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戈,何玉芳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总结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剧烈变革的基础上,融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人本思想,并借鉴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人民观的精华总结而成的价值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根本价值立场的体现。党的二十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之一。会议明确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新的历史方位出发,构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思想鲜明、主题突出的人民观,包括“爱祖国、爱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2]“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等[3]137。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表现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辩证统一。“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认为经济建设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符合马克思主义从物质资料生产领域出发的人民观和历史观,实现了两者的辩证统一。
反观西方民粹主义,它常常打着“崇拜人民”的旗号,表面上似乎关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但实质上却存在公民个人基本权利和尊严方面的严重缺失。民粹主义着重强调整体的、抽象的“人民”概念,而忽略了构成“人民”的每个具体、真实的个体,其特征包括对大众的过度崇拜,极端平民化,以及对直接民主的倡导。该理念强调普通大众的价值与理想,将大众化、平民化视为一切政治制度、政治斗争、政治运动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来源,把普通民众作为政治家推行改革的唯一决定力量。意图凭借所谓“人民的名义”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煽动大众反精英、反建制,并为极端主义和种族主义情绪“添火”。
当前,西方国家的民粹主义趋势日益蔓延,对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敲响了警钟。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刻,必须充分运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来揭示和批判民粹主义的伪真相事实。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党的人民群众观、群众史观以及民粹主义人民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二者在内涵体系和特征差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基于此,本研究从人民的基本内涵、历史作用、价值意蕴等方面辨析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与民粹主义人民观的根本不同。只有明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民”概念与民粹主义语境下的“人民”含义,深入探讨唯物史观语境下“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厘清民粹主义怎样处理“社会精英”和“人民大众”的关系,才能主动划清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与民粹主义人民观的界限,进而更好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无论是在民粹主义的口号中,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经典著作的表述中,“人民”都是一个高频使用的哲学、政治学和历史学术语。然而,“人民”一词的内涵在不同语境下存在着显著差异。从民粹主义的“信仰人民”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至上”,对人民主体性的逻辑分析已经从单纯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认知上升至物质实践领域。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充分赋予了人民以现实的存在论根据[4]。
民粹主义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平民主义,因其主要宣扬社会底层民众的利益而得名,“信仰人民”是民粹主义主体逻辑的起点与终点。不同形式的民粹主义都存在一个普遍而集中的观点,即把“人民”视为一个“中心区域”,这个区域内的常住居民高度团结且品德高尚。在民粹主义者的眼中,这样的存在不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而是一种客观的真实存在。作为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思潮,时至今日民粹主义似乎仍缺乏系统完备的理论框架和明确的实践路径,不同的主张与观念可以杂糅在一起共同组成新的集合体。
民粹主义所倡导的“人民主权”对“人民”一词的语义有着与众不同的诠释。理解民粹主义的人民观,可以从民主的人民观角度入手,厘清民粹主义人民观内在排他、拔高平民、与精英对立的实质[5]。民粹主义的人民观倾向于否定多元文化、排斥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族群议题中更倾向于选择与右翼保守主义组成联合战线。在民粹主义者眼中,人民与公民无论是在法理层面还是在现实层面都不重合,人民是一个更加具有对立性的群体,其鲜明的敌我意识使民粹主义的人民极度缺乏包容性。他们对立、排外、斗争,甚至是有意“树敌”的行为使得民粹主义者更具反精英和反建制特点。民粹主义对于社会群体过度敏感的、极化的态度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当代民主政体尚待完善,其社会观念应强调开放、宽容、妥协与包容,然而民粹主义却持续表现出对“敌人”的极度反对和仇恨,这些“敌人”范畴广泛,涵盖了当权者、政治家、企业家、技术官僚、外来移民等。例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颁布“禁穆令”、修建“墨西哥墙”,法国的“黄马甲运动” “黑夜站立”, 西班牙的“愤怒大游行”等,都是这一主体逻辑在实际层面的展开。不仅如此,民粹主义在“信仰人民”基础上构建起的主体逻辑还具有鲜明的反精英主义立场。其基本认知是,现有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是极其不合理的,涉及特权、腐败、权力过度集中等问题。在某些政治实践中,怀疑、讽刺甚至抨击精英成为政治策士或候选人争取选票的手段。
相比较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民的思想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中,通过强调“人民”“群众”等核心词语,凸显了人民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国家制度并非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6]281,并在《法兰西内战》中盛赞了法国人民崇高的革命精神。恩格斯在《普鲁士危机》中提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他自己争得的。”[7]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饱含艰辛成大道,其中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深度践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革命实际开创并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观。他一再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发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呼声[8]。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继续秉持和发展毛泽东的人民观,始终坚持人民是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话题。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主要围绕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把人民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9]。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体现了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民粹主义人民观将人民看成超阶级的和无差异的政治存在,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充分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基础之上,强调通过物质实践、政党活动来引导和组织人民,两者存在着本质区别。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绝对精神”与费尔巴哈“抽象人性论”的批判,掀起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哲学的任务“从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6]2促成了唯物史观的诞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在历史发展前进中的推动作用,基于这一点,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3]139。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理念深刻反映了人民主体至上的观点,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剖析。第一,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与民粹主义仅仅把人民看作是政治规定性的存在、抽象性的存在不同,这里提到的人民是现实具体的存在,是由物质资料生产这种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决定的。第二,人民是发展目标的主体,是国家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目标口号的提出,无一不是为了让人民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且最终目的都是要推动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民粹主义的人民观缺乏系统完备的理论框架,它建构起一种对人民顶礼膜拜的情绪,极力抗拒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将人民塑造成彻头彻尾的对立性群体。而习近平“人民至上”的理念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实践根基,是对“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理念的具体化、大众化和时代化,在新时代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站位与政治立场,也是对民粹主义“信仰人民”主体逻辑的历史性超越。
民粹主义人民观表面上也强调人民的作用,并将一切行动的结果都最终归结于人民利益。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唯物主义历史观角度出发,提出要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6]411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使命,把人民看成历史主体。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也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看成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反观民粹主义,无论是从“多元”还是“统一”的层面来理解人民的概念,都会遭遇到一个长期被忽视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即人民的边界难题(boundary problem)。这一问题意味着民粹主义的存在本身就为世界创造了一个历史性的悖论,在某些场合这也被认为是“人民的不确定性悖论”[11]。
一般来看,民主制度的合法性来自人民的认可,这是对民主的通常理解。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赋予制度合法性的基础主体,人民自身,的合法性问题,进而忽略了对如下一些问题的追问:人民自身的构成是怎样的?在历史演进中,人民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换言之,“人民”这个概念也需要得到科学、合理的阐释。但在民粹主义者眼中,对于“人民”的界定通常依赖于历史、环境、政治甚至是强制性力量的规定,这也就导致了民粹主义人民观中难以克服的悖论:作为赋予制度、权力、政治合法性甚至合理性的主体,“人民”本身却不得不面临合法性的质疑。扬-维尔纳·米勒(Jan-Werner Miller)指出:“民粹主义的‘界定性特征’不是反对精英,而是对‘人民’代表性的垄断。”[12]5民粹主义者常将自身塑造为道德的典范、精神纯洁的象征,并宣称只有他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他们随意地对人民进行解读,这种堂而皇之的对政治代表性的道德垄断暴露了民粹主义狭隘的思想。
当考察现实中一些民主体制时,可以发现它们都对特定民族国家范围之内的人民作出了某种程度的预设。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以及法国的《人权宣言》等经典历史文献表面上宣扬了西方普世人权,但在实际的政治、经济、社会等体制设计中,也限定了特定疆域内的人民。尽管划定边界有助于构建具有同质性色彩的人民共同体,但这一构建过程常存在着历史传统(通常涉及暴力征服)的作用,折射出民粹主义人民观的内在的排他性以及对边界的强调。在民粹主义者眼中,人民的边界并非仅指地理范围,它贯穿于整个民主制度的发展进程,即便在特定政治共同体形成后,人们仍不得不面对关于自身身份构成合法性或正当性的灵魂拷问。即便假设激进的世界主义方案能成为现实,涵盖全球公民资格的理论也无法完全消除民粹主义的人民悖论。
与此相反,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的理论与实践源自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超越了民粹主义对人民的模糊认知。它从纯粹的政治规定深入现实物质规定之中,克服了民粹主义人民观的不确定性、多元性和抽象性,强调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必须通过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人民、组织人民、推动人民,打破“纯粹的人民”这一带有形而上学思维的定性标准,从真正意义上捍卫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同时,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秉持“人民主体论”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原则,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在新时代中国的突出体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并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工作导向和研究导向,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对人民主体利益的维护、对人民主体作用的认可。
此外,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21世纪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开启了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经济社会也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拉开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幕。而中国共产党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不变的初心使命。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既彰显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当代的真理力量,又进一步深化了党对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认识,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历史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曾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一简洁而睿智的话语,表达出了共产党人“心中有民”“人民至上”“全心为民”的丰富情感,高度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初心与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时代里,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带领中国人民续写时代发展新画卷,并最终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的全部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在中华大地得以贯彻与落实,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的科学性及其在新时代的独特价值。
民粹主义者对人民的判定常常依赖于复杂的因素,有时甚至被强制性力量所影响,且民粹主义者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肆意地对“人民”进行解释,导致人民本身合法性的丧失。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克服了民粹主义人民观中出现的多元化、随意解读人民的倾向,赋予人民以“历史的创造者”身份,并且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的真理力量。
发展是人类永恒探索的不变主题,在探究与思索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问题上,马克思的观点是:“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13]255-256也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人民主体”的价值观念真正被树立起来,其思想内涵与价值意蕴渐渐融入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与历史自觉当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主线,也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最高价值。“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是一种科学的价值观念,与群众史观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伦理价值观。
尽管民粹主义目前尚未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指导思想,但是它在西方世界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越来越多西方政府的政策、政党、政治人物和民间组织都披上了民粹主义的外衣。民粹主义通过道德上的垄断重新定义人民,并试图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以实现自身的政治诉求。获得民意、赢取选票成为民粹主义政党、政客屡试不爽的手段。成功“上位”后,其在治理方式上往往呈现“大众恩庇政治”的特点,即借助持续不断的物质利益刺激或体制机制恩惠来获得大众的支持。在成功掌握国家政权后,民粹主义便以“大众对抗精英”的二元叙事为号召,极力主张由平民掌控全部政治和历史进程,并不断将经济下滑、政治失误、秩序混乱、环境恶化等现象归因到社会精英身上,进而导致各种阴谋论的甚嚣尘上。总之,无论是在西方的传统政治文化中,还是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民粹主义始终都在借助“人民的名义”寻求机遇。
一方面,从民粹主义政党及其领袖的政治需求角度看,选举政治是西方民主制度引以为傲的一大创举,民粹主义政党和领袖为实现自身的政治诉求,就需要穷尽一切办法来争取选民支持。民主制度所倡导的公民政治身份平等,使得大众逐渐失去了对某个特定阶级或个人的盲目信任或绝对服从,于是“相信群众的趋势将会增强,群众的观点会逐渐变成支配社会的观点”[14]。因此,力争获得尽可能多的群众支持便成为民粹主义取胜的关键手段,民粹政治“民意传声筒”和“舆论放大器”的功能无疑是最具蛊惑性和催眠作用的,尽管其不一定真正代表了民众意志。以西方学者公认的右翼民粹主义现象“特朗普现象”为例,在特朗普执政的四年中,“校准”全球贸易格局、修建美墨边境墙、颁布“禁穆令”、鄙夷全球主义精英等事件接连发生,这些事件均是特朗普执政团队借“代表人民利益”之名而取得的“成果”。可见,民粹主义人民观在西方政治文明中突出的表现之一便是:拉拢选民支持—获得更多选票—应对选举政治。
另一方面,从民粹主义政党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的角度来看,他们通常会持续地制造某种压力感,并试图将这种压力感与一种“靠近人民”的审美产物联结起来。但当权的民粹主义者会不可避免地回归其真正“行之有效”的政治理论,即:主张只有他们(民粹主义领袖)才是唯一合法的法律与道义代表,同时只有某些特定群体才能被视为“合格的人民”,只有这样的“人民”才理应获得政府支持并最终够资格享有良好的治理。这一态度意味着民粹主义者试图在本国建立一种长期存在的“占领”或“殖民”关系,以创造符合其政治口味和愿景的国家格局[12]59。当然,这种强化治理与巩固权力的策略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反复出现,并非民粹主义的原创与专利。民粹主义者通常以“人民的代表”自居,将与其政治立场相左或反对其具体措施的群体强行划分为精英或叛国者,这种强加的分类行为带有浓厚的殖民统治色彩。除采用殖民化的统治手段外,他们也在实践中运用了歧视性法治主义和大众恩庇政治,即严苛对待质疑与批评他们的组织与个人,同时犒赏那些支持并赞许他们的拥护者。这表明民粹主义者对人民的概念有着开放的解释,他们垄断了对“人民”一词的解释权,这种统治方式具有典型的幻想性与虚伪性。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支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思想体系。从古至今漫长的人类发展进程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历史实践的“人民画卷”,作为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人民群众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奋斗当中战胜了各种风险与挑战。可见,人类文明史不愧为群众的实践史与觉醒史。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从未有任何一门科学的理论被作为多数人运动的指导思想,群众史观的诞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本质与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3]894在新时代,面对当前国内外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站在群众史观的立场上,始终坚持一切从人民角度出发,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充分彰显出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当前,民粹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频繁涌现,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和民主法治的构建。要抵御这种不良社会思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侵袭,有必要科学剖析其本质,自觉秉承“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人民观,厘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本质区别。
作为拉拢国内民众和获取政治选票行之有效的手段,“人民”一词被民粹主义者广泛利用。民粹主义常以“大众性”和“广泛性”等标签为装点,打着“人民”的旗号宣扬反对精英主义、反对建制化,然而“合格人民”的界定却常常由那些“在野”的精英所主导。在由精英与民众这样的二元架构下孕育而生的民粹主义,其内在的排他性和故意强调平民与精英对立的思维模式,并不能真正代表最广泛人民的利益和诉求。因而,西方世界中民粹主义的兴起不仅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西方民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反而暴露出民众对现实世界日益不满和不安的负面情绪。民粹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抗争性政治现象,源于普通大众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领域的诉求无法得到充分的肯定与保障。久而久之,人民中滋生起对立、排外、斗争甚至是刻意“树敌”的观念,反精英和反建制的思想也由此而来。表面上看,民粹主义似乎是对西方现代民主发展困境的回应与解答,其内在则是政客虚假承诺和空泛口号结出的恶果,人为地造成了社会割裂与民众对立。民粹主义者透过频繁的重复、散播和断言等手段,鼓励民众更直接地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去,却并未向大众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结果必然是民众产生反智倾向,偏离了公正和真理。
与民粹主义虚伪本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始终秉持人民立场和群众观点,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就在于为人民服务,人民性是党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就是要告诫全体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前进的征程上务必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走向和优势所在。不同于民粹主义只注重空洞且抽象的“人民”,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难曲折的历史图谱,“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心向背”等理念始终是我们党执政的焦点所在,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观自始至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并且从战略目标、具体规划、内涵分析、实现路径等多个层面将其具体化。在党的努力下,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观早已深刻地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军事、外交、国防以及党的建设当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动力支持与合法性保障,它旗帜鲜明地解答了两种不同人民观孰真孰假的问题,也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