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何营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来到内地城市务工经商,进一步带动了内地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促进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关键是要抓住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两头对接。”国家民委先后在全国选取并公布了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将示范城市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并推广,以点带面推动相关工作稳步发展,为全国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2014年,湖北省政府不断优化自身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在全省选取襄阳、武汉、宜昌三市率先设立新疆工作站,满足在鄂务工经商的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的需求,不仅为全省的城市民族工作起到示范作用,更为全国涉疆工作提供了借鉴。设立新疆驻内地城市工作站,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成为三者信息交流的“中介”,促进新疆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内地城市社会,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新疆工作站自从在全国各大城市成立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样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尹秦玲对湖北省建立新疆工作站的建站背景、筹建过程、运行机制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发现工作站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晰,工作人员短缺等问题,根据呈现的问题提出健全部门间协作机制,建立派遣人员长效机制等对策建议;白关峰针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治理碎片化、分散化问题,将“嵌入式治理”理论引入新疆驻内地城市工作站运行机制中,提出从整合融入的角度进行改善:首先,实现部门之间资源整合进而协同治理;其次,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民族工作;最后,加强流动人口与当地政府、社区和居民之间的交流。如何发挥工作站在城市民族工作中治理的有效性,是当前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本文希望能够回答并得以阐释的,力求不断提升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水平。
(一)工作站的形成背景。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南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做好农村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据2019年资料显示,新疆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已达到223.7万人次,其中,转移到内地省市企业就业人次超过2.5万人次以上。2021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超过3.7亿人,且仍处于不断递增的趋势。在第三次新疆工作会议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城市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要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流入城市并长期发展,亲缘、地缘和族缘是必不可少的发展资本。但现实情况中,少数民族群众进城务工经商往往呈现就业同质化、居住封闭化、交往族内化等特征。新疆工作站建立的初衷就是解决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在融入内地城市时的不适应问题,通过有效将流入地和流出地的资源整合,不断优化对新疆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
(二)新疆工作站取得的成效。在新疆工作站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的大力支持下,工作站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取得如下工作成效:一是促进了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沟通联系。新疆工作站组建以来,深入新疆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地进行走访交流,通过采取谈家乡、聊家常、念民情等方式加深对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的了解,帮助当地干群与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建立联系。新疆工作站作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利益的“代言人”,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理诉求向流入地政府及时反馈,使得流入地政府可以听到少数民族流动群体的呼声,进而保障这一群体的利益。同时,流入地政府的管理制度也通过新疆工作站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宣传,使得政策有效贯彻执行,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一步融入当地城市。二是协助当地政府规范城市管理工作。由于不熟悉城市相关的规章制度,大部分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体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现象,与当地的城市管理部门之间产生了误会。例如每个城市中,都存在新疆籍瓜农因不熟悉当地的规章制度,而出现占道经营的问题,因此与各地城管部门发生争执,成为城市管理中“老大难”问题。新疆工作站针对这一问题,与城管部门共同为摊贩设立卖瓜的特定区域并向市民宣传推广,使哈密瓜进得来,卖得好。不仅满足了瓜贩们的实际需要,还符合了城市管理的相关规定,较好地解决了卖与管之间的矛盾。通过不断实践健全和完善治理机制,不断优化城市民族工作。三是促进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内地生活。新疆工作站人员凭借自身在亲缘、族缘和地缘上独特的优势,能够较为妥当地处理在内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相关诉求,增强与内地居民彼此间的亲切感。通过日常的走访,了解他们目前的实际诉求,对其开展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牵头举办各种联谊会等活动,联合社区解决少数民族群众与社区居民之间彼此互不熟悉的问题,促进两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的归属感更强,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之中。
新疆工作站的设立,是政府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一种新的创新和探索。自新建工作站以来,在工作站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需要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工作。
(一)切实加强协作共管的工作机制。城市民族工作是一件系统性工作,涉及公安、民宗、社保、维稳、政法等部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并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必须在部门间建立有效的协作共管机制。新疆工作站在实际运行中要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意见,尽快建立和完善工作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服务到位。同时将自身资源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资源进行整合,做到信息共享,节省信息收集时间,同时提升效率。工作站要进一步明晰自身的职责,将自身业务与各部门业务进行有效衔接,协同处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二)坚持以民生服务为治理宗旨。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应始终将做好服务放在首位。新疆工作站通过日常走访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遇到的难题难事,为在内地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走访,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遇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区分,整合并统筹考虑。坚持推进,将少数民族群众的特点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相结合,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注重以服务促管理,将服务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内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更好地融入内地城市。
(三)夯实民族互嵌式社区有力根基。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工作是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石。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最终要落实到社区。通过积极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和整合社区资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的服务。同时,新疆工作站积极发挥凝聚作用,联合流入地政府在社区中创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鼓励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其中,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自身的主体意识,增加少数民族群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民族工作。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社团、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城市民族工作之中。社会力量的介入,政府逐渐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向公共服务的购买者角色转变,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使公共服务的水平不断提升,治理效果明显改善。除此之外,积极开展新疆籍毕业生人才引进计划,吸纳新疆籍少数民族应届毕业生到内地城市的新疆工作站及其他相关部门就业发展,通过挖掘新疆本土资源,实现治理的服务性和人性化。
(五)推进城市民族工作法治化进程。由于城市民族工作较为复杂,因此新疆工作站处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仍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推动城市民族工作的法治化进程,新疆工作站应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善城市民族工作的法律法规,实现城市民族工作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发生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对于那些来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因其汉语水平不高,对当地的法律法规不熟悉,工作站要及时将当地的政策规定对其进行讲解,同时要维护其正当的合法权益。
(六)利用大众媒体进行正面宣传引导。政府通过大众媒体宣传引导并开展城市民族团结创建活动,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和内地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加强内地城市居民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相互了解,促进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对于在内地务工经商的新疆籍维吾尔族同胞的好人好事要加大宣传力度,如在疫情期间,新疆同胞的倾“馕”相助,温暖了防疫一线。通过正面的宣传引导,促进各族之间相互了解,将民族团结、手足相亲的理念植根于内心深处,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由新疆政府向内地城市派出“政治上强、懂双语、工作上有经验”的精干人员形成新疆工作组协助处理城市民族工作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对策。但是由于新疆工作站目前只在部分城市设立,所以对工作站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还有待完善之处。总之,目前的研究仍局限在对新疆工作站的现实运行情况的初步探讨,仍需要借鉴我国城市民族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促进新疆工作站更好融入城市民族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