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背景下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2023-12-21 08:06:58孔繁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十四五体育产业小镇

孔繁星

(绥化学院 体育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十四五”时期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要求和实际需求。自从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4),提出了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的发展目标后,我国各项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出台,促进体育消费,鼓励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思路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批示精神为指引,强调全面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主要目标包括: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产品和服务供给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基本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主体活跃、结构更优的发展格局[1]。在“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城镇化深入改革阶段,小城镇成为了拉动区域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重点,并为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新的视野。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2017)、《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指南》(2019)等多个专项文件,同时在全国设立了多个运动休闲小镇试点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本研究认为体育特色小镇是“对以某一区域特有的自然、文化等资源为基础,以体育为主题所打造的多业态融合的产业基地或空间载体的统称。”[2]体育小镇具有较强的产业集聚特性和正外部效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体育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是为了解决城乡二元化矛盾,实现双方均衡受益,并促使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是实现体育公平的有效手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催生了体育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顺利实现。鉴于“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对我国体育服务行业发展的引导意义,准确把握其发展方向能够对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我国的体育小镇建设和运营正处于探索阶段,在接下来的跨界、合作和经营时期,体育小镇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需要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践。目前关于体育小镇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运行现状调查、小镇建设发展和政府职能等方面,与本文同属体育小镇建设发展研究范畴的文献视角较为多样,各位学者主要从生态、“互联网+”、跨界融合等角度分析问题并表达了观点。其中,李明探讨了PPP模式介入体育小镇项目的投融资回报机制和范式;沈克印等从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角度分析了体育特色小镇的特点,提出了建设的发展方略举措。当前尽管有关体育小镇的研究角度较多,但研究的维度和深度还存在一定不足[3]。本文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发展路径作为依据,对我国体育小镇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给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启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讨论体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主要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等渠道进行检索,以2010年至2023年5月为检索年限,以“体育小镇”“运动休闲小镇”“特色小镇”作为关键词进行资料搜集,查阅了与主题相关的文献190篇,选取其中相关度较高的60篇为主要参考。

2.实地考察法

笔者在2017年4月至2023年5月,对美国、法国、瑞士部分体育小镇进行了实地考察;在2017年至2018年间,对广东、安徽、河南、吉林等地体育小镇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了直观的调查结果。

3.案例分析法

选取美国尤金(Eugene)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由于中美行政区划标准不同,无法找到与国内体育小镇完全一致的比较对象。本研究选取的案例分析对象具有城镇化、体育化、特色化、产业化等体育小镇的基本特征,具有可比较性。

二、我国体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早期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创建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4],进入“十四五”时期后,体育特色小镇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但是在令人亢奋的投资热潮中,我们需要一些清醒的思考,理性看待体育小镇在建设规划过程中的一些问题。PEST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管理分析工具[5],本文采用此分析法,分别从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四个维度,对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一)政治方面:“政绩小镇”现象严重

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是政府产业政策的再一次创新和转变[6]。正是浙江省的体育特色小镇的成果珠玉在前,加上国家层面的关注,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求成,强行摊派,把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草率地纳入政府工作计划,打造“形象工程”。前期规划全部外包,未考虑自身是否拥有优质资源,对于小镇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没有清晰思路。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在“2018中国特色小镇博览会暨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特色小镇建设出现了运动化的趋势,使得特色小镇建设成了政府的任务工程、政绩工程,容易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

另外,地方政府容易采取不当的行政干预手段去创造市场,产业链条配置不清便启动招商引资的工作,这样违背了市场规律,同时阻碍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等传统做法造成了招商企业领域分散、项目系统性差、缺乏核心产业、实质上的运营主体缺失等情况出现,但是一些地方仍然沿用这种方式。段进军认为“特色小镇”应当是在当地已经具有一定产业集聚基础的情况下,自然发展起来的。政府凭空规划、无中生有地大量建设特色小镇,会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的问题。甚至一些政府在体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做出虚假承诺和违约承诺,最后政府对投资企业违约失信,导致企业退出当地市场,对地方的营商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经济方面:“房地产化”趋势加剧

文旅地产市场在2016年进入了新一轮的繁荣,体育特色小镇自然也随之兴起,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多家房地产企业的身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进入了体育特色小镇项目的开发和管理领域,PPP模式迅速地推动了一级土地开发和一二级土地市场联动。自从国家特色小镇的支持政策和项目获批名单公布之日起,不到半年时间内,多家房地产企业已经宣布进军特色小镇领域。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发现,我国近年来部分已在建和纳入计划的大型体育小镇投资方中有房地产背景的企业比例将近七成。超过一半的投资方是房地产企业,这不能不让人担忧“地产足球”的现象是否会发生在体育小镇的领域。一些地区的体育特色小镇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房地产企业降低拿地成本的有效工具,人民日报曾撰文专门批评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化”现象。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指出,一些地方快速发展的特色小镇,很大程度被房地产商“绑架”,打着各种产业旗号,加大了房地产库存。特色小镇的发展一旦背离了其建设的初衷,在其后续的运营中引入房地产,那么土地的成本势必会被拉高,体育特色文化产业就会被忽略,并丧失发展能力[7]。

(三)社会方面:“同质化”问题突出

在中央的政策引导和社会资本的热捧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受到了资本的关注,各种户外项目成为热门主题,体育特色小镇市场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但目前多数规划方属于盲目跟风,对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和其中蕴含的商业价值缺乏真正了解,赢利点模糊不清,不注重核心特色体育产业的建立。特色小镇是一个集“产、城、人、文”于一体的综合型社区或以创新、创业为目的而聚集的人群共同体。产业不仅决定了这一发展平台的前途或未来,也赋予其独立于世的“特色”[8]。如江苏省体育局提出“体育健康特色小镇”是以“体育+健康”为核心产业和特色,体育、健康、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宜居等多种功能叠加的空间区域和发展平台[9]。体育特色小镇具有创业平台的性质,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是吸引创业人才的重要条件,而虚有其名、匆匆进入建设阶段的体育小镇很难获得体育产业创业人群在价值观和文化方面的认同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刘志峰也指出“但目前需要呼吁有关部门为特色小镇热降温,特色小镇重叠、交叉、重复,同质化非常严重。”较之国内外著名的体育特色小镇,我国多数体育特色小镇并没有形成绝对的价值优势。例如,高水平体育赛事IP能够代表赛事类体育小镇的内容产品的水准,但是我国赛事类体育小镇极少拥有高级赛事,缺少核心品牌文化。

(四)技术方面:科技程度不高,人才缺口大

随着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推动城镇发展升级的重要措施,智慧化已经成为目前城镇基础设施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家体育总局已经连续推出了《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型体育场馆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强调新的技术手段对于提高体育服务业的水平有巨大的作用。

通过实地调研后发现,大部分体育小镇在科技运用上并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国家倡导的技术应用水平,只是单纯引入互联网运营理念或简单的网络平台,在小镇建设、产业聚合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都没有达到智能化的标准。主要的工作还是依靠粗放投入人力成本完成,在提高小镇的整体运营效率表现上并不理想,也无法提供给游客更好的消费体验。体育小镇和创新技术都属于新生事物,人才是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造成体育特色小镇科技含量低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体育产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极度缺乏。体育小镇作为产业集聚群落,涉及多个行业的岗位需求,对掌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度较高。2017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在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培训会上指出:人才是体育小镇规划建设上的瓶颈之一。对崇礼区各雪场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表2),各部门的人才学历总体呈现较低水平,缺乏国内优质高端人才,部门间难以组成国内优秀团队,规模较大的雪场都会聘请外籍团队[10]。崇礼区作为我国发展较为成功的体育特色小镇的代表,其人才构成体系尚且不够科学,其他处于中下水平的体育小镇的人才状况更是不容乐观。

表1 崇礼6大雪场各部门人数统计 单位:人

表2 崇礼6大滑雪场教练执教年限、学历统计 单位:人

三、国外体育城镇成功案例分析

(一)利用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打造体育特色文化主题

尤金号称“艺术与户外运动之城”,是俄勒冈州的第二大城市,面积约105km2,大部分为陆地。它位于美国西海岸,是美国非常著名的宜居城市,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里的自然环境一流,东面靠山,西边临海,这种气候和地理环境为户外休闲运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夏季和冬季都有主要的户外运动项目推广,如航空观光、观鸟、野外宿营、徒步、自行车、沙地越野车、滑冰和滑雪等。同时,还倡导人们在户外运动中热爱自然,发现美丽,将休闲放松的生活方式与体育运动融合起来。尤金的艺术氛围浓厚,有多家博物馆、天文馆和艺术中心,还拥有多所高等学府,俄勒冈大学属于NCAA第一级别高校,有着悠久的体育传统。每年在尤金都有多场艺术展和文化艺术节举行,涵盖音乐、电影、美术等领域。游客在体育运动中身心得到放松之余,又体会到了这座城市迷人的文化魅力,体育与艺术在这座城市中被完美结合起来。

(二)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打造运动休闲生态产业链

尤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体育融合艺术的特色城镇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产业的核心地位越来越明显,多个俱乐部落户在这里(见表3),有历史悠久的老牌团体,也有新生的运动队伍,形成了尤金市的民间体育基础。除了核心的体育产业外,小镇中丰富多样的业态为游客提供了全面的消费体验。

表3 尤金市部分体育俱乐部统计

另外,通过“体育+旅游”融合了多种业态共同发展,旅游项目开发机构为游客提供多样的、具有特色的项目。在尤金旅游的官网上可查询到清晰的分类项目,包括户外探险、艺术娱乐、美食和俄勒冈大学校园游等,涉及到体育、旅游、餐饮、酒店等产业领域。在这几大类项目中,还会细分出多个极具特色的子项目。例如,当地酿酒业发达,会定期举办品酒会,酒文化节和饮酒用品博览会等活动;住宿的地点分为多种特色场所,从高档酒店到野外宿营地,可供游客选择;在旅游项目中,还有专门为喜爱宠物的人士打造的宠物主题游;在购物中心,当地特别制定免税的优惠政策,吸引顾客大量购买商品。以体育休闲为核心的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形成了尤金市的休闲运动娱乐产业链条,全方位覆盖了游客的消费需求领域,形成了完备的休闲娱乐体验环境。

(三)国内外顶级赛事资源丰富

尤金还有更著名的称号——田径之城。美国已故长跑传奇人物普雷方丹和俄勒冈大学的体育传统给这座城镇带来了重要的资源,这里举办过9届NCAA的田径锦标赛,多届全美奥运选拔赛。另外,还有无数场大大小小的田径比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每年一次的钻石联赛尤金站田径比赛(又称为普雷方丹精英赛),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钻石联赛尤金站已经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邀请赛赛事,这已经是五年内第三次获此评价[11]。单只这一世界顶级赛事的品牌价值和市场价值就非常巨大,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金正式获得2021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的举办权,进一步奠定了尤金的世界级体育之城的地位,影响力愈发强大。

(四)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完善

尤金镇的居民有16.5885万人(波特兰州立大学人口调查中心发布数据),但每年要接待大量的参赛运动员、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普通的游客,城市周边的交通便利,飞机场和公路运输枢纽接驳了各大主要交通网络。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齐全,有体育场馆、艺术场所、住宿场所、酒吧、餐馆、还有商业和娱乐场所。海沃德田径场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田径赛场之一,始建于1919年,拥有10500个固定座位和15000个活动座位。每年承办多项世界顶级赛事。城市内建有博物馆、剧院、电影院、音乐厅、艺术学校,并吸引了众多艺术团体和组织落户这里,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休闲娱乐方面,从各具特色的自然公园、游乐场到大学校园和酒庄,都能为游客提供服务。另外,在住宿、餐饮、商业、医疗、培训和向导等方面也拥有完备的设施和服务体系,网络信息系统非常发达,游客可以在尤金的旅游官网上查询到详细信息,内容图文并茂,实用性极强。

尤金充分利用地域体育产业特色来引领并实现小镇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产业定位,特色突出,产业聚集性强,打造了一条关联性强的体育休闲娱乐产业生态链,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成功的体育小镇(见表4)具有共同的特点:价值回报都来自于体育这个核心要素和与之融合的多元业态。这些核心体育产业体系是根据其原生性或者被赋予的独特资源禀赋,经过长期的积淀和不断的创新形成的,拥有绝对价值优势。

表4 部分著名体育小镇核心产业与资源禀赋统计

四、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优化路径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指出,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产业聚集的领域中需要有一个主导产业作为核心,并聚集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形成强大、持续竞争的优势[12]。从本质上说,产业集群理论为特色小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效应提供了规范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解释[13]。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基石,产业集群理论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波特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钻石模型理论能够为区域产业集群提升竞争能力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波特认为,影响和决定一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有四种因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结构和同业竞争情况。其中,生产要素居于核心地位,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而政府在创造和提升这个核心要素的时候扮演着关键角色[14]。针对上文总结的体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钻石模型理论,合理的体育小镇建设实施路径至少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政府职能、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融合、核心产业。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十四五”体育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出“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优化政府职能”[1],产业集群理论则强调了政府对于整个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作用。政府应转变管理观念,尊重并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回归为体育特色小镇的供给侧本源[15]。地方政府应重新审视传统的“招商引资”方式,要尊重资本追求经济效益的本质属性,力求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结果。在体育小镇的建设规划过程中,地方政府要从掌舵者转变为服务者,具体的招商引资工作可让渡于中介服务机构,工作重点应放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实施市场监管方面。如完善法律法规,提供稳定可靠的政策环境;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公平规范的社会、市场、人才环境等。改变将招商引资的企业总数和资金总额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的做法,把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环境保护等内容纳入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并建立“招商引资问责制”,杜绝“政绩小镇”的出现。为了防止体育小镇项目最后变成房地产企业打造的空头概念或变相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地方政府要依照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市场监督,严格控制小镇项目住宅用地比例,制定科学的体育小镇评定规范、监管规则、纠偏机制和淘汰退出机制,从论证阶段到后期的建设、运营阶段,依据评价标准对体育小镇开发项目进行全方位调查和监管,一旦发现失范之处,政府立即介入纠偏,对缺乏特色产业和缺少竞争力的小镇逐步淘汰。

(二)打造特色产业项目,避免同质化竞争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壮大市场主体,要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特色产业是体育小镇的生存根本,有助于迅速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钻石模型理论强调自然、知识等生产要素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资源,结合已有成功经验来看,规划方要遵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发掘自身的特色产业,注重前期的特色评估,清晰定位,避免盲目跟风。体育特色产业一般依托在地缘地貌、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和特殊业态等基础上。天然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能够决定小镇的核心产业,良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为户外休闲运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如尤金镇;当地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可带动小镇的特色文化培育,如德清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在科技发展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新兴业态被打造成体育小镇的特色产业,如浙江银湖智慧体育产业基地。

针对已确定产业落地的可能性,根据细分产业类型和目标受众定位小镇发展类型。避免一味追逐国家政策热点盲目立项。例如,冰雪小镇的建设呈现激增趋势,大多项目盲目跟风2022年冬奥会的政策导向。很多小镇缺少崇礼冰雪小镇的区位优势、政策福利和消费人口基数,其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又如,我国并不适合大量建造足球小镇,因为我国足球缺乏市场基础,虽然我国足球职业联赛上座率较高,但是实际上我国足球运动的人口极少[16]。如果能够在小镇的规划初期定位特色项目,则更能体现其具有的资源实力和成功信心。如广东中山市棒球小镇项目一直潜心挖掘当地的棒球文化,继承了中国棒球之父梁扶初先生的体育精神,成立熊猫棒球俱乐部,用十年的时间为今天的棒球特色小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产业要素,提升科技含量

科技赋能是“十四五”期间体育产业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将直接影响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产业集群理论中引导性生产要素。结合新技术和新产业模式的新兴业态在体育小镇中所占的比重将加大,“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的科技产业将应用在小镇的建设和管理运营中,打造智能化小镇,提升顾客的体验感。功能完善的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实现查询、预定、报名和游客互动等功能,利用社交网络的互动性增加顾客粘性,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开发应用高端智能设备,不但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运动体验,而且还可以收集游客的相关数据,分析不同群体的消费习惯,帮助调整、改进小镇的经营管理。国际上著名的体育小镇在这一方面已经具有非常完善的服务体系。

专业人才是合理的体育产业结构要素之一,也是限制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瓶颈,在整个体育产业领域来说,复合型高端人才紧缺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除了在宏观层面政府部门要完善人才公共服务机制、人才集聚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外,小镇的经营主体可以允许高级体育人才技术入股,以股权、期权作为奖励管理人员的形式,并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体育企业或单位联合建设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培训体育产业专业人才[17]。

(四)寻求多种产业融合发展

钻石模型理论指出了产业集群中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的表现与其竞争力有密切的关系,体育特色小镇是孕育我国“体育+”新兴业态的综合平台,是“十四五”期间体育产业发挥正外部效应的有效载体。无论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还是从体育小镇本身的构成要素来看,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是一条必经之路。因此,要在小镇的建设规划中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培训、健康、卫生、养老、传媒等行业协同,实现跨界整合,融合发展。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建立覆盖各个年龄群体的健身休闲体系,着重发展大健康产业,打造康复、养老类的特色项目,广泛开展马拉松、自行车、徒步等群众基础良好的运动项目,支持这些有发展空间的项目落地在体育小镇,鼓励地方发展特色传统体育产业,大力推广武术、气功、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挖掘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体育小镇并非单纯的体育运动场所,还要营造一种独特的宜居环境。当游客的良好体验感从体育和旅游项目的层面延伸到生活领域,他们就会成为稳定的消费群体,体育特色小镇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居民生活聚集区。

(五)打造优质体育产品,优化消费体验

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消费需求成为了体育小镇规划和运营方需要面对的问题。一个优质、健全的产品体系是体育小镇生存的根本,它直接影响游客的消费体验。在基础体育用品设施方面,要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多样并符合国际标准的器材、设备与场地、场馆,满足游客多维度、丰富的体验需求;在产品内容方面,要打造具有高度娱乐性的、无空白期的体育主题活动,营造轻松愉悦的消费环境;在体验效果上,要针对文旅消费的主要群体,设计独特的定制化消费产品,满足顾客的差异性体验需求。不同类型的体育小镇也要注重龙头产品的差异化,体现独特的主题内涵。例如,对于赛事型体育小镇来说,赛事是其最关键、最有价值的核心成分,具有高关注度和影响力,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国际性的大型体育赛事更是应拥有的核心资源。体育赛事的IP势能、观众与参赛选手能够起到巨大宣传作用,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高度发达的年代,这种宣传的效果会被附以裂变的效应。体育赛事在举办期间能够达到瞬间集客的效果,对于小镇内有明显季节性的体育项目有重要的补充作用,能提高体育小镇的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区域知名度的提升、基础设施的丰富和当地人口素质的提升都会形成长期效益。

综上所述,体育小镇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所在城镇整体经济实力,成为政府、大型企业及资本投资机构的深入关注点。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应围绕“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以体育产业链的整合为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将后期运营导入前期规划,从我国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成功做法。成功小镇的规划定位都是基于当地的经济、人文、社会等基础,并与特定的产业相融合,形成主题鲜明,符合人居基础,既有产业导入又与体育旅游、教育培训、商贸等结合的复合式业态[18]。在体育小镇未来的运营中,应该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充分发挥体育特色小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催化作用和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体育小镇文化品牌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累积,不能一朝一夕形成,可以说,百年时间打造一个体育小镇并不夸张。因此,我们要耐心地打造、优化体育特色小镇文化品牌,切忌违背体育文化的发展规律,蒙眼狂奔的后果是惨痛的。

猜你喜欢
十四五体育产业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22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4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北方经济(2019年8期)2019-10-11 03:14:45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关于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交易所的思考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