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趋势研究*

2023-12-21 08:06:58庄善洁孟蕴格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人口文化遗产物质

庄善洁,朱 翃,孟蕴格,路 畅

(1.佳木斯大学 图书馆,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承载着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智力成果,它既是人类精神文明与文化的象征,又是历史文化资源的载体。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11年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中,将人口数量在3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确定为人口较少民族。人口较少民族的特点是“少、弱、边、散、穷”,“少”是指人口数量少;“弱”是指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处于弱势地位;“边”指绝大多数分布在边境地区,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散”是指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在12个省区,与其他民族混合杂居,居住分散;“穷”是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口较少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和变革,其非遗资源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处于消亡的危险境地。为了保护、传承非遗资源,避免其民族文化遗失,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与传统保护方式相结合,深度挖掘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资源,发挥非遗资源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变得尤其重要。

一、人口较少民族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现状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在宏观政策的引领下,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机构面临着新要求与新任务。

(一)政策性保护与传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化保护已成为非遗资源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首先从政策上得到了支持。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世界记忆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文化遗产数字化,200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指导方针》及《数字文化遗产保护纲领》,在广泛征求各国对数字化产品的保护意见后制定了《数字遗产保护草案》。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颁布了《数字化遗产宪章》[2]。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3]。从2005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强人口较少民族口头文化的保护,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由此可见,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我国,都明确以制定政策的形式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

(二)理论研究保护与传承

各学科专家学者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理论研究也随之迅速开展,研究呈现具体、深化、学科广泛等鲜明特点。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为主题,检索时间截止到2023年5月31日,共检索到文献1824篇,涉及的学科包含管理学、新闻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计算机应用与科学等,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数字化保护、数字化传播、新媒体、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传承等主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据库”为主题,检索到文献647篇,其中涉及人口较少民族的仅3篇。以“人口较少民族”和“数字化”为主题,仅检索到5篇。所以在人口较少民族数字化研究方面还需要加强。

(三)融媒体技术保护与传承

融媒体技术保护与传承是通过多媒体手段,采用数字化技术建立数据库、网络平台、微信平台等对非遗资源进行保存与传播。

2010年,国家文化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2014年11月,全国非遗数字化保护(首批)试点工作总结会召开,标志着我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数据库是非遗资源数字化保存的主要方式,对非遗资源的图片、研究文献、音频、视频等类型的资源进行数字化收集、储存、共享和传播。以佳木斯大学图书馆为例,目前依托人口较少民族专业委员会建立了人口较少民族研究文献数据库、人口较少民族非遗项目名录数据库、人口较少民族音频数据库、人口较少民族视频数据库、赫哲族口头文学全文数据库及赫哲族口头文学研究文献全文数据库。通过深层次挖掘、开发和利用人口较少民族非遗资源,使其非遗资源的价值增值。

随着5G、AR、VR技术的发展,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网络平台相继建立。通过百度检索,与人口较少民族有关的非遗网站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甘肃档案信息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非遗数字化的优势在于方便检索、获取信息。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为例,网站设立了政策、清单、资源等栏目,在“清单”栏目中提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人口较少民族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平台对非遗进行宣传,这些平台以挖掘、保护、传承、传播人口较少民族民间文化为主要功能,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例如,关于鄂伦春族的视频号“北方游猎第一乡”,有关赫哲族的视频号“佳木斯市非遗保护”,抖音平台的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本文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梳理了2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微信公众号,如表1所示。

表1 人口较少民族微信公众号名称及栏目

从统计上看,人口较少民族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利用现代化技术对本民族的民间文化进行宣传和推广,但是从各少数民族微信公众号栏目设置上看,高山族没有宣传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微信公众号;有些公众号没有设置栏目,太简单;有些设置的栏目不能全面地反映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没有突出展示本民族的特色资源,即非遗。因此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各民族还需要深度挖掘本民族的非遗资源,将传统的非遗资源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使非遗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二、数字赋能人口较少民族非遗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发展

数字赋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文献向电子文献的静态转化。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出现,数字赋能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数字赋能人口较少民族非遗资源的知识整合

2005年,我国对濒危非遗项目和项目传承人实施了数字化保护措施。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数字赋能,仅仅是用数字技术使文字、音频资料、影像等资料转化为非遗数字展示物。作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公共服务机构,不能将非遗资源数字化仅仅停留在数字化保存层面,应该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数字赋能的内涵与本质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实现非遗资源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让非遗再现活力。人口较少民族非遗资源包括“民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十大门类。从文献类型看,人口较少民族非遗资源,以纸张、光盘、磁带、电子介质为载体形成了研究文献(如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音视频资料、数字资源(如电子书、数据库等)。从目前来看,民族研究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机构将这些非遗资源建立了地域文化特色数据库,数据库以数字化保存为主,发挥了服务机构对中华传统文化保存的功能。但这种静态的、独立的数字化保存缺少沟通交流,彼此形成了“孤岛”,不利于非遗资源的传承与创新。数字赋能为非遗资源的数据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按照信息资源共享的标准与要求,对非遗资源的元数据采用统一数字标准进行提取,通过数据关联,实现跨区域数据共享,促进各民族非遗资源保护和传承的经验交流与创新,提升了非遗资源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非遗资源知识整合可以按照文献类型建立不同的数据库。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谱等。根据文献类型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各种类型数据库。以人口较少民族为例,将2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音频资料、视频资料、采访录像及录音等资料建立音视频数据库,通过对音视频数据库中语言的抽取、动态编码、声音模拟等方式,构建人机互动的仿真虚拟环境,让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向多维度转移。

(二)数字赋能非遗资源的传播与利用

非遗资源最初的数字化可以追溯到以胶片为介质的时代,即利用影像对非遗资源记录进行保护。为配合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大调查,产生了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通过影像传播,让更多人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有所了解。改革开放后,大量民族题材作品如《基诺族的黎明》通过电视频道进行传播,这些作品被称为形象的民族史。随着非遗资源的文化价值被重视,以非遗资源为主题的纪录片出现在大众视野,如《留住手艺》《国宝档案》《中国皮影戏》等。虽然传统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通过电视等媒体进行了有效传播,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变化。根据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方式以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览器阅读、pad阅读等方式为主,其接触率为80.1%[4]。听书、视频讲书等阅读形式越来越被大众接受,碎片化阅读成为数字环境下的主要阅读习惯。非遗的传播利用应考虑大众的阅读习惯与接触媒体的多样化,寻求革新以适应传播环境的改变,用最短的时间通过音频、视频展现和传达非遗的核心信息。如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平均用26分钟完成一个非遗项目展示,《如果国宝会说话》5分钟介绍一件文物。用最短的时间展示非遗资源的价值既符合碎片化阅读习惯,又将非遗知识与信息传达给大众,实现了非遗资源的二次传播。

(三)数字赋能非遗文旅资源深度融合

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城乡建设部,同意从2017年起将六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设立,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保护非遗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数字赋能非遗资源文旅深度融合,一方面是指运用VR、AR技术建构非遗活态传承的虚拟场景,让游客沉浸式观看、体验,将静态的非遗资源变成动态的非遗资源,保证其生机与活力。例如,用VR技术对濒临灭绝的非遗资源进行全貌恢复,利用3D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另一方面,利用旅游资源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合作,打造“非遗+电商+平台”“非遗+课堂+平台”“非遗+扶贫+平台”的开发利用模式。例如,以抖音平台为例,在对本民族资源、旅游资源宣传的平台上设置购物产品信息,通过商品橱窗等购买产品。对于非遗手工制作,可以通过平台以购课方式进入学习,促进非遗的二次传播。

以2022年黑龙江省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云赏非遗”活动为例,线上通过在官方文化厅门户网站、官方视频号等各大网站、平台、媒体上宣传与集中介绍黑龙江省各类优质非遗资源,让公众了解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线下一些非遗工坊、老字号等非遗项目的积极参与,提高了非遗资源的体验性和可及性。“云赏非遗”活动不仅为非遗传承人、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了交流保护经验和保护措施的机会,推动了非遗资源和保护成果的共享利用,而且促进了非遗产品的销售,发挥了非遗资源的经济价值与商业价值。

三、结语

在数字赋能的时代背景下,对非遗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的数字技术无论如何改变,非遗资源都是数字化技术的基础。因此,还要深入调查,及时掌握非遗动态,同时对各民族的非遗保护名录继续深入挖掘,将县级、地市级、省级非遗名录向更高一级的保护体系积极申请,通过多种方式扩大传承人队伍,确保非遗传承的持续性。只有将非遗资源全面性地深度挖掘,才能通过数字平台全面展示与宣传,扩大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影响力。利用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打造各地方“云游非遗”品牌,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合作,让数字赋能非遗资源永久保存、重现、再生、开发利用,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构建“非遗+平台”的多样化模式,提高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水平,促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人口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2:02
《世界人口日》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人口最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