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彰显议题式教学的魅力

2023-04-20 19:42张虹胡淑红蔡志刚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新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

张虹 胡淑红 蔡志刚

摘 要:议题式教学是一种创新、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应采取“议题型”的教育方式,即:關心当前的时事,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回归自然,培养法治观念;以问题为驱动,锤炼理性思维,从而提升课程教育质量,实现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新课程标准

引言:按照新课程标准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道德和法治教育改革的立足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以致用的培养。“议题式”活动式课程,是面向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创新性地提出来,以发展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教育途径。初中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根据其目前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设定一些简洁易懂的主题,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也可以为今后的初中阶段的深入学习在维度上进行研究和探究做好准备。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的优势

1.1议题式教学具有创新性

以往道德与法治课程,同学们一直忙着识记和背诵,无法真正领会有关知识的含义,很难领略到学科实用价值。其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丧失,他们很少参与,很少思考,也很少交往,仅仅是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粗浅研究,而不是真正地把知识应用于生活,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言行亦无积极作用。议题式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中“填鸭式”教学,促进了“教”和“学”,使学生从“思”和“议”的过程中,建立起道德和法治意识,做到言行合一。

1.2议题式教学具有主体性

虽然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但实际情况是,老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的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等。议题式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学理念和模式,与传统教学思想最大的不同是“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对议题讨论的参与性,活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一改以往被动学习,重新构建“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课堂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教学计划,实现了“有益于深入”的目标。

1.3议题式教学具有互动性

议题式教学活动是以“议”为中心,那么,道德与法治教育就应该围绕主题,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探讨。议题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让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正确合理的认知和判断。同学们在热烈的研讨中,体会到了思维碰撞带来的快乐,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来说,其知识内容将更加深入、更加多维度认识,潜移默化地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增强崇高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等。议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体会团队协作是什么,学会尊重别人。

1.4议题式教学具有开放性

议题式教学不管是在内容上、在题材或形式上要体现开放性原则。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议题,并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实施议题式教学活动。议题来源多样化,可为历史典故,还可成为现代法治的产物;能成为生活小事,还可能成为社会焦点;可以是政治事件,也可以是法律问题......议题设置要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展开,并能引导学生深入地进行深度思维和批判性反思。用不同的视角来“问”,用不同的视角来“思”,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议”,它对于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通过有效议题式教学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展开了具体研究。初中生处在一个身心迅猛发展的特殊时期,在议题讨论时,学会理性思考探究,个性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理论认知和实践体验上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2.1关注时政,培养政治认同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议题”的选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不能过于简单,更不能脱离现实。要使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就要注意从生活的角度选择主题,把生活的观念与课堂的教学相结合。老师们应该把不同的知识内容与教育理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典型的个案进行仔细的筛选,关注当前的政治事件,丰富自己的课程内容,并指导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认知。

2.2回归生活,渗透法治意识

培养初中生的法制观念是初中生法治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情感体验。教师要指导学生知法、守法、学法、用法,从生活议题入手,设置议题情境,使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法律,确立了既要遵纪守法,还必须学习正确运用法律武器这一概念。在课堂上设置议题,引发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这些都离不开对法治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比如在研究“公民基本权利”的议题时,我根据社会现象来设计问题,“中考遇到广场舞时又该怎么办?”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宪法中规定的基本人权和自由,并认识到国家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重要作用。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居民们是否有权跳广场舞?”“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跳广场舞来缓解压力?”“跳广场舞的噪音,侵害了他人哪些权利?”“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中考期间,你对广场舞扰民事件有哪些好的建议?”这些都是初中阶段《道德与法制》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等等,指导学生以行使权利的视角来解剖社会现象。通过讨论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与别人享有什么权力和义务,并能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由课本知识向生活实践转化,使学生切实懂得权利的行使方法、怎样保障权利,确立法治意识。

2.3问题驱动,锻炼理性思维

议题式教学重“议”中求“学”,以提问为载体,推动学科知识构建和实践。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围绕一个中心议题组织教学内容,即围绕着某个核心概念进行探究。教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置,在现实情境中植入议题的使命,用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训练他们的发散性和理性思维。

三、结束语

经过一段时期的议题式教学,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浓厚的兴趣,对它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围绕题目,积极收集材料,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体会到了集体合作的重要意义,通过“议”,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道德理念和法律理念,将所学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内心,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从而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杨冬云.讨论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20:130-130.

[2]李淑梅.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8:143.

[3]黄珊宁.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963.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新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