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蒙古族民俗文化类型及传承与保护措施分析

2023-04-18 20:14郑颖莉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乌拉特蒙古族民俗文化

郑颖莉

(河套学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乌拉特是蒙古语,意思是“能工巧匠”。乌拉特蒙古族部落主要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乌拉特蒙古族是隶属于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属部,是科尔沁部族的组成部分之一。乌拉特蒙古族原来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300 多年前迁徙到乌拉特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生产、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乌拉特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了周边土默特蒙古族、鄂尔多斯蒙古族等不同部族文化的影响,在交叉融合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区域和部族特点的乌拉特蒙古族民俗文化。

一、关于民俗

民俗自古有之,“民”就是普通人民大众,而“俗”就是普通百姓的风俗习惯。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使用和传承的文化,既包括古代既有的民俗事项, 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头传颂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行为、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社会、精神等民俗。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指出:民俗是具有一定传承模式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由此可见,民俗是根源于普通人民大众,是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相沿成习的行为习惯,是民间文化,具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化的特点。

二、关于民俗文化类型

学者田里把民俗文化分为物质、社会、精神等民俗文化类型,其中采集、畜牧、农耕、狩猎、手工业等生产民俗,服饰、饮食、居住等消费民俗,交通、通讯等流通民俗都属于物质民俗范畴。生育、成年、婚嫁、寿诞等礼仪民俗,传统的节日、宗教节日、二十四节气等岁时节令民俗都属于社会民俗范畴。民间宗教信仰等信仰祭祀、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谜语等口授语言民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游戏、民间体育竞技、民间杂艺等民间游戏娱乐民俗都属于精神民俗范畴。

乌拉特蒙古族民俗文化类型丰富多样,既有服饰、饮食、居住、畜牧、交通等独具特色的物质民俗,又有婚嫁、寿诞、岁时节令等社会民俗,还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精神民俗。民俗文化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历史性、传承性、区域性特点,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三、乌拉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一)乌拉特蒙古族服饰民俗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特色的外在展示方式之一。传统的乌拉特蒙古族男女都穿长袍,长袍有开衩和不开衩两种样式,袍子上用丝线绣有各种动物、植物、吉祥符号等图案。按季节的不同,蒙古袍分为单袍、夹袍、棉袍。夹袍立领,右衽,也有两种。一种是开裾长袍,大花绸或花缎做面,全衬里。领高,领角和襟角稍圆,袍身偏瘦,小下摆,长至靴面,下摆两侧开裾,且较高,不包边。缀单扣,共六道扣。另一种是不开裾长袍,下摆渐宽,下摆圆边和下摆直边均有。除领口和上襟镶边外,下襟和下摆不镶边,一道边和三道边的均有。棉袍有绗线和不绗线之分,绗线棉袍,袍身竖绗明线,袖子恒绗明线,袖窿较窄,整体偏瘦。不绗线棉袍,领口和领座、大襟和下摆两侧开裾处镶一指宽花绦边。冬季一般穿吊面皮袍,多以绸、缎或布吊面。蒙古靴有突尖的毡靴、布靴等,还有贵族靴。腰带长12 尺,习惯在腰间绕两圈后两面垂下来。乌拉特蒙古族服饰制作技术精湛,既有自己传统的风格又吸收了其它地区传统服饰的优点,其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独具特色,最终形成了乌拉特服饰男装雍容华贵、女装典雅细腻的特点。

(二)乌拉特蒙古族饮食民俗

乌拉特蒙古族是草原游牧民族,受到地理、气候、经济、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乌拉特饮食民俗文化。饮食类型主要可分为茶食、奶食、肉食、粮食四个大类别。其中茶食有清茶,也就是用青砖茶慢慢熬制而成的饮品;有奶茶,也叫蒙古茶,在已经熬制好的清茶里兑入适量的鲜奶,喝奶茶时,可以加入馓子、炒米、肉片、奶皮、黄油等食品,这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茶食;而温达其实是将熬制好的清茶去掉茶渣后,放入捣碎的牛羊肉干和少许生米,用猛火熬制成的茶粥。

乌拉特蒙古族的奶食(乳食)是非常有名的,奶食主要以牛、羊、马、骆驼的奶为原料,蒙古语称为“查干伊得”,因其颜色也称为“白食”。其中奶食中有初乳、鲜乳、酸凝乳、酸奶、酸马奶、奶酒等饮料,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钙等微量元素。奶制品有奶油、奶豆腐、黄油、奶皮子等,洁白无污,香气怡人,在乌拉特蒙古族人的心目中,奶食品是纯洁、吉祥的象征,在宴请宾客的时候,通常敬献白食“德吉”,用来表示美好的祝愿,而白食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逢年过节,喜庆宴席上,主人必定先端出一盘洁白的奶食,让客人品尝;家中亲人出门远行,要敬白食祝福一路平安;儿孙晚辈生日周年、结婚典礼的时候,长辈老人会在晚辈的脑门处涂抹一点鲜奶和黄油,以表示良好的祝愿。

乌拉特蒙古族受到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肉食,蒙古语称为“宝日伊得”或“乌兰伊得”,也就是“红食”的意思。牧区蒙古族的肉食主要是绵羊、山羊肉,还有牛肉。而牛羊肉的吃法主要有手扒肉、灌血肠、肉干等。手扒肉是蒙古族牧民非常喜欢的传统食品。乌拉特蒙古族在一些节庆、婚礼等较大型的活动中,喜庆丰收、祝福吉祥的时候,都会享用美酒,吃原汁原味的手扒肉。手扒肉成为接待客人必不可少的礼仪食品,也是草原风味食品中最显著的一个品牌。乌拉特蒙古族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就是羊五叉宴, 是饮食民俗中非常具有特色的文化事象。羊五叉蒙古语也称“秀斯”,俗称羊背子,是接待贵宾、盛大节日宴会上非常有特色又贵重的一道启位菜。在乌拉特地区,“秀斯”是将整羊从羊背处的第七根肋骨到尾巴末端卸为一方形块儿,放入白水锅里,用文火煮熟。装盘的时候,要按照整羊的前后左右部位的顺序垫底,在其上放羊背,再放煺尽毛的羊头和脊椎,是按照羊的卧姿摆放的,羊头额顶部位涂抹黄油或奶食。上桌时,全羊的头要对准首席客人,客人用刀在羊头额上划个“月牙形”后将羊头捧给司酒者,司酒者操刀割下羊尾尖儿、胫骨与羊头一起置于一个盘内,端去祭神佛,然后由司酒者执刀卸羊背招待客人。食用羊背子之前,主人会向客人敬酒并致辞,客人双手接过酒杯,要用右手无名指蘸上酒向空中弹三下,表示对天、地、神灵的尊崇,然后自饮,再续满后回给主人来表示尊重。乌拉特蒙古族的粮食主要有炒米、大米、糜米、小米,其中炒米是独特的传统食品之一,是牧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粮。

(三)乌拉特蒙古族居住民俗

蒙古包是蒙古族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实践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形成的具有地域文化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蒙古族牧民就居住在蒙古包内。其结构简单、牢固无比,拆卸容易,塔建方便,运载省力,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传统建筑工艺。蒙古包的形状是圆形,象征圆满和完整, 这种圆形结构减少了草原上风雨及沙尘对蒙古包的侵袭,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原严寒、酷热的大陆性气候。蒙古包制作主要使用木头、毛绳、毡子等原材料,由“套脑”(天窗)、“乌尼杆”即伞股式辐射的椽子、“哈纳”即网格状木围墙组建而成。蒙古包轧包前要先选好位置,把“套脑”天窗固定在正中央,然后把门立在前头,门要朝向南或东南方向。把“哈纳”网格状的木围墙围起来,因为网格很像吉祥结,所以象征着智慧、吉祥幸福,一定要按照顺时针方向搭建哈纳,然后拉好鬃绳,拉鬃绳时要注意不能有褶子,蒙古族人最讲究这一点,鬃绳如有褶子认为会影响家庭和睦,这是祖先传下来的传统习俗。

(四)乌拉特蒙古族婚姻民俗

乌拉特蒙古族的婚礼民俗粗犷淳朴,独具魅力,全过程分为求婚、订婚、娶亲、拜火、回门等几个环节,其中以娶亲环节最热闹也最具有吸引力。娶亲前,新娘以辈分和年龄为序,依次向长辈和年长者磕头,磕头的时候,长辈们都要赠以礼品,大到牛马驼羊,小到衣料银圆。赠送牲畜时必须是生产的母畜,这是对新人的一种美好祝愿。

乌拉特婚礼所特有的内容有两个,一是新郎娶亲必须戴帽子,婆婆给儿媳起名字;二是唱律歌、敬喜杯。娶亲队伍在启程时,男方要唱“辞行曲”,新娘在伴娘的关照下,与双亲和家人依依惜别。因为在草原上,住户距离比较遥远,从女方家到男方家的路途很长、耗时很长,所以娶亲、送亲双方在路上就会出现追逐戏斗的场面。乌拉特蒙古族新郎在婚宴上必须戴帽子,如果不戴帽子,则被视为没有礼貌,因此,在娶亲路上击镫、抢帽子就会成为极为激烈而热闹的游戏。按照乌拉特婚礼的习俗,新媳妇到婆家之后,婆婆要给她起一个新的名字。乌拉特婚礼中唱律歌是非常有特色的,专门聘请歌手唱婚礼歌曲,以此制造热闹喜庆的氛围。普通平民百姓家庭一般会请3 至5名歌手,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请更多歌手。婚宴上歌手唱歌全部要清唱,没有任何乐器伴奏,歌手所唱歌曲均由梅日更活佛创作,而且所唱曲目和顺序也是有规定的,不能够颠倒也不能随意更改。一般人家举行婚礼时唱九首歌,大家族举行婚礼时可以唱十八首或者更多,能够持续三天三夜。敬喜杯就是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给每一位来宾敬酒,来宾必须当场赠送礼品以表示祝贺,所以参加婚礼时,来宾要准备两份礼品,一份送给举办喜事的男方家人,另一份则在婚礼上送给新郎和新娘。一般人们赠送的礼品是牛、羊、骆驼、褥单等等。

乌拉特蒙古族民俗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并具有鲜明的特点。乌拉特聚居区南临黄河,是重要的农耕区域,传统的农耕文化比较浓郁,乌拉特蒙古族受到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乌拉特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中渗透了农耕文明和农业文化,具有区域性特点。乌拉特蒙古族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与神秘性,区别于其他地方的蒙古族,具有乌拉特蒙古族自身传统的文化特色。

四、乌拉特蒙古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措施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具有明显特色和浓郁地方民情风俗的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原有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淡化,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被逐渐遗弃。民俗文化因其文化内涵与底色,必须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游客亲身体验,感知、传承民俗文化

充分利用民俗旅游开发的契机,旅游者对具有文化内涵的民俗旅游非常感兴趣,可以在草原自然风光旅游中安排民俗旅游主题,如:“做两天蒙古族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安排游客体验乌拉特蒙古族的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等,让游客穿上蒙古袍,骑马、放牧,享用乌拉特蒙古族的各种饮食产品,甚至亲自动手制作奶制品。体验蒙古包的搭建,并入住蒙古包。现场进行蒙古族服饰制作并邀请游客参与其中。也可以体验“做一次蒙古族新娘(新郎)”,感受乌拉特蒙古族婚礼礼俗程序,领略蒙古族的礼仪文化,感受蒙古族婚礼独特的文化底蕴。但是要注意在让游客体验的过程中,不要过度商业化、表面化,要确保民俗文化的本土特点,避免过多表演成分,确保民俗文化的特色和内涵。

(二)设置专题民俗博物馆,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

现在各个地方都非常注重民俗博物馆的建设,在博物馆内陈列、收藏民俗事项的实物和一些文献资料。博物馆对保护民俗文化、普及和传播民俗知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开展民俗教育和研究的重要阵地。可以在政府统筹规划下,建立专门的乌拉特蒙古族民俗博物馆,馆内设置专题展馆,展示乌拉特蒙古族服饰民俗、饮食民俗、民居民俗、交通民俗、畜牧生产民俗等,并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配备专门的讲解员。政府统筹教育部门,定期安排中小学生进行参观、学习,甚至可以在整个内蒙古范围内进行交流研讨,培养孩子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能力和传承意识。

(三)原生态保护,充分调动社区参与的积极性

民俗是民间群体生活的体现, 是历代传承下来的社会文化, 民俗文化的生命就在于它的本色。因此,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要努力维护其原生形态, 不改变民俗文化存在的生态圈状态,是在蒙古族牧民生活的区域, 在不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前提下, 划定原生态保护圈。要突出民俗文化的原版性, 在民族居住区内选择原有的居住环境,在此基础上加以保护和完善,展现其民俗的原有风貌和现实、真实的生活状况。

在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中,要特别强调“社区”的概念,确保社区居民(牧民)的充分参与。通过培训、宣传、新闻报道等方式引起当地居民(牧民)对民俗文化的关注,知道民俗文化面临的危机与挑战,要有促进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识。同时要关注社区利益,建立一个公平、高效的利益分配机制,要把旅游者进行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消费作为收入的来源,纳入社区经济收益,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社区环境,才能带动居民自发地进行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

(四)加强乌拉特蒙古族文化形象塑造与宣传

借助新媒体的力量,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宣传乌拉特蒙古族民俗文化,培养网络红人或者是乌拉特蒙古族“形象大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邀请当地电视台通过实地取景等手段录制、拍摄宣传短片,对乌拉特蒙古族民俗文化进行镜头传递和视觉刺激。借助民族文化节、民族美食节等民俗节庆活动扩大影响。

猜你喜欢
乌拉特蒙古族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乌拉特戈壁石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内蒙古后套地区乌拉特民歌的研究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十六岁的乌拉特草原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我的故乡乌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