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思考

2023-04-20 03:23:53王洪松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王洪松

摘 要:新时代新征程上,基层检察机关如何理解和把握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必须密切结合工作实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着力破解思想认识跟不上、检察理念跟不上、担当作为跟不上等问题,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下足硬功夫补短板、提质增效强优势,以求极致精神强基固本,以纪律作风建设保障和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在基层落地生根。

关键词:基层检察机关 检察工作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一、如何推进基层检察工作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1],赋予检察机关更重政治责任、法治责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2],全国检察长会议进一步明确要“依法能动履行检察职能,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3]作为基层检察机关,做好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这道“必答题”,必须要从理念、机制、能力三方面做好“选择题”。

(一)更新司法观念,实现检察理念现代化

检察工作现代化首先要理念先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注重从政治高度处理业务问题,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在辦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精准监督”等一系列体现党的全面领导、符合司法检察工作规律的新时代司法检察理念,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属性,是检察工作必须保有、做优做实的“底色”,要自觉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释法说理贯穿办案全过程,坚持法理情相交融,注重加强人文关怀,努力让人们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转变监督方式,实现办案质效现代化

要找准依法能动履职切入点、着力点,高标准、严要求,以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智慧和担当,优质高效司法办案。通过加强监察委、公安部门、法院以及各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推进工作衔接规范高效,进一步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作用,促进诉源治理,助力源头治理。要围绕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形成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合力,最大限度降低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严格按照企业合规相关法律法规办理企业合规案件,促进涉案企业守法经营、预防再犯罪风险,实现案件办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三)实施人才兴院,实现履职能力现代化

要提升基层检察机关干警的群众工作能力,办案过程中注重释法说理,提高执法司法的亲和力,努力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要与时俱进提升干警的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一专多能”综合素养,练就“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本领,加强政治与业务融合培训,一体抓实政治建设、业务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实行检察人员全员、全面、全时考核,坚持严管厚爱、抓早抓小,以更高标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检要求,从严从实淬炼检察铁军,全面提升干警工作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当前基层检察工作现代化的现实问题

当前,基层检察机关虽然具备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展空间大、后劲十足,但与检察工作现代化新目标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许多堵点难点。以本院为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跟不上

一是“重业务、轻党建”思想有偏差。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的多、思考的少,谋划推进检察工作时政治站位不够高、思想不够解放。比如对如何服务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不够、思考不深。对党建工作实质和重要性认识不清,把党建工作简单混同于党务工作,没有认清党的建设在全局中的作用。二是存在用老眼光来看待新问题、用老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行为习惯。思想上讲究“四平八稳”和按部就班,缺乏创新精神和求极致精神。三是对“检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认识不到位。在办案质量上综合考虑“三个效果”有侧重,注重办案的政治效果不够, “检察工作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的思想认识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二)检察理念跟不上

一是依法能动履职理念把握不准。对最高检提出的“双赢多赢共赢” 、坚持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认识落实不到位,简单办案、机械司法依然存在。从业务运行情况看,逮捕率和撤回起诉数两项指标数值数量上还有压缩空间,立案监督、追捕追诉、追赃挽损、刑事抗诉等法律监督数量偏少,监督的力度亟待加强。比如部分干警存在“只要按照法律法规把案子办完就行”的错误思想认识,僵化运用法条,影响了司法办案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为考核而考核的现象较为普遍。绝大多数部门和干警偏重于对核心业务数据、办案数量、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的量化评价,而对部门和个人司法办案责任制规定的严、实、硬落实力度不够,缺乏应有规制。三是治罪与治理并重的意识不强。对新时代“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少捕慎诉慎押”理解不深入、运用不灵活,研究不够、办法措施少,对办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苗头不能及时提醒、纠正和改进。

(三)担当作为跟不上

一是对省市检察院业绩考核指标把握不科学。员额动态管理、业绩考评、办案责任追究等制度机制还不健全,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有些中层干部存有自满情绪、疲于应付和等待观望心态,抓管理抓落实的力度和创新动力不足,与“质量建设年”要求不相适应,守正创新的劲头有待增强。比如偏重于办案数量,忽视办案比率,没有在比率上深度进行探索,缺乏有效有力的工作方法,致使在核心业务数据上仍有空白项。二是领导带头办案的示范作用发挥不够。尽管目前入额院领导带头办案已成新常态,也办理了一大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但在引领干警如何做到放权与监督并重、处理好放权与监督关系等方面发挥不够好,以领导干部带头办案促进办案监督管理提升的示范作用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三是担当意识有待增强。领导责任与具体工作没有完全结合起来,抓落实措施缺乏长效性、精准度,持续发力不够,缺乏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的精神和勇气。

三、破解检察工作现代化堵点难点的沂南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沂南县检察院坚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从“纲”“制”“行”三方面入手,强化措施,消除堵点,破解难点。

(一)领悟党建的“纲”与“魂”

一是不断增强“从政治上看”的能力水平。自觉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将《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作为行动纲领,突出政治能力建设,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二是扎根培土强化理论武装。围绕省市县委“走在前,开新局”重大政治任务,强化学习,狠抓落实,按照全市检察机关“1368”[4]工作思路,细化落实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更加精准把握检察党建在全局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落实好“第一议题”,强化第一督查制度,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干担当践行检察为民初心。三是叫响检察党建品牌。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突出沂蒙革命老区地域特色,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沂蒙精神,依托“阳都检察先锋”榜展示平台,发现培养叫得响的先锋模范,激励干警担当作为,通过组织开展党建微课堂、评先树优等活动,积极锻造和培养政治高强、业务过硬、服务贴心的党员干部队伍,让人人学有榜样、干有动力、追有目标,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贯通业务的“制”与“治”

一是围繞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抬升标杆、加压奋进,全面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统筹开展最高检部署开展的“质量建设年”和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创新提升年”等专项活动,深化扫黑除恶常态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工作,通过走访群众、公开听证、普法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治理等方式,因地制宜推出了一批为民、惠民、便民、利民的真招实招,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二是深入开展“夺旗打榜,重点攻坚”行动。明确各自攻坚重点指标,将任务分解细化实化,压紧压实各条线各检察官责任,努力实现“一个目标”“五个突破”“三个争创”[5]。三是以精品创建工程为为动力,做到办案求极致。聚焦主责主业,一体融合推动“四大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树牢“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意识,坚持以检委会、条线会等方式抓好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的学习、讲解和研讨,主动对标先进找差距,深入思考谋划打造精品工程的有效思路、务实举措,成立精品创建工作团队,切实把精品创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同推进、同部署、同考核。

(三)淬炼队伍的“禁”与“行”

一是健全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机制。紧扣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职权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全面理清职权依据,对照各项职权行使的关键环节,准确定位风险点、具体表现和风险等级,为内部监督提供明确的目标方向,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点对点制定防控措施,坚持严的主基调,时刻紧绷廉洁之弦,守牢法纪底线,确保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二是完善教育管理监督制约制度体系。以全市检察机关开展的纪律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抓手,把司法办案法律监督工作难点作为纪律作风建设的工作重点,严格执行“三个规定”,通过强化领导班子和部室负责人的“一岗双责”意识,更好地把党组全面监督、纪检监察专责监督、检务督察职能监督、党支部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融为一体,保持正风肃纪的强劲势头,彻底根治队伍中存在的“慵懒散”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有效问责强化责任落实。三是落实和完善检察人员全员、全面、全时考核制度。融合以“案-件比”为核心的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努力实现办理案件“有数量的质量”与“有质量的数量”有机统一。结合省市检察院绩效考核指标,及时调整优化考核工作办法,由“繁”化“简”、考“实”,奖优罚劣,做到考出差距、考出压力、考出动力。

四、完善基层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对策

推进基层检察工作现代化,需要在巩固深化检察队伍教育整顿新成果的基础上检视自我,抓住主要矛盾和重点环节,以自我革命精神,发挥好纪律作风建设的保障和“兜底”作用。

(一)以纪律作风建设保障党建工作现代化

一方面,要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坚定不移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担负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突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转化为深入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坚定维护党的先进纯洁、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实际成效。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第一政绩”的理念,做优做强党建品牌,优化党组织体系,形成“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党员”四级联动模式,细化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构建有序规范、运行高效的组织生活新格局。同时,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清醒心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健全完善司法办案风险防控制度机制,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强化日常管理,更好担负起全面从严治检的重大政治责任。

(二)以纪律作风建设保障司法办案现代化

一方面,要加快提升规范办案能力。深度探索“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检察之路,着力提高数字应用意识,强化典型引领、交流研讨和案例检视,引导全员自觉思考、创新法律监督应用平台,做实案卡填录、案件质量评查流程监控等工作,倒逼办案人员规范办案,对常发性、普遍性问题,通过互评、点评、纠错方式,提升办案质效。要树牢“四大检察”相贯通的系统思维和方法,刑事检察要探索重大法律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模式,认真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做到宽严相济,依法审慎办案。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要坚持“双赢多赢共赢”“以‘我管’促‘都管’”,加快提升检察环节的社会关系修复能力,进一步放大“办一案、牵一串、治一片”的监督规模效应。逐步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改进对民营企业司法保护措施,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要突出廉政风险管控。用具体、管用、刚性的制度约束司法行为,织密案前、案中、案后廉政风险防护网,监控检察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从严查纠失误和偏差,摈弃拖拉推诿之风,摆脱粗糙疏漏之习,做到以制度管人、管思想、管纪律、管作风。同时,要严格落实办案责任制。持续改进案件评查、司法责任追究与管理监督工作对接,推进“全面、全员、全时”考核,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挂钩,做到考准、评实、用好,强化结果运用,通过优化完善检察人员业绩考核评价办法,推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局面。

(三)以纪律作风建设保障队伍素能现代化

一方面,要坚持党管人才。围绕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加强对检察人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严守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培养检察人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一体化提升检察队伍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另一方面,要务实推动评先树优工程。按照三类人员和业务条线,深入开展集侦查、办案、监督、线索挖掘于一体的复合型岗位练兵,从中发现、培育、选拔“能办案善监督、用办案强监督”的检察人才,让身边典型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要突出严管与厚爱、激励与约束并重,抓好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填报工作落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打造适应“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发展需要的专业化队伍,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四级高级检察官。[276300]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71.cn/2022/10/25/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3年2月9日。

[2]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明确2023年政法机关工作着力点》,最高人民检察院网https://www.spp.gov.cn/spp/tt/202301/t20230108_597995.shtml,最后訪问日期:2023年2月9日。

[3] 《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最高人民检察院网https://www.spp.gov.cn/tt/202301/t20230108_597985.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3年2月9日。

[4] “1368”工作思路: 锚定“争创一流业绩,走在第一方阵”目标,实施“党建引领、精品创建、固本强基”三项工程,强化“政治统领、服务举措、履职尽责、素能提升、纪律作风、督导考核”六项措施,落实“勤早快好、严实新高”八字要求。

[5] “一个目标”:稳中求进,各项检察工作力争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五个突破”:思想观念转变要突破、核心数据提升要突破、精品创建成果要突破、目标责任落实要突破、队伍素能建设要突破。“三个争创”:在积极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沂南建设上争先进、创一流,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争先进、创一流,在始终做到司法为民上争先进、创一流。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中国市场(2018年18期)2018-06-13 05:41:22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理论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理论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人民论坛(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论坛(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北方经济(2018年3期)2018-04-08 07:36:16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