴静、内敛、谦和的性格。
除了个性特点,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李梦阳出生在庆阳府,当时属边塞之地。当地武勇好斗、耿直豪爽、朴拙剽悍的民风自幼便开始了对李梦阳的熏陶,加上曾祖父李恩作为军人战死沙场的家族荣誉、家境清贫困苦的长久磨炼,共同形成了李梦阳刚健勇毅、豪侠任气的特点。十岁以后随父迁到中原开封,接收中原悠久深厚的儒家文化,使得李梦阳更多了份用世之志。考中进士后,李梦阳进入国家政治权力中心,有了机会以盛唐诗歌气象去提振当时萎靡昏聩的时政风气。文徵明出生在苏州,风物富饶,经济发达。父亲文林为进士,在福建做官,家境相对较好。在父亲的引荐下文徵明结交、学习的多是沈周、都穆、吕秉之、吴宽、唐寅等博雅之人,这使得他兴趣广泛,喜好书法、绘画并成就卓著,在诗文上也不拘一格。成长环境的安闲,多样的兴趣,吴中的市隐之风加上科考的碰壁,文徵明便更多地审视和关注自我,追求一种旷达、恬静、自适的生活。
与个性特点、成长环境比,学习和传承可以更直接地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他的观念、思想。李梦阳幼时求学成长于庆阳(明属陕西布政司),后又返回在陕西举乡试第一。“关中之地,土厚水深,其人厚重质直,而其士风亦多尚气节而励廉耻,顾有志为圣贤之学者,大率以是为根本。”[15]在北宋由张载创立的关学,注重气节,主张“躬行礼教为本”[16],这是李梦阳学习传承并深受影响的源流之一。十岁以后,李梦阳随父亲来到了河南开封,除了回籍科考,一直在中州求学。在这里李梦阳更为系统全面地学习接受了中原儒家文化,他正是通过对宋儒理学的反思,才有了“宋儒兴而古之文废矣”[2]1993“宋人主理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2]1694等这些大胆犀利的批判和主推盛唐理论的提出。
文徵明的学习传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祖父文洪父亲文林的家学影响,让他注重德行,克己自律而躬身自省;二是师承,都穆让文徵明发现了宋诗的价值,沈周“诗不专仿一家,中、晚唐,南、北宋靡所不学”[11]232,吴宽推崇韦应物、柳宗元、白居易、范成大等人的诗歌,受他们的影响,文徵明写诗取法宽泛,喜从日常生活取材,追求“淡”“真”“自然”的特点;三是对吴中从元代以来“市隐”风尚的传承,使得文徵明参与科考,但没有多大的政治抱负,有关怀民生的情怀,却更向往随性自适的生活。
弘治、正德年间是大明王朝经历土木堡之变后,逐渐陷入朝纲混乱、内外交困的关键时期。李梦阳与文徵明,一北一南,一个天资聪颖,历经家境困苦、婚姻不顺的种种磨砺,一个迟缓晚慧,父亲提携关爱,尽享成长的平顺幸福;一个锐意进取初考便拔得头筹崭露头角,一个随性旷达八次科考也未取得成果;一个以天下为己任,批权贵揭阉党五次下狱成为文人的班头领袖,一个追求自我,诗文书画都擅长成为博雅名士的代表。李梦阳和文徵明的诗歌,不但记录和反映着那个时代,更是其个性特点、成长经历、学习传承的折射和体现。李梦阳诗歌格调高古,风格雄浑刚健,是姚鼐所谓“得于阳与刚之美者”[17]93;文徵明取法宽泛,风格含蓄飘逸,是“得于阴与柔之美者”[17]93。李梦阳的诗歌在历史上因政治运动、文学主张等而更受瞩目和赞誉,但从一个更宏阔的视角看,文徵明的诗歌也是那个时代主流表达之外的有机补充,一阳一阴,一刚一柔,共同形成了明中叶诗歌的丰富性和审美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