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晓雯,王小俊,余玲颖,张佩华
1.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浙江金华 32100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浙江温州 32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的,需要终身管理的进展性疾病[1]。最新调查显示,我国40 岁以上人群中的COPD 患病率为13.7%[2],超过1 亿人患有COPD。其中,95.1%的患者是轻中度COPD[3]。研究表明,轻中度COPD 患者的病理生理,社会经济负担与重度和极重度COPD 相似[4-7]。研究发现在轻中度COPD 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减少恶化发作,降低因COPD 住院次数以及减缓疾病向重度或极重度发展[8]。然而,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重度或极重度COPD,而很少关注轻中度患者[4-5]。目前,缺乏关于轻中度COPD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信息。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individual and family selfmanagement theory,IFSMT)是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基础上创建的一种新型的中域理论[9]。该理论由情景、过程和结果组成,认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重点应该放在家庭背景下的个人身上,特别是识别和测量情景因素中的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有助于理解自我管理的不同方面,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9]。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轻中度COPD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基于IFSMT 理论探讨影响轻中度COPD 患者自我管里行为的情景因素,为医疗人员识别保护和风险因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式,选取2021 年9 至12月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轻度至中度COPD 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021 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指南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 年修订版)》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确诊为COPD 的患者;②肺功能检查结果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50%患者;③确诊COPD半年及以上患者;④认知及交流均正常,能独立或在调查者协助下完成问卷调查者;⑤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患者;②配合不佳者。本研究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21-095)。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30 例轻度至中度COPD 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中调查量表包括以下两部分:情景因素和COPD 自我管理行为。①情景因素:基于IFSMT 理论中对情景因素的描述和定义,采用自行设计的自我报告问卷收集参与者的具体的病情情况、个人和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和家人方面数据。具体的病情因素包括:COPD病程、COPD 严重程度、COPD 日常治疗、吸烟情况、合并症、过去1 年因COPD 住院次数以及过去1 年COPD 恶化次数;社会环境因素包括:COPD 信息获取、居住地以及职业;个人和家庭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状况以及家庭收入。②自我管理结果:采用修改版COPD 自我管理量表测量参与者自我管理行为,该量表由40 个项目和4 个维度组成,包括症状管理(6 个条目)、日常生活管理(14个条目)、情绪管理(12 个条目)和信息管理(8 个条目)。条目采用Likert 五级评分法进行评分,范围从1(从不)到5(总是),总分40~200 分[10]。标准得分是通过将总分及各个维度的总分除以相应条目数得出的,分数1~5 分。分数越高,代表参与者自我管理行为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
研究员在患者接待室对门诊就诊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发放问卷,患者当场填写后回收,问卷填写时间为20~30min。调查员当场核对问卷,对漏填条目立即补充。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30 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轻度至中度COPD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共130 例COPD 参与者参与研究,研究对象年龄46~86 岁,平均(68.98±18.64)岁;病程0.5~21 年,平均(5.79±4.09)年;80.8%参与者至少有一种呼吸道症状,51.5%有合并症。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60.8%);COPD 信息来源主要集中在医生(74.6%)和护士(40.8%),仅13.1%参与者从新媒体(网络和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获得COPD 信息。
参与者的 COPD 自我管理行为平均得分(107.29±18.64)分,标准得分(2.68±0.47)分,见表1。
表1 轻中度COPD 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情况(± s,分)
表1 轻中度COPD 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情况(± s,分)
不同居住地、不同家庭月收入、工作状态、病程、过去一年因COPD 住院次数、过去一年恶化次数、日常是否接受COPD 治疗和是否有获取COPD信息的COPD 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轻中度COPD 自我管理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s,n=130)
表2 轻中度COPD 自我管理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s,n=130)
以COPD 自我管理行为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并进行变量说明和赋值。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居住地,不同家庭月收入,过去一年因COPD 住院次数以及是否获得COPD 信息进入多元回归方程,可解释的变异总量为40.1%,见表3。
表3 轻中度COPD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COPD 自我管理行为是指患者为缓解和控制症状、预防加重、减缓疾病进展和改善生活质量而进行的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和信息管理等行为,是COPD 患者日常管理疾病非常重要的手段[11]。《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建议将自我管理纳入COPD 人群日常疾病管理中,由于轻中度COPD 人群症状较轻,对COPD 认识较低,常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12]。
本研究显示,轻中度COPD 患者的COPD 自我管理行为标准得分为2.71,与国内其他研究相比,本研究得分略低于其他研究(3.18、3.03、2.85),表明参与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处于较低水平[13-15]。从各维度得分情况,症状管理行为和信息管理行为得分也低于其他研究,可能因为轻中度COPD 患者症状较轻,日常活动障碍较少,从减少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沟通,导致其管理疾病症状的技能低下,对疾病没有更多认识管理[12,16-18]。因此,医疗保健提供者应寻求可行的策略来改善轻中度COPD 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本研究使用IFSMT 理论来检验情景维度中的病情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和家庭因素对轻中度COPD 自我管管理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因素中的过去1 年因COPD住院次数,社会环境因素中的不同居住地和是否获得COPD 信息,个人和家庭因素中的不同家庭月收入是轻中度COPD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①过去1 年因COPD 入院次数:本研究发现住院次数越多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越高,可能由于多次住院患者症状较重,反复经历恶化,因此更愿意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来改善症状[17]。此外,住院次数较多患者有更多机会得到有关COPD 自我管理的信息[18-19]。②居住地:居住地对管理行为影响和之前的研究相一致[20-21]。居住在城镇地区与中国农村地区的COPD 患者相比有更好的自我管理行为,例如戒烟、经常锻炼和健康的饮食习惯[22]。农村COPD 患者尤其是处于早期阶段的人群健康素养低,无法准确识别COPD 危险因素,从而戒烟依从性差,发生恶化应对能力差[21]。此外,Disler 等[23]和Yadav等[24]研究表明,农村地区面积较大,交通不便及医疗资源落后,从而降低了患者随访的次数以及获得自我管理行为指导的机会。因此,应该关注如何在医联体模式下提高农村地区轻中度COPD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③COPD 信息获取:定时获取COPD 信息被认为是提高自我管理行为的依从性重要因素之一[25]。患者能得高更多的COPD 信息,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行为的依从性[26]。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25.5%患者表示从未获得有关COPD 的信息,而所有患者均已确诊COPD 至少半年以上,反映我国医院和社区轻中度COPD 健康教育体系的不足。④家庭月收入:是影响轻中度COP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之一,可能因为COPD患者病程长,长期需要药物服和定期医院就诊维持疾病稳定,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往往无法承受较高的治疗费。根据IFSMT 理论,家庭收入高的患者更容易满足自身对健康的需求,家庭支持更高,从而能更好地参与自我管理[10]。
本研究结果发现,轻中度COPD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不理想,基于IFSMT 理论分析过去一年因COPD 入院次数、不同居住地、是否获取COPD 信息以及不同家庭月收入是轻中度COPD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因此,医院和社区应不断完善COPD 患者健康教育体系,尤其是针对轻中度患者,为轻中度COPD 患者提供个性化自我管理计划,以提高该人群自我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