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的因素分析

2023-04-12 01:40:04王龙虎
职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因素

王龙虎

摘 要: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创造性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在这个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成为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直观指标之一。为抓住发展机遇,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技能大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并开展调研分析,总结了影响职业院校在技能大赛上取得好成绩的积极和消极因素,以期为各个赛项能够在将来的技能大赛训练过程中不走弯路,并且最终取得好成绩提供帮助。

关键词:技能大赛      职业院校      因素      训练环境

随着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技能人才甚至成为企业争抢的对象。为促进职业教育快速稳定发展,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2年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为职业教育稳步发展保驾护航,职业教育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各级技能大赛比赛成绩成为衡量其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最直观指标。

笔者曾参与技能大赛训练工作,经历了数十个技能赛项从备赛到比赛结束的全过程。笔者通过对部分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进行调研,并走访多处技能大赛训练场地,分析了影响技能大赛比赛结果的几个因素,以期为职业院校参加技能大赛提供经验。

一、技能大赛情况介绍

通常情况下,技能大赛分为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和世界级。无论哪一级赛项,均是从低级向高级进行筛选,以让更优秀的参赛选手同台竞赛,充分展现技能学子的风采。很多赛项的比赛过程观赏性极强,其精彩程度不亚于体育竞赛。在没有不可抗力制约的情况下,各级技能大赛几乎每年或每两年就举办一次,以确保每届学生都有机会参赛。技能大赛的整体流程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一)日常基础训练

日常基础训练往往是对所有学生进行无差别的综合基础培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正常参加相关课程学习。这个过程没有具体的候选人,整个过程并不紧张,甚至有些轻松。部分赛项的指导教师会给学生介绍技能大赛,引导有兴趣的学生自行学习和训练,并在日常教学中对一些特点比较突出的学生加以关注,科任教师也会根据赛项需求,推荐学生参加相关赛项的后期集中训练。

(二)赛项规程发布后的赛前集训

发布赛项规程后,通过辅导员和科任教师推荐、现场测评等方式,各赛项的指导教师将对学生进行海选,最终选拔出更适合本赛项的学生。给学生请假停课,或利用晚自习、周末等时间段,对其开展集训。这个过程直接决定着赛项能否最终取得好成绩。由于各个赛项规程发布到正式比赛开始的时间较短,这个阶段在省赛中大概只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时间并不充裕,但过程往往相当充实。

(三)参加比赛

此阶段指导教师带参赛选手正式前往承办院校参加比赛,比赛时间相对固定,大多赛项在3天内完成。比赛过程中,裁判会对参赛选手的职业技能、抗压能力、社交能力等进行测试,根据赛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测试方式,如实操、演示等。以尽可能公平的方式,从多个角度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经验总结与分享

这是一个赛项的收尾阶段,往往是在比赛结束后,参赛人员返回参赛院校后举行,这一阶段会邀请本年度多个赛项的指导教师、参赛选手和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起分享经验,为下次比赛积累经验,以期来年取得好成绩。

二、影响技能大赛成绩的促进与制约因素

(一)硬件方面

完善的硬件设施可以给选手提供较好的训练体验,让选手更乐于接受训练,训练效果也会更好,对选手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训练基地设施设备过于老旧,难以使用,会导致选手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影响比赛成绩。

因此,在硬件设施方面,指导教师应认真阅读赛项规程文件,致电承办院校详细了解情况,向学院申请为选手提供与赛场硬件设施配置相似的设备进行训练。

(二)软件方面

软件方面也尤为重要。如今很多技能大赛都采用软件平台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检测,如会计技能、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赛项。学生训练时使用的软件平台与比赛时使用的软件平台越相似,功能越齐全,比赛成绩往往也越好。

笔者曾亲身经历过,某个赛项因没有购买赛项技术支持企业提供的一个训练模块,在日常的训练中选手没有进行相关内容的训练,比赛时尽管其他模块接近满分,但这一模块的成绩几乎为零,从而与一等奖擦肩而过,实在有些可惜。

因此,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软件平台最好向赛项技术支持企业直接购买,且应购买最新的全套模块。

(三)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选手的比赛成绩。指导教师指导某一赛项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对赛项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对新知识新技能有钻研精神。

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全程监督,并要随时解决选手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放任学生自主训练,不进行监督的话,训练效果可能较差,参赛时难以得到理想的成绩。

为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院应在职称评选、岗位晋升等方面给指导教师相应的鼓励,这样指导教师才会更加用心用力,对赛项获奖会有极大的促進作用。

(四)参赛选手

指导教师要认真分析赛项章程、赛项特点,根据具体的赛项情况来选拔参赛选手。

如一些赛项要求参赛选手现场对产品进行讲解和推销,此类赛项对参赛选手的仪容仪表就有潜在的要求;再如汽车机电维修赛项,选择动手能力较强、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是比较适合的。参赛选手的身心健康对比赛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参赛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也要重点考虑。在集训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给参赛选手适当安排一些身体锻炼活动,这对提升训练效果会有促进作用。

(五)领导态度

领导的支持与重视是赛项能获奖的重要条件。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量大,有了领导的支持,一方面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协调工作任务,使指导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认真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在训练经费上更有保障,方便购买相关设备和平台、参加赛项赛前说明会等,有利于在比赛中最终获得好成绩。

(六)训练环境

训练环境是选手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硬件条件。要根据赛项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安排。笔者曾数次对多个赛项的训练场地进行调研,得出一些结论。

一是多个赛项一起备赛,备赛氛围浓厚的环境对赛项的训练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训练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与比赛时相似,都是很多人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可以让选手提前适应比赛,以取得好成绩。

二是专用且安静的训练环境会制约训练效果。笔者曾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为一些赛项选手单独安排专用的训练场地,但在专用场地训练的选手最终几乎都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

笔者访问时指导教师说,那些知识点很简单,学生因粗心而做错;学生说他们也练过类似题目,但比赛时就是没有做对,笔者认为这明显是训练不用功,训练强度不够的结果。

笔者曾前往两种环境的训练场地进行调查,发现集中训练场地的选手认真参加训练的情况居多,而专用训练场地的选手则开小差的居多。这表明缺少可见的竞争环境和自由的心态会制约训练效果。

因此,笔者建议,除去一些特殊赛项,尽量将多个赛项安排在同一个大环境下进行训练,以利于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之间展开竞争,相互督促,最终取得较好的训练成果。

(七)资源與特长

所谓术业有专攻,每所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特长领域,院校要能够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选择参赛项目。

省级院校会根据自己的特长领域命名为交通、护理、财经等各类职业院校,在其专长领域,政府资源会倾斜,行业企业也会大力支持。参与自身特长领域的职业技能竞赛时,政府和社会各界都会更倾向于支持他们,资源丰富,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地方院校往往苦于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经费相对不足、行业和企业支持力度较小等,尽管很多赛项都参加,但都难以取得好成绩。

因此集中力量选择一个与所在地区产业或工业需求更加契合的赛项参赛,更容易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且一旦取得好成绩,所在地区的政府与社会的后续支持力度将会加大,更能促进院校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春晖.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学生选拔与培养机制的探讨[J].砖瓦,2021(8).

[2]芮志彬.职业技能竞赛对构建技能型社会的价值研究[J].职业教学研究,2021(12).

[3]罗森侨.技能大赛问题分析与办赛实施对策[J].时代汽车,2022(4).

[4]何碧漪,华晓芳.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效能提升策略探析[J].职教通讯,2021(9).

(作者单位: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中国宝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 09:10:20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2:37:38
浅谈技能大赛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职业·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 21:46:14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职业·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 21:45:48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冰雪运动(2016年4期)2016-04-16 05:54:56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