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课标精神落地生根

2023-04-19 03:46:58甘婷婷
新课程 2023年21期
关键词:整本书课程标准新课标

文| 甘婷婷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丰富了育人的蓝图。蓝图要变成现实,首先要准确学习领会。自新课标颁布一年来,老师们走过了学习新课标、对接统编教材、改进语文教学的初级阶段。践行新课标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途径。

一、践行新课标,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需以课程标准为抓手,了解编排意图,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或适当增减内容,或灵活组织教学,或共享学习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在实践中不断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

二、践行新课标,需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和动力,提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思辨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辨让阅读更深刻,思辨让教学更丰盈,思辨让学生更智慧。

三、践行新课标,需培养独立而成熟的终身阅读者

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统编教材新融入了“快乐读书吧”栏目及“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等板块,把课外阅读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

新课标在各学段的“阅读与鉴赏”中都提出了阅读整本书的要求,且设计了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足见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尝试通过阅读环境的营造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仅要告诉他们读什么,更要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各种鼓励性评价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整本书阅读”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慢慢成为独立而成熟的终身阅读者。

四、践行新课标,需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新课标要求加强过程性评价,深化综合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改进终结性评价,这些都是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评价理念。

面向未来的教育让教师逐渐认识到,素养不是单方面的知识、技能,而是一个包含知、情、意、行的整体。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以素养为导向,让学生的学业成就变得清晰可测。这意味着教师既能参照学业质量标准,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又知道“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如果说教育目的是“想得到的美丽”,那么课程标准就是“看得见的风景”,而学习目标就是“走得到的景点”。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脚步走到景点,用眼光看到风景,让教学更扎实、育人更精准。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课程标准新课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论语》整本书阅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6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