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珺淘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提升资金使用率和降低融资成本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礎。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国有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因资金管理漏洞带来不可逆的损失时有发生,因此提升国有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的资金管理意识,将管理制度落实在资金使用流程中,从而规避资金使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高效使用,从而切实提高资金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尤其当今信息化时代,电信诈骗事件高频发生,给国有资产造成巨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这需要企业强化资金管理措施,提高防范意识,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文章讨论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降低负债规模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然后针对资金管理制度制定不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资金管理未建立防范机制、企业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企业可以通过健全完善内控制度,制定并落实资金集中管控方案,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来确保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和风险管控水平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模式的深化,各行各业的发展前景深受一体化经济模式的影响,行业分类更加细化,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和阻力日趋加剧。资金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环节,涉及企业的资金来源是否合理合规、资金使用是否规范等方面。资源来源一般通过银行借款或金融负债等资金筹集手段,在资金调配过程中,如何对资金结算进行运营和维护、监控结算各项流程的执行情况都属于资金管理范畴,文章将会展开分析讨论。
一、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资金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内部整体管理质量的高低,降低资金风险能提升企业的整体内控质量。资金管理工作可以细分到企业融资担保计划工作、各类融资方式和金融工具的使用、银行账户的管理、资金存量统计、贸易融资办理、外汇风险管理等,可以说是贯穿了财务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有利于降低负债规模
企业的债务规模一般指借款,包括外部融资比如银行借款,和内部借款比如向集团总部借款。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是企业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和依据,企业严格遵守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并落实制度中关于资金管理的相关要求。比如超过管控规模的融资一律上报集团总部审批,从而确保资产负责率只降不升的总体目标。
(二)有利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大型国有企业的所属企业众多,经营业态较多,资金收支频繁且金额较大,随着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系统的完善,才能确保集团资金使用效率和风险管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有利于国有企业平稳发展
通过对企业资金的日常分析和监管进行整体筹划和资金运作,从而使资金量保持与经营相匹配的适度资金,达成理想收益目标。并对企业资金账户进行分析,为决策层提供资金管理建议,从而确保了企业在遇到资金周转情况时的平稳运行。
二、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制度制定不健全
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可以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从而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合理支配。制度一旦不健全,工作人员行为不受制约,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未明确库存现金最高限额,且未编制现金盘点管理相关规定。未设置保险柜最高库存现金额度,可能导致相关财务人员以方便之名存放过多现金,容易增加资金被盗、丢失或白条抵库的风险。新闻有报道企业已经发生过出纳去往银行预存两万现金却途中被抢的案件,至今资金未追回,造成公司资金损失。
一些企业在成立之初,对实际运营后的很多情况考虑不到,先根据自身情况编制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全面完善,这是可以被理解的。但随着业务规模的逐渐扩大和经营模式的逐步确立,企业应该及时相应地补充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直延用已有制度,抱着还没出问题的敷衍态度“得过且过”,等真出问题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二)资金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
企业虽然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时有偏差,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的制度意识模糊,缺乏管理风险的敏锐性。有些国有企业出现大额业务资金支付未严格履行联签审批流程的问题,该大额业务所需支付资金高于预算,按照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应对超资金预算进行特殊审批程序,但该企业未履行相关审批程序。未对实际资金支付情况与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相关制度如同虚设。
由于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的资金风险,主要因为管理层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财务人员的不专业所造成。虽然近几年国有企业响应国家政策开始陆续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但领导思想上的不重视使内审部门处于边缘化位置,得不到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很难有效开展检查监督工作。
(三)资金管理未建立防范机制
母子公司之间借支现金未通过往来科目核算。借款通过银行汇款方式予以归还,不能真实体现借款的具体时间和用途,且子公司未向母公司开具现金收据,母公司亦未履行必要的借款审批手续。
上述由上至下缺乏资金安全意识的行为,说明一些企业未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对自认为有把握掌控却实质风险很大的“小细节”不重视,也未对此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建立惩罚机制。
(四)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
近两年,国有企业遭遇电信诈骗事件时有发生。企业应对莫名电话、QQ、微信、邮件等网络信息,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涉及资金支付或提供企业重要信息等内容,应第一时间向企业财务负责人汇报,与相关责任部室进行情况核实。
(五)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及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国有企业具有高包容度的企业性质,一般员工不犯原则性错误则不会辞退或降薪,有了“铁饭碗”,导致一些财务人员不思进取,不利于专业素养的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资金管理水平直接挂钩,如果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不达标,容易缺乏警觉性,操作风险会很高。由于资金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与其相关的专业知识时有更新,一些实时出台的税收政策直接影响企业缴税额的高低,这些都需要财务人员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加强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完善内控制度
进一步健全完善内控体系,嚴格制度执行。特别是针对公司总部和下属企业的业务审批、合同管理、用印管理等关键业务,不定期摸排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齐短板,让内控制度真正落地见效。
企业建立资金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可以从资金管理流程的设置能否充分防范风险和杜绝舞弊方面进行自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也可以检查资金支付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及资金支付审批流程履行支付手续。此外,资金管理不相容岗位及管理权限设置非常重要,坚持会计职务与出纳职务分离;坚持支票管理与印章保管分离;坚持银行U盾经办与审核分离;坚持账户核对与资金管理分离;坚持资金审批、资金支付、资金复核分离。以及检查网上银行支付系统流程的设置,是否执行了分级审核,是否符合网银不相容职务设置的要求和审批流程的要求。
(二)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
持续坚持新增融资带来增量效益,坚决杜绝无效债务的增加。比如企业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不得低于总投资额的30%,即可将资产负责率控制在70%之内。若企业确需新增流动资金贷款,应对比上一年度营收债务比和利润债务比相应调增新一年度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目标。新一年度债务有所增加,企业在分析增量效益时,视同债务规模增加,相应调整本年度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目标。
与银行建立授信关系,落实比价原则,确保融资成本最低。企业在金融机构申请的授信规模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企业与金融机构洽谈融资过程中,应严格落实比价要求,至少需要三家金融机构的报价,并在报价中择优选择。明确担保限额并确定限制担保对象名单,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三)制定并落实资金集中管控方案
大型国有企业趋向集团化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资金统筹管理,确保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和风险管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企业集团总部可以申请成立具有银行性质的内部金融机构,各下属企业梳理企业情况和确定资金限额,超限额的大额资金一律在总部金融机构支出。这需要各下属企业逐级制定大额资金标准及审批流程,由总部金融机构完成资金系统和支付密钥的设置。
通过“限额+大额”资金管控模式进一步加强对所属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资金预算体系,形成企业限额以上资金上收集团,大额资金逐级联签审批的事前联签、事中审核、事后监管的全方位闭环风控体系。对集团总部而言,资金集中管控方案可以加强资金余额管控并全面实现上收下属企业超限额资金,这样可以促使各下属企业合理均衡安排资金收支,不断提升精细化资金管理水平,确保货币资金余额稳定、限额适度。
(四)组织财务人员培训
增强财务人员自觉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的底线意识与合规意识,提升职业操守。在深入了解公司业务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财会工作水平,真实、完整、公允的反映企业会计信息。从而提升财务人员严格遵守资金管理制度及资金支付流程的管理要求的意识,有效减低资金支付风险。
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学习《电信网络诈骗认定防范》和《防范电信诈骗资金管理应对方案》,增强企业财务人员资金安全意识。企业应在每年的第四季度组织《全面预算管理培训》,使财务人员根据下一年的经营目标和业务部门深度配合从收入、成本、费用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合理且精准的计划和预算,从而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根据新出台的税收政策举办相应的培训,帮助财务人员更深入更清晰地理解税收政策,防范税务风险带来的罚款损失,也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省经营成本。
企业平时也可以多组织一些业财融合案例的培训,鼓励财务人员多了解公司业务,比如了解销售部门的销售周期和销售业务特点,对销售费用有准确的预测;了解市场情况、原材料出入库情况、供应商开发情况,对采购成本有较精确的预估;了解企业生产产品特色,从生产计划到原材料、辅料、包装物的投产使用有一定掌握,有助于对生产成本的预算和把控。
多方面多角度的培训能够帮助财务人员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改变财务固定思维,熟悉业务、深入业务、抓住关键控制点,从内控角度出发,运用量化的财务数据经济指标,实现财务风险被强有力地控制。
(五)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资金管理中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很可能会由于一些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遭遇新型诈骗,这就要求企业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发展方式,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将遇到诈骗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当前,部分企业已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反诈骗之中,并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效果仍然不符合预期。这就要求企业科学地对大数据进行应用,并和第三方进行合作,达成数据资源共享,获得个性化风险控制服务。这能够在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的同时,降低企业应对风险需要投入的资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审计在企业财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会计信息化审计原则的不完善,企业面临着信息泄露和技术操作风险。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会计信息化管理的成效,企业需要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会计信息化审计原则,设置相应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标准与制度,优化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流程,构建规范化、科学化的高效会计信息审计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资金往来,应收账款等各项财务工作的动态监督,拓展企业资金管理手段。另一方面,应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尤其是会计信息软件处理系统,应设置防火墙,配置防病毒软件等,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抵御外来人员与各种非法入侵的风险,同时应设置财务信息的自动数据备份系统,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安全,准确以及保密性,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六)做好运营资金管理工作
一是明确资金的持有量。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企业,其开展的经
营工作都有规律可循。为了确保货币持有量的科学性,企业财务人员需要结合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和经营模式特色,对企业阶段性现金流展开评估,在确保资金处在安全状态的基础上,融入或投出资金。
二是重视存货管理。虽然零存货的管理目标很难达到。但是,企业应该将其作为主要任务,尽可能地向这一目标靠近。在进行日常存货管理时,根据企业营销特点和经营,制定合理的存货预算,确保供货和销货可以并行且实时可更新化,使存货更加高效化周转。
三是进行应收账款管理。企业在经营运转过程中,很可能会由于一些外界因素,比如合作方信用问题等主观因素导致应收款项成为呆账或坏账;也有不可抗力的客观因素比如疫情导致的营业损失。为了防止这一情况,财务人员应该做好清债工作相关考核。需要定期确定往来账款,并进行核实,实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且做好预防对策。另外,对合作方的征信做及时的定期更新化了解,掌握合作方的实时征信动态,借助法律手段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应收款账回收效率,减少由坏账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四、结束语
资金管理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并降低负债规模以增强企业竞争性。健全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和严谨的风险防范机制有助于对企业的各项业务和贸易规模进行拓展。实现对资金使用的有效控制,加强领导者和财务人员对资金使用的正确认识,并对资金的使用作出科学合理规划。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青.国企营运资金管理的思考与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21,(25):56-58.
[2]许腊梅.论企业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9):170-172.
[3]张晋晶.加强企业资金管理风险控制[J].财经界,2022,(3):17-19.
[4]赵倩.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举措[J].中国市场,2022,(12):81-83.
[5]朱海华.探究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2,(0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