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楚琳 方勇锋 王侃
摘 要:以浙东地区传统集市为研究对象,以水运交通方式对运河沿线市镇空间形态的影响为切入点,聚焦浙东地区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通过分析从古至今商贸活动的发展特点,提炼运河文化之于集市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探讨浙东运河沿线传统集市的保护路径及更新策略,为大运河沿线传统集市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浙东运河;传统集市;设计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浙东地区传统集市的更新研究”(S202210876112)研究成果。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在各个领域的持续推进,村庄更新规划工作也在大规模开展,传统集市振兴改造计划走入大众视野。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载体。在推进传统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挖掘、解读和驱动大运河文化,促进中国传统与时代特色结合并注入新的活力,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运河沿岸村镇的空间改造是传统文化重振的重要途径,维护大运河文化传承创新及传统建筑空间的当代塑造,是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积极响应,也是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务实之举[1]。
一、浙东运河与沿线集市发展的关系
(一)浙东运河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特征
中国大运河工程于2014年6月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范围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2],其中浙东运河构成了中国大运河连接内陆与海洋的重要通道。在地理上,浙东运河的起点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跨越曹娥江,流经绍兴市,然后向东流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总长度达239公里。
在西晋时期,人们开始挖掘西兴运河,形成了一条西到钱塘江、横跨曹娥江、东至东海滨的完整水运线路。南宋建都临安,浙东运河是其水上航线的重要部分。尽管浙东运河在元代至清代的重要性有所减弱,但仍然保持畅通的状态,如图1所示。
近代以来,随着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运河的重要性逐渐衰弱。浙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南部地势较高、北部地势较低,这导致河流多呈南北走向,而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需要穿越多条自然河流,为保持各河段水位并允许船只通过各水道,历代运河沿线建造了许多碶闸和堰坝设施[3]。浙东运河促进了浙东地区的文化互动与交融,也深化了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为沿线集市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物质支撑[4]。
(二)浙东运河沿岸集市的传统商业模式
浙东运河连接着宁绍平原地区东西交通,在沿岸集市的繁荣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工开凿运河而发展起来的水运是一种重要的交通途径,在古代陆路交通网密度较小且货物运输量较少的背景下,受到农业、工商业者的广泛关注。
在封建社会,人们已将河流作为物资运输的重要途径。元代后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凸显,此时京杭运河的漕运对整个中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明清时期,漕运被视为国家的经济命线,其中江南运河部分的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5]。如随着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漕运刺激沿岸商业活动,当局者主动转变政策,允许商船附带一些贸易行为及载客运输,刺激了具有流通特征的商业交易网的形成。
运河的水运价值为繁荣的市镇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孕育了蓬勃发展的商业氛围。如清代的旗丁,作为专职的漕运兵丁,使货物以长途水运的方式流通,通过粮船或船帮等媒介,形成流动性较大的市场,扩大了运河沿线码头市镇的市场容量,繁荣了当地的经济。此时,这些运河两岸的集市成为过往漕船的货物补给场所,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商贸空间[6]。
二、浙东地区传统集市的兴起与发展
江南一代集市普遍形成于两宋时期,继而兴盛于明清两朝。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向南方迁徙,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经济中心区,并带动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集镇之间相互依存,使得整个区域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商业中心体系。到明代晚期,浙东地区的市镇数量急剧增加,集市贸易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定期集市和专业化集市的涌现,该地区的市场网络体系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加强。到了清代,浙东一带的市镇进一步增多,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逐步延伸到农耕地区,以及定期市、专门市以及综合性集市广泛出现,该区域市场结构逐渐成熟[7]。
现代社会由于全球化的推进与消费观念的转变,催生了众多诸如商业综合体、购物公园、商业街区等商业化产物,它们皆演变自传统集市。而纯粹的传统集市由于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而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沦为消费空间的最低层。传统集市记载着城市商业的发展,是城市场所精神之生命力所在,是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之象征,所具有的历史性与多样性形成了其在当代社会环境中独有的魅力[8]。
三、浙东地区传统集市现状
审视浙东地区传统集市的更新保护问题,除传承当地市集历史文脉外,需对空间概况和社会文化要素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从功能上分析集镇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区域内所产生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将浙东地区的各个传统集市视为具有生活性的集市空间,对其现状特征和内在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
(一)传统集市空间整体特征
因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传统型集市大多位于城郊及乡村,又因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江南地区特有的因漕运兴起的传统集市逐步落寞。这些集市在街巷肌理中普遍呈现市镇空间与村居空间“前店后居”的总体关系。
宁波地区稍大的村落型集市,一般有一条甚至多条商业主要街巷,在空间肌理中常表现为邻近主要航运河岸,或者作為重要陆上交通要道穿村镇而过。此类巷道是浙东地区传统村落型集市最具有识别性的空间,如凤岙村上街、中街和下街,下水村的中街等。
在水运作为重要交通方式的时代,浙东地区的山间古道与平原地区纵横的水网相连,构成了一个区域的水陆交通体系。集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对集市的空间形态有决定性作用。根据水陆交通区位,把集市分为三种类型:以街巷为线、码头为点、村落为面,水流穿村而过的水陆转运型;以水街为轴、桥为点,村落分布两岸的内河水街型;处于河流干流交汇聚集地的渡口型。其中水陆转运型的集市最为繁荣,如鄞西的凤岙,在鄞西平原与四明山区形成的运河支流沿线的物资交换通道上,逐渐发展为鄞西重市。
(二)传统集市现状特征
浙东地区因城市化发展迅速,传统集市原住民向城市转移较早。同时,由于村镇周边产业集聚群较早地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涌入,这导致传统集市区域内的地缘关系、价值观念、行为思想出现断层,使得传统集市型村落面临着新时代下的生存危机。
经实地调研发现,诸多村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居环境恶化、地段破坏、河道污染、市政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村庄空间状况破败,房屋建筑空置化问题显著,如图2、3所示。
随着文化资源的逐渐退化,地方性文化、水上交通条件、商贸场景、民俗特色逐渐消失,现有设施中仅存宗教文化和宗祠文化等遗迹。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重塑地缘关系、优化人居环境、激活村庄产业、复兴本土文化等多种措施,激发传统集市村落活力。
四、浙东地区传统集市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策略
对浙东地区历史商业集市环境的保护,不仅要注意老街商业空间界面的直观性问题,还需要重视区域水陆交通体系的更新改造。通过优化“河—市—村”的村落空间格局、管控村落的建设边界、提升商业模式与商业结构、恢复河流部分航运特征这几种更新方式,实现传统集市的改造提升。在传统村落空间设计中,将传统集市街巷肌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运河文化植入公共空间更新三种策略作为常用的改造途径,利于重现传统集市文化的空间特征。
(一)传统集市街巷肌理保护策略
传统村落型集市核心地段沿主街展开,外部空间呈现不规则的建筑和院落组合形式,内部则通常是较为规整的现代家庭院落住宅。街巷、庭院和建筑之间展现了一种在整体维度上相互渗透和密切融合的空间布局逻辑。
在对集市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的过程中,一是需要保留核心地段内主要街巷的形态、规模、走向和名称等,根据历史文化价值确定街区格局及道路系统布局方案,将各片区合理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衔接的单元,避免无序增加街巷和建筑之间的通道。二是对街道入口节点和内部公共空间节点进行梳理整合,在保留其原有尺度的同时,在适当的位置增设新的空间节点,丰富空间结构的多样性,以解决部分集市内缺少公共空间的问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策略
在浙东地区传统手工艺中,需挖掘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展示空间将发展历史和制作过程等进行可视化展示,同时复兴和推广具有浓厚地区特色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节日庆典,在主要街道空间中引导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有序开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在维持与保护传统手工艺和传统节日庆典等习俗方面,需要延续传承和远见卓识的引导。
(三)运河文化植入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从运河统筹发展的角度看,浙东地区传统集市的更新应当注重水运文化的植入,使传统水运集市重新焕发生机。根据运河沿线传统集市的历史情况,可在桥梁码头等适应位置搭建水岸集市、水上集市等。如今虽然集市体验生活模式不同于古代日常生活必需模式,但尝试将古老的运河商业氛围与今天的商业生产联系,亦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从生产生活的生理需要,提升到旅行体验的社会需要,甚至是自我实现需要的社会写照。
五、结语
大运河申遗成功后,运河研究开始聚焦“活态”遗产属性及其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内涵阐释与延展,浙东运河沿线传统集市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对浙东地区传统集市盛衰的剖析,充分研究集市与运河的关联度,深入挖掘古镇的遗产价值,并采取整体保护的方法,分阶段进行有机更新。
运河沿线传统集市是我国古代社会物资交换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纽带。在城市文明繁荣的今天,传统集市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它反映出地方性的历史文化特征。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化,传统集市逐渐走入浙东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更新视野,其商业社会的外在表现与血缘社会的内在本质相结合,对于丰富我国传统集市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J].大众文艺,2019(13):1.
[2]邱志荣.千古名河好运天下:话说浙东运河的历史与价值地位[J].中国水利,2018(13):60-64.
[3]屠一帆.线性文化遗产构成及其旅游价值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4]黎似玖.浙东运河的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之相互关系探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1.
[5]刘颖奇,蒋翔.基于乡土理念的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再利用:凤岙村发展与保护规划[J].建材与装饰,2016(39):138-139.
[6]沈胜群.以船为市:从运漕丁舵商贸活动看清代京杭运河流动市场的形成[J].运河学研究,2022(1):18-34.
[7]樂承耀.明清宁波集市的变迁及其原因[J].浙江学刊,1996(2):61-67.
[8]卢宇飞.建成遗产视角下西安西仓集市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
作者简介:
徐楚琳,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建筑保护与更新。
方勇锋,硕士,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乡村及社区改造更新。
王侃(通讯作者),博士,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建筑保护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