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2023-04-12 01:40姜宗庆
职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混合式教学

姜宗庆

摘 要:本文重点就基于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的植物保护课程混合式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实践证明,基于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及教师教学能力。

关键词:教育教学一体化平台    易智教    植物保护    混合式教学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2年度课题“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在线教学高职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课题编号:2022-R-100899)”;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科研立项课题“基于教育教学一体化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以高职《植物保护》课程为例(课题编号:JYZX202221)”的研究成果。

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自主开发的教学平台,这个平台为助力学校推进灵活的混合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植物保护是高职院校涉农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本研究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依据植物保护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构建连贯性的工作任务式教学内容,设计工作过程式学习情景,将平台教学与线下课堂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高职院校涉农类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一、转变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实效

(一)有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实现线上平台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为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植物保护课程团队教师深入贯彻“学生主导,教师辅导”的教学理念,深入分析学情,明确教学目标,以常见植物的病虫害作为教学单元进行设计,提高植物保护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的进度和难度,充分利用讨论、答疑、直播等多种方式,应用平台交互功能与学生互动,对学生完成的每一项具体任务及时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线上学习情感体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专业前沿动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创新能力。课程团队选出一批优秀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案例,并不断优化植物保护课程教学设计,指导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并通过实践进行检验。

(二)着力提升课程团队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

1.分类开展培训,切实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以打造“金课”为抓手,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训、混合式金课设计与实践培训、在线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直播和录播技术、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等系列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混合式教学能力培训。

2.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使用技术培训

针对平台初期运行应用不理想的情况,及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等实际问题,采取集中培训和点对点个性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场次专项培训,专项培训内容涉及课程建设、学生管理、签到、抢答与投屏、通知发布、测验导入、直播等,指导教师从课前备课、课中教学互动、课后教学分析3个基本环节入手,掌握、运用好平台功能,保证混合式教学的开展。

3.智能教室(硬件環境)使用培训

校企联合对教师开展智能教室设备操作的培训,主要包括各类设备的使用、沉浸式教室的录播、远程观摩和互动教室的4种教学模式(教师授课模式、分组讨论模式、小组展示模式、自由展示模式)的切换及普通教室的桌面控制面板使用等功能的演示与实操。

二、优选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

(一)基于植物保护工作过程,优选课程内容

立足于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全面系统梳理植物保护的课程内容、知识体系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重构了一套适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内容框架,并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融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主要的课程内容包括植物保护原理、常见植物病害种类及防治技术、常见植物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常用农药的应用技术、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依据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合理地取舍、调整、规划和设计扩充相关内容,突出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保障混合式教学可持续,丰富课程资源

结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搜集或开发一系列多媒体资源。

以常见的某一种病虫害为基本单元,着眼于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开发PPT课件、微课视频、动画、病害症状图片、病虫害防治文本、单元测验、单元作业、考试题库等数字化资源,将课程资源进行拆分和细化,实现资源碎片化、结构化与系统化相统一,最后将其上传至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所有资源对学生在线开放,并及时动态更新与完善。

(三)立足高职学生学情特点,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引入植物保护工作案例,校企合作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制定课程标准和电子教案。植物保护课程团队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植物保护行业需求、专业培养要求,明晰课程定位、目标,分析学情、教情,深刻剖析教学痛点问题,抓住教育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进行递阶案例驱动的研究性混合式教学创新,以实现知识、能力、素养、价值培养目标的协同达成。提出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数字化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虚拟实验与现场实训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考核相结合,以项目为主线的架构式教学方法和沉浸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三、植物保护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由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环节需要用到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所以先要让学生熟悉平台相关功能,为混合式教学打好基础。

任课教师对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课件、习题等)进行合理选择与设计,至少提前1天在平台发布下一次课的预习课件。学生可利用电脑端或移动端进行线上预习,认真观看平台上的文字、图片、微课等内容,初步了解知识点之后完成预习测试题,对于不懂的知识可以通过平台答疑区随时反馈给教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课中实施

1.课堂考勤

充分利用教育教学一体化平台签到功能。根据课堂实际,灵活选择手势签到、一键签到等不同方式。相比传统课堂点名,节约了查考勤时间。

2.结合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进行授课

对学生课前预习所遇到的疑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向教师反馈。同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教学,如实验实训类内容可现场教学或借助植物保护虚拟仿真软件进行教学。现场教学或虚拟仿真的方式可增加学生对常见植物病虫害的直观感受。

3.互动讨论

教师利用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的“弹幕”功能,组织学生开展课中讨论。教师统筹弹幕设置,适时开启或关闭弹幕,合理规划弹幕时间,让学生通过平台实时互动,提升师生的共同参与感。

4.随堂测试

教师在课堂讲解完知识点后,借助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设计随堂小测验。设置选择、判断等测验题,通过平台向学生发布。学生及时在线作答。教师可实时查看和督促学生完成测验,以利于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后巩固

在植物保护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依托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将作业题目及要求编辑成课件,推送给学生。学生可通过完成作业自己进行查漏补缺。教师课后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和答疑解惑,达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强化记忆的目的。

(四)数据分析

学生的线上、线下学习数据,对于教师深层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内容和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植物保护课程团队对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提取出“在线课程回放最高的内容”“在线讨论热门帖”“课堂测试错误率最高的内容”等数据,指导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持续改进。

(五)课程考核

1.创新植物保护学业考评制度,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为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对植物保护课程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制度,将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效果纳入最终考评,加大过程性考核比重,细化过程性考核环节,丰富过程性评价方式,为学生合理“增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

同时,为增加课程学习的难度和挑战性,植物保护课程团队积极探索非标准答案、综合性等评价方式。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又要注重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可以充分利用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记录教学数据,并将数据实时反馈给学生,达到提醒和激励学生的目的。对平台没有的数据可以进行手动统计。依据学生出勤率、学习任务参与度、学习活跃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数据完成过程性评价,结合过程性平台数据和期末考试成绩完成总结性评价。依据平台反馈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数据,结合过程性评价指标,为学生统计并换算分数。

2.创新教师教学评估模式,探索实施数字化绩效评估

探索绩效评估引入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方式和标准,完善专门的评估考核系统,从技术层面、教學实施和学生学习状况等维度,对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师进行科学系统的过程性评价。

四、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一)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

基于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的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打破传统单一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构建了多元化、数字化的课程资源平台。通过互动讨论、在线答疑、随堂测试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驱动力;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包括课堂知识学习和应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能力。

(二)教师教学效率提高

基于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的植物保护课程教学,促进了课程团队教师的业务能力发展,使教师驾驭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教学设计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教师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上线下指导,借助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现教学效能最大化

基于教育教学一体化(易智教)平台的植物保护课程,围绕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优化课程内容与设计、实施科学课程评价4个方面,探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扩展了教与学的空间,实现了课堂内外与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

线上线下相结合、突破时空限制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赋予教师更广阔的探索与创新的空间。线上与线下教学间隔进行,互为补充,不仅发挥了二者各自优势,还因二者结合的教学组织符合学习规律从而实现了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浩,付艳芳.新时代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21(35).

[2]梅鲁海.高职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绩效评估量化体系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32).

[3]王静雅,亓玉慧.高职混合式教学:指向深度学习的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3).

[4]赵冬艳,周静峰,施思.高职扩招背景下食品化学混合式教学设计的重构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12).

[5]姜运隆.跨界与连通: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21(5).

[6]索成林.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2).

[7]蒋贵琴,何培芬.1+X证书制度下高职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职教论坛,2021(4).

[8]朱旻媛.深度学习视阈下高职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J].职教论坛,2020(10).

[9]孙远强.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0(26).

[10]赵爱美.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J].职教论坛,2020(6).

(作者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混合式教学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