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四史”课培养学生使命意识的实践路径

2023-04-18 08:23
文化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四史理工科文科

冯 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1]当前,随着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教育在高校政治工作中的不断深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则成为愈来愈重要的育人要求。笔者所在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理工科高校办学特色和学校实际开设校级公选课“四史”通识概论课程,重视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养成与时代使命意识培养,正视“四史”育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科学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与策略,全方面提升大学生的使命认知、使命情感和使命意志。

一、“四史”课对大学生使命意识培养的内在要求

使命意识,是一个人、一个团体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高度认同和自觉反映。从更高层面的角度讲,使命意识则是自己对于党、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与忠诚奉献。深化高校“四史”课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凝心铸魂的作用,要在培养大学生使命意识的“知、情、意”上下功夫。

(一)提升大学生“知史爱党”的使命认知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行为的养成离不开自身的思维与意识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2]高校“四史”课程,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史进程作为主线,通过史论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大学生真正理解建党百年伟大光辉历程,知道党是怎样通过一次次会议、重要决策和战争领导中国人民求得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历史伟业的。爱党必须“知史”,“知史”才能明志。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历史使命意识与时代使命意识,如果没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是无法支撑起强大信念的,更无法凝聚意识的动力作用。开设“四史”课程,对于大学生使命意识培养的内在要求,就是使大学生必须先要明晰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步骤与阶段,要掌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领导和怎样领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立足历史,让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加科学和坚实。

(二)激发大学生“以史为鉴”的使命情感

“党史学习教育既是共青团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更是一次宝贵政治训练”。[3]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入脑”“入心”和“入魂”。新时代践行高等教育铸魂育人伟大事业,必须要注重大学生使命情感的培养,倡导理论教育与学习主体的“情感共鸣”。高校开展“四史”课程,要在学生“知史”的基础上,把百年党史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建党百年奋斗路的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使命意识,激发其使命情感。在学习历次重要会议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知晓党的重要会议为什么召开、怎样召开以及会议对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意义,使其在学思践悟中感受中国共产党勇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强大智慧和勇于改正错误的政治勇气,感受中国共产党善于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强大本领,激发学生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像党一样“有智慧”“懂时务”和“有勇气”的使命情感。此外,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影片和纪录片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心理环境,烘托情感氛围,使学生真正在情感上形成向模范学习、向先烈看齐的使命意识,切实达到使命情感的强化。

(三)坚定大学生“明史立志”的使命意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意志是一种心理品质,是成就事业或者达成理想必不可缺的情感激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必然有诸多的风险、困难和挑战。在新时代,大学生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要具备不怕输、敢拼搏的斗争意志,必须要有“铁人”王进喜和焦裕禄那样“敢碰硬”和“敢拼命”的坚强意志。“知史”和“鉴史”是“明史”的前提,教师要在详细讲解党史基本理论知识框架和激发使命情感的基础上,深入强化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使命意志。讲解党史必须要贯串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这一中心线索,升华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践行,引导大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积极发扬“新时代”的“老精神”,煅就使命意志。

二、当前理工科学生使命意识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上文已就“四史”课程对于大学生使命意识培养的内在要求进行了具体概述。理工科学生作为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的未来主力军,对其进行使命意识培养是当前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学科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当前对理工科学生使命意识的培养也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需要科学分析。

(一)课程主体融入意识不强

当前,理工科高校开设“四史”课程,实效性拓宽理工科学生历史维度和视野,保证“四史”课程在理工科高校上得好、上得精,就必须要从主体根源发力,重视“四史”课程教学各方主体的融入度与参与性,有机提升课程各方主体的融入意识,才能切实加强“四史”课程的育人实效。但是,目前部分理工科高校开设“四史”课程是以校公选课的形式开课,由此在主体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四史”课程的授课主体——教师的融入意识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4]笔者通过对所在学院承担“四史”公选课的教师进行询问和调研,并形成汇总报告。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对公选课的主体认识度不高,融入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目前,“四史”课的开课方式是校级公选课,授课时间多在周六、日和晚课期间。基于此,往往部分理工科学校教师对于文科公选课抱着不重视、走形式等消极态度,对于授课过程也存在着念课件、不与学生互动等情况,师生间存在“文理科”思维鸿沟。由此,本来活灵活现的历史课难以发挥其学科优势,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水课”,教师对待课程教学的融入意识不强,严重影响课程对于学生使命意识的培养。

其次,作为学习主体的理工科学生的融入意识不强。理工科学生往往对于理工类课程充满兴趣与热情,对于文科类尤其是历史类课程兴趣不高。笔者在所在高校承担“四史”公选课教学任务,在每学期首次上课前,笔者均对学生的选课原因进行询问调查,其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选课目的并不是出于兴趣爱好和思政育人的向往,而是“上课教室距离寝室较近”“学分好拿”“陪同男/女朋友”等原因。据统计,辽宁某石油化工类高校2023年春季学期公选课“四史通识概论”选课学生仅为29人,严重低于理工类公选课选课人数。此外,学生培养计划中“四史”课程等公选课的学分偏低,再加上上文提到的教师主体融入意识不强,由此使得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主体融入意识有待提升。

(二)理工科学生文史理论素养薄弱

理工科高校开设思政类和历史类等文科课程对于培养新工科人才是必要的。将“四史”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完整地教授给理工科学生,这对于长期接受理工学科思维的大学生来说必然具有挑战性。可见,高校开设“四史”课程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使命意识,解决理工科学生文史理论素养薄弱问题是极其关键的。

首先,理工科大学生的文科学科理念尚未成型。学懂一门新学科,首先要夯实在思维层面和观念逻辑层面的学科理念基础。引导理工科学生学习“四史”课程,绝不能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那样进行简单、生硬的知识灌输,那样不仅不能让学生感受课程的情感感召,反而会使学生被动性地厌烦“四史”。根据笔者在课余时间对选课同学们的学情调查,当前理工科大学生自中学开始就选择理科学习方向,文科课程在中学课业所占比重极小甚至于没有,由于从未接触过文史课程知识,更很少与文史课程教师深度沟通,所以,理工科学生并不具备文科的基本思维理念,在大学接受文科课程则更显无力。

其次,理工科大学生的文科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在高校学习高层次文科课程的难度和压力较大。由于当前高中时期理科学生并无额外精力学习文科课程,学校也并未重视理科生的文科学习,这就致使理工科大学生的文科知识基础相当薄弱,思政和历史知识仅停留于初中水平,这使其在大学时期学习“四史”等文科课程比较困难。“四史”课程重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阐述相关历史事件的阶级性质和哲学性质,理工科大学生难以理解其课程内在奥义,大学生使命意识培养较为艰难。

(三)课程资源挖掘不够深入

在教师课程设计的层面来看,教师对于“四史”课程丰富资源内核目前还发掘的不够深入。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思政类、历史类文科课程上,注意点和兴趣点比较偏重于其故事性、具体性和生活相关性上。而目前部分教师讲授“四史”课程并未针对理工科学生实际而转变授课方式,仍然以“生硬”的讲授方式予以授课,课程资源挖掘不够深入,这显然与理工科学生心理特点是相矛盾的。

首先,“四史”课程中与理工科相关的历史资源挖掘的不够深入。理工科大学生长期以来涉及文史类学科范围知识较少,天然地对文科课程存在着距离感与迷茫感。笔者根据大多数同学的课后反馈发现,理工科学生在高校学习“四史”课程,更希望在“四史”课程学习中寻找到与自己理工科专业存在关联和联系的点,这样才能提升其对于历史的兴趣,达到对“四史”课程的认同。例如在给石油化工类专业学生讲述新中国史时,要充分挖掘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等,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导学,充分备课,挖掘教学大纲中与工科相关的知识要素。

其次,“四史”课程教学设计与理工科大学生生活联系度不强。目前,“四史”课部分主讲教师较少走近学生,与学生存在着代际隔阂,难以寻找“共同语言”,这就必然使得教学设计仍停留在传统阶段,不能将历史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实际的“活知识”,使得理工科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使命意识培养目标难以达到。

三、“四史”课对理工科学生使命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

基于“四史”思政课程的使命意识培养的内在要求,笔者立足于问题与困境,创新性探寻了“四史”课对理工科学生使命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从主体融入意识、课程资源挖掘和实践机制入手,切实提升课程使命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一)强化“四史”课使命意识培养的主体参与意识,形成育人合力

基于教学主体融入意识不强的问题,有效突破“四史”课程育人瓶颈,必须要强化主体参与意识,增强学生融入意识,让理工科学生感受到“四史”课程与自己并不遥远,使其深入体会课程的深度与温度,切实形成育人合力。

首先,要强化教师对于“四史”课使命意识培养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要提高认识,将讲授“四史”课作为政治工作来抓,提升政治引领和思想引航作用。教师要增强主体自觉性,将“四史”课当作思政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来上,内心强化课程等级,重视并打磨“四史”课教授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善用课程资源,切实强化对理工科学生注意力的吸引,积极引导理工科学生听党史、爱党史和想党史,以“爱学”来带动自身使命教育培养。

其次,要强化理工科学生学习“四史”课的认同感。”学生们“应该充分认识学习‘四史’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和研究‘四史’这门‘必修课’,读懂‘四史’中的道路逻辑。”[5]提升学习主动性。“四史”课教学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学”,要充分发挥理工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对于提升自身的使命意识培养意义重大。理工科学生要充分树立“新文科”观念,正确认识“四史”课程的育人作用,摒弃“文科无用论”思维,在教师引导下提升对于思政与历史的兴趣,探寻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思政知识点,在“四史”中寻找“工科”归属感,在光辉党史中寻找激励自己为理工专业学习与科研接续奋斗的力量。

(二)深入挖掘工科相关课程资源,提升课程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教师在前期要充分做好课程设计,挖掘资源,寻找理工科学生的心理关注点与兴趣点,让“四史”课的知识内核与理工科学生达到有机的精神契合,在课程设计上突破纯理论教学,树立“新文科”教学观念,重视挖掘工科相关的课程资源,做到课程设计“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6]

教师要充分挖掘“四史”课中与工科相关的历史文化课程资源,让理工科学生对于“四史”课有认同感与归属感,增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度。例如,在给石油石化类专业学生讲授新中国史中关于发现大庆油田和开展“油田大会战”的历史时,教师可以充分延伸和拓展课程内容,以详细生动讲解的方式介绍为什么中国被称为贫油国,将属于石油石化专业的“海相生油”和“陆相生油”等工科知识带入到“四史”课程的讲解中,充分引起理工科学生的“学科共鸣”。在讲述“铁人”王进喜为了制止井喷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油井之时,富有激情地阐释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引起理工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自觉与“工科工程前辈”看齐,切实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使命意识。

(三)创新“四史”课的实践机制,促进学生以实际行动升华使命意识

“理想信念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7]在“新文科”教学背景下,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四史”课教学,尤须注重实践育人的作用,创新“四史”课的课程实践机制,促进学生以实际行动升华使命意识。

首先,要创新教学方式的实践机制。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学习思政课和历史课最有效率、最能共情的教学手法是直观性教学和演示性教学。授课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实地或实景教学资源,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其中,使工科生更好、更易理解“四史”知识体系。据悉,辽宁省某石油化工类高校的校公选课“四史通识概论”中,教师深化实践教学机制,把课堂带到学校“四史”教育文化长廊,以“实景游学”的形式让学生浸润于党的百年伟大光辉历史之中,激发其自身的使命意识。

其次,要创新学生课程学习的实践机制。工科生学习“四史”课程,要坚持实践导向,学深悟透,从“四史”中汲取历史自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充分发挥理工科学生的主体创造性,通过编演历史情景剧等方式将自身带入到“四史”中。也可以充分发挥理工科学生的专业方向技能,学生们通过制作AI历史绘画、制作历史游戏编程等形式,将工科特点与“四史”课深度融合,以实践促进自身的使命意识培养。

本文就“四史”课程对理工科学校大学生使命意识培养的内在要求、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与探究。可以看到,理工科学校开设“四史”课程教学,对于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政治担当、责任情感和使命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切实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时代号召落实落细。今后,更要坚持将“新文科”理念有机融入到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多维度、全方位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使命意识。

猜你喜欢
四史理工科文科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孙文科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