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磊 杨艳楠
(1.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1;2.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089)
所谓课程思政,并不是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不是增加高校学生的课外思政活动,而是一种课程教学观、育人观,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在高校课程传授知识之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其价值引领的功能,以实现潜移默化的立德树人作用[1]。因此,课程思政并不等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然而,部分法学院校实现德育目标的途径主要是增加专门思政课的数量,且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往往以限选课的身份出现,与学生的学期有效成绩紧密挂钩,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短期化、功利化,并且未能与其他课程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这样的教育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一些法学院系将自身更多地定位成“授业解惑”的场所,没有关注到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2]。在这样的定位下,法学院系更多地承担了“知识灌输”的功能,而轻视了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严谨科学地回答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指明了今后我国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并提供了纲领性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并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于随后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2023)指出,法学教育承担着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光荣使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将法学教育的“三全育人”放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
此外,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 2025 年)》明确要求教师要将培育学生身心健康融入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学生成长的各环节,纳入“三全育人”大格局。深入学习贯彻上述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主体思想认识、推动各项教育环节有机衔接、协调并有效整合高校各形式教育资源,是高校法学教育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路径。
《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为新时代法学教育提出了“深入推进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等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意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随着法治中国进程的不断加快,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衔接的理念成为治国理政中的重大论断,国家、社会对于高素质、综合性的法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法谚有云,道德是人们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外化成文的道德,任何法律都有其道德渊源,社会主义法治若想成为良法善治,自然也需要树立道德导向。作为我国法治人才培养前沿阵地的法学专业教育更应及时关注到这一目标导向的变化,认识到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严格遵循“三全育人”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培养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基于此,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学生所接触的每一个人、所参与的每一个活动、所处的每一个场合,都会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有学者经过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大约51%的高校学生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了解程度仅为“了解一点”,有77%的高校学生认为就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培育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任课老师并未起到实质效果,且有72%的学生认为确有必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相融合[3]。因此,将法学专业教育与“三全育人”视域下的课程思政理念相融合,通过革新课程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涵融入至法学专业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既契合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对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需求的有力回应,必将对于充实深化我国的法治建设、改革创新我国的法学专业教育、培养成熟的法治人才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曾指出,“若想为深化法学教育改革和加强法治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就应当着眼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若干深层次问题,对症下药。例如有一些法学课程教学和专业教材编写相对偏重西方的法学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介绍和引入流于表面,不够深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高校法学教育提供了改革指南,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法学专业教育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要义,立足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功能,整合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法兼备、全面发展的法治人才,这些都与“三全育人”视域下的课程思政目标同向,与法学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具体实现路径不谋而合。
如上文所言,课程思政的实质是将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掘出来,与其“知识传授”的作用齐头并进。基于这样的课程理念,有学者提出可以根据课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实现的直接与否,将法学教育中的若干课程分为显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两大类别,其中显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指高校专门开设的通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则包括除专门开设的通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外的所有公共课程、专业课程。
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基本教学方面。探索法学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具体实现路径也应当以此为基本思路,二者相融合的具体路径包括:在法学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立足基础性法学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在法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注重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契合点。
课堂教学是“三全育人”的主要渠道,而法学专业课程又是法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法学专业教育与“三全育人”视域下的课程思政的融合,首要的发力点就是加强法学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当前法学专业教学及教材编写相对偏重西方的法学理论,又缺乏对这些理论的批判性鉴别,使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介绍和引入流于表面,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基础,辩证地介绍、分析和引入西方法治理论,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2023)和《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教高〔2018〕6 号)以及2021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7 号)中的要求,坚持体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加强法治及其相关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从而构建科学的、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在课程理论体系建设如教材编写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现学生工作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个案衡平与司法续造等司法实践中[4]。
法学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法学理论教育也不例外,实现法学专业教育与“三全育人”视域下的课程思政的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参与式教与学”培养模式,即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循序渐进地从参与教师“教”到自己主导“学”的逻辑进路,在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专业理论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德才兼备卓越法治人才的目标[5]。
法学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法治人才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行为科学,法学实践课程是完成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三全育人”视域下的课程思政的重要媒介。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所指明的方向,引导当代法学学生按照德法兼备的要求全面成长,为国家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的综合性法治人才。法学专业教育与“三全育人”视域下的课程思政相融合的重要载体之一即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实践。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可以由若干实践教学环节组成,包括开展模拟法庭第二课堂、开展法律辩论赛、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活动、法律诊所、毕业实习等等,对于法学生确立法律职业操守,形成法律道德信仰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前,在新一轮法学专业教育改革中,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且已经被列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中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但从“立德树人”、培养德法兼修的法学人才的教育目标来看,当前我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还未能提供相应的具体教育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供给,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院校只通过专门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实现对于法学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没有设立单独的课程;二是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教学方法相对传统,一些院校仍然将这门课程当作理论知识在课堂中进行单方面传授,没有引导法学生到现实真实案例中去观察与体验法律职业伦理,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法律职业伦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三是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属性,需要任课教师不仅具有过硬的法学理论专业素养,还应当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而且擅长发现实践案例与社会热点中能够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契合点,并把其应用于法学实践教育中。教师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的专业群体,其德育的水平和能力及其师风将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6]。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可通过加强法律职业伦理制度规范建设、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伦理道德要求作出积极响应,增强对法律职业伦理的信仰和认同感,创新法律职业伦理实践教学方式,增强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课程讲授老师专业素养的培育等途径解决。加强相关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支持法学老师攻读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以期构建“三全育人”的法律职业伦理实践课程教育体系,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推动法治社会稳步前进。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材施教自古以来都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原则,在新时代,高校专门性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应当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兴趣爱好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新式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而言,不仅要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还应当结合中国社会实践发展,挖掘时下热点话题,结合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涉法热点话题和实践案例融入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当中,契合当今大学生群体的授课需求。例如,当今电商平台的高速发展,各种短视频购物APP、电商直播等购物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给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习惯都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刷屏”信息使得大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不断提高,但这背后实则体现了部分大学生群体信息知识结构杂乱、无序,同时也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判断出现偏差,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群体心智相对不成熟、注重物质消费、缺乏理性,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消费中缺乏道德法律意识,被消费主义占据头脑,可能造成个人权益受损,例如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差,在消费过程中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从而危害个人信息安全,或是维权意识弱,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时不懂得也不知道该如何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再或是盲目、冲动地追求高消费而短时间就花费掉家长给予的一学期的生活费,甚至还有可能对他人产生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比如受制于收入有限,同等条件下大学生群体会更倾向于购买便宜的商品,如购买了盗版学习资料等,由此产生了自己意识不到的侵权行为,这虽然是由于大学生群体经济能力低,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淡薄、法治观念不强。
结合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或困惑,以及法学专业背景特色,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等人才培养各环节,不仅能让法学专业学生认识到法律问题其实就在自己身边,进而开始独立思考,在现实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并且还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为其学习、生活答疑解惑的同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讲授法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法学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立场和追求,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法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相统一,实现知识传授和立德树人相统一,培养“有法律学问、有社会常识、有法律道德”的法治人才,建设既有书香、又有价值引领的法治中国。
当代中国青年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即将要见证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变革。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中流砥柱,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而法学学生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对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认识得更为深刻,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突破口,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实现全员参与、全时贯穿、全域协同,持续打造“人人、时时、处处”的育人强磁场,才能为法治中国持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