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

2023-04-11 17:23聂玉玲
中国经贸 2023年27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管控经营

聂玉玲

生产成本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净利润的获取能够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制造企业想要实现自身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预期目标,就必须加强对生产成本的管控。但现阶段,一些制造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未能形成良好的成本管控意识,对于各项材料、人工成本的控制以及成本管理方法的选择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工作仍然不够完善和科学。在此背景下,本文简单分析了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管理工作要求,以及制造企业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前制造企业在生产成本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加强对生产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水平,帮助企业获取更高的经营效益,提升企业价值,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制造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生产成本管理对于自身经营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生产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将成本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以便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取更高的经营收益。

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内涵和要求

成本管理主要是指制造企业在日常经营发展过程中对于自身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管理的一项活动。通常来讲,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涵盖产品生产全过程,如在对生产成本进行管控时,除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项材料、人工、制造等方面的费用外,还应当包括对产品设计阶段、生产计划阶段所产生的成本的管控,以及销售阶段的人工成本、包装费用等成本的计算和分析。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要求主要是指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应当对产品设计、生产以及销售的各环节进行合理地成本管控,并确保成本管控工作开展能够符合企业自身整体经营发展战略的要求。

制造企业加强生产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

推动“减价扩销”战略有效实施 我国现有的制造企业大都存在经营规模较大、种类齐全,但产品生产质量不高、成本控制水平较低的现象,一些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具备良好的附加价值,未能形成企业突出的品牌和技术优势,更多是通过对生产成本的压缩,以成本优势获取更高的市场竞争地位。若在同类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的成本消耗远低于竞争对手,则可以具备更多的议价空间,可以以“减价扩销”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市场占有率,获取更高的销售利润,推动企业正常经营和发展。因此,制造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发生成本消耗的各环节都加强管理,不断优化自身的生产成本结构,以便于扩大市场份额。

提升企业各项资金的流动性 资金是企业维持运营的一项重要条件,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风险,则极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以某重型机械制造企業为例,其在经营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经营价值,但由于相关人员忽略了对资金的管理,内部资金周转较为困难,导致企业背负的到期债务无法按时偿还,最终债权人提起诉讼,使之面临破产清算的结局。因此,制造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生产成本的管控,对现有的资金进行妥善安排,在生产环节减少资金投入,确保资金能够正常流动,实现企业内部收支平衡,以便于更好地推动制造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成本管理观念较为落后 当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内部尚未形成良好的成本管理理念,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一些管理人员认为成本管理工作仅需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与其他部门人员无关,其他部门在应对财务部门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时,配合意愿较低。而成本管理理念落后也会导致制造企业对于生产成本的管控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制造企业想要提升自身对于事前生产成本的控制水平,就应当积极解决这一问题。

成本核算体系不够细化 制造企业想要对自身在生产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妥善地解决,就应当不断加强对成本核算工作的细化,为管理人员的相关决策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但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制造企业随着自身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生产的种类以及数量增加,导致原有的手工成本核算方法很难对大量的生产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地统计和核算。而由于制造企业管理人员未能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及时引入信息化建设,现有的成本核算体系较为笼统,企业的成本核算很难及时完成,核算数据的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障,管理人员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很难获取充分的信息,不能对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各项资源的分配方式进行有效调整。

成本管理的方法较为传统 当前,一些制造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未能形成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意识,对于成本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停留在初步发展阶段,企业内部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系统间的各项数据信息难以实现高效共享,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仍然依赖于人工管理模式,使得制造企业当前的成本管理工作效果较差,无法对各项生产成本实现动态管理和调控。

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在考核的过程中,一些制造企业未能实现对各岗位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一些制造企业在设置考核内容时,为了确保成本管控的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将企业经营目标与职工的个人绩效进行了一定的结合,但所设置的指标中财务指标所占的比重较大,未能提升非财务指标所占的比重,且由于成本管理人员对产品生产的各项流程不够了解,所设置的考核指标不够合理,也未能严格按照考核结果执行奖惩方案,导致考核激励工作缺乏应有的效果,不利于提高生产成本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对生产现场缺乏科学的管理 成本存在于产品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各生产车间既是成本耗用者,也是成本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加强成本管控的一项有效方法就是对生产现场的管控。但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对于生产现场的管控往往涉及较为复杂的流程以及各类问题,如作业流程不够顺畅而导致下一流程的等待时间较长,将会导致产品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对于销售需求以及现有的库存不够关注,盲目开展生产任务,将会使得成品或半成品严重积压,不利于促进资金正常流动,也会导致仓储成本增加。因此,对生产现场管理的不科学,将会使得制造企业存在大量的不必要成本的支出。

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优化策略

提高成本管理理念 当前,对生产成本管控的主要工作内容逐渐由原有的对制造费用的控制转为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管控。相较于传统的成本管控理念,现有的成本管控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对制造企业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同时,在成本管控理念的转变过程中,企业还应当尽快认识到生产成本管控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成本管控,能够取得更好的管控效果,实现对事前成本的有效控制。此外,制造企业还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现有的成本管控架构,增强成本管控效果,为企业形成更为突出的核心竞争力。

细化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就是成本核算。当前,制造企业虽然逐步引进了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财务软件,但对于软件中的成本管理模块并未加强运用。为了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细化成本核算体系,制造企业可以在当前的财务软件中加强对成本核算模块的建设和应用,利用软件中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有效提升对成本费用计算、分配的效率,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减缓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将更多的工作精力由原有的简单的数据核算专项业财融合工作的建设以及对数据的分析方面转变为为管理人员的相关经营决策提供更准确、全面的数据,避免决策失误。此外,利用成本管理系统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设备以及工作流程的效率进行有效分析和调整,能够确保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资源闲置,增强成本管控工作效果。

革新成本管理方法通过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监控企业生产成本的使用与控制,帮助制造企业有效减少人工成本,避免核算过程中存在偏差,为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平台,帮助制造企业尽快落实成本管控目标。因此,制造企业应当尽快形成良好的信息管理意识,在其内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成本管理工作平台,并将各项物流信息以及资金信息及时录入,以便于企业在成本预算、管控与考核工作中具备更为完善的数据支撑。如:制造企业可以以价值创造为目标,在成本精细化管控工作的基础上,在其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共享中心,并将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工作流程都录入财务共享中心,实现集中管理,提高对各项数据的收集效率,打破信息孤岛。信息化成本管理方法对于维护信息系统安全、可靠以及稳定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旦信息系统发生安全故障,极有可能会导致财务数据丢失、泄露等,影响成本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因此,制造企业在信息化成本管理系统建成后,应当定期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对于老化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降低系统安全故障的发生概率,并将数据进行定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完善生产成本考核激励机制 在转变了自身的成本管理理念后,制造企业就要对当前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强化自身成本管控效果。一方面,制造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成本管控工作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不断完善,有效推动企业成本管控工作效果提升。另一方面,制造企业还应当对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和丰富,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需求,增设一定的生产成本绩效考核指标,并根据价值链理论基础,对现有的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立进行补充,严格按照既定的绩效考核指标对生产成本进行考核和评价,确保生产成本能够得到有效管控。

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科学管理 制造企业产品生产成本以及质量,都与对生产现场的成本管理水平有关。想要制造出价低、质优的产品,就应当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

首先,制造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生产计划。生产部门在进行产品的生产时,应当通过对销售部门订单签订的情况以及自身的生产力、设备状况以及产品的库存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制定合理的社鞥产计划,确保各项设备以及人力能够得到充分的运用,减少闲置资源,确保生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对于生产中的计划,若存在合同或市场的变动,应当对现有的生产计划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客户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的同时,避免产品的积压,减少仓储成本。

其次,推动各生产环节的精准运行。在生产计划制定完成后,制造企业应当严格控制各生产车间的在制产品数量,避免工序闲置或积压等状况的出现,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最后,应当加强对生产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制造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所涉及的生产环节较多,问题产生的原因也会多种多样,因此,应当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维护和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定期对生产中的设备、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对生产车间的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及时发现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点,并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确保产品生产稳定运行,避免由于生产时间过长、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提高对生产成本的管控水平。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成本优势逐渐成为制造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项重要条件,能够对制造企业生产技术以及管理水平进行有效衡量,因此,制造企业应当积极加强自身对生产成本管控工作的重视,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但当前,仍存在部分制造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未能认识到生产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缺乏对成本的管控,未能形成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工作,在实际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制造成本、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等严重超标的现象,不利于促进企业经营效益提升。为此,制造企业应当积极转变现有的成本管理理念,加强对生产成本的全过程管理,提高自身的生产成本管控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管控经营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失控还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