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小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心理课程教学设计

2023-04-21 08:17袁景颖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会记忆活动

袁景颖

学习是中小学生主要的日常活动,是中小学生成长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中小学生既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基础知识,又能获得进一步接受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机会。学习的效果对中小学生的生活影响很大,对其情绪情感发展、个性发展、生涯发展、亲子关系都有着重要影响。提高学习质量、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些目标实现的前提是“会学习”。可以说,学会学习对中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发展任务。

学会学习既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六大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因此,抚顺市将学会学习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在教学及课题项目研究过程中,着重开展了从小学到高中一系列学会学习主题心理课程教学研究,形成了该基本教学思路。

一、学会学习主题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课题确立

(一)主要内容

学会学习这一概念最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首次提出,自此,关于学会学习的概念和内涵,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纲要》中明确了学会学习的概念:学会学习是指学生掌握运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学习不仅需要认知能力的参与,还需要理性、情感、意志、态度、想象力等各方面的参与,学习的过程是个体与内外因素互动的过程。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将学会学习素养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这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会学习主题课程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教学内容和课题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素养》提出了学会学习素养的三个基本要点: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和信息意识。具体内容细化为:学习动机、学习价值取向、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体验、学习意志;自我计划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指导能力;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安全、信息道德等。依据《纲要》中关于中小学生学会学习主题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按学段进行细化,采用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

小学低年级着力培养学生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入学适应、学习兴趣培养、专注力训练、学会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认真作业、管理时间、自觉学习等。

小学中年级着力从“巧学”“好学”两个方面加以培养,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专注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力培养、学会倾听、学习兴趣培养、提升自信、快乐学习等。

小学高年级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进一步开展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成就体验、强化内在学习动机、客观认识学习效果、自我管理能力和监控能力提升等。

初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掌握有效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学习动机激发、提高自我效能感、认知加工策略训练、自我调控策略训练等。

高中着力培养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动机,把当前的学习行为与自己的理想和自我发展紧密相连,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注重意志品质、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和耐挫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积极学习态度培养、了解与学习习惯、评估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培养、积极考试心态、克服考试焦虑等。

(二)课题确立

第一,依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规定的内容、方向,结合学会学习权威科学研究成果,细化课题内容。

第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任务,深刻理解每个学段的发展任务,将主题具体化。

第三,根据学生当下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导向,面向问题解决。课题的确立要保证科学性、实践性、实用性,依据科学理论,源于实践,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有实效。

二、学会学习主题课程的教学原则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

学会学习主题课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学会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既是学习者心理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又是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养成的过程;既是对学习方法策略的学习,又有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觉察和调控;既是认知过程,又伴随情绪情感体验;既是心理过程,又离不开个性心理的影响,其心理机制相對复杂。因此,教学过程中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容纳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引导和帮助学生自我发展。

(二)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原则

在科学性方面,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又有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存在独特性,各阶段之间也存在延续性。另外,学生个体的各个发展方面存在不均衡性,发展存在关键期。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已经总结出许多相关科学知识,学会学习的培养要根据科学的理论,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自身规律,按照学生个体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开展相应教育活动。遵循规律,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性,还应充分重视每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学会学习主题所依据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来源于认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量等心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教学实施方面,还有倾听技术、回应技术等一些心理干预技术的应用。

在实效性方面,一是掌握学情,从认知、情感等方面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体验、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深入分析学生学习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站在学生角度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二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注重学习过程中策略方法的运用,自我规划、自我调控能力的提升,目标指向乐学善学。三是对课程的总结反思,注重收集学生对学会学习主题课堂的反馈,收集家长和其他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分析反馈信息来评估教学的有效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方法策略与学习内容相结合原则

方法策略是前人的总结和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进行认知层面的教育,而应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只有基于实践的发现和训练,才能让学生产生真切的体验,更深刻地理解方法和策略,从而在实际学习中主动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取学生正在学习的课程内容与熟知材料作为课堂讲解和课后实践的素材。方法策略的学习与实际学习材料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可以让学生及时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方法策略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将相关方法策略内化,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四)能力培养与情感培养相结合原则

学会学习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自始至终有情绪情感的参与。学习过程中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驗本身对学习潜能的开发、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习动机的促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中,情感的培养应伴随始终。例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积极回应和适当鼓励等,都能够对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三、学会学习主题课程的教学目标

每个主题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明确、含糊不清、不切合实际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切合实际,清晰、准确,具有可操作性。下面是兰薇老师执教的小学四年级“玩转记忆魔方”一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记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明确使用记忆的策略是可以提高记忆速度和效果的,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能够使用有效的记忆方法与技巧,以此来提高记忆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记忆的重要性,对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技巧产生好奇,在运用过程中产生快乐体验,增强自信,乐于学习。

在教学总目标的基础上,明晰各教学环节的分目标。在教学设计时,每个环节要标注出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思路才更加清晰。下面是“玩转记忆魔方”一课的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一设计意图: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在轻松的氛围里更好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需要学生记忆规定数量的水果名称,以此启发学生体验记忆力的重要性。

活动二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析影响记忆力的因素,明确提高专注力有利于记忆。

活动三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效果是可以通过应用策略提高的,以此激发学生提高记忆效果的愿望。

活动四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记忆方法和技巧,通过同学的分享、老师的介绍,了解掌握更多的记忆方法,树立敢记忆、会记忆的信心。

四、学会学习主题课程的教学环节

学会学习与其他心理活动一样,有它自身的心理机制。根据学会学习的心理机制,教学环节可以设定为以下7个环节。

(一)热身活动

这一环节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二是使学生产生与主题相关的思考和体验,提升探究意识。主要形式有:游戏、竞赛、故事、影视片段等。热身活动以同学之间肢体活动最佳,最好是全员参与,让每名同学都有体验。

(二)揭示主题

热身活动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思考和体验,这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揭示主题。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事先设计好问题,课前深入学生中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

(三)体验探究

学生在理解主题的基础上,开始进入体验探究阶段。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应该由学生自己探索,或者重新发现,或者重新建构,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知。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活动,使学生在不同活动中深入体验和思考。下面是周儒作老师执教的小学一年级“听课我最棒”一课体验探究部分设计。

【活动一:回音壁】

教师解释游戏内容及规则: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做,先按1-2节奏拍,再按1-2、1-2-3节奏拍,最后按1-2、1-2-3、1-2-3-4-5-6节奏拍。

提问:游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通过活动体验,学生总结出:认真听。

【活动二:人体照相机】

教师解释游戏内容及规则:学生分为3组,每组4人,分别模仿老虎、兔子和鸭子的动作,最后让全班同学猜是什么动物。

提问:为什么大家能模仿得这么像?

学生讨论总结出:认真看。

【活动三:大西瓜、小西瓜】

教师解释游戏内容及规则:观看一段特别有趣的视频,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认真看。

提问:游戏中为什么抱得这么准?

学生讨论总结出:认真想。

教师小结: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想是我们一切学习活动的开始。掌握了这3个认真听课的方法,对我们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

【活动四:不走神儿】

教师解释游戏规则:挑战“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90秒。

采访坚持到最后的获胜者: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能坚持做到一动也不动呢?

学生分享,教师总结。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了4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考游戏成功的方法,从而总结出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想、不走神儿4个秘诀。活动简单、生动、有趣,学生喜欢参与、体验真切,非常适合小学一年级课堂。

(四)凝练提升

在上一环节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或通过活动、故事、视频让学生再次体验方法的使用,并且请学生进一步分享生活中大家采用的其他可行的方法,开拓学生思路,在生活中有更多创新。

(五)应用演练

教师要结合学生当下学习内容设计一个实际的学习任务或生活实际情境问题,请学生应用本节课所学加以解决。应用演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学生当堂进行应用练习;二是应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六)总结升华

课堂结尾,教师要对本节课要点进行总结提炼,帮助学生明晰本节课的要点。这个环节不能缺少情感培养和情绪调动,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表达对学生的期待,以饱含热情和期望的态度结束课程,带给学生正能量。

(七)课后延伸

教师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后任务,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带入学习生活中去。课后延伸的任务要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可操作,且照顾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

五、学会学习主题课程教学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课前的学情分析要做得充分

当我们对教育对象没有了解的时候,谈不到课堂的实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照本宣科、程序化地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而是要真正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实现教育效果。教师不能只拿着书本和教案教学,必须走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二)课后教师的教学反思不可缺

《礼记·学记》中曾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反思包括对课堂教学的回顾,包括对学生课后反馈的听取,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教师将这些信息做好记录,从中汲取经验,将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一节好的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的教学研磨、课后反思。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改进、完善,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机制、教学相长的方式,最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实效。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LNJA202229)和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决策咨询专项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样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编号:JG21ZXB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学会记忆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学会分享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