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亚琴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中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在中学数学教育中,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自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毕竟,只有初中的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着知识,而他们的数学思考却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如今,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成功的课堂已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是通过对学生的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来实现,这就是核心素养的内涵。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初中数学高效的课堂建设对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建设还面临很多问题。在建构高效数学课堂中,还存在核心素养渗透不足和教学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1课堂教学方面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虽然有部分教师正在落实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推行各类全新的教学方式,但就实际而言,仍然有部分教师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将教学重心停留在知识的講授,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以及数学素养的培养。这便是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制定教学方案中的不足。如,部分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并不关注课堂互动类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不对等,并未与学生达成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致使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当前学习需求。若教师始终处于高高在上的主导者地位,师生互动性差,对学生的认识、了解不清晰,便无法结合学生当前需求,设计出优质的数学课堂。此时,数学课堂氛围较差,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会对数学学习形成单调、枯燥的刻板印象。这类单调的教学手段及毫无交互感的数学课堂,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水平,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发育。在这一前提条件下,学生思维受到限制,导致无法提高对数学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水平在学习中便会不断降低,严重阻碍了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
1.2教学理念落后
由于我国是应试教育的体制,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对教学方法也秉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师都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仍然存在许多缺陷。最突出的是,教学理念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设计都不符合科学的要求,而那些教学内容上存在着难的,旧的,局部的和复杂的问题,仍然是需要突破的。这直接导致一些学生无法更好地接受数学学习,甚至连一些学生也对数学学习感到“恐惧”。例如,有些学生喜欢在数学课堂上死记硬背一些定义和公式,通过题海战术的形式使数学能力得到加强,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消化、接受和理解。
2初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引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引入实验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活动,从
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由于初中生在此种方式下是课堂中的主导者,他们对此节数学课程的投入力度比较大,更有助于初中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勾股定理”这一内容时,需要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们更加具体地感受直角三角形一斜边与两条直角边之间的特殊关系,如果单纯的给学生们摆出一道数学公式,使得学生们难以掌握这一数学公式的由来与意义。初中数学教师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准备好四张纸片,裁剪出1个正方形与4个斜边的边长与正方形边长相等的全等直角三角形,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利用纸片、吸铁石的形式,与初中生共同探讨勾股定理的实验活动。
2.2多媒体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会使课堂教学变得很不一样,对于学生的思维创新发展非常有利。这样不但使教学简单化,把复杂抽象化的知识变成直观的形象,而且给学生以视、听、触觉等多种外在刺激,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途径。投影仪大屏幕的使用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知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获得更加开阔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信息技术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感受更加具体和深刻。
2.3在学习评价中深化数学核心素养的引导作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只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导致他们成为“考试机器”,很难真正爱上这门学科。因此,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要注意改变评估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态度、数学思维等方面的重要性。首先,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评价指标,在测试中增加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另外,老师还应该定期组织数学讨论会,让学生们讲讲他们在数学方面的收获,以及他们从心底里真正地热爱数学。当然,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写一本数学日记,在这本书的旁边,标注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们了解到数学的重要性。
2.4打造专项训练,增强学生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学生运算能力的增强并非瞬间,要循序渐进、周而复始地练习和拓展,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中开展运算练习。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生整体情况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打造多元化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完成运算练习。就目前来讲,教师可在充分了解中学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前提下,打造计算专项练习课堂,针对某一知识点专门拿一堂课开展训练,以此丰富课堂内容,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激情,促进对知识的巩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自主运算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也要逐步创新。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合理科学地运用现代科技设备,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体、直观,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变化。
参考文献
【1】顾慧玲.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才智,2018(9):2.
【2】冉南昌.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数码设计,201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