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颖 杨叶芳
【摘 要】劳动素养是指经过生活和教育活动形成的与劳动有关的人的素养,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新时代劳动素养评价应以劳动教育目标为基础,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劳动中的发展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动评价;劳动素养;五育并举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2-0014-04
【作者简介】1.高颖,江苏省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丹阳,212300)学生成长中心主任,一级教师,镇江市少先队工作先进个人,曾获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少先队辅导员活动辅导技能展示特等奖;2.杨叶芳,江苏省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江苏丹阳,212311)教师,一级教师,镇江市少先队工作先进个人,镇江市五一技术标兵,曾获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为了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五育并举,笔者尝试将劳动评价从劳动素养评价转向聚焦班级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系统设计班级劳动教育评价制度。
一、班级劳动教育评价的目的
评价是从特定的目标或目的出发,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通过特定的评价程序对客体作出合理判断的过程,具有检查情况、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明确方向的作用。教育评价是反思教育行为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习得水平以及教育工作者传递知识的数量与质量,具有检测、诊断、 甄别、预测、导向等多种功能。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 要全面系统地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必须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切实保证劳动教育提质增效。把评价贯穿于劳动教育全过程,班主任建立体现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劳动素养评价是指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根据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评价内容与标准,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定位,从劳动技能、品德素养、智力发展、康心健体及审美能力五个维度,对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进行检测和诊断,并依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恰当解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素养评价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展现班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学生的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也是衡量班级劳动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与手段,可以如实反映班级劳动教育状况,确保班级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灵活地选择评价方式,将教育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完善学生素养的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因此,班主任运用多种手段,监测并评价学生劳动素养水平,完善中小学班级劳动教育体系,是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保证。依据五育并举的要求,笔者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角度探索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二、班级劳动教育评价的原则及方式
劳动素养指经过生活和教育活动形成的与劳动有关的人的素养,包括劳动的价值观(态度)、劳动的知识与能力等维度。劳动素养的内涵是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素养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
劳动素养以什么标准评价?该如何进行评价?笔者认为新时代劳动素养评价首先要以劳动教育目标为基础,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采用家校社互动以及第三方介入等方式进行多主体评价。笔者在班级劳动素养评价过程中遵循“五性”原则,即导向性、发展性、创新性、实践性、针对性,将表现性评价和效能比析评价贯穿劳动教育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
劳动素养的评价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导向性原则,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评价转变学生的劳动意识,形成人人爱劳动的良好氛围,达到在劳动中锤炼品格的目的;二是发展性原则,班级劳动教育评价要与课程实施相辅相成,发挥评价的反馈改进功能,为优化课程内容与方法提供指引,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三是创新性原则,在劳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自我创造性;四是实践性原则,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实践中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掌握劳动技能;五是针对性原则,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特点以及班级发展实际,以促进学生发展和班级建设为主要目标。
关于班级劳动素养评价方式,笔者选择了表现性评价和效能比析评价。表现性评价主要呈现劳动过程中学生劳动素质的提升。通过学生的劳动表达,了解其道德品格的发展水平;通过学生的劳动展示,了解其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个人身体素质情况;通过学生的劳动作品评比,了解其审美水平的发展。效能比析评价,指将学生一段时间以来参与劳动前后变化的数据进行直观对比展示,用科学的方式凸显劳动教育的效果,通过可视化数据让学生感受教育成果,感知成长力量。根据儿童心理学理论,可视化的成长数据变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利用效能比析评价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学生不仅能看到显性的劳动成果,更能感受自身在整个过程中由内而外的进步,发现隐性成长因子,从而激发劳动兴趣,促进全面提升。
三、班级劳动教育评价指标
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与要素是劳动教育评价的核心和基础,通过梳理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明确劳动素养的要义,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愿景,笔者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进行设计,遴选以下内容作为劳动素养评价指标(见下页表1)。
四、班级劳动教育评价的实施
根据中小学生的发展实际,班主任在进行劳动素养评价时应坚持从五个维度出发,将表现性评价与效能比析评价相结合。
1.表现性评价实践
以小学为例,班主任可以组织“劳动积星”“劳动打卡”“劳动微视频展播”等活动,创设学生喜爱的、简单直观的劳动教育情境,让班级劳动过程“可视化”,让师生可见、可做、可学、可改。如笔者经常在班级举行“微型劳动比赛”课,活动后学生投票选出“劳动小能手”,评选后组织学生进行经验交流,让小能手传授劳动技巧,大家互相学习、模仿;利用班队课时间开展“学劳模,做主人”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劳模精神,学生在讨论中提升道德素养,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内涵,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利用小学生乐于竞争、善于模仿的心理特征,组织学生到劳动实践基地劳动,定期组织学生相互评一评“谁干得最起劲、谁的劳动力量增强了、谁的劳动安全意识最强”。此外,笔者还组织开展“我是小当家”主题活动,侧重学生劳动技能和勞动成果的展示,鼓励学生将劳动成果用图文、影像等形式在新媒体平台进行自我表达、自我评价,线上开展“小当家成长日记”评优活动,组织学生讲一讲劳动故事、画一画劳动过程、秀一秀劳动技能、晒一晒劳动结果,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精心设计,感悟劳动之美、展示劳动之美;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农场,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力量,学会用课堂学习的知识解决劳动中遇到的难题。
2.效能比析评价实践
班主任除了要评价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还要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发展和提升。以“我是小劳模”主题劳动教育活动为例,笔者调查统计学生参与劳动的次数,带着学生分析理解数据,回顾劳动教育全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表达、实践,形成人人爱劳动的良好氛围,提升学生劳动能力,达到以劳增智、以劳树德、以劳育美、以劳强体的目的,促进劳动育人价值的实现。
我们期待通过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公益劳动树德,以脑力劳动增智,以手工劳动育美,以体力劳动健体,以劳动素养评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
【参考文献】
[1]曾天山,顾建军.劳动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44.
[3]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吕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4]曹飞.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劳动教育评论,2020(1):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