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士彬
( 吉林化工学院 党委宣传部,吉林 吉林 1320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立足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宏阔的世界视野,从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高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内在依据、基本原则和实现理路作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论述,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理论和时代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1]42-4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延续了五千多年都不曾中断的精神密码,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也是我们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断应变局、开新局,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的坚实根基。文化自信首先需要文化自觉自知,高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策源地,肩负着以文化人和以人兴文的双重职责。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深刻系统地认识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和资源,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构建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将文化铸魂的理念功能有效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中,切实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供力量源泉和精神标识。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学习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立足于现实又植根于传统,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31520世纪初各种主义蜂拥入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被接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新儒学家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上是密切联系的。”可以说,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文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奠定了群众基础和历史基础。中华文明也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适应深刻的时代变化进而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需求相对接进行转化与发展。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升华为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天人之道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将“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和合智慧拓展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用“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的忧患意识强调要做好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的准备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高度的文化自信,跃动着强烈的创新自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师生理解、掌握、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在师生日常生活世界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相伴,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优势。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深刻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的飞跃背后的深刻逻辑力量,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文化层面其内在逻辑和思想基础是什么。如中国传统社会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联合体的理想社会相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相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自然和社会历史辩证运动和发展的认知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相契合等等。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努力开拓学术研究新格局,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优势和中国特色。要善于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验“质料”,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的方式方法,让师生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功能与作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释放和更为有效的发挥,让师生从理论、情感、行为上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聚民心”要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投身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是聚人心、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并同当代中国的现实相结合,否则就会缺乏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不能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为,起到凝聚共同理想和精神信仰的作用。以人为本、崇德重义、持中贵和、实践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重视人的崇高价值,尊重人的生命意识,对独立人格精神有着执着的追求,提倡善养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追求止至善的道德生活。主张仁者爱人的社会伦理思想,“儒家的一个基本预设是把社会理解为一个同心圆”,“仁需要推己及人,从内到外,从私到公”[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万物与我为一”“制天命而用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礼之用,和为贵”的人际和谐统一,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长久之道。强调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倡导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崇高理想,主张志士仁人要关心国事民瘼,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讲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等等。这些对后世人们的情操和思想行为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沃土,是传统基础上的现代性诠释。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践行营造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其从理论形态向生活形态转换。打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古今观照的时代结合点,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拓展和完善,使其成为凝聚社会意志和力量的精神纽带。在个人生活中倡导“修身立德”的立身之道,在家庭生活中倡导“孝悌爱亲”的齐家之道,在社会生活中倡导“守信爱人”的仁爱之道,在消费生活中倡导“节欲俭用”的绿色发展之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师生日常生活的各个维度。找到师生认同度高、参与度高、可复制推广的实践载体,通过教育引导提升认知,舆论宣传、文化熏陶激发共鸣,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敦促践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在师生心上,落实在行为实践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33-34。立德树人始终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问题。时代新人之德是中国文化范畴中的大德、公德、私德,既形成于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伟大实践,也脱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思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德育资源,厚植学生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奋斗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传统社会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家国一体的政治组织结构、修齐治平的伦理道德要求使得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孕育和发展。家国天下的道德格局是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位一体”的统一,在国家层面倡导“精忠爱国”的价值准则,面对国家与个人、公利与私欲的矛盾冲突时强调“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集体主义,体现为“一片丹心图报国”的坚贞报国志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屈民族气节,“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慷慨赴国难的英雄壮举,“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的崇高忧国忧民情怀,中华儿女正是在对国家民族无限热爱的精神激励下不断拼搏、奋斗、牺牲,才使得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与西方崇尚武力的侵略征服思想不同,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强调人内在精神的强大与持守。《周易》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主张君子为人处世要效法天的运动规律,刚健强健、奋发进取。新时代青年置身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难以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必须拒绝“看客”“过客”心态和“躺平”心理,要努力成为时代发展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要勇立潮头、矢志奋斗、勇担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亦始终弘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故鼎新的求索创新精神,无论是燧人取火、仓颉造字,还是四大发明、天文历法,还是数学、医学、建筑等各领域的科技成就,抑或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是古人尚变革重创新的生动写照。创新是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33。置身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的新时代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要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科学、技术、产业、管理的前沿,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为国家发展贡献聪明才智,担负强国有我的青春责任。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锚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政教育教学,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物、故事、理论,深刻阐释其背后的精髓要义,结合讲授内容和主题,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形式、转换话语表达方式,唤醒青年学生的文化精神基因。将人格修养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奋斗精神传承、创新意识激发作为重点,做好知行合一的引导。同时要深挖其他各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领域、立体化、多维度地融入专业教育、艺术体育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各个环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价值引领上的融会贯通。高校教师要充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明道、信道、解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同感,洞悉其时代价值,明晰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能准确把握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趋向脉络。同时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美其道,慎其行,以德正身、治学、施教,真正成为学生的“筑梦人”“引路人”和学问、品行兼备的“大先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发挥好文化示范引领作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超越时代的普遍性因素,我们要对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但不符合时代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按照时代发展新要求,使其与时代精神结合,对其内涵进行补充、扩展和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纵观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国家的现代化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312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文化自信自强、繁荣昌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层力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高校师生精神面貌越奋发昂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越高,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才会越大。只有大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文化启智润心、陶冶情操、培塑文明素养,才能在以文化人的过程中提高师生文明程度。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找到传统文化与师生生活的连接点。鼓励师生用传统文化精神开展各类文化创作,让更多呈现中国精神、凸显时代气象、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优秀作品在校园流传。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网络空间,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让更多源于师生、服务师生、能够满足师生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产品充斥网络,精准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以学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主题文化品牌活动,保护和传承具有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标识的文化符号,如文化典籍、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师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一部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种载体、多种形式走进师生,要深谙师生接受习惯和审美心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艺术烹饪和再加工,使其色、香、味俱全,深度参与师生精神世界的构筑,道德情操的提高,心灵志趣的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46。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的制度优势。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它既是党带领人民长期探索的实践成果,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当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最重要的是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话语阐释和叙事传播,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中国影响力、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展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在思想与文化的范围里,现代决不可与古代脱节。”[5]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亦是如此,传统是其生长的资源,有着基于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基因始终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无声、无形地发挥着作用,对现代化起到濡化和矫正的作用。不仅如此,中华文化根脉蕴藏着解决人类共同难题的重要启示,具有世界性、人类性维度。西方机械文明一百年带来的物质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非但没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带来许多灾难。101年前哲学家罗素对贫弱的中国访问后指出,全世界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将受到中国时局发展的重大影响,因为“中国人已经发现,而且在好几千年里一直践行着一种生活方式。如果全世界都采用这种生活方式,就会感到幸福快乐”。[7]今天,中国式现代化为既想谋求发展又不想失去主权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路径。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不断拓展传播渠道,积极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内外并重,新旧结合,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宣传格局。遵循传播规律,创新多种形式,如图文、短视频、VR、快闪等,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根基,凸显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国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引导师生从历史、理论和实践多个维度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为师生释疑解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舆论支持,让师生看到、听到、感受到新时代的中国。同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利用高校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学科、人才优势,将展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学术自信的研究成果广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