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振华
摘 要:历史川流不息,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红色资源是高校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核,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内在指引,也是大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认知以及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有力保障。通过从办学方面和大学精神层面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延安精神育人功能,探析红色资源在北理工大学生教育中的意蕴,汲取红色资源的育人实践价值,发挥红色资源的特殊育人功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下,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关键词:北京理工大学;大学文化;延安精神;育人功能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关系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2]。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工)从校史中将学校承载的延安精神凝练为“北理工延安精神”,将历史文化转变为一手教育资源,在引导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育人功能。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对于激发新时代青年使命感与担当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和底气,提高素质、涵养有着重要意义[3]。北理工作为从延安走来的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具有鲜明的大学文化特色,即延安精神。“北理工延安精神”是自学校前身延安自然科学院以来在长期实践中学校和全校师生普遍认可并躬身实践的办学传统和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作风等思想文化要素的总和。
“北理工延安精神”是延安精神在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学校场域内的一个重要传承。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是载体不同,延安精神有多种载体,政党、部队、企业和事业单位都可以有其行业、单位、特色的延安精神,“北理工延安精神”传承的载体则是学校兴校办学的实践和一代代师生教书育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崇高实践。二是内涵不同,“北理工延安精神”除作为主体的人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作风等文化要素外,还有北理工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时期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办学传统。三是具有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即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因此,其本质特征是北理工大学精神的体现,是一种大学文化类型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体现,是北理工彰显个性特色和独特影响力的文化标志。
1.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建校伊始,学校响应党中央“培养抗战救国的技术干部和专门技术人才”的号召,办学方针突出培养“学与用一致与边区各项实际工作相结合”导向,以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需要。解放战争时期,学校根据“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中心任务,为革命战争服务。进京后,为适应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和教育方针,学校办学方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革命战争服务迅速转向了为工业建设服务。党中央提出发展“两弹一星”的决策后,学校在培养常规兵器建设人才的基础上培养高技术武器建设人才,从而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坚持以“立足国防、面向全国、服务地方”为服务面向,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为指导方针,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新时代,北理工深刻认识当前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办学战略,将延安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结合,提出“以教为本、本研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国式新型现代化人才的培养积蓄力量。
2.坚持德育首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学校始终以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己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道德教育。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学校提出了“以智养德、以德养才、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进入21世纪,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发挥师德师风制度和榜样力量在育人中的功能作用。以毛二可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师德典型,艰苦奋斗、自觉奉献,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成为育人榜样。学校制度文化具有显著的育人功能[4]。从“北理工延安精神”中延伸的德育答辩制度创新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育人路径。近年来,德育答辩已成为学校弘扬延安精神,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品牌,以其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获得2004 年—2005 年北京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奖。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出14 万余名高级技术人才,他们中有以李鹏、曾庆红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以刘振起上将、张学东中将等为代表的军功赫赫的65名军人;有以谢光选院士、彭士禄院士等为代表的16名著名学者等,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淡泊名利、敢于创新,肩负起了历史赋予的时代重任,为国家科技事业、国防事业、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发展道路。徐特立老院长提出的关于教育、科技工作和经济建设“三位一体”的思想开辟了我国产学研结合以及在高等教育中教学、科学研究与生产劳动“三结合”的发展道路,也是“北理工延安精神”的重要育人密码。延安自然科学院时期,学校在教学中重视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干部、获得了一批边区急需的科技成果。学校迁入北京后至20 世纪80 年代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创造了多个“新中国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不断探索新时期“三位一体”道路的新模式、新途径。在继续瞄准国防科技领域的战略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前瞻研究、努力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合作、校地合作等方式培育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国家能力等综合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北理工确立了“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育人理念、培养体系、教育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1.以“艰苦奋斗、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涵育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学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凭借全校教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从人才、知识和技术方面支援了革命斗争,锻炼了师生的革命意志,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奠定基础。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1949 年到1951 年,学校多次搬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己动手设计制造实验室设备到现在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绩。这种“艰苦奋斗、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成为北理工校园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育人功能。
2.以“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浸润人。1949 年10 月,徐特立先生为《河北教育》创刊号题写了“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九个字。学校以“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浸润人,培育了一大批服务国家的国防高级人才。北理工先后创造了数个“新中国第一”:“电视第一频道”永久落户北理工;“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从北理工升起;“第一台大型天象仪”在北理工诞生。北理工培育了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潜艇之父”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第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我国航天“长征三号”大型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院士。新时代,又涌现出了“神舟五号”运载火箭系统的总指挥、副总设计师黄春平和王爱书;航天发射系统的总设计师张泽明;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主设计师、雷达设计专家王小谟院士;炸药应用技术专家徐更光院士、雷达专家毛二可院士等,他们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肩负起了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使命,在不同的时代引领北理工人敢于创新,奋力书写了新时代北理工人的“创新之笔”。
3.以“以人为本、协作攻坚”的团队精神鼓舞人。1940 年,徐特立在与戴伯韬的谈话中指出的“群众本位”的科学教育史观,也充分反映了学校“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延安办学时期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数个“新中国第一”也是发扬以人为本、协作攻坚的团队精神的结果。新时期,学校响应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理念,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组织优秀团队承担了4 类14 项科技攻关项目,特别是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动态焰火”“技术一流、自主创新、中国特色”高水平纯电动客车等,北理工广大师生为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此外,在为国家战略服务方面,师生发挥以人为本、协作攻坚的团队精神,在载人航天工程、二代导航定位系统等许多优势领域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任务。
4.以“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先锋精神激励人。学校一以贯之地重视发挥“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先锋精神的育人功能。延安办学时期,老院长徐特立就提出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提高教育质量”的主张。1949 年以后,学校在国外订购先进的仪器和设备,通过开展“高速度、攀尖端”的群众性科研实践,锻炼了教师队伍,促进了新技术专业的建设。“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承担了110 多项科研任务,有57 项完成或取得重大成果,有些项目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空白。改革开放以后,在师资队伍建设“请进来”的同时,通过进修、访问、讲学、学术合作、参加国际会议,激励教师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参与国际交流、探索本学科国际发展的前沿、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学校不断认识到各个方面的不足,始终注重从人才培养模式、技术创新目标和教育管理体系等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使学校在许多方面都保持与世界同领域同步的水平,逐步推动和奠定了北理工的特色和优势。新时代,北理工广育精引,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探索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北理工模式”;勇担使命、勇挑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一代代北理工人身体力行,将“延安根、军工魂”的红色基因和北理工人坚定的报国志向一代代传承下去,以红色资源为牵引,照亮北理工前进方向,使其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北理工力量。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 文/李 晋 李 玥 李 妍
摘 要:高校学生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干部培养一直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点任务。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引领,为了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新要求。通过探析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养、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探索新时代学生干部的培养模式,以期能够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提供新思路,打造一支有理想、强本领、敢担当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高校学生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干部相较于大多数大学生,承担更多的工作与职责,其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力量,是联接学校各部门、各岗位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在学校日常的思政教育、教学运行管理、校园安全稳定运行和学风建设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在引导广大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高校学生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锻炼,可以增强高校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其学生工作能力,使得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1]打造一支优秀学生干部队伍,让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高校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岗位上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奉献青年人的蓬勃力量。
1.高校学生干部角色具有多样性。一方面,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是被学校、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管理的被管理者;另一方面,是在学校相关管理机构部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党团支部等作为管理者承担组织管理、统筹运行工作、协助管理的大学生。因此,找准定位,明晰自己的首要身份,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组织参与学生干部的工作;而后明确自身具有管理服务职责的情况下,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做好对广大高校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不失朝气蓬勃、不失成熟老练,才能赢得信任,从而提升服务的水平和能力。[2]
2.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可塑性高。学生干部是高校教职工的得力助手,能够在高效达成学业任务的同时完成额外的学生工作任务,同时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可以得到能力上的锻炼与提升。学生干部与各项学生工作任务并无硬性的联接,在接手各项工作任务的时候,更多的是需要积极主动地完成,在完成的同时主动总结凝练经验以便探索如何更好地创新工作开展办法,[3]成为了高校教职工的得力助手。学校相关管理机构部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党团支部等的组织管理、统筹运行工作都需要借助学生干部的力量去完成对外宣传、日常运行管理、组织建设等方面的众多任务,其敢于创新、敢于担当,为他人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4]
1.文化多样性交互碰撞,学生干部意识形态受到冲击。第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文化空前繁荣而又相互碰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通过文化输出,瞄准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形态渗透,高校大学生个体主体意识强、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尝试新事物,但由于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建立,容易被错误观念渗透。第二,国内各项改革持续深化,市场经济的利益化选择使得学生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更加明显,享乐拜金主义干扰大学生的发展视野,当大学生在物质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躺平、佛系等消极思想文化广泛传播,都不断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加了高校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第三,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学生们收集信息的渠道、表达思想的通道、获取知识的深度都有了明显增加,但其也彻底颠覆了以往所谓专家的绝对话语权,在自媒体的环境下,所有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也使得网络信息过于庞杂,鱼龙混杂的信息使学生们无法辨认哪一种观念是主流思想、是正能量,对于刚刚成年、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与挑战。
2.身份角色迅速转变,学生干部定位与目标不明晰。高校低年级学生干部尚处于高中与大学的过渡阶段,他们想通过成为学生干部锻炼能力、结识朋友,在刚成为学生干部初期满怀热情;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发现现实与理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学生无法适应身份的转变。第一,学生干部在被赋予一定权力的同时,往往会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时难以面面俱到,有时候还会得到负面的评价。因此,他们会出现迷茫、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情绪,甚至产生“摆烂”的心态,敷衍了事,违背成为一名学生干部的初心与使命。第二,高校学生干部对于自我定位、角色认知不足,部分人表现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由于管理过程中会出现权力下放以及身份资源的倾斜,因此容易使得部分高校学生干部自我膨胀,在工作过程中过度强调自我身份符号、对待团队成员严苛以满足其虚荣感,甚至出现官僚气息浓厚的情况,这样容易使得学生干部和学生融洽关系受影响,学生干部向广大学生征求意见的做法也会逐渐减少或流于形式,导致其与学生集体出现信任危机,产生消极评价。如何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提升责任意识,是每位大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3.缺乏系统奖评考核机制,学生干部工作动力不足。高校学生干部能够以更强的同理心理解广大学生的行为,并且能够以更理性、站位更高的角度理解学校的通知和工作传达。高校学生干部有着严格的遴选机制以及良好的学习成绩,其能够在高效达成学业任务的同时完成学生工作任务。因此,学生干部在积极主动承担学生的管理职责、奉献自我的同时,高校也应该给予学生干部一定的奖励,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干部办事的信心和动力,推动广大学生投入到学生工作中,从而能够鼓励公平竞争。[5]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干部奖励机制单一,大多是对高校学生干部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给予倾斜,奖励机制难以支撑激发热情、推动平庸、鼓励弱小的有效循环。
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建立学生干部培养体系。第一,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要有“长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将高校学生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发挥学生组织的思想引领功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学生干部作为骨干力量,应协助学校和教师对其他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干部自身思想政治过硬,理想信念够坚定,这样才能面向广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高校应该紧紧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核心,围绕塑造思想觉悟高、理想信念坚定的学生干部这一目标建立学生干部培养体系,充分结合各高校自身特色开展思政教育体验课堂与中国特色社会实践学生干部培训课堂,引导学生干部不断探索,了解国情、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成长,培养敢于担当中华民族繁荣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二,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要有“短安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目标,是青年学生在前进道路上的路线图、施工图,高校也应当在积极培养学生干部树立远大理想抱负的同时明确目标,让学生干部具备为自己设立目标的能力,以兴趣、专业、家庭希望为主导,习惯设定近、中、远期的目标,让每一个小目标、“短安排”的成绩,都成为学生干部成功路上的阶梯和里程碑。
2.重视“社会互构”的共变关系,增强学生干部权责意识。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引导,增强其在社会互构中的自觉性、主体性,提升其价值鉴别和选择能力。[7]“社会互构”的视角下,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要选择先锋榜样积极做好宣传引导,把控好新闻宣传阵地,形成正向引导。在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环节,各部门、学院、组织教职工承担的是引导和服务的角色,而非仅仅是管理者,教职工要加强与高校学生干部的沟通交流,以深度辅导、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干部的思想、行为动态,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培养方案制定。
在增强学生干部权责意识方面,积极探索开展权责意识专项教育,并建立权责落实监管审查机制,确保落实到位、权责分明。培养学生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把服务师生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职责、一种生活方式,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时,要增强团体之间的凝聚力,以关爱同学、团结集体为目标,将各班级、各组织内部学生凝聚起来,调动学生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挖掘、发挥学生们的才能和潜力,将个人理想和目标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中,将责任担当认知付诸责任担当实践,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出准确的自我定位,做具有时代责任感的学生干部,增强责任担当的本领,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3.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多维度提高工作热情。立足于学生干部的优点,教职工积极探索,在开发优点的同时,指导学生干部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为其提供合适的岗位,结合即时满足与延时满足的心理特点,深度思索确定多维度的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多方评价结合的考核评估体系,力求公平公正、科学有效,使得高校学生干部在不断的工作探索实践中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如何自我管理、怎样提升自我,成为一名有理想、高素质、强本领的新时代学生干部。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学院)
[责任编辑:卜 珺]
□ 文/李忠新
摘 要:北京理工大学地面机动装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协同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学院,面向“双培计划”学生建设了创新培养实践基地,从实践课程、科创竞赛、科创训练营、志愿者与实验室助管等多个维度开展了系列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跨学科实践与应用能力的提升,并探索了高校将优质实验资源多元开放共享与反馈社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示范中心;“双培计划”;北京学院;实践育人
2018 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支撑引领专业建设,推进实践育人,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实习教学体系”。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与改革对实践育人赋予了更高的内涵与要求,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和突出。北京理工大学地面机动装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基于近年来形成的大机械工程实践育人特色与优势,协同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学院),面向“双培计划”学生的实践创新训练与培养开展了系列有益的探索。
北京学院于2016 年起开展实体化办学,其学生主要来源于“双培计划”。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联合培养,“双培计划”是“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加强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部属高校的交流合作,将北京市属高校学生输送到在京中央高校进行访学培养,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建立健全高校之间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的新机制[1]。
北京理工大学“双培计划”的合作院校包括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具体涉及8 个大类专业的13 个专业方向。“双培计划”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学生来源多元化,培养与日常管理均较为复杂。“双培计划”学生由北京学院统一管理,其学业计划则分散至各专业学院并执行北京理工大学相对应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双培计划”学生培养过程中,既要服从北京理工大学对应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标准,又要考虑其生源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与要求。另一方面,学生个体差异性明显。“双培计划”学生来源于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导致了学生个体在知识结构、学习积极性乃至兴趣爱好与发展规划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及制定更为精细的方案进行个性化引导与培养。
示范中心依托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学科建设,构建了包括“系统的认知与感知过程、全面的实践能力锻炼过程和全程化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多层级渐进式全历程交叉共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已打造成为立足学科、支撑专业、服务全校、回馈社会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放共享平台。2019 年,示范中心与北京学院达成了人才培养框架协议,协同建设了创新培养实践基地,从多个维度面向“双培计划”学生开展定制式创新能力培养与训练。
1.创新实践基地培养目标与定位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强化书院学院协同育人机制、做好课程群及课程体系建设、完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联动育人机制”的要求,积极开展人才培养联动与协同,示范中心协同北京学院共同建设创新培养实践基地,基于示范中心的“无人系列”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抓手,兼顾全面培养与个性化发展,支持“双培计划”学生开展科创训练、实践课程等多种形式的培养环节,实行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信息化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复合性培养。
2.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
在学校教务部、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以及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学院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示范中心强化基地的实践育人主体职能,多措并举逐步形成了长效化运行机制,保障了创新实践基地的高效、高水平运行。
第一,强化专兼职指导教师团队。示范中心以专职实践教师为基础,协同机械与车辆学院、宇航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的高水平教师,形成了以专职实践教师为基,专业教师为翼的跨专业、跨学院指导教师团队,共同负责创新实践基地的竞赛指导、实践创新指导等工作。
第二,课赛结合多维实施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基地坚持课赛结合的运行理念,多维实施创新能力培养与训练,实践课程为科创竞赛提供技术基础、渠道供给、队伍支持等,科创竞赛则从提升内涵、丰富项目、激发兴趣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实践课程,相互支持、促进与提升。
第三,积极发挥学生社团作用。一方面,示范中心于2020 年申请成立了校级学生组织“创智工作坊”,作为实践基地科创实践工作的生力军;另一方面,示范中心积极协同提升北京学院学生科协在实践基地科创工作以及日常运行中的作用,以学生社团为主进行基地的日常运行与管理,使得创新实践基地真正成为学生科创训练与实践的乐园。
3.创新实践基地资源建设与保障
传统创新基地通常按单一学科布局,创新成果多为“竞赛导向、一次创新”,不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培养能力和机制[2]。顺应“新工科”建设、“双一流”建设等教育教学新形势,示范中心聚焦学科交叉融合应用,重点建设了涵盖小型自动化作业线、无人车、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十余种,共计一百余套教学设备的跨学科实践教学资源库,相关资源与项目为创新实践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条件支撑与保障。同时,北京学院、示范中心共同筹措资金为创新实践基地的日常运行与管理提供运行经费支持。
根据示范中心与北京学院达成的人才培养框架协议,示范中心通过场地、设备、师资的一体化统筹管理,从实践课程、科创竞赛、科创训练营、志愿者与实验室助管工作等维度面向“双培计划”学生定制开展了系列工作,在综合训练与提升“双培计划”学生的全面素质与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精准定位,开设定制实践课程
2018 年,示范中心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针对汽车智造等复杂工程问题,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构造情景实践、强化分享学习、培养团队意识、训练创新思维”的五位一体实践育人理念,以“小零件、大智慧”为抓手,自主研发了汽车“智”造梦工场综合创新实践平台,并在示范中心的科创实践、实验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进行了多轮应用与优化提升。
在前述多轮应用的基础上,作为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示范中心面向北京学院“双培计划”学生定制开设了“汽车‘智’造梦工场综合创新实践”课程,该课程共64 学时,模拟汽车生产线,规划了十余个实践任务,覆盖汽车从设计、安装、监测到出厂的全过程,并建立了知识点应用到课程学习的关联与映射。实践过程中,学生以10人~12人团队为单位,通过学生深度协同参与的成果导向实践,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专业(课程)学习兴趣与深入思考,重点培养团队协同、学以致用、学科交叉应用的创新意识能力与综合素养。“汽车‘智’造梦工场综合创新实践”课程目前已连续开设3 期,并不断迭代与探索了多种课程实施模式,形成了面向多专业、多年级开展跨学科创新实践与科创启蒙训练的有效模式。第一期课程于2021 年国庆假期集中进行,共计51 人参加课程,与北京学院“科技创新日”活动同期进行了成果展示。第二期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采用2022 年寒假期间6 天线上虚拟实验,结合春季学期2 天线下实践的形式进行,共计71 人参加课程。第三期课程于2022 年秋季学期开设,共计144 名学生参加课程,并在前两期课程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融入了无人车、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跨学科实践项目与资源。对于3 期课程的实施,学生们在课程感想与体会中从知识、能力与素养提升等方面表达了多元收获。
2.引导支持,鼓励参加智能机器人创新竞赛
智能机器人类竞赛基于其学科交叉性、创新性、挑战性、实用性等多重属性,在学生科创训练中占据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参加。支持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参加智能机器人类科创竞赛是创新实践基地的重要工作之一。自2019 年起,示范中心拓展资源重点投入与加强指导等,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了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7 个全国性的智能机器人类赛事,并实现了智能机器人竞赛成绩的跨越式发展。2021 年,创新实践基地共获国奖83 项,累计265 人次,其中,北京学院“双培计划”学生50 人次,占比19%;2022 年,创新实践基地获国奖58 项,参赛学生共计298 人次,其中,北京学院“双培计划”学生34人次,占比11%。
3.辐射带动,开设暑期创新集训营
作为“双培计划”的辅修培养模式之一,同时也是创新实践基地的品牌活动之一,自2015 年起,示范中心面向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十余所市属高校近二百名学子,连续组织实施了以智能制造、智慧车辆、智能机器人等为主题的7 期科创训练营暑期学校,不同高校学子的创新思维、意识得到了碰撞、交融与共同提升。通过科创训练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北京市属高校的交流合作,探索了高校将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服务与回馈社会的有效途径。
4.塑造品格,提供志愿者与助管岗位
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对于引导高校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3]。同时,创新实践基地面向“双培计划”学生提供了包括科创训练营以及竞赛等活动志愿者、实验室助管等岗位,支持学生进一步参加创新实践基地的日常运行,在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了解、参与、感受系列工作拓展思维意识的同时,还进一步收获了责任与担当。
本文系2019 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京教函〔2019〕552 号—130);北京理工大学2020 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0CGJG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地面机动装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责任编辑:翟 迪]
□ 文/李 玥 周 颖
摘 要:书院制改革是我国高校探索现代大学育人模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有效尝试,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在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背景下的实践产物,而学生社区作为协同育人的重要空间载体,兼具学校管理单元以及学生学习生活共同体的双重角色与功能。通过探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打造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园区,以更优、更精、更稳、更实的方式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
关键词:“一站式”社区;育人模式;书院制;北京书院
为更好贯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服务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大学建设,2018 年以来,北京理工大学系统推进“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并大力划拨资源,着力打造“一书院一社区”。北京书院社区于2020 年建成,书院社区高度开放、包容、共享,具有行政管理、教师驿站、访谈、会议、微课、小型活动等功能,建成师生之家、工会之家、党员之家,丰富学生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交流平台。两年来,书院社区从环境育人、“三全育人”、智慧育人等多方面发力,为思想引领注入红色基因、为学习发展增加暖暖温情、为校园生活带来家的味道,不断激发着书院社区的育人新活力。
1.整合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一站式”社区秉持着为学生提供便捷、集中、统一的服务原则,多维度满足学生需求,包含学生事务、学习研讨、科创竞赛、心理帮扶、艺术创作支持等方面。学生社区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实际上是要实现管理者、教师、学生对社区治理和管理的共同承担和共享。社区服务的两大主体是教师队伍和学生组织,前者统筹学生社区发展方向,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做到关心陪伴;后者通过策划举办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打造独特的社区文化,传播青春正能量。
北京书院社区秉持“共享、共建、共荣”的使用原则和“一社区一文化”的目标,紧扣学生的群体特点和学习生活需求,秉持关爱学生、贴近学生的工作理念,将社区管理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设立社区辅导员岗位,逐步形成较稳定的“一区两线五育”并举的社区育人模式。北京书院通过构筑学生社区、发展“三全育人”导师常驻社区,定期多角度、多维度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深入调研学生思想动态和需求困惑,并给予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帮扶;汇集专业名师,打造适合学生成长的专业类咨询课堂;邀请思政名师,在社区打造思政工作品牌,提升学生社区工作感染力;加强学生社区导师制建设,邀请学校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队伍以座谈会的形式参与学生社区共享空间建设,贴近学生征集意见,在学生社区共享空间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不断提高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把温暖和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形成育人合力,营造“与大师为伍、与学生为伴”的书院氛围,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提升。
2.拓宽育人阵地,丰富育人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核心,是书院社区发展建设的根本方向。[1]社区是高校学生生活的主要场地,北京书院社区位于北京理工大学南校区疏桐园B 座,活动空间占地1,000 平方米,以学习、生活、文化的综合社区空间为定位,融入特色“家文化”理念,建设研讨室、影音室、访谈室、社团活动室、管理办公室、科创空间、排练室等多功能空间16 个,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学习生活中需要的各类活动空间,全面提升学子的在校体验。打造宜学宜居、宜智宜健的和谐社区,践行“浸润式”的“家文化”体验。
北京书院社区积极发挥文化浸润作用,打造和谐宜居、开放共享的书院文化氛围,强化文化育人进社区,建立文化长廊,将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相结合,不仅将校史、院史、思政教育融入社区文化建设,而且还开设了劳模风采专栏、优秀学生榜样专栏、学生社团风采展示专栏等版块,通过设立优秀人物展、文化墙等形式,大力宣传身边榜样人物、先进事迹,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人育身边人,发挥学生群体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培育和打造特色品牌社区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截至2022 年3 月,书院社区共举办1,650 场讲座沙龙,260 场社团活动,1,100场党团活动。
3.协同多元主体,提升育人效能。近年来,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青年学子“拔节孕穗期”的思想引领、学习成长和生活需要,“一站式”书院社区汇聚多方资源、聚合全员力量,成为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园地。书院社区建设过程中坚持“六级联动”、建制运行。各级育人主体主动深入社区,践行“一线规则”,了解社区发展需求、倾听学生成长诉求。
实施网格化管理,构建三级网格化体系,形成“学校—社区—宿舍”网格化三级工作体系,通过校领导带头深入社区、职能部处主动对接社区、学院书院协同融入社区、“六类导师”和学工干部常态化进驻社区、辅导员走访宿舍与社区、班团组织繁荣滋养社区等,使各类资源在书院社区中得到汇聚,形成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效能。
1.学院规范引领,实现社区育人功能。学生社区是培育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阵地,北京书院为了规范且高效管理社区各项事务,成立社区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社管办),书院辅导员任管理办公室主任,学生干部任副主任,由师生共同组成管理队伍,出台《北京书院社区管理规范》《北京书院社区预约规则》及《北京书院社区劳动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文件;制订例会制度,每周集中研讨解决问题;与各学生组织定期展开交流,收集并直接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邀请各学院院长定期在社区开展座谈会,面对面解决学生问题;辅导员进驻社区办公,拉近师生距离、增进情感交流,切实做好学生服务工作。
社区的日常管理与运营的主体是学生,设置劳动岗位以勤工助学的形式招募社区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和服务,根据不同阶段暴露出的不同问题,持续完善规范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目前,设置两类岗位,即前台服务岗和运维保障岗。每学期设置288 个劳动岗位,每一批社区工作者上岗前严格按照岗位职责进行培训,并设置两周考核期。同时,社区依托于北京书院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广泛开展各类学生活动,实现各学生组织相互协调、相互督促、相互配合的工作联动机制,切实发挥本院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中心作用。
2.打造数字化社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一站式”社区。互联网是“一站式”学生社区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论是治理的效率、服务的提升、管理的升级,互联网都是最有效的工具。[2]因此,持续完善社区系统建设,深度挖掘学生学习生活,加强数据分析运用,总结和归纳学生日常治理和日常需求,加大对社区设施设备的“数字化”投入,形成社区大数据,推动运用数字化思维及技术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全方位赋能党建引领、队伍入驻、“三全育人”、平安社区等。
将互联网应用到社区治理和服务中,在当前预约空间、多媒体设备的基础上,采用书院监管、学生运维、线上预约、全校共享的原则运行,同时对传统的设施设备实施智能化提升,解决一系列日常治理和服务难题,增强社区治理和服务的便捷性和实效性,提升社区空间使用效益,明晰社区的管理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创新机制,打造“数字化社区”;积极进行数据赋能,推进服务智能化、精细化,为社区内的学生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增强广大师生家的归属感、获得感,满足学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学生社区也更具有时代性和育人内涵。
3.打造平安社区,营造安全社区环境。学生社区占地面积较大、人流量较多、年龄层次分布较广,社区安全难免成为社区服务与管理的一大难题。北京学院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消防演习,有效排除安全隐患;在社区内邀请通识导师定期开展防止诈骗、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座谈与讲座,提高学生们防诈骗意识;积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严守底线思维,谨防境外势力对学生们的思想意识形态渗透,打造平安社区建设。社管办主任担任社区辅导员进驻书院社区一线,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同生活,协助指导书院社区文化建设、开展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等,做到全员覆盖、全时保障。
学生社区是培育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各高校学生真正参与到社区管理的空间还很小,模式还不够健全,总体还流于形式。
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是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关键,发挥学生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学生自治组织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进学生对社区管理办公室的认同度;提高社区管理办公室的自治水平和能力,建立健全社区管理办公室体制机制,建立社区管理办公室工作章程、管理培训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为社区管理办公室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将社区表现和学生评奖评优相结合,丰富工作活动开展载体,将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劳育岗位单独分离出来,形成更加系统的体系和制度保障,让学生不仅仅是被服务的主体,同时也是服务的主体、管理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社区“一站式”管理中重要的一方。
综上,建立完善的社区管理办公室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在朋辈教育帮扶、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由学生主导社区管理并开展活动的计划、组织、领导,使学生将“社区”当成“小社会”,激发学生“社会性”成长的自行探索,将社区建设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育人平台,并由社管办开展,逐步引导由学生自主策划、积极报名、主动参与,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学院)
[责任编辑:苑聪雯]
□ 文/鲁 怡 李忠新 薛 庆
摘 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的劳动教育,应以“知行合一”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途径。以北京理工大学“汽车‘智’造梦工场综合创新实践”课程为例,利用地面机动装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资源,搭建劳动实践平台,构建新型劳动实践课程体系,多元多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加深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关键词:劳动教育;综合创新实践;课程体系;能力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国民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载体。[1]综合创新实践类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是学习劳动知识、开展劳动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综合创新实践类课程,将劳动教育理念与前沿技术、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把劳动价值贯穿至专业学习始末,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树立大系统意识。
“汽车‘智’造梦工场综合创新实践”课程是北京理工大学地面机动装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针对北京书院“双培计划”低年级本科生开展的综合创新实践类课程。课程围绕“五位一体”实践育人理念,以“小零件·大智慧”为抓手,构建了融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劳动教育与教学应用于一体的层级模块化训练体系。学生以10 人~12 人团队为单位完成课程实践环节,通过学生深度协同参与的成果导向实践,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专业(课程)学习兴趣与深入思考,重点培养团队协同、学以致用、学科交叉应用的创新意识能力,增进现代化新型劳动者综合素养。
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与改革对实践育人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要求,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和突出。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行本科生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推动了本科生实践教学向学科交叉、创新创业等方向发展,对传统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挑战,本科生的学科交叉认知、专业实践能力启蒙迫切需要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让处于专业知识零阶段的学生在低年级获取专业知识的工程应用体验,强化对专业的认同感,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明晰专业定位以及学习方向,启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从中学时代以成绩为目标的学习惯性向高等教育中以探索科学、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目标的学习转变,为未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受到专业知识储备限制,目前针对低年级本科生的综合创新实践类课程内容大部分属于基础学科的验证性实验,专业特色不明显,缺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践项目的训练条件,使得低年级学生对现阶段所学基础知识的工程应用背景理解薄弱、综合运用能力掌握不足。“汽车‘智’造梦工场综合创新实践”课程基于OBE 教育理念并结合技术发展,开发了汽车“智”造梦工场创新实践系统的硬件装置与配套实践体系,将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较为普遍的智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单体训练升级为系统的综合创新实践,集成了结构/造型设计、控制、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通过深度协同参与的成果导向实践,培养学生跨学科交叉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同意识与能力、信息化素养等综合能力。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具备宏观规划设计能力与微观实践能力,并初步建立大机械、大工程的概念,建立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关联,从技术角度引导激发学生技术报国情怀。
作为学校红色育人的桥头堡,示范中心教研团队强业务、提素养,坚持党建引领思政红色育人,在实践教学中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实践育人、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以成果导向反向设计教学体系,深入学习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方法。以“科技创新融入北理工红色基因 引领新生开启劳动铸魂路”为抓手,将劳动教育理念与红色教育贯穿创新实践全过程,实现劳动教育及专业教育联动,帮助学生在综合创新类劳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素质的劳动人格。
建设系统层级、高协同性劳动教育综合创新实践平台与丰富实践内涵是工科类实践育人的内在需求与必然途径。作为工科专业实践育人的典型与主要实践教学条件,智能制造生产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示范中心汽车“智”造梦工场综合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设计理念对标国内外,如特斯拉和比亚迪等品牌汽车的现代化生产,引导学生团队从系统层级自主规划设计实现汽车生产流水线。平台以“小零件·大智慧”为抓手,建设有开放的零部件资源库,主要包括折叠支架实验台、铝制基础结构件库、Ardiuno 控制板模块、蓝牙控制模块、舵机套装、传感器套装、3D 打印结构件(或自行设计)及其他标准件等,零部件共计50 余种、600 余件,多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常用的零部件或元器件。平台配套的铝制结构件种类丰富,基本覆盖了典型机械传动中包含的连杆、凸轮、齿轮传动等,构件强度较好,装配稳定性高,安装方式灵活,使用方法简单易操作,该教学仪器零件库还可以单独作为“机械原理”“机械工程基础”以及相关课程设计和实验使用,适用范围广。同时,平台具有光学平板的稳定性和通用性,可以装配各类标准金属结构件、传感器以及树莓派控制元器件,提升实践系统多工序协同控制及远程控制实现度和水平,同时还支持学生自行设计3D 产品以及结构件,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资源条件与实践模式,具有非常强的开放性。
在此基础上,为有效引导学生完成不同层级的实践任务,“汽车‘智’造梦工场综合创新实践”课程建设了丰富的实践项目资源库,该实践项目资源库包含超过十个实验任务,覆盖汽车从设计、安装、监测到出厂的全过程。平台以模拟汽车智能制造生产线为任务主线,学生可通过平台的学习与操作,创新设计机械结构,通过图形化程序设计或C 语言程序设计控制结构实现特点功能,完成车体装配、检测、性能测试等任务,实践课程采用竞争对抗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增加实践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汽车‘智’造梦工场综合创新实践”课程的组织实施以示范中心为纽带进行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竞教融合”,充分挖掘、融合高校的学科特色与教学优势、公司的产品特色与技术优势,将资源、技术、智力协同耦合形成合力,多元多维提升课程内涵与成效。
为了课程创新实践环节的有效开展,课程团队系统规划与实施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与训练,基于OBE 教育理念、Steam 教学理念,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层级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同步规划了能力训练培养目标、课程思政教育点、劳动教育点与实施途径,并通过跟踪评价持续优化改进。该体系适用于高校、中学等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以及课程实验、实践课程、创新训练营等不同类型与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并通过实践引导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具有非常强的适用性。该层级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融知识训练、能力培养和劳动教育于一体,在知识训练方面,学生可通过线上线下复合教学,充分了解智能机器人及自动驾驶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同时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单片机设计、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等跨学科交叉知识点,开展结构设计和控制算法开发等方面的知识训练,与工科大学生的后续专业课/选修课等关联,可以为后续专业课/选修课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将劳动教育充分融入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此外,课程团队深度融合“双培计划”育人目标,依照培养目标和项目要求细化考核标准,建设高质量跟踪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实验项目培养重点和考核内容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考核分值比重,进行差异化评分,并设计个性化展示环节。设计匹配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考核评价及跟踪评价体系,通过短期效应与长期影响相结合,完善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长周期研究与分析。
依托平台及其配套的层级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汽车‘智’造梦工场综合创新实践”课程适用于不同类型与层次需求的实践教学。针对不同教学群体和目标,开设面向创新研究型、科普体验型以及交流竞赛型的不同实践项目与训练,根据学生对象、实践学时、实践形式的不同开设定制式的实践课程与竞赛项目,以满足不同维度的人才培养需求。其中,创新研究型实践针对机械类、近机类专业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着重培养学生建立协同工作机制、策划系统实施方案、明确实验任务与分工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及“大系统”意识;科普体验型实践针对非理工科院校、非机类专业以及国内中小学生,可适当降低实践课程难度,使零基础学生更易上手,帮助学生了解以典型的先进汽车制造生产线为例的智能制造基本工艺流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交流竞赛型实践依托竞赛任务和交流驱动,实现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并将竞赛项目任务转化为实践课程教学模块内容,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目的,强化学生在虚仿设计、设备使用、专业基础知识应用和跨学科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对作品不断优化改进。
自2018 年开设以来,“汽车‘智’造梦工场综合创新实践”课程教学团队围绕层级模块化劳动实践教学体系相继打造了“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集训营”、北京学院暑期创新集训营、课程实验、实验选修课/开放实验、专业认知实习、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合作培养课程、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大峪中学机械工程基础实践训练课程等精品实践课程,累计培养学生千余人次,在面向新工科建设的高校实践育人领域位居前列。同时,加强产学合作,针对相关专业一线教师开展以“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机电创新实践教育”为主题的师资培训,包括课程体系建设、特色实验项目开发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模式改革等内容,以提升相关课程或领域一线教师的实践育人水平,最大程度优化教学平台,为创新实践育人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系2021 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京教函〔2021〕632 号-11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地面机动装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