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研究*

2023-04-20 16:49:42邹祖昕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立德思政

邹祖昕

(佳木斯大学 财务处,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高校思政教育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推进思政课的创新,提升思政课的质量和实效,培养高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积极贡献[2]。然而,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创新进程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促进高校思政课的创新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

一、高校思政课创新面临的难题

(一)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思政课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教师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创新进程的推进。有些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提升,缺乏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这使得他们在课堂上难以深入地挖掘教材内容,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教师教学能力不强的问题,如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无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以及对新兴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思政课程需要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但一些思政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降低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学生思想观念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

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接受能力差异较大,这在高校思政课创新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同背景、文化、家庭环境和教育程度的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文化背景也各异。一些学生对思政课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到位,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也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观的差异,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方法。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思政课内容,而有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理解、消化。

(三)思政课内容有待创新

高校思政课内容的单一是另一个制约创新进程的问题。虽然思政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但当前的内容仍然主要侧重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新颖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在教育实践中,思政课内容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需要更多与当代社会和国际事务相关的内容,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思政课的教学形式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课堂授课,缺乏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一些思政课内容与实际问题脱离较远,学生难以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中,这降低了课程的实际价值[4]。

(四)缺乏有效的思政课评价机制

高校思政课创新需要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来检验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学改进,但当前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影响了思政课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的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有时无法真实反映教学质量,降低了教师和学生对评价的信任度。需要注意的是,缺乏激励机制使教师和学生缺乏积极性,教育者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推动思政课创新,这也影响了课程质量的提升[5]。

二、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点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任务。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和育人原则。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旨在通过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6]。

高校思政课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在立德树人方面,高校思政课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价值。高校思政课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人生规划和目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高校思政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念,坚持正确的道德标准,对标正确的道德榜样,形成健康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操,做到心中有德,行中有节。三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思政课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7]。

同时,高校思政课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有用之才,为社会做出贡献。高校思政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将来成为行业内的人才佼佼者。同时,高校思政课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策略

(一)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为解决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不足的问题,高校可通过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包括定期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此外,建议引入外部专家进行学术指导,帮助思政课教师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确保其在课堂上更好地挖掘教材内容。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培养思政课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引导教师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使思政课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不断总结和分享成功经验。要建立思政课教师实践经验分享平台,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提升他们的实践经验。通过分享实践成果,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帮助思政课教师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课程的实际效果。高校要在教学中推动新兴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思政课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通过线上教学、教育平台等途径,提高思政课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使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教学效果,适应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趋势,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开展差异化教育满足学生需求

高校可以制定差异化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家庭环境和教育程度,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8]。例如,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以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政课教学内容。可以设立文化内涵传递项目,通过专门的讲座、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课的文化内涵。此外,可以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士进行经验分享,拓宽学生的思想视野。要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在家庭中的习惯。通过与家庭密切合作,制定更切实可行的差异化教育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思政教育需求。要建设学科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图书馆等途径,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学科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9]。

(三)积极探索思政课内容创新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更新思政课内容,引入更多与当代社会和国际事务相关的新颖内容和案例。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要拓展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小组研讨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要建立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渠道,邀请社会精英、企业家等人士参与思政课的教学。通过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使思政课更贴近实际社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可以探索支持教师和学生开展思政课创新项目,鼓励他们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设立创新基金,资助有创新想法的教师和学生,推动思政课不断创新。高校可以建立一个思政课程整合机制,将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思政课程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开设有针对性的思政课程,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10]。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思政课评价机制

在教育实践中,要制定明确的思政课评价标准,确保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全面。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要建立开放透明的评价结果公示制度,使评价结果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说服力。通过公示,提高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增强教师和学生对评价的认可度。要设立激励机制,对取得优异评价的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给予奖励。通过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思政课的创新和改进。可以建立定期的思政课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通过定期评估,不断优化评价体系,确保评价机制与思政课的发展保持同步。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跟踪和评估,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11]。

四、结语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创新是推进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立德树人为基础,探讨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创新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开展差异化教育,推进思政课内容创新,建立科学有效的思政课评价机制等具体举措。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思政课立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