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省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李桢漪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高度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2021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作出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职业教育不应该是兜底教育。当前,职业教育受到多重社会偏见,中职的家校沟通存在复杂问题。大力促进家校协同,发展职业教育,具有深刻的时代性和现实性。中职班主任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必须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以推动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培育。中职学生的成长需要更多正面关注。班主任应该尊重家长,真诚至上;开展深入、细致、灵活、持之以恒的家校沟通工作。
大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家校合作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一旦上学,学校就承担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他们把家校共育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不作为的表现。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入读职校意味着前途渺茫,所以他们对孩子成长和家校沟通无动于衷。由于教师有偿家教、收受家长礼物等不正之风仍然存在,有的家长对家校关系存在偏见。
在家校沟通中,学校充当支配者的角色,家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家校通常在学生有突发事件时才有沟通联系。家校沟通的形式趋于单一,以电话或微信交流为主。现在多数学校使用家校通、班班通、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但是有的班主任仅把这些平台用于即时传达通知,线上沟通趋向形式化。很多班主任以电访和线上访问完全代替了登门家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是很多中职班主任很想做,但又觉得很难做到并且很难做好的一项工作。
部分班主任把开家长会当作“完成任务”和“走过场”,不事先备课,只抱着兵来将挡的态度草草了事。“满堂灌”的报告形式占大多数,家校互动少,共同研讨不深入。会议上,班主任通常向家长指出学生的问题行为,期望棘手的学生问题可以一蹴而就。然而事与愿违,护短型家长借机抱怨职业学校的校风、学风;焦虑型家长就回家粗暴地训斥孩子,亲子关系恶化。家长失望而归,则给后期家校沟通带来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家校矛盾会随之而生。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培育。中职学生的成长需要更多关注。针对上述诸多问题,班主任必须尊重家长,真诚至上;开展深入、细致、灵活、持之以恒的家校沟通工作。
班主任通常身兼家长学校的授课老师。在家长学校的统筹安排下,班主任可以依托家长微信群、家校通、问学等网络互动平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推送家庭教育指南和案例分析,指导家长依法育儿、科学育儿。班主任与家长可以互相加微信好友,畅聊学生各方面的成长。
班主任应该在家校互联网平台,及时进行正能量播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身处班级教育场中的每个家长被生命的成长所打动,加深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正能量播报既要关注集体,又要关注个人,尤其是尚未进步的孩子。班主任要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甚至放大优点,适时进行表扬。家长通过查看小视频、照片、通讯稿等播报,可以了解班主任在近期对孩子进行怎样的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职业生涯指导等。家长也会看到班主任平等对待班级里的每个孩子,进而对班级、班主任和职业教育有强烈的认同感。这样,家长就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班主任利用家校群平台沟通班级情况,一方面要树立保护学生隐私的意识,不发学生的正脸照,只发侧脸照,涉及隐私的照片要打马赛克或者做其他技术处理;另一方面,在家长群里尽量以表扬的方式点名,当谈及学生不良表现的时候,多说共性问题,不要公然通过视频或照片对某些或某位学生点名批评。个别学生的问题要和家长单独交流和反馈,避免引发家校矛盾。
在召开家长会时,班主任需要把平常记录的问题按轻重缓急排序,从班风、纪律、卫生、宿舍、考试、考证、技能比赛等方面,向家长简要汇报和分析。班主任也告知家长关于学生手机、外卖食品、自习等日常管理的要求,期盼家长积极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一技之长,健康成长。
按部就班、形式单一的家长会必然缺少家长的真切感悟,往往削弱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富有艺术性、更人性化的家长会能大大促进家校沟通。班主任应该珍惜家长们在百忙中来学校聚会的良机,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嘉年华,例如技能展示、家长颁奖、亲子联谊、美食会、育儿研讨等。
在技能展示环节,学生代表现场展示专业技能学习成果,以点带面。家长看到孩子在职业学校学有所得,自然会感到欣慰和振奋。在颁奖环节,班主任宣读表彰学习、生活、工作表现出色和进步显著的学生,邀请家长出任孩子的颁奖嘉宾,增强孩子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亲子联谊会,班主任组织亲子互动游戏,并给家长和孩子精心安排10分钟左右的倾心交谈时间,互相吐露心声。孩子和家长在亲子联谊会中消除隔阂、误会和矛盾,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在美食会,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家庭拿手菜,师生和家长品尝“百家宴”。在育儿研讨环节,家长不仅参与小组讨论,也以个人身份欣然走上讲台,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和困惑。
随着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的普及,点对点、键对键的沟通方式逐渐常态化,但登门家访依然无法被网络、电话和校园约见完全代替。登门家访永不过时,因为入户送温情,问道诚意满,能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班级的教育效果。
登门家访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方案、有重点,并且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班级育人的整体设计。登门家访要以联动家长,促进学生发展为导向,精准设计探访过程,包括什么时间去、谈什么、谈多久、使用哪些沟通技巧等。
对家境困难的学生,班主任代表学校给予物质慰问和精神鼓励,并宣传国家助学政策;对身患疾病的学生,班主任勉励其重视生命健康,配合治疗和休养,适度锻炼,迎难而上,并给予学习方法指导;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班主任合理树立更高目标,期盼该生再接再厉、勇于挑战技能大赛和高职高考。然而,有些职业学校的家长羞于家丑不可外扬,对登门家访的班主任讳莫如深。在这种情况下,直接上门不一定能摸透实情、了解真实情况。对此,班主任可以到该生邻近好友的家中探访时,旁敲侧击去了解目标学生的情况,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育人策略。
通过家访,班主任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而且能知晓学生在学校以外的另一面,更全面、更立体地了解学生。家访后,班主任要整理走访记录,及时调整教育措施,为每个孩子寻找更合适的教育方式,确保每次登门家访都有新的收获。
家长群体并非千人一面,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各有差异。没有一种沟通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班主任要有敏锐的辨识力,在沟通中善于分析学生的家庭氛围、家长的个性特点和家庭教育理念等。面对不同的家长,班主任要灵活使用沟通技巧,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脾气暴躁型家长遇到孩子出问题的时候,通常采取简单粗暴、打骂恐吓的处理方式,与班主任讲话也粗声粗气。班主任要及时消除这类家长的情绪按钮,晓之以理,让其明白:以暴制暴的教育方法只会换来更粗暴的结果;家长想要转化孩子,必须从自己开始,改变思维和行为方式,遇到问题时,学会心平气和地面对孩子。班主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协助他们树立一个好家长的形象。
居高临下型家长有强烈的自我优越感,处理事情很有主见,主动充当教育权威的角色,对学校的重大决策和班主任工作非常挑剔。他们通常学历高,学识渊博,或者工作职位高,又或者财力雄厚。对此,班主任应该不卑不亢,多给他们一些尊重,认真倾听他们的见解,虚心接受其合理得当之处;对家长的有失偏颇之处,班主任也鲜明地表达态度。这样,双方能在彼此坦诚的互动中,消除隔阂,相互欣赏,共商育儿措施,建立家校合作的基础。
还有其他类型的家长,例如情绪失控型、放任不管型、过度保护型、自卑逃避型、敏感多疑型等。班主任需要充分运用教育智慧,反复沟通,争取与他们合作,才能建立家校共同体,促进中职学生的成长。
班级家长委员会是家长的自治组织,也是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志愿服务团体。班级家委会的组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完备的组织形式和严明的管理机制。
班级家委会的筹建需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发布《告全体家长书》,传达家委会的组建目的、工作目标和管理制度等信息;二是招募若干名家委会成员;三是制定家委会的工作纲要系列文件;四是制定家委会的新学期工作计划。班级家委会建立制度化的管理体系,明确每个成员的岗位职责,就像学生班干部队伍那样,设置秘书、学习委员、心理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等岗位。家委会小组内、小组间积极协作,同时对各自管理的工作领域负责。
班级家委会强调执行力,在遵守《学校家委会章程》的前提下,致力于提高班级的整体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委会精细化管理,增强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力。例如,家委会成员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和社会资源,组织“职业生涯进校园”分享讲座,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在筹备亲子活动时,家委会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广泛征集意见,策划流程,协助采购物资,为班级嘉年华提供有力保障。当有些家长对职教办学和家校共育持有怀疑态度,对学生课程和家长学校的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异议时,家委会可以对相关家长进行舆论监督和正面引导,为班主任建言献策,深化家校合作。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不是依靠职权,更不是靠把拿学生作筹码去压服家长;重要的是依靠彼此的信任,靠班主任的专业魅力。中职班主任要促进家校沟通,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使自己富有教育智慧,在家校互动中彰显魅力。
班主任要投身新时代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中职学生观,不仅用满怀仁爱之心带给学生希望与关怀,而且以行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爱。班主任对学生的无私的爱最能够打动家长,赢得家长的信赖,筑牢家校沟通的心理基础。这也是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沟通,摒弃其对职业教育偏见的重要前提。
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面对很多背景、性格、教育理念等各不相同,甚至对职业教育低期待的家长,中职班主任切忌启动情绪按钮,而是要理性平和,宽容大气,积极向上,善于共情。班主任只有具备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接纳与包容各种类型的家长,与广大家长结为同盟,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
班主任要有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熟练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家长委员会需要班主任的统筹和协调。每一个家校共育案例背后,都隐藏着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网络平台能突破家校沟通的时空局限。这些专业素养都直接影响到家校沟通的成效。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结合。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积极、乐观、豁达、阳光的沟通理念,加上富有智慧的沟通方式,等于有效的家校沟通。广大中职班主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加强学习研究,自觉提高专业素养,避免陷入家校沟通的误区,加强创新实践;有恒心、有毅力与家长沟通,积极倾听家长的心声,并向他们传达班主任内心对学生的希望和关怀;充分发挥班级家委会的协调和促进作用,从而获得更多家长理解和支持,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使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让每个中职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