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解读

2023-04-12 04:11聂黎萍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3期
关键词:接纳理解

【编者按】偶像崇拜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个人对偶像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泛偶像时代,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中小学生常常会陷入偶像崇拜的误区。班主任要理性看待中小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充分发挥偶像崇拜在中小学生情感发展、价值认同和追求方面的作用,挖掘偶像内在的人格品质与精神魅力,突出教育引导和榜样优化。班主任应将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偶像榜样化”和“榜样偶像化”,增强偶像的教育性和榜样的吸引力。

【情景呈现】学生小云是某娱乐艺人的粉丝,她在课桌内、书本上贴满了偶像的照片贴纸。她甚至还加入一个“饭圈”,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刷微博、贴吧、抖音,常常在班级同学群里转发偶像的新动态。一天晚上,小云的妈妈给班主任打来电话求助。原来小云要求妈妈帮忙向老师请假,因为要去参加偶像的线下见面会,如果妈妈不同意就离家出走。

【情景分析】

【关键词】偶像崇拜;理解;接纳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2-0048-03

【作者简介】聂黎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210008)教师,一级教师,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南京市五一创新劳动能手,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曾获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何为偶像?让人崇拜的、敬仰的、喜欢的对象都可以称为偶像。李白的“狂热粉丝”魏万,为目睹偶像的风采,千里迢迢从河南一路追踪李白,跨越了半个中国,跋涉了三千多公里;林语堂的偶像是一代文豪苏轼,他常常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对偶像的仰慕之情,还用英文写了一本《苏东坡传》;李白是杜甫的偶像,杜甫写《赠李白》《梦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怀李白》……时时刻刻,日日夜夜,春夏秋冬,杜甫用诗句诠释偶像崇拜。

古今中外,偶像崇拜并非罕见。欣赏、追逐、崇拜偶像逐渐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一道风景,案例中的学生小云便是众多青少年代表之一。如何理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引导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值得教育者深思。

无偶像不青春

2011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高中生崇拜的偶像前10名中,有9名都是娱乐艺人,初中生崇拜的偶像前10名全是娱乐艺人。那么,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反映了他们的哪些需求呢?

一是缓解压力。青少年的生活往往是两点一线的,他们的学业压力大,生活内容单一,崇拜娱乐艺人是他们情绪舒缓的出口。朋辈间对娱乐信息的交流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线上线下的“饭圈”活动,能让他们快速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辈群体。小云每晚的例行“打卡”,可能就是她缓解学习压力的一种方式。

二是角色认同。偶像在青少年心目中既是理想的自己,又是未来的自己。崇拜偶像是青少年对理想人格自我投射的认同过程。小云的课桌内、书本上张贴的明星图片,从另一个角度也能看出小云内心对理想自我的期待,对成长的美好憧憬。

三是情感需要。当偶像崇拜、反家长权威、渴望表现自我、害怕自我表现等一系列矛盾心理和行为产生时,意味着学生步入青春期前期,开始追求“做自己”,偶像的存在让他们的情感有了寄托。小云对于崇拜偶像的动态分享仅限于班级同学,鲜有与家长互动沟通的机会,意味着亲子之间的沟通不顺畅,所以她转向到同龄人中寻找情感寄托。

四是从众心理。同辈交往是青少年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共同的话题可以帮助青少年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融入新的团体。青少年的从众心理倾向明显,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化發展。

情景案例中的小云每天晚上在班级群里转发偶像动态,一定是因为有共同的阅读群体,在阅读互动、点赞交流的过程中,她找到了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存在感。因为以上一个或者多个外在影响与内在压力的冲击,小云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寻找到了暂时的自我,加入“饭圈”,寻找到“组织”和“集体”后更加无法自拔,以至于用离家出走的方式逼迫家长帮忙请假。

青春有你更精彩

2021年5月,《中国青年报》一项针对全国青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将袁隆平、吴孟超等科学家视为人生偶像的受访青少年超过90%。这个调查结果让人振奋。

偶像崇拜是个阶段性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学生会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外部世界。作为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班主任要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的崇拜对象,挖掘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偶像的正向行为。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多元多维的偶像群体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让他们的选择更丰富、更多元,让偶像成长的事迹、拼搏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态度点亮他们的青春。同时,班主任要关注青少年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需求,让亲子沟通、师生沟通、生生交流更加顺畅。

一是换位思考。很多家长和教师担心青少年会在偶像崇拜过程中迷失自我,因而冲突不断,嫌隙不少。其实,谁的青春没偶像呢?现在桀骜不驯的少年不正是曾经的自己吗?偶像崇拜既然是大多数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所以堵不如疏。父母可以主动参与孩子的“追星”过程,只要孩子愿意,就跟他们谈谈偶像、聊聊“爱豆”,不要三缄其口。周末闲暇时光,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看看他们喜欢的电视剧,和孩子聊聊自己曾经“追星”的趣事。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讨论,既可以融洽亲子关系,又能引导孩子对偶像的认知,调控孩子的偶像崇拜行为,帮助孩子找到内在偶像需求与外在崇拜行为的平衡,让偶像崇拜行为适度、合理、健康。

二是理性对待。除当红流量明星外,青少年的偶像群体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青少年偶像的组成样态逐渐丰满。如果小云线下参加的“饭圈”活动是谷爱凌的见面会、撒贝宁的读书会、张文宏的交流会,家长和教师还会如临大敌吗?所以,成年人应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小云“追星”“入圈”的事,更理性地去思考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利与弊。

的确,从单纯崇拜欣赏发展到加入“饭圈”“应援打榜”,小云的行为应该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因为青少年偶像崇拜往往会诱发非理性行为,甚至会出现极端事件。教育者需要了解青少年的成长需求,了解他们内心的情感投射,但需要娓娓道来,全面引导。班主任应引导青少年从偶像身上学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善于将偶像身上的高尚品质、人格魅力、精神内涵具体化、形象化,遵循青少年行为养成规律,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多维度地引导青少年从偶像身上学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三是文化引领。小云的课桌内、书本上都张贴了偶像的照片,班上其他学生是否也是如此呢?在平时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是否有意识地进行过引导呢?班级群里学生每晚分享偶像动态的情况班主任是否知晓呢?学生群体日常关注的话题班主任是否了解呢?小云偶像崇拜的问题应该不是个例,如何以个体事件为教育契机去重构班级文化,引导学建立多元偶像观,避免非理性消费及亲子冲突、师生冲突,是值得班主任深入探究的话题。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是一种“教育存在”。班主任可以让优秀的影视作品走进班级,《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等系列优质影片正成为青少年追寻的新时尚。班主任可以借助优秀的影视作品,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入学习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美好事物;开展“榜样的力量”系列主题活动,让青少年在自主体验过程中近距离接触李大钊、袁隆平、彭士禄、杨利伟、张桂梅等多元偶像群,了解他们一生的追求,从而认同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班主任要上好每一节主题班会课,拓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途径,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避免生硬灌输,强调互动交流,增加榜样形象的真实感、优秀事迹的感召力,发掘偶像群体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正向力量,这样的对话偶像的方式青少年也许更加喜欢。

谁的青春不彷徨?谁的青春无偶像?成长,总是不期而遇!

猜你喜欢
接纳理解
教育从接纳开始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与策略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小学语文课堂重点切入法
良好班集体的班风建设方法略谈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和学生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