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统编版教材对《落花生》一文的删改

2023-04-16 17:56王静雅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许地山落花生编者

王静雅

作为许地山极具生命力的散文之一,《落花生》自1922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1927年收入散文集《空山靈雨》之后,就以其平易朴实的语言、简洁清晰的结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受到各个时期教材编者的青睐。由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中,也收录了这一经典散文。然而通过对192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的竖排版《空山灵雨》中的《落花生》的阅读,笔者发现,统编版教材在选入《落花生》时,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改。那么,与《落花生》原作相比,这些删改有什么积极意义?是否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拟就此展开讨论。

一、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而关于核心素养四个维度之一的语言运用,《标准》明确,学生应“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接下来在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之一的“基础性学习任务群”中又指出,“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课程标准对“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两次强调,体现出其重要性与必要性。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而删改后的课文《落花生》,正是一篇符合现代汉语语言文字运用规范的文章。

“20世纪50年代之前,由于国内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质量较低,虽然不少语文工作者也注意到现代汉语规范问题,但有关实践基本上处于‘荒芜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地山的《落花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不那么规范的地方。教材在这方面的删改大体有以下几类:

(一)对不常用词汇的替换

对原文中出现的,现在已不常用甚至已经不再使用的词汇进行了替换。如“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底茅亭举行”中的“节期”,意为节日,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不再使用。这一意义通常被人们用“节日”“节”等来表达,故这一句话中的“这节期”被编者删改为“这个节”。再如“花生可以制油”一句中,“制油”一词在今天的日常表达中已不常见,人们在表达“压出物体里的汁液”这一意义时更喜欢用的是“榨”,故“花生可以制油”被改为“花生可以榨油”。此外,“隙地”被改为“空地”,“夜阑”被改为“深夜”等,也属于这类情况。

(二)对方言、口语的删改

对于《落花生》在叙述时出现的方言、口语,教材均替换成了相应的规范表达。“我”作为这篇文章的叙述人,在叙述事情时,使用的一些亲人的称谓,如“爹爹”“姊姊”“姊弟”等,属于许地山家乡的方言,编者分别将其改为“父亲”“姐姐”“姐弟”等。

(三)为符合现代汉语音节组合习惯而做的删改

有一些词组,在语法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音节组合习惯。如原文在介绍收获节那天的天气时写道,“那晚上底天色不大好”。作为“天色”的修饰成分,“那晚上”这一说法不符合现代的音节组合习惯。“现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数是两个音节和四个音节结合在一起”,而“那”是单音节词,“晚上”是双音节词。对于“那晚上”这个意思,现代汉语里常用的组合是“那天晚上”或“那晚”,而如果用“那天晚上”,则又与紧随其后的“天色”略嫌重复,故“那晚上”被改为“那晚”。

(四)对代词、助词等的规范

在许地山写作《落花生》的年代,对于代指男与女,人与物的词,并没有进行专门的区分。而现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专门的规范。故文中指代落花生的“他”,相应地被改作“它”。另外,对于“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使用过一阵子”,后来就销声匿迹的结构助词“底”,编者也将它们都相应地该为“的”。如“这就是他底好处”被改为“这就是它的好处”。

(五)对同一人物的不同称谓进行统一

《落花生》原文对于母亲的称呼并不统一。在第一段开头,母亲说话时,用的称谓是“母亲”;第二段开头,母亲说话时,用的称谓却是“妈妈”;紧接着在“妈妈”说完那句话之后,却又用了“母亲”这一称谓;在倒数第二段叙述时也是用的“母亲”这一称谓。统编版教材对此进行了删改,将第二段的“妈妈”改为“母亲”,使之与文章别处的“父亲”这一称谓相搭配。

二、对于语言欧化倾向的一种纠正

作为一个信奉基督教的作家,许地山难以避免地要阅读西方传教士的白话文,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西方传教士的欧化白话文本俱在,对当时的基督徒以及靠拢教会的平民不会没有影响”。很自然地,许地山的行文在潜移默化中被西文所影响了。

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使用了不必要的系词。“在西文里,形容词不能单独用作谓词,必须有系词介绍”。这种语法的影响在《落花生》中的表现,就是用判断句去代替描写句。如“花生底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中,“是很可贵的”,就是不必要的系词影响下的句子。故教材改为“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就是去掉了不必要的系词“是”。

再如,我们说一个东西有用,习惯上用“它有用”这样描写主题事物性质的描述句,而不用“他是有用的”这样的判断句。所以,原文中带有欧化痕迹的“他是有用的”一句,在统编版教材中被去掉系词“是”,修改为“很有用”,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三、适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茅盾先生在论及许地山的小说时说:“他在那些小说里试要给一个他所认为‘合理的人生观。”其实不只是小说,许地山在他的散文里也都放进了一个他感觉合理的人生观。在《落花生》中,小时候的“我”由父亲的话得到启示,自己领悟出一个道理:“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这是文章的主旨句,是许地山对于人生何为的追索与回答,是许地山在《落花生》中所放进去的一个人生观。

然而这样的人生观,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小学生所受到的人文熏陶里,到处都是对伟大人物的致敬。现在,如果突然告诉他们说“不要做伟大的人”,很难相信他们不会惊讶、错愕,不会怀疑、困惑。就像一个母亲在一篇文章中所记录的,“吵架源自女儿对课文的一个疑惑:‘妈妈,在《落花生》里面,为什么‘我要说,‘做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伟大和体面的人哪里不好呢?”

不是不要做伟大的人,也不是伟大、体面的人哪里不好,问题的根源在于此“伟大”非彼“伟大”也。“伟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①品格崇高;才识卓越。②气势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的。”我们现在所说的“伟大”,基本上都是字典里的那个“伟大”。小学生意识里的那些伟大人物,基本上都是品格崇高、才识卓越的一些人。

而许地山在《落花生》中所说的“伟大”,则完全不是这个意思。联系前文来看,这个“伟大”,是就悬挂在枝头的苹果、桃子、石榴来说的。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呢?许地山写道:“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他们底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让人一望而发生羡慕底心。”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伟大事物的三个特点:好看;果实悬在枝上,有鲜艳的颜色;让人羡慕。

许地山将这归结为“伟大、体面”,那么除去与“体面”一义相对应的“好看”“颜色鲜艳”“让人羡慕”之外,“伟大”的内涵,就本文来说,基本对应的就是“悬在枝上”。那么,这个义素象征着什么呢?

笔者认为,枝头象征着地位,悬挂在枝头,则象征着地位之高。也就是说,许地山所说的“伟大”,基本是指地位高,有财富,有权势。而伟大的人,也就是地位高、有权势的人,绝非我们现在所说的意思,这是“伟大”这个词的临时词义。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经验里,“伟大”就是品格崇高,“伟大”就是才识卓越,临时词义的加入极有可能造成他们的认知混乱。

于是,编者就将这句话进行了删改,使之变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样保留了原文的基本意思,又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理解能力。

四、一些值得商榷的删改

教材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教材的选文必须再三斟酌,尤其是在改动名家名篇时。然而笔者发现统编版《落花生》的删改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打了折扣的感情表达

在买种、动土、灌水之后,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花生收获了,原文使用的句子是:“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里的感叹号表示一种意外,一种惊喜,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作为一个孩子,他当时的一系列劳动,可能只是在母亲的带动下,所进行的一些好玩的“游戏”,这个“游戏”可能和捉迷藏、过家家、打弹珠、丢沙包并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快乐,他原本就没指望这个“游戏”能有什么别的收获。更有可能他买种、动土、灌水之后,早就把这个“游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当初不经意的一次播种,居然结出了果实。于是许地山用一种儿童特有的兴奋写道:“居然收获了!”这里的感叹号和“居然”一起,充分而又饱满地表达出了这种惊喜。

而编者却将感叹号改成了句号。笔者认为,改为句号之后,儿童兴奋与惊喜的情感表达被大打折扣。

(二)不再形象生动的词语

“心版”是一个文言词汇,在清代小说中比较常见,如清代陈朗的《雪月梅》中“大老爷天高地厚之恩,训诲之言,当铭心版”。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这一词汇也并不鲜见,如有的文章标题就叫“记忆心版上的图画”“心版上的山水”等,更有诗人将其写进了诗歌中“心版又印上几页甜蜜的吟唱”。《落花生》原文中出现“心版”是在最后一句:“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然而父亲底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心版”,即心之版,将“心”比作刻印所用的底板。话印在心版上,是说话掷地有声,将心的底板印出了痕迹,用来表明父亲的话对我的影响之深,分量之重。此其一。其二,“虽然……但是……”这一关联词,领起的是两个不同的主语,按照现代的语法应该将“虽然”提到“所有花生食品”的前面,改成“虽然花生食品没有了,然而父亲的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

教材将其改作“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该句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是将“印在心版上”改成“深深地印在心上”,虽然加了“深深”,但不如原文来得形象生动,不如原文给人的印象深刻。二是关联词去掉之后,消失(吃完)的花生和没有消失的话语,二者无法再构成强烈的对比。

(三)未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原文中母亲说:“也请你们爹爹来尝尝我们底新花生。”这是母亲对孩子说的话。从语体上来说,这句话是口語。而“爹爹”一词,正是一个口语词,放在这个语境里并无不妥。教材却将其改为“父亲”,可“父亲”是一个书面词汇,与句子的整体语境并不相符。

笔者认为,编者在删改的过程中,如果能再审慎一些,再推敲一下,那么这篇经典散文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将会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北关小学

猜你喜欢
许地山落花生编者
许地山较真
许地山较真
编者语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
编者有话说
编者语
许地山遇事爱“较真”
编者语
落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