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里的趣味

2023-04-07 18:07张学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剃头语言学生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多有通“天”彻“地”之能。这里的“天”,指的是通晓万物看透世事的大智慧;“地”指的是接地气,用有趣的生活语言把大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毛泽东主席就特别擅长此道。在《反对党八股》中,谈到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他形容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谈到空洞冗长的文章时,他说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说到党八股语言乏味,他说 “面目可憎,像个瘪三”……毛主席知道他面对的老百姓很多不识字,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他的话很多都特别形象,都是贴近老百姓的语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这些话一听就懂,过耳难忘,还一下子拉近了和老百姓的距离。

了解自己的讲话对象,讲贴近他们生活的语言,这不失为一种语言的智慧和情趣。

课文里的语言,也蕴含着很多趣味。

秦文君的《剃头大师》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天生胆小的小沙最怕剃头,理发店里只有一位老师傅肯给他剃头。“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一会儿痛一会儿痒”……这些描写都指向小沙给老师傅起的外号——“害人精”。这不,课文的主角——“剃头大师”出场了,尽管从来没给人剃过头,但是“我”的表现极其潇洒:“虽然以前没有干过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些描写第一遍读肯定会给人带来一种错觉:难道“我”真的是个天才?随着课文的描写,谜底

揭开——“我”剃出的“鬼头”终于闯了大祸!

全文读完,再回头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又是真正的“害人精”?答案不言自明。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吸引人?为什么我们读来感觉特别有趣,人物也活灵活现?最关键的是作者采取了“正话反说”和“反话正说”的方法,一直把“害人精”和“剃头大师”的角色颠倒着来写,这中间的悬念就产生了,“妙趣”就“横生”了。“角色颠倒”是趣味产生的源点。

丰子恺的《手指》更是给每个手指都分配了“角色”。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看看,妥妥的一个“受气包”!脏活累活全得干,好事荣誉靠边站。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大拇指的“满腹委屈”:“总由……却叫他……叫他……叫他……叫他……叫他……叫他……却轮不上他……”这些排比句多么形象地写出了“受气包”的内心世界!

与大拇指相反的是中指——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中指仿佛就是单位里的“显眼包”,好事占尽,啥力不出。举手投足间还充满着傲慢,嘚瑟得很。“永远……处处……每逢……”字里行间也充满了中指骄傲的情绪。

一个“受气包”,一个“显眼包”,给“物”安一个“人”的角色,再赋予它一种“人”的情绪,这是这篇文章写作的秘密。看看,角色的情绪有了,文章的情趣也就有了。

情趣,在作家的曲笔描写间

轻漾。

课本中的智者故事,弥漫着“智趣”。

《三国演义》里,刘备收了马超,好胜的关羽竟然要丢下镇守荆州的重任来四川和马超一比高下。诸葛亮修书一封,其书曰:“亮闻将军欲与孟起(马超)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张飞)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关羽)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关羽看完,叫众人传阅,说:“孔明知我心也。”于是打消了入川比武的念头。

看看,诸葛亮拿捏了关羽的全部心理和性格——自居将首,自负好胜。他一通恰如其分的“高帽”飞过,寥寥几句,四两拨千斤,化解了关羽的心结。这就是诸葛亮的智慧。这个故事读来,我们既觉得有趣,又若有所思。

执教《杨氏之子》,我“深挖”的是“甚聪惠”三个字。杨家九岁的孩子到底“聪惠”在哪里?我让学生拿自己和杨氏之子对比:你哪些地方不如他?学生细读课文,慢慢发现:

1.“父不在,乃呼儿出。”一个“出”字,显出了九岁的孩子有家教,有礼貌,会待客,父亲不在,知道出来热情地招呼客人,这是今天很多孩子不具备的礼仪教养。热情懂礼——这是杨氏子第一个过人

之处。

2.“为设果,果有杨梅。”一个“设”字,凸显出九岁孩子会招待客人。更可贵的是“果有杨梅”,把新鲜昂贵的时令水果——杨梅拿来招待客人,他的真诚大方让人感动,想必孔君平也看在眼里。真诚大方——这是杨氏子的第二个

优点。

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应声答曰”说明九岁孩子反应机敏,他瞬间听懂了孔君平的“谐音梗”,感受到他善意的玩笑,于是不假思索地以同样的“谐音梗”善意回话,一来一往,妙不可言。反应机敏——杨氏子的第三个优点。

4.最妙的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的回答恰到好处,极有分寸。“夫子”是对孔君平的敬称。把“孔雀”这种美丽吉祥的鸟和孔君平说成一家,同样也是对孔君平的赞美,反之,假如拿一种丑陋的令人生厌的事物和别人联系在一起,则会让人感到不怀善意。说话得体——杨氏子的第四个优点。

于是,我又假设情境——假如是“朱客人”或者“胡客人”来访,杨氏子会如何回答?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说话得体”,现场以“朱鹭、朱雀、珠宝;胡桃、胡杨、胡琴”等美好的事物对答,言语颇为得体。

这一次对比,学生懂得了杨氏子的聪慧,知道了他的“投桃报李”。

之后,我又拿出《世说新语》里的另一个故事《陈太丘与友期行》和学生共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慚,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学生读这个故事,发现七岁孩子陈元方的过人之处:友人辱其父,不惧,回怼;回怼有理有据,让友人羞惭;友人欲和解,入门不顾。这是典型的“以牙还牙”。当别人心怀恶意,来羞辱自己或者家人时,陈元方的胆量、智慧、口才令人

敬服。

把杨氏子和陈氏子再作比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样的为人之道,就扎根在学生的心里了。

学生的认识在语文学习中生长,学生的见识在阅读对比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在联系生活中发展。这就是语言中的“智趣”。

“理趣”的例子亦不胜枚举。

读《坐井观天》时,问学生:为什么小鸟和青蛙眼里的天不一样?那当然是因为它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坐在井底,只能看见井口大的天;爬上井沿,才能看见笼罩大地的天空。又问:那如何才能看到无边无际的天?当然是还要像小鸟一样有一双飞翔的翅膀。人生的价值就在于“飞向更高的台阶,看见更美的风景”。

教学《两小儿辩日》,我抓住“反义词”,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发现。

第一次去文中发现反义词:一个孩子的“日初出——大——所以近;日中——小——所以远”;另一个孩子的“日初出——凉——所以远;日中——热——所以近”。

对比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去文中第二次发现:还有什么隐藏着的“反义词”?学生经过思考,慢慢从文中读出了孔子的“决与不决”,辨析孔子到底是“不智”还是“多知(智)”,甚至还争论作者对孔子的态度到底是褒还是贬。

第三次,我问学生:为什么现实中的一个现象(太阳)会引发不同的观点?进而学生发现:对同一种事物同一个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用不同的标准评判就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和观点。

寓言故事《寒号鸟》责备一种“不看长远,得过且过”的人生;《我要的是葫芦》则揭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原来,所有的故事都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我们常常笑话寓言故事里的人物,笑着笑着,就笑到了我们自己身上。

情趣、智趣、理趣……它们都藏在语言的背后看着我们偷笑,等待我们去发现它们,理解它们,拥抱它们。

阅读,就这样变得充满乐趣。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临安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张学伟

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任职于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临安小学。“全国名校联盟”秘书长。小学语文“十大青年名师”评委。

猜你喜欢
剃头语言学生
丁不剃头
语言是刀
赶不走的学生
活明白了的剃头大妈
剃头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学生写话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学生写的话
我有我语言