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价值塑造的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2023-12-21 08:06:58康兆敏李维刚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课程

文 斌,康兆敏,李 东,于 辉,李维刚

(佳木斯大学 a.理学院;b.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在价值多元、信息裂变、新生代成长、新媒体快速融合的当代社会,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紧迫且重要的课题。全国各高校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下积极开展加强德育教育实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国情、校情、学情的经验、方法、模式,见仁见智。从本科教育层面进行价值塑造的专业课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意蕴和辐射效应。

一、实现价值塑造的教学实践意蕴

在当代中国,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结构中居于中心地位,是高等教育的主体;重视和提高本科学生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1]。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坚强而有力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上海市学校德育教育的课程改革探索之路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总结,确立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理念,形成的宝贵经验对于全国各高校具有引领价值。清华大学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15年10月)中明确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2]。教育部文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3]在高校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实现价值塑造的教学实践具有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思政教育政策的“主战场”优势,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现价值塑造的教学实践探索

课题组以佳木斯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工商管理、物业管理、工学等本科各专业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开展实现价值塑造的教学实践,历时三年多,经过六个教学周期。

(一)调查准备阶段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对提升学校思政工作质量水平、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政策,佳木斯大学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佳木斯大学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佳木斯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4],指导本科专业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构建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导向,以龙江四大精神和“五色教育”为引领,以“五个机制”“四个一”举措为路径,覆盖全面、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课题组学习研讨相关文件,依据文件指引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确定“OBE理念下高校课程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研究方向,拟定研究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二)实践探索阶段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学校本科各专业课程为主要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2019级-2022级四个年级的学生(见表1)对所学课程的感受,找出存在问题并加以分析,结合反馈情况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见表2),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5];构建融入与发掘思政元素的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激发课程育人功能。

表1 学生所在的年级情况统计表

表2 学生希望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统计表(多选)

1.融入职业素养:爱国敬业、团结协作、尊重感恩

通过“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医者钟南山”案例诠释专业人才的爱国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精选内容进行小组研讨,无声融入团结协作;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混合式教学时,引用的教学素材准确注明出处与原创者并表达谢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质疑并给予表扬,尊重感恩即时实现。

2.融入责任意识:国家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

以所在专业为依托,融入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国家、法律、社会各层面思考自身的责任担当,如以PBL教学法在课程中融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内容,鼓励学生学习规则、遵守规则、敬畏规则,做合格社会公民,有担当负责任。

3.融入诚实守信:学习、作业、考勤、考试

利用智慧树知到、学习通、钉钉等平台辅助教学,做好课程设计,上传课程资料,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开展教学,如探究性学习、小组讨论、作业互评、翻转课堂,采用形成性考核,倡导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作业、出勤、考核等环节都诚实守信,以身示范,共同促进。

(三)效果测定阶段

运用观察法、问卷星匿名调查法、访谈等调查方法,从学生、任课教师、教学督导等多维评价主体获取信息,分析总结教学改革中的经验与不足,测定教学实践改革效果。

1.有效达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通过您认为专业培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者融合的“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如何?“专业课程学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积极作用”如何?您认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如何等问题测定效果。调查表明:认为专业培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者融合的“培养目标”达成情况非常好的占60.53%、比较好的占29.51%,不太好的占1.5%。认为“专业课程学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积极作用”非常大的占62.59%、比较大的占28.57%、不太大的占1.13%。可见,90%以上的学生认为专业培养有效达成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相统一的教学目标,认为专业教学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积极作用。

2.专业理论知识、经典案例解析、专业前沿知识、时政热点结合等内容对学生影响较大

在教学信息化和疫情防控背景下,各专业全部建设了网络课程,开展智慧教学,积极探索适合实现价值塑造的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通过调查“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哪些内容对您的价值观影响最大”了解到,依次排列为专业理论知识、经典案例解析、专业前沿知识、时政热点结合等项,且每项认同度均在74%以上。课题组结合调查结果不断充实完善课程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教学,学生参与度、受益度等效果明显。

3.教书育人效果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组织和设计等方面被学生认同

通过调查,89.47%的学生认为在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中实现好的教书育人效果取决于“教学内容得当”,其他如教学方式方法合适、教学组织和设计科学、教师学识和魅力也得到较高认同,占比分别为87.59、83.46%、79.14%。哪种教学方法在“专业育人”方面效果显著?讲授法、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均得到学生的较高认同,占比分别为82.89%、76.5%、72.93%、77.44%、65.23%。

三、实现价值塑造的教学成效反思

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和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利用智慧树、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平台构建网络课程,深入挖掘思政素材,制作微课、精品视频;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实现专业育人。

(一)通过多样化特色作业体现有形润物

以承担课程为载体设计并布置培养思政品格的特色作业,设计教学实践活动、记分作业、小组学习等多样化形式,分别在智慧树课程平台、钉钉课程平台提交。如学科经典故事及启示的作业在课程第一节课布置,首先由教师做出示范,引导学生课下主动收集资料,选择素材做成音频或视频文件,每节课利用2-5分钟展示并讨论;学生在完成此项作业时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管理艺术、经典定律等内容;有课堂演讲、录制音频、制作短视频等形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与学习成效。实践表明,学生认真对待多样化特色作业,保质保量提交,在学习态度、兴趣激发、知识应用、实践创新等维度皆有良好体现。

(二)通过TBL等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润物

通过TBL或PBL教学方法探索实践体现学生自主性;通过翻转课堂彰显研究性学习;通过案例教学法实现能力生成性;通过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适应新媒体融合,调查分析各种教学方法的成效,反思总结并推广应用。如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变函数”课程中“勒贝格积分”知识点的处理上,以往的做法是教师首先讲解理论要点,中间运用典型例题辅助理解,之后布置学生分组研讨练习。教学模式重构后的做法是:在期初开课前准备好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案、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实施方案、电子版教材等教学资料,并上传至超星学习通线上课程的“学习资源”,通过“学习任务”“作业考试”向学生说明规则要求,以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课程的进度安排,主动做好预习和上课准备;具体到“勒贝格积分”知识点时,学生自主分成5—7人的小组,课前通过线上资源学习研讨,线下课上学生讲解,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阐述知识要点,分析典型例题,之后各组利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将成果视频上传至网络课程,评价方式设定为师生互评。实践表明:学生自主性、创造性被激发,学习兴趣高涨,全部同学有效参与,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度与获得感明显增强,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三)通过学生实践反馈结果实现持续改进

为检验教学效果,设计含有课程思政内容的阶段性测试。为了解学生的知行合一状况,课程教学设计了课堂的创新案例分享和课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内容。创新案例分享以课堂实践方式进行,每位同学除了在课堂讲述外还提交了相应的案例纸质稿和课堂分享照片。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和所在家乡社区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志愿服务;踊跃参加“互联网+”、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房地产策划等赛事,并在比赛中获得佳绩、提升能力。

总之,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转变角色,由“施教者”转为教学中的共同学习者,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做好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课后教学延伸、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方面,优化课程内容供给,加强课堂教学建设,有效提升信息化教学与教学创新能力,以“有形润物”之特色成果达“有效润物”之育人成效,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提升深度思考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胜任能力、责任担当能力。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