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辰,赵 婧,刘 刚
(佳木斯大学a.教育科学学院;b.临床医学院;c.体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主观经历与体验,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支持、被尊重以及情感满足的体验程度,也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变量之一[1]。Sarason(1991)认为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感受到被周围的人(包括家人、朋友、同学)所理解、支持并提供的实际帮助的程度[2]。叶俊杰(2006)将领悟社会支持视为个体面临困境时表现出的弹性特质,认为领悟社会支持能对个体产生积极引导[3]。胡菲(2022)研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能预测个体的正向心理状态,如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等,对于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增益功能,它也是影响个体专业认同水平的重要因子之一[4]。赵玉(2020)以388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专业认同在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现个体的领悟社会支持能正向预测专业认同水平,良好的领悟社会支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程度[5]。
心理韧性(resilience)也被译为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重大压力或逆境时,能够对自身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进行及时调节,使机体的内环境处于一种稳定状态[6]。张玲玲(2021)的研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7]。
专业认同是职业稳定的基础,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推动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对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秦攀博(2009)认为专业认同是情感、态度、乃至认知移入的过程,促使学习者产生内心的舒适体验与积极的外部行为[8]。林波等人(2022)研究发现,学生对所选专业的认同水平与个体的积极学习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9]。目前,国内对大学生群体的专业认同的研究较为广泛,已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学科难易程度、领悟社会支持等因素与专业认同的关系密切,但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专业认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内部作用机制尚缺乏深入探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以及专业认同水平的现状,探讨心理韧性在领悟社会支持和专业认同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可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通过网络发放问卷,选取在校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080份,剔除无效问卷,剩余有效问卷985份,有效率为91.2%。其中包括:大一学生457人,大二学生141人,大三学生236人,大四学生151人;男生163人,女生822人;独生子女学生472人,非独生子女学生513人;文科学生626人,理工科学生359人。
1.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本研究采用姜乾金(2001)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共包含12个项目,该量表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其他支持三个维度测量个体的领悟社会支持状况。量表采用7点记分,从1—7,代表从“极不同意”到“极同意”。分数越高,代表个体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65;家庭支持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6;朋友支持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42;其他支持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0。该问卷信度较好。
2.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
采用肖楠和张建新2007年修订的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共包含25个项目,包括自强性、坚韧性、乐观性三个维度。采用Likert5点评分,从1—5,代表“从来不”“很少”“有时”“经常”“几乎总是”。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高。自强性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49;坚韧性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95;乐观性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01;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86。该问卷信度较好。
3.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
本研究采用秦攀博2009年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共包含23个项目,该问卷从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和适切性专业认同的4个维度测量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问卷采用Likert5点评分,从1—5,代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越高,代表学生的专业认同程度越高。认知性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66;情感性专业认同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74;行为性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64;适切性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43;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86。该问卷信度较好。
本研究使用SPSS 26.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通过宏PROCESS检验心理韧性在领悟社会支持与专业认同之间的中介效应。
师范生领悟社会支持为(61.66±13.26)分,整体处于中间支持水平;心理韧性得分为(84.95±16.24)分,处于中上心理韧性水平;专业认同得分为(90.72±17.99)分,处于较高专业认同水平。
为比较不同研究对象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师范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在专业前景上差异极其显著(t=3.91,p=0.00<0.001)。具体表现为就业前景好的师范生,他们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63.69±13.20)高于就业前景差的学生(60.33±13.14)。
师范生的心理韧性在专业前景上差异极其显著(t=5.71,p=0.00<0.001),具体表现为就业前景好的师范生他们的心理韧性水平(88.53±16.11)高于就业前景差的学生(82.59±15.90)。
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在专业前景上差异极其显著(t=6.92,p=0.00<0.001),具体表现为就业前景好的师范生他们的专业认同水平(95.50±17.01)高于就业前景差的学生(87.57±17.95)。专业认同在年级上差异显著,事后检验结果,大一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除此之外,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专业类别在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和专业认同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
为考查师范生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和专业认同的关系,采用了Pearson积差相关进行分析。
由结果可知,领悟社会支持与专业认同显著正相关(r=0.39,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显著正相关(r=0.51,P<0.001),心理韧性与专业认同显著正相关(r=0.42,P<0.01)。各个变量之间的显著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为了研究领悟社会支持与专业认同之间的关系,心理韧性在其之间的中介作用,以专业认同为因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为自变量,在控制性别、专业类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的基础上进行检验,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1。
表1 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对专业认同的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1所示,控制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专业类别,其中性别显著正向预测专业认同,该差异可能是由于男、女人数差异过大导致,因此性别对专业认同的预测作用暂不分析。而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和专业类别对专业认同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在控制人口学变量的条件下,领悟社会支持(t=6.823,p<0.001)和心理韧性(t=9.607,p<0.001)显著正向预测专业认同,即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水平越高,专业认同越强。
采用Hayes(2013)的SPSS宏程序PROCESS程序进行中介模型检验[10],检验心理韧性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专业认同影响的中介作用,结果如表2、表3和图1所示。
图1 心理韧性在领悟社会支持和专业认同中的中介作用模型
表2 心理韧性中介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
表3 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如表2所示,a、b、c三条路径均显著,95%CI均不包含0。其中领悟社会支持到专业认同的直接路径(c)系数为0.232(t=7.471,p<0.001);领悟社会支持到心理韧性的路径(a)系数为0.512(t=17.670,p<0.001);心理韧性到专业认同的路径(b)系数为0.305(t=6.373,p<0.001)。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显著,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的预测作用显著,心理韧性对专业认同的预测作用也显著。
由表3可知,模型的总效应值为0.389,总效应显著(t=11.122,p<0.001);直接效应值为0.232,直接效应显著(t=6.373,p<0.001);间接效应值为0.156,间接效应显著(t=6.792,p<0.001)。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检验表明,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成立,95%CI为[0.114,0.204],不包含0。因此,心理韧性在领悟社会支持和专业认同间起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既能对专业认同产生直接影响,又能够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影响。
研究发现,师范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整体处于中间支持水平。师范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在专业前景上差异显著。认为就业前景好的师范生的领悟社会支持高于就业前景差的,说明就业前景好的师范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更多。
师范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较高,说明师范生在遇到困难时,自我调节的能力很强,抗挫折能力强。师范生的心理韧性在专业前景上差异显著,表现为就业前景好的师范生心理韧性水平高于就业前景差的学生。可能是由于就业前景好,会给学生带来自信心,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克服困难,快速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因此心理韧性水平就越高。
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整体处于较高专业认同水平。与赵玉等人(2020)的研究结果一致[5]。可能由于大学生报考志愿的时候,大部分都遵循自己喜欢为原则,因此对待本专业的态度总体上是比较认可的。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在专业前景上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就业前景好的师范生的专业认同高于就业前景差的学生。这一研究结果符合常理,认为就业前景好的学生,他们的专业认同自然更高。
本研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和专业认同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别上差异均不显著。这与赵玉等人(2020)的研究结果一致[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源地、专业类别、性别等的差异对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和专业认同均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关分析结果可知,领悟社会支持与专业认同存在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与专业认同之间显著正相关。回归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显著正向预测专业认同,即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强、心理韧性强的学生,他们的专业认同更高。这一研究结果与王露香等人(2014)的研究一致[11]。可能是由于领悟社会支持分数高的学生,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感受到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和安慰,因此能够快速恢复,心理调试的能力变强,他们的心理韧性水平变高。而心理韧性水平高的学生,更容易快速调节自己的状态,积极寻找有利信息,提升对于专业的了解和认同。
本研究结果可知,心理韧性在领悟社会支持和专业认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师范生领悟社会支持不仅直接作用于专业认同,还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间接作用于专业认同。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很多师范生开始对自己的专业产生质疑,师范生在面对自己专业问题苦恼时,来自家庭的支持、朋友以及其他人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从负性情绪中走出来。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为个体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可以增加个体的安全感、归属感以及应对生活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良好的社会支持还能促进学生心理韧性水平的提高,而且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疑惑的时候,他的家庭、朋友或者其他人,及时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都会提高学生心理韧性的水平,让他们变得更自信、更乐观。心理韧性低的同学,由于抗压能力弱,在受到挫折后,恢复慢,无法获得进步或成功的喜悦感,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学习倦怠,从而影响专业认同。而心理韧性水平高的学生,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后能快速、积极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收集更多的专业信息,更容易提高自己的专业认同。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和心理韧性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认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与专业认同之间可能还存在其他的作用机制,这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